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913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中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中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中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中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docx

《高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docx

高中化学

  谈到化学,是很多人痛恨的一门学科,也是一些人喜欢的学科。

为啥?

因为化学太难了,每次考试都很差。

或者认为,化学soeasy,是我提高分数的保障学科。

为何会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是因为,其实化学的秘密在于,很多人认为化学依靠记背,而实际上,化学的精髓在于推导、衍生。

  大家都知道,化学需要大量的记背,无论是反映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特性等,相似相类,有难于区分,所以导致记背困难,应用时容易产生混乱的感觉,于是化学学不好,这是根本原因。

  而化学学的好的同学呢,虽然经过多年“填鸭式”的教学,对化学的记背根本不在化学,但比成绩差的同学,多在“判断、推导”上,这就立即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

  基础不好的同学,如何短期内突击呢?

依靠记背,效果是不理想的,依靠做题,对知识点又是懵的,结合起来复习吧,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其实学好化学,注意四点,就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首先明确,任何化学反应,从元素周期表角度考虑

  化学的反应原理都是最外电子层是否“饱和”的问题,物态的化合价基本符合元素周期表分规律,只有少数多化合价的,要抄下牢记。

做一个专门学化学的笔记本,把“非常规”的记录,包括所有反应的特殊颜色、气体、沉淀、变价等值的注意的特殊反应和元素。

  通过复习反应方程式(按课本章节逐步复习出现的方程式),对照周期表思考,就能得出结论。

你会发现,参照最外电子层分布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排列顺序,一切的氧化还原、水解电离,原本搞不清概念的你,现在在你面前,神马都是浮云,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你会发现,小小的一张周期表,对你学化学的帮助,有多么的给力!

其次重点记录,特殊元素,一定要牢记分清

  神马是特殊元素?

就是反应能产生特殊气体、沉淀、颜色的元素,还有变价元素、组合元素(酸根)等,这些都高考化学的考点与解题入手点。

在本博有归纳化学解题入手点大全,里面全都是特殊反应、易混知识点。

希望大家自己总结,而不是认为有了这些内容,就高枕无忧。

判断与推导要学习

  无机化学重在判断,判断反应机理,反应原理,如化合价是否对等,能否参与反应,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规律进行判断和推导的。

而有机化学的判断,首先是官能团的判断,而后是碳链的推导。

抓住官能团的反应特性,然后根据碳链分布规律(4个键位),就能把知识点吃透,把题拿下。

圆规复习法

  什么事圆规复习法?

就是立足于一个中心,然后不断的对外扩圈。

无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化合价,有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官能团。

  无机中,无论是氧化还原、水解电离的知识点,都是化合价迁移的过程,所以整个中心点式化合价。

而化合价的规律又来自周期表,所以学无机部分,必须以化合价为中心,坚持元素周期表、坚持特殊现象。

有机中,以官能团为主轴,要区分官能团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形成规则(主要是碳链、苯环规则),所有有机反应和考点都围绕着这个形成规则和官能团特性,故有机部分,要一手抓碳链苯环、一手抓“基”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高中化学知识真的不多,考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非常之少,所以搞突击是可行的。

但是,切忌,不要等到临考前再突击,那样神仙也帮不了你。

突击也要事先有基础有准备。

所以本文告诉你的是,学化学基础的入手点和突击的方向,而不是帮助你直接上考场。

一定要记住,从现在开始,并持之以恒,那么,这时候就是你胜利的起点。

下面帖下化学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

NH3,H2O,NH3·H2O,含离子:

NH4+,OH-,H+)

  氯水—(含分子:

Cl2,H2O,HClO,含离子:

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二、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及O2的检验方法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

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我自己认为,直接计算求解客观题是最费时间的笨方法,为了节约时间,掌握一些巧解方法来解答客观题很有必要。

巧解方法一般有赋值法、估算法、图像法等多种方法(化学中的巧解方法更多)。

现在举几个小例浅谈几种巧解方法。

  【例1】(赋值法)

  若a2+b2=c2,(a,b,c∈R),判断a3+b3与c3的大小关系。

  A.a3+b3=c3B.a3+b3>c3

  C.a3+b3<c3D.a3+b3≥c3

  面对此题,很多同学会积极地投身于运算当中,精神可嘉,但过于鲁莽。

若细心分析会发现这个式子对于一般情况成立,则对特殊情况也成立。

不妨假设a=3,b=4,c=5,则很轻易地求出a3+b3=33+43=91<c3=125。

选C

  从这题可以看出,赋值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省力省时而且有极高的准确性(甚至是完全正确)。

 【例2】(估算法)

  求铜原子的体积(1995年全国高考卷,题中还给出了一些别的数据可供计算求出比较精确的结果)。

既然是选择题,就不要求解得的结果精确性有多高。

那么,我们可以想铜原子的半径数量级为10-10m,则铜原子体积数量必为10-30m或在其左右不会很远,然后从选择之中选取答案。

  至于说起图像法,应用也很广泛。

**中的韦思图,函数中各种函数图像。

  化学中还有十字交叉、极端分析等多种方法。

当然,还有很多种巧算方法,就看考生对题、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啦。

这些方法不是高不可攀的,是可以在训练中掌握。

以我为例,升入高三的时候,对这些方法还不甚了解,但在高考中,我用这些方法来解题,仅用了15分钟就解决了全部客观题,无论数学、物理,还是化学,而且科科满点,为全卷夺取高分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巧妙解答高考化学选择题

  思维:

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

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

选C。

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思维:

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286*1.06g/106=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

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

  A.乙烷和乙炔  B.甲烷和丙炔

  C.甲烷和乙炔  

D.无法判断

  思维:

用平均值计算:

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

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

  例题6.甲.乙两种气态化合物都只含X.Y两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

  A.XY 

B.X2Y C.X2Y3 D.X2Y5

  思路:

本题估算即可得出,没有必要精确计算。

乙中X

元素的百分含量比在甲中的小,所以X和Y原子的个数比小于1:

2(甲的分子式是XY2),选D.

 思路:

本题估算即可得出,没有必要精确计算。

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比在甲中的小,所以X和Y原子的个数比小于1:

2(甲的分子式是

XY2),选D.

  例题7.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1体积,完全燃烧可得3.8体积的CO2和3.6体积的水蒸气(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这两种烃是(  )

  A.C2H4.C4H6  

B.C2H2.C4H8

  C.C3H4.C4H8D.C3H4.C3H6

  思路:

验证排除比计算方便:

首先元素守恒得出平均式为C3.8H7.2排除AD,B中碳为24平均3.8得知两烃物质的量之比为1:

9

则氢原子平均值为(2+8*9)/10=7。

4

不合题目,C为正确答案

  例题8.C8H18在一定条件下受热裂化可生成CH4,C2H4,C2H6,C3H6,C4H8五者的混合气体,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8

B.57C.114D.无定值

  思维:

极限分析法,假定C8H18→C4H10+C4H8

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达到要求出现的物质就停止裂化,此时,M=114/3=38g/mol,假定

C8H18→C4H10+C4H8,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

  C4H8→2C2H4,此时M=114/4=28.5g/mol,那么答案只能在中间,选B。

  例题9.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后在空气中静置到红褐色沉淀不在增加,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残留物跟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则此时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22.2%

B.30%C.75.5%D.80.6%

  思维:

原来是Al-Fe合金,灼烧后变成了Fe2O3。

两者质量相同,说明原合金中Al的质量等于Fe2O3中O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就是Fe2O3中O的质量分数,即30%。

  选择题计算题部分,因为是选择题,我们大多可以不必要精确,只要考虑大体方向,注意取值,即可。

在解题过程中,重要的是分析准确,而不是计算正确,这是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全部解题思维。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第I.II卷中都设置了一些可通过速解.巧解能完满作答的题目。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2

B.3C.4

D.5

  思维:

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

B.3种C.4种

D.5种

  思维:

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mol B.1.6mol

C.2.2molD.2.4mol

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你的学习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只要方法得当,你完全可以很快告别“差生”,使你的化学成绩发生质的飞跃。

去体验做学生的乐趣。

  一、尽快去找你现在的化学老师,让他告诉你以前学过的最关键的知识点是哪些,然后在短期内补上。

目的是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教学进度,能听懂老师讲授的新知识点,摆脱“差生”的困绕。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这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象摩尔、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高中阶段出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沦为“差生”的行列。

找准之后,赶紧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想办法让你现在的任课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会你“补”的方法。

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研究课本与做题的关系。

研究课本与做题的精力分配可以是4:

6甚至3:

7。

所谓“研究课本”是指一字一句地阅读课本内容,画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

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要马上去问老师,认真听老师的分析,纠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甚至顿悟:

“原来是这样啊!

”那些平时困绕你的许多问题,答案原来就在课本上!

你甚至会为此而感到悔恨:

“我怎么连课本都没有仔细地看过一遍!

”至此,你才明白,原来你并不笨,只是当时没有研究课本而已。

  但是,一做题,你可能又没有了信心:

有不少的题你根本无从下手。

  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4:

6”的意义就在于此。

把化学归为理科,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不过这时,你心里一定要清楚:

你没有必要做对每一道题!

能做对60%~70%就达到目的了。

在从“差”到“优”的转化过程中,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

实际上,研究完课本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研究完课本不马上去做题,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你不会的题目就会上升到60%。

因此,看书固然重要,做题更重要。

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

只有通过做题,才能检验你对课本的理解是否正确。

并且,只做课本上的题也是不够的,每一节都要做一些任课老师推荐的课外习题(但是题量不宜太大,以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通过做题,你就逐渐的有一些问题产生,有一些奇思妙想出现,你就会发现你也可以象那些“优秀生”一样,经常去问老师!

经常与老师交流。

然后你就会体会到:

学好化学原来如此简单。

在此基础上,你还会逐步体会到:

只要方法得当,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每一个学科都能学好的。

高中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

(1)金属和金属;

(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1)原子和原子;

(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

(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

HCOOH=H++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