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
1、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
三、教学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方法、应用
四、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图例分析,自主归纳
六、学生分析
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辅助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分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提问考查上节课相关知识点
课本14页材料:
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
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
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地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㈠、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
当地地方时为12时,白昼的一半。
【补充】直射光线的画法:
①过地心②和晨昏线垂直
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flash动画演示】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教师点播]时刻确定,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即确定,此时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确定一点,让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观察在直射点运动过程中,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同一地点】
学生归纳(老师补充):
两种情况:
⑴回归线以外(假如为40°N)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当直射点位于北纬23º26’该地的个、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直射点往南移,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到了南纬23º26’最小,然后直射点往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再开始变大,到北纬23º26’有达到最大。
⑵回归线之间:
直射某地时,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具体过程如10°N直射点由北纬23º26’向南移动,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到10°N最大,达到,然后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到南纬23º26’达到最小。
直射点有南纬23º26’向北移,其正午太阳高度再变大,到到10°N最大,达到90°,然后直射点接着向北移,到北纬23º26’,继续变小,然后再循环。
即: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北纬23º26’之间的,当直射点在南纬23º26’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赤道与南纬23º26’反之。
【同一时刻】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
,当太阳直射北纬23º26’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当太阳直射南纬23º26’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两地的纬度差(该地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举例学生练习:
】见学案: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10°N,北京(120°E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亚马孙河口(50°W0°)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呢?
【注意:
正午太阳高度只与纬度相关与经度无关】
㈣、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⑴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房屋大多坐南朝北。
⑵确定楼距:
【相关知识: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时候,只有不遮光,则一年中均有阳光】尤其是回归线以外,北回归线以北,计算冬至(12月22日)的影长,南回归线以南,计算夏至(6月22日)的影长,如图所示:
H为正午太阳高度L为楼距h为楼高
公式为:
h/L=tanH。
⑶热水器夹角的调整:
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判断α+H=90°H=90°-两地的纬度差
则α=|地理纬度-直射点|
(四)思考练习见学案:
北京的热水器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为多少?
是什么节气?
最小夹角为多少?
是什么节气?
一年中调整的最大幅度为多少?
试推出。
总结: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公式和应用,都是重点内容,一定要掌握其规律,理解灵活运用。
(五)课下作业见学案:
30°N处,楼高为25米,楼距为25米,则一年中约有几个月挡住太阳光?
预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四季与五带的更替。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在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通过其应用进一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
十、教学反思:
学生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用更直接的方法去培养。
2019-2020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教案湘教版必修1(I)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
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带范围和天文四季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时差的计算。
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
投影:
(投影表格,提问检查)
概念
成因
特点
所处位置
黑子
光球
耀斑
色球
太阳风
日冕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
概念
成因
特点
所处位置
黑子
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
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
光球
耀斑
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色球
太阳风
日冕层大气带电粒子流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
日冕
师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投影: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表格空白内容。
师投影表格,巡视检查指导学生自学情况,并板书课题及表格内容。
板 书: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
生分组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各呈什么时针方向转动。
师生总结,获取正确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
通过演示,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小时吗?
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
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课件显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
图1
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推进新课
利用课件中的动画分步显示讲述: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
假设遥远的恒星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360°)。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
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
自转的角度是多少?
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回答。
师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
因为是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图2 图3
师若以图3中的太阳作参照点,则太阳日的长度应为E1到E3的时间间隔(显示太阳日的长)。
师指图分析,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地球自转的速度主要有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读图提出探究性问题:
(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
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有何特点?
赤道上的地点自转的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
如何证明呢?
从地球自转线速度考虑,发射卫星是在海口好呢,还是在太原好?
为什么?
生观察“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小组合作探讨以上问题,由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1地球自转一周为360°,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故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360°/24小时=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长度除以24小时。
生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均相等,都是15°/小时。
生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性评价并讲述:
关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问题,我们可用画图分析的方法寻找答案。
师画板图如下图,R为地球半径,r为60°N地球自转的半径。
生到讲台,在黑板上证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2倍。
如下:
∵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V=2πR÷24小时
60°N上的自转线速度
v=2πr÷24小时
r=Rcos60°=1/2R
∴V=2v
师(承转)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
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
那么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动画“地球的公转图”,这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观测到的公转情况。
投影:
请同学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讨论回答:
问题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
师问题2: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太阳是否位于这个轨道的中心位置?
太阳的位置在那里?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变化呢?
生椭圆轨道图
投影:
师(简单介绍椭圆的基本特征:
长轴,短轴,椭圆中心,焦点)
生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因而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师展示表格
时间
速度快慢
平均角速度
远日点
7月
近日点
2月
问题3:
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呢?
如果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生是变化的。
近日点最快,过后越来越慢,到远日点最慢,然后又逐渐加快。
师问题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生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巩固训练)
生填表,完成自转、公转基本特点表格。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轴
由西向东从北极看:
逆时针
从南极看:
顺时针
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60°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0
地球公转
太阳
由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
逆时针转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
顺时针转
1个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平均角速度:
约1°/日,平均线速度:
30km/s
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画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投影逐步显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学习时可采用列表对比法,加以理解掌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请同学们根据投影表格所列项目思考回答:
投影: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轴
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60°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0
地球公转
生根据教师提问分别回答。
师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表格中的每个空格逐个显示答案。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中说: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据此,思考下列问题:
诗中所说的“地”位于何处?
这种现象是由哪种地球运动造成的?
生(回答)“地”在赤道地区,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师地球自转运动除每日绕地轴旋转一周外,还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呢?
板 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推进新课
师按教材P17活动要求将已备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
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关闭教室电灯或灯管,请学生想象,教师启发思考:
(1)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光线照亮了球体的多少?
为什么?
(2)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的光线和教材插图中太阳光线有什么不同?
(4)昼夜之间的分界线叫什么?
它与太阳光线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像和课件演示昼夜的形成;没有地球仪的学校,可用一不透明的球体如篮球、足球等演示说明)
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师生小结: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
从而可以看出,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师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地把太阳光线看作平行光线。
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并且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好几个点(如北京、伦敦、纽约等),作出了标志(彩色粉笔画点或贴一彩纸点等),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
(1)当太阳光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在白天?
哪些国家是夜晚?
生观察回答:
北京为白天,伦敦、纽约是夜晚。
(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生观察后回答:
北京为夜晚,纽约成为白天。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生连续转动地球仪,上述城市的白天和夜晚不断转换,引起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4)转动地球仪时,观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
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晨昏线是自东向西运动。
(5)地球上某地一个白天和晚上周期大约是多少时间?
生(回答)为一个太阳日,约为24小时。
以上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边演示边启发学生思考,也可分组演示,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回答。
投影:
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
学生回答:
E、G、H在晨线上,F在昏线上。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否发现,家乡河流的右岸冲刷比左岸严重,厨房排水时,水是逆时针方向排出的,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现象呢?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将获得明确的答案,即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发生偏移造成的。
板 书: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师拿一把雨伞,撑开,将其比作北半球,则伞顶端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
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布上沿“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偏离“经线”的左侧还是右侧?
若将雨伞逆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转动时,水珠如何偏离?
生观察演示实验,分组讨论: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有何规律?
举例说明有何影响。
如何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师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时,可采用“左右手法则”,具体方法如下: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
如下图所示。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因此,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
板 书:
(三)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1.地方时
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
(1)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先见到日出,哪个先送走落日?
为什么?
(2)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多长时间?
每1°相差多长时间?
生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上问题。
北京较乌鲁木齐先见到日出,也先送走落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
师如何计算地方时?
步骤如下:
(1)画数轴如下图,计算经度差:
A、B两地的经度差为118°+45°=163°(同减异加,即同为东经度或西经度,两地经度数相减为两地的经度差,两地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为两地的经度差)。
(2)确定东西方向:
A向东走可到达B地(采取此法时不能过日界线)
(3)利用公式计算:
板 书:
2.时区和区时
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区划分图,提问:
(1)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
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
(2)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东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
从北京出发到伦敦的游客,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区别?
二者相差多长时间?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生1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以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划分为12个时区。
生2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北京东八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从北京到伦敦后手表要拨后8小时。
生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生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16分钟。
师总结学生回答情况,并分析区时计算的方法与步骤(与地方时的计算相同)。
计算公式:
生完成教材P22活动中训练题。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板 书:
3.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师启发学生思考
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早?
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晚?
为什么?
师生结合下图分析
师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请大家仔细观察,日界线和180°经线吻合吗?
生不吻合。
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
师很好。
这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避开了陆地。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投影:
1.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时间是( )
A.10月2日15时 B.10月2日3时
C.10月1日15时
D.10月1日3时
读下图,回答2~3题。
2.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判断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3.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判断甲地时间为( )
A.3时
B.9时
C.12时
D.15时
4.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