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909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docx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施工

道路交通标志

范围

本节内容为各式道路交通标志、界碑及里程标等的提供和设置及其有关施工作业。

材料

1.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立柱

a.立柱所用的钢板、角钢及槽钢应符合本规范第414节所列标准。

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的要求;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应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的规定。

b.所有标志柱应配有柱帽,柱帽可采用板厚为3mm的钢板焊接或其它方法紧固的立柱上,或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他型式的柱帽。

(2)标志板(未粘贴反光膜)

a.标志板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

b.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制造时,应符合《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GB/T3194-1998)和《铝及铝合金板材》(GB/T3860-1997)的规定;采用薄钢板制造时,应符合《冷轧钢板》(GB/T708-1988)和《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1988)的规定。

标志板背面的滑动槽钢和三角钢可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并符合《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1986)的规定。

标志板所用铝合金板其最小厚度应不小于2mm。

c.标志板面应无裂缝或其它表面缺陷;标志板边缘应整齐、光滑;标志板的外形尺寸偏差为±5mm,若外形尺寸大于1.2m2时,其偏差为其外形尺寸的±0.5%;标志板应平整,表面无明显皱纹、凹痕或变形,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

d.除尺寸大的指路标志外,所有标志板应由单块铝合金板或薄钢板加工制成,不允许拼接。

e.考虑到大型指路标志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厂家在制造过程中,应在监理工程师指示下,根据标志板面设计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分割的办法来制造,在安装时可按标志板拼接设计中规定的方法拼接。

f.大型指路标志最多只能分割成4块,并应尽可能减少分块数量,标志板的拼接应采用对接,接缝的最大间隙为1mm。

所有接缝应用背衬加强,背衬与标志板用铆钉连接,铆钉的最大间距应小于200mm,背衬的最小宽度为50mm,背衬的材料与板面板材相同。

g.标志底板面应进行化学清洗和浸蚀或磨面处理,清除表面杂质。

当标志图案、字符是喷漆制作时,应先在标志底板面均匀涂一层磷化底漆。

h.标志板背面不应涂漆,但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表面变成暗灰色和不反光。

标志板背面应无刻痕或其它缺陷。

(3)标志面

标志面的逆反射材料有反光标志膜(反光膜)、反光涂米及反射器三类。

a.光度性能

(a)反光膜按其最小逆反射系数分为五级,各种标志采用反光膜的级别应符合图纸的规定。

(b)用作标志面的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1~表604-5给出的相应级别的规定。

反光涂料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5的规定。

(c)用于标志面的反射器的发光强度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6的规定。

(d)在完全潮湿状态下,反光膜或反光涂料的标志面在观测角为12′、入射为-4°时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804-1~表804-5中相应规定值的80%。

b.色度性能

标志面和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素应在表604-7规定的范围之内。

c.耐候性能

反光膜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自然暴露或人工气候的耐候性能试验,在试验完成后:

(a)试样应无明显的裂缝、刻痕、凹陷、气泡、侵蚀、剥离、粉化或变形,任何一边均不应出现超过2mm的收缩,也不应出现从标志底板边缘脱胶现象。

(b)试样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应保持在表604-7规定的范围之内。

(c)一、二级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1、表604-2相应规定值的60%;三级反光膜的逆反系数值不低于表804-3相应规定值的80%;四、五级反光膜和反光涂料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4、表604-5相应规定值的50%;反射器的反光强度系数值不应低于表604-6相应规定值的50%。

一级反光膜表604-1

观测角

入射角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12′

-4°

600

400

100

75

40

15°

400

250

60

45

25

30°

180

120

30

22

12

20′

-4°

360

240

60

15

25

15°

240

160

40

30

16

30°

120

80

18

15

8

 

二级反光膜表604-2

观测角

入射角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12′

-4°

400

250

60

50

30

15°

250

160

35

30

18

30°

100

70

15

12

8

20′

-4°

240

150

35

30

18

15°

170

100

25

20

12

30°

80

50

12

10

6

三级反光膜表604-3

观测角

入射角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12′

-4°

250

170

35

30

20

15°

200

120

30

20

15

40°

120

80

16

12

9

20′

-4°

180

120

25

20

14

15°

150

80

20

15

10

40°

95

65

13

10

7

-4°

20

12

2

1.5

1

15°

15

8

1.5

1

0.7

40°

5

3

1

0.8

0.5

 

四级反光膜表604-4

观测角

入射角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12′

-4°

70

50

14

9

4

15°

55

35

11

7

3

40°

15

8

3

0.5

1

20′

-4°

50

35

10

7

3

15°

45

20

8

5

2

40°

10

5

2.5

1.2

0.8

-4°

5

3

2

1

0.6

15°

3

2

1

0.8

0.3

40°

1.5

1

0.5

0.2

0.1

五级反光膜表604-5

观测角

入射角

最小逆反射系数(cd·lx-1·m-2)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12′

-4°

50

25

8

5

3.5

15°

35

14

6

4

2.5

40°

10

3.5

1.5

1.2

0.5

20′

-4°

30

15

5

4

3

15°

21

11

4.2

3

2

40°

7

2.5

0.8

0.6

0.4

-4°

4

2

0.8

0.5

0.4

15°

2.5

1.3

0.5

0.3

0.2

40°

1.5

0.6

0.3

0.1

-

 

反射器的反光性能表604-6

反射器直径(mm)

颜色

观测角

发光强度系数

(cd·lx-1)

反射器直径(mm)

颜色

观测角

发光强度系数

(cd·lx-1)

入射角

入射角

-4°

15°

-4°

15°

13±1

12′

0.209

0.119

32±1

12′

0.820

0.469

16±1

12′

0.236

0.135

41±1

12′

1.320

0.754

22±1

12′

0.392

0.224

安全色和对比色各角点的色品坐标表604-7

角点坐标

颜色

色品坐标

亮度因数

χy

χy

χy

χy

0.3500.360

0.3000.310

0.2900.320

0.3400.370

≥0.75

0.5310.468

0.4640.534

0.4280.483

0.4770.433

≥0.45

0.6900.310

0.6580.342

0.5690.341

0.5950.315

≥0.07

绿

0.2300.754

0.0130.486

0.2090.383

0.2910.440

≥0.12

0.0780.170

0.1370.038

0.2400.210

0.1980.252

≥0.05

0.3850.355

0.3000.270

0.2600.310

0.3450.395

≤0.03

逆反射材料色

0.3500.360

0.3000.310

0.2850.325

0.3350.375

≥0.27

0.5450.454

0.4640.534

0.4270.483

0.4870.423

≥0.16

0.6900.310

0.6580.342

0.5690.341

0.5950.315

≥0.03

绿

0.0070.703

0.0260.399

0.1770.362

0.2480.409

≥0.03

0.0780.170

0.1370.038

0.2100.160

0.1500.220

≥0.01

d.耐盐雾腐蚀性能

标志面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样在盐雾空间连续暴露,22h为一周期,共试验5个周期。

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去试样表面的盐沉积物,再用蒸馏水漂洗,然后置于标准条件下恢复2h,最后进行检查,标志面材料应无变色或被侵蚀的痕迹。

e.耐溶剂性能

反光膜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溶剂试验。

试样分别浸在规定的各种溶剂中,煤油、松节油浸渍10h;甲苯、二甲苯、甲醇浸渍1h后取出,在室温干燥后进行检查,不应出现软化、皱纹、起泡、开裂或表面边缘被溶解等痕迹。

f.抗冲击性能

标志面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标志面在经受质量0.45kg的实心钢球从250mm高处自由落下撞击后,以冲击点为圆心,在半径为6mm的圆形区域以外,不应出现裂缝、层间脱离或其他损坏。

g.耐弯曲性能

四、五级反光膜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弯曲试验。

试样围绕在直径3.2mm的圆棒上,放开后不应出现裂缝、剥落、层间分离的痕迹。

h.耐高低温性能

标志面应按《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的规定进行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将试样在70℃±3℃的试验箱中保持24h,以及试样在-40℃±3℃的试验箱中保持72h,取出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后进行检查,不应有裂缝、剥落、碎裂或翘曲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