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论文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711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化工论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化工论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化工论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化工论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化工论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化工论文1.docx

《化学化工论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工论文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化工论文1.docx

化学化工论文1

 

甘肃联合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

无公害产品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策研究

 

作者:

赵福

指导教师:

学院系

专业级

年制班

2010年02月29日

主要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做了客观的描述,揭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大意义,并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针砭时弊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1.1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

1.2制度规则,法律约束,以及认定体系都有系统的规范

1.3工作体系和执行队伍都已经成型,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正常生产

1.4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改革,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并且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2.1无公害农产品在认证产品数量上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实际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2.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2.3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督查、质量抽检和标志使用规范性等监管方面有待于加强。

2.4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目前是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创立阶段,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加贴率较低,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大。

3.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无公害农产品在认证产品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3.2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呈现出差异

3.3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督查、质量抽检和标志使用规范性等监管方面有待于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作用以及品牌效应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3.4无公害食品标准数量少,配套性较差,导致有些农产品认证缺乏足够的技术依据。

3.5由于监管不力,市场出现了不良现象。

4.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4.1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4.2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政府推动是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全面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4.3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深化认证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

4.4稳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面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程,依法加强证后监管和专项整治。

4.5进一步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做好标准的修订,强化检测机构管理。

4.6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与中国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增加广大人民的收入。

指导教师

姓名

职称

论文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总评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无公害产品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公害农产品和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而且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本文通过查询一些数据,切实根据中国的现实问题来分析无公害农产品的技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一些主体和认证要点,从根本上分析中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促进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并且分析在中国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意义。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问题对策和建议意义

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追求产量为主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演变为强化品质效益的质量优化型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进程得到提高,工业发展引起的“三废”、城市垃圾、生活污水的乱排放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重金属、农药残留对土壤的污染呈蔓延趋势,已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现阶段农产品必由的发展方向,同样,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来加强、监督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标准和申请认证工作也迫在眉睫,最终使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步入正轨,为广大的消费者带来利益。

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1.1.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引自《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方法》)。

这类食品标准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宽,产品生产过程可以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肥料、农药、兽药、鱼药及饲料添加剂等,而这些投入品对人畜是安全和无公害。

1.2.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其特征

1.2.1.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优化选择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入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的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病害防治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收获及加工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追溯系统等等,通过发展这些生产技术,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1.2.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系统性,生态性,可追溯性,监督检查性。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系统技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只有全程得到控制和发展才可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从根本上做到生产的生态性,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产品的监督检查,使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得到真正的保证,是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放心,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1.3.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无公害农产品各项工作进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规模总量,在各个方面形成了工作队伍和执行程序,同时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

1.3.1.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

2008年,认证产品个数和认定产地个数双双突破1万大关。

全年新获证产品1377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76%,复查换证产品2816个。

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效无公害农产品达41249个,获证单位18952个,产品总量2.2亿t,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23%左右,其中种植业产品30361个、畜牧业产品5322个、渔业产品5566个;全年共备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773个,其中,新获证产地709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

目前,全国共备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4915个,其中,种植业产地29871个,面积3905.51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0%;畜牧业产地9758个,养殖规模39.16亿头(只、羽);渔业产地5286个,面积267.26万hm2[4]。

在持续扩大产地产品规模的同时,及时解决认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强制性市场准入。

1.3.2.制度规则,法律约束,以及认定体系都有系统的规范

农业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与国家认监委联合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农业部先后组织制定并发布了4批334项无公害食品农业行业标准,包括22项无公害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96项生产技术规程、29项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和177项产品标准等内容。

同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托国家和农业部已有的检测机构,按照一定资格条件“择优选用、业务委托、合理布局、协调规范”的原则,建立了遍布各省、覆盖全国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1.3.3.工作体系和执行队伍都已经成型,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正常生产

依托农业系统建立了从上到下、分层次、网络化的工作体系和队伍。

全国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厅(局、委、办)明确了67个无公害农产品省级承办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查员队伍,并从有关行业和领域聘请了专家组建认证评审委员会作为技术支撑。

1.3.4.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改革,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并且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农业的发展从过去追求产量为主的数量扩张型演变为强化品质效益的质量优化型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的集约型增长。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给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1.3.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图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图

1.4.无公害农产品的国家标准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治理国日趋严重的农产品污染,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家的生产、经销,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8项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将开始实施。

无这8项国家标准包括蔬菜、水果、畜禽公肉、水产品等5类农产品,每一类农产品都有害“安全要求”和“产地环境要求”两项标准。

这些标准分别是: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无公农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水果安全要产求、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畜禽品肉产品安全要求、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无公害水产品标准产地环境要求。

2.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进一步树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扩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群体。

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国内各阶层消费者购买的目标对象,并成为各地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

全国依托农业系统建立了从上到下、分层次、网络化的工作体系和队伍。

2.1.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前提,没有无公害农产品的全面推进,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就会受到客观制约。

法律规定:

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生产加工经营的农产品不一定是无公害农产品,但全部必须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必须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使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法律为依据,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为准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2.2.1.无公害农产品在认证产品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品产地面积0.13亿hm2,占全国耕地面积(1.30亿hm2)的10%,与保障消费基本安全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差距很大。

2.2.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从地区上看,产地认定数超过1000个的有江苏、浙江和湖南省,分别为4195个、1334个和1267个,3个省认定的产地数占全国的40.75%,产地认定数少于100个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共12个,青海和西藏至今没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产品认证数超过1000个的有江苏和浙江省,分别为2663个和1272个,2个省认证的产品数占全国的27.93%,产品认证数少于100个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共19个。

从产品结构来看,种植业产品10763个,占76.39%;畜牧业产品1609个;占11.42%;渔业产品1716个,占12.19%,发展比例失调[2]。

2.2.3.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督查、质量抽检和标志使用规范性等监管方面有待于加强。

目前在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冒用、滥用、乱用无公害标志图案、字样的假冒伪劣无公害农产品,扰乱了无公害食品的市场秩序,不仅损害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的公共安全品牌形象。

另外,少数企业放松证后质量管理,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使认证的有效性降低,造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的信誉危机。

2.2.4.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目前是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创立阶段,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加贴率较低,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大。

无公害食品标准数量少,配套性较差,导致有些农产品认证缺乏足够的技术依据。

导致一些企业和部门投机取巧,破坏了无公害农产品正常的市场秩序,扰乱了发展规则,扼杀了无公害农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里形成的品牌效应。

2.3.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2.3.1.认证主体及其发生的变化

无公害农产品速度发展,认证主体在组织生产.质量控制.保障安全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很大。

根据认证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特征基本可以分为企业,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农场和个人等5种类型。

各种不同的认证主体在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同的用途,给政府,社会和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裨益。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基本形成了企业,服务和经济组织为主体,农场和个人申报为辅的格局。

但由于行业间组织程度,产品生产技术,附加值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其认证主体组成的发展趋势也有所不同。

在种植业认证体系中,企业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服务组织,经济组织主体比例逐年下降。

在畜牧业认证主体中,企业和农场所占的比例有着绝对的优势。

在渔业认证体系中,公司类主体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所占的比例却有所下降,经济组织,农场和个人的比例逐年上升[3]。

2.3.2.认证的要点

突出重点,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围绕基地建设推进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要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农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加大工作措施,突出主导产品,加快认证步伐。

改革创新,加强认证监督管理,创新认证标志管理机制一是按照认证证书与实物相一致的原则,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市场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区专,销柜及专营市场。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标识的监督管理,加大培训和宣传工作力度,打造一流的宣传队伍和工作团队,为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打下夯实的基础。

3.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无公害农产品在认证产品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追求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上转移到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因此无公害农产品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选择。

但是,我国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品产地面积0.13亿hm2,占全国耕地面积(1.30亿hm2)的10%,与广大消费者的消费目标和保障消费基本安全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差距很大。

3.2.无公害农产品在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从地区上看,产地认定数超过1000个的有江苏、浙江和湖南省,分别为4195个、1334个和1267个,3个省认定的产地数占全国的40.75%,产地认定数少于100个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共12个,青海和西藏至今没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产品认证数超过1000个的有江苏和浙江省,分别为2663个和1272个,2个省认证的产品数占全国的27.93%,产品认证数少于100个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共19个。

从产品结构来看,种植业产品10763个,占76.39%;畜牧业产品1609个;占11.42%;渔业产品1716个,占12.19%,发展比例失调。

3.3.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督查、质量抽检和标志使用规范性等监管方面有待于加强。

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作用以及品牌效应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强化品牌意识,全方位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公共安全品牌利用多种形式,借助各方力量,分层次继续做好宣传、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的知识,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事业的良好氛围。

对于已认证的企业或生产者,围绕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公共安全品牌形象,利用中央和地方众多相关媒体专题宣传、公益广告和多种形式的座谈、研讨、现场咨询等活动提高社会认知度。

3.4.无公害食品标准数量少,配套性较差,导致有些农产品认证缺乏足够的技术依据。

由于无公害农产品涉及到各个方面,各种产品的标准没有成型下来,导致不同产品的认证以及执行都没有科学的依据。

如:

如奶牛系列标准中,在第三批发布的标准中增加了NY/T5298-2004无公害食品乳粉加工技术规范,却没有制定乳粉产品质量标准,使奶粉的认证无标准可依。

还有些标准针对性不强,如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中对总大肠菌群限量规定:

成年畜≤10个/100ml,幼畜和禽≤1个/100ml,这项要求对集约化饲养的畜禽,可以适用,但对于水禽(鸭、鹅),其饮用水大多为湖泊水,大肠杆菌极易超标,这在认证审核过程中较难把握[2]。

3.5.由于监管不力,市场出现了不良现象。

目前在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冒用、滥用、乱用无公害标志图案、字样的假冒伪劣无公害农产品,扰乱了无公害食品的市场秩序,不仅损害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的公共安全品牌形象。

另外,少数企业放松证后质量管理,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使认证的有效性降低,造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的信誉危机。

这也导致广大的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失去了信任感,削弱了其品牌效应。

4.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4.1.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组织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

明确了各级工作机构的职责任务、监管重点、工作要求等内容,建立了产地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抽检、标志使用检查、认证工作督导、举报投诉受理、证书撤消公告等6项制度,形成了监管长效机制。

投入品执法监管;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检;质量安全不合格产品处罚;假冒三品处罚。

4.2.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政府推动是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全面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各级财政部门要扶持那些市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有影响、有品牌的无公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发展,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各级金融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有计划地扶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

各省市(自治区)应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有实力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向无公害产业流动,鼓动农业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参股、机制转变等形式,参与无公害农业的建设和技术研究。

4.3.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深化认证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

按照国家认证认可规则,结合农产品认证的工作特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强化工作系统内部管理,规范认证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标志、统一监督、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认证风险,增强认证的有效性,提高认证的权威性。

并以“简便快捷、统一规范”为原则,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安全风险因子,简化认证程序,优化内部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承办机构的作用,并按照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流程,逐级分解、下放工作环节,发挥地县2级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

4.4.稳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面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程,依法加强证后监管和专项整治。

一是从严从紧把好认证认定审核关,二是加强认定认证工作跟踪指导,三

是深化优势产品挖掘,四是健全制度规范,五是继续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抽检,六是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综合检查。

4.5.进一步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做好标准的修订,强化检测机构管理。

完善工作体系,使检测、技术、培训、信息等支撑体系使每个环节之间衔接的有条不紊,保证各方面的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

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应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首先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加大对假冒伪劣认证产品和认证行为的监督;其次建立认证产品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

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受理认证投诉,及时公布执法监督检查结果,并通过建立获证产品质量档案和监管档案,强化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4.5.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与中国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增加广大人民的收入。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科学的发展观的关系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延伸,是针对常规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战略。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强调环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农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相一致的。

5.发展无公害产品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习惯有很大改变,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意识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崇尚大自然和谐。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因此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意义重大,它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可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保障人类健康,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的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事。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生产、流通及加工等环节监控不力等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食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农产品出口因药物残留超标频遭退贷、拒收、索赔,直接影响到出口贸易,使农民蒙受损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技术措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着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主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及农业环境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按无公害技术标准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出口创汇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名优品牌和绿色食品品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清洁生产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营养无公害农产品,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激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适应和满足国内农产品商品市场需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创立农产品名优品牌,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推广光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现实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广元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对于改善全州乃至全省和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食用我州农产品的膳食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农业,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夏文莉,对宁夏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0(4);

[2]樊红平温少辉龚娅萍,浅谈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5[11];

[3]刘建华,无公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