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775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1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织金县秀华煤矿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3

一、矿山交通位置、矿界范围3

二、矿区地质特征4

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6

四、开拓、通风方式8

五、矿井防灭火系统8

六、监控、人员定位系统9

七、矿井供电9

八、排水系统9

第二章治理瓦斯的指导方针10

第一节、指导思想10

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10

第三节、工作目标10

第四节、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及岗位责任制11

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11

二、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及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12

第五节瓦斯具体治理措施13

一、强化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3

二、认真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划,完善矿井测风制度。

13

三、狠抓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14

四、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和巷道贯通的分级管理制度。

14

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14

六、加强工作面瓦斯管理15

七、加强瓦斯抽放管理15

八、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16

九、进一步加大装备投入16

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完善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16

十一、完善、落实瓦斯治理规章制度17

十二、强化监督检查17

第三章瓦斯治理具体规划17

一、工作要求17

二、矿井中长期采掘规划:

(2016年——2018年)18

三、矿井中长期主要采掘工作情况分析18

四、2016年——2018年瓦斯治理规划18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瓦斯治理整体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明确以通风、抽放为主,监测、监控为辅做到标本兼治。

对于抓出来的成果必须做到抓出一点,巩固一点,瓦斯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稳扎稳打、稳步提高,坚决杜绝瓦斯治理成果出现滑坡、反弹现象。

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做为高瓦斯矿井,必须将瓦斯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工作日程,清醒的认识到瓦斯治理是一场持久站,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将瓦斯治理规范、要求传达到班组、个人,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瓦斯治理不是面子工程,是生命工程、形象工程,是安全生产、预防群死群伤,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基础工程。

针对矿井M7煤层的开采(2016年—2018年),具有针对性制定矿井的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以便指导矿井的采掘规划,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充分做好矿井瓦斯治理的防范。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山交通位置、矿界范围

该矿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西部,织金县至三塘镇约32公里,三塘镇至秀华煤矿约18公里,三塘镇至纳雍县约4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织金县秀华煤矿位于三塘向斜北西翼,张维背斜南东翼。

矿区构造形态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向,倾角13~31°。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

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含煤地层为龙潭组。

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2-1),面积1.1683k㎡,开采深度由2120m至1560m。

矿区形呈不规则多边形,矿区走向长0~0.97km,倾斜宽0.85~1.25km。

表1-2-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点号

X(北坐标)

Y(东坐标)

1

2948421.772

35547172.05

2

2947383.768

35546521.04

3

2947843.772

35546046.04

4

2949347.779

35546515.05

5

2949256.778

35546711.05

开采深度

+2120m~+1560m

矿区面积

1.1683km2

二、矿区地质特征

1、煤层

(1)含煤性

该矿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地层,平均厚度为329.66m,含煤层32~40层,一般为40层左右,其总厚度11.60~30.50m,平均25.50m,含煤系数7.74%,含可采煤层9层,煤层总厚8.10~18.70m,平均厚度13.50m,可采含煤系数为4.10%。

矿区内可采煤层有9层,其可采平均总厚度为13.50m。

其中,全区可采的煤层有5层(5-1、6、7、14、16号煤层),其可采平均总厚度8.65m;大部可采的煤层有2层(29、35号煤层),其可采平均总厚度2.95m;局部可采的煤层有2层(5-3、27号煤层),局部可采平均总厚度为1.90m。

现将各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5-1号煤层:

厚度0.80~1.95m,平均厚度1.30m,煤层采用厚度0.76~1.89m,平均采用厚度1.21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没有夹矸,属较稳定型煤层,全区可采。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上部,下与5-3号煤层间距在13.2m左右。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

5-3号煤层:

厚度0.56~1.12m,平均厚度0.80m;煤层采用厚度0.53~1.05m,平均采用厚度0.79m,煤层结构较简单,不含夹矸,属不稳定型煤层。

局部可采。

位于龙潭组上部,上与5-1号煤层间距在13.2m左右。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6号煤层:

厚度2.70~3.25m,平均厚度3.00m,煤层采用厚度2.58~2.66m,平均2.62m,一般不含夹矸,煤层多数为单一煤层,偶含1层夹矸,夹矸厚度0.47m,厚度变化不大,层位稳定,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位于龙潭组上部,上与5-3号煤层间距在12.7m左右。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7号煤层:

厚度1.76~1.94m,平均厚度1.85m,煤层采用厚度1.76~1.82m,平均采用厚度1.79m,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全区可采,大部为单一结构,局部夹1层夹矸,夹矸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0.77m。

属稳定型煤层,全区可采。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上部,上与6号煤层间距在22m左右。

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14号煤层:

厚度1.20~2.35m,平均厚度1.20m,煤层采用厚度1.00~2.32m,平均采用厚度为1.57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一般为单一煤层,但有时夹1层夹矸,夹矸为泥岩,厚度0.09m。

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中部,上与7号煤层间距在45m左右。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16号煤层:

厚度1.25~1.45m,平均厚度1.30m,煤层采用厚度1.22~1.28m,平均采用厚度1.25m。

煤层厚度变化较小,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层位稳定,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中部,上与14号煤层间距在49m左右。

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27号煤层:

厚度0.56~1.90m,平均厚度1.10m,煤层采用厚度0.54~1.68m,平均采用厚度1.01m。

煤层厚度变化较小,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层位稳定,局部可采,属不稳定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下部,上与16号煤层间距在55.9m左右。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29号煤层:

厚度0.70~2.50m,平均厚度1.45m,煤层采用厚度0.65~1.62m,平均采用厚度1.15m。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简单,有0—2层夹矸,夹矸为泥岩,厚度0.40-0.57m。

,层位稳定,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下部,上与27号煤层间距在19.0m左右。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35号煤层:

厚度0.69~1.86m,平均厚度1.20m,煤层采用厚度0.66~0.91m,平均采用厚度0.80m。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简单,但有时夹1层夹矸,夹矸为泥岩,厚度0.68m。

,层位稳定,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底部,上与29号煤层间距在45.0m左右。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铝土质泥岩。

秀华煤矿现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2-3-1,其中煤层厚度和层间距为矿井实际揭露情况实测值。

表2-3-1秀华煤矿矿区煤层间距及煤层特征表

煤层编号

煤层采用厚度

煤层夹矸

煤层间距(m)

稳定程度

平均

倾角

(度)

顶底板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顶板

底板

5-1

0.76-1.89

1.21

0

0

较稳定

13-14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岩

7.29-20.60

13.20

5-3

0.35-1.05

0.79

0

0

不稳定

13-14

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7.39-20.40

12.70

6

2.58-2.66

2.62

0-1

0

较稳定

13-14

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16.52-26.31

22.00

7

1.76-1.82

1.79

0-1

0

较稳定

13-14

细砂岩、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40.88-49.81

45.00

14

1.00-2.32

1.57

0-1

0

较稳定

13-14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40.44-61.48

49.00

16

1.22-1.28

1.25

0

0

较稳定

13-14

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50.00-61.99

55.90

27

0.54-1.68

1.01

0

0

不稳定

13-14

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12.56-26.30

19.00

29

0.65-1.62

1.15

0-2

1

较稳定

13-14

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36.00-49.40

45.00

35

0.66-0.91

0.80

0-1

0

较稳定

13-14

粉砂质泥岩

铝土质泥岩

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2、瓦斯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序号

年度

瓦斯涌出量

瓦斯等级

相对(m3/t)

绝对(m3/min)

2

2009年度

/

0.61

高瓦斯

3

2010年度

/

2.56

高瓦斯

3、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5-1、16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6、14、煤层为自燃煤层,7、29、35煤层为不易自燃,结果详见表下表。

5-3、27煤层没有取样鉴定,建议业主及时对5-3、27煤层进行自燃倾向等级鉴定。

矿井按容易自燃矿井设计。

煤尘自燃倾向表

煤层

来样编号

真相对密度

全硫

煤吸氧量

(cm³/g)干煤

自燃倾向分类

5-1

102-1

1.63

3.85

1.07

Ⅰ级

6

201-1

1.61

3.79

0.93

Ⅱ级

7

102-2

1.55

0.69

1.18

Ⅲ级

14

201-2

1.67

5.05

0.89

Ⅱ级

16

102-4

1.63

2.95

1.22

Ⅱ级

201-3

1.58

0.98

1.02

Ⅰ级

29

201-5

1.76

1.82

0.87

Ⅲ级

35

201-6

2.57

6.84

0.39

Ⅲ级

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管理,暂时不用的巷道和废弃的巷道要及时密闭,采面回采结束后要按规定及时密闭。

4、煤尘爆炸性

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5-1、6、7、14、16、29、35号煤层的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结果详见下表。

5-3、27煤层没有取样鉴定,建议业主及时对5-3、27煤层采样作煤尘爆炸性鉴定。

矿井按有爆炸性设计。

煤尘爆炸试验结果统计表

 

煤层

采样

编号

工业分析

爆炸试验

爆炸性

结论

Mad

Aad

Vdaf

焦渣

特征

火焰长度(mm)

岩粉量%

5-1

102-1

2.74

21.24

8.07

2

0

0

无爆炸性

6

201-1

0.63

21.11

8.98

2

0

0

无爆炸性

7

102-2

1.20

14.31

7.23

2

0

0

无爆炸性

14

201-2

0.55

24.33

9.18

2

0

0

无爆炸性

16

102-4

2.90

20.63

8.10

2

0

0

无爆炸性

201-3

0.59

20.43

7.09

2

0

0

29

201-5

0.88

33.97

9.20

2

0

0

无爆炸性

35

201-6

1.39

76.11

7.60

2

0

0

无爆炸性

5、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579号):

关于对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秀华煤矿+1870米标高以上的6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1855米标高以上的7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其它煤层未进行鉴定,因此,仍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其中鉴定标高以上的6号、7号煤层按无突出危险性进行管理。

四、开拓、通风方式

矿井划分为2个水平,5个采区。

一水平标高为+1855m,二水平标高为+1744m;一水平以上的上煤组为一采区,一水平以下的上煤组为二采区,一水平以上的下煤组为三采区,一水平与二水平之间的下煤组为四采区,二水平以下的下煤组为五采区。

根据开拓部署及井下巷道的布置,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五、矿井防灭火系统

采掘工作面采用风钻、风煤钻湿式打眼,定炮使用水炮泥,爆破喷雾、洒水降尘,防火的重点是电缆、机械摩擦和人为火源。

电器设备附近有砂子、灭火器可直接灭火。

防火水源来自地面消防水池到达各个工作面,利用巷道中每50m设有的消防用水分支阀门进行灭火。

但是严禁利用水源扑灭电器和油累火灾,电器火灾和油类火灾只能用砂子、灭火器直接灭火。

六、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安全可靠;双回路供电。

监控中心安装有KJ90NA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至今,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并与监控中心联网,以及KJ128人员定位系统,并正常运行。

七、矿井供电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电源Ⅰ回路来自三塘镇35/10kv变电站,采用LGJ-70型导线,距离约8km,三塘镇35/10kv变电所容量为20MVA,上级电源有双回路,采用并列运行方式,电源可靠。

Ⅱ回路来自少普111/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容量为40mva,采用LGJ-70型导线,距离约10km,少普110/10kv变电站容量为40MVA,上级电源有双回路,采用并列运行方式,电源可靠,能满足矿井生产要求。

八、排水系统

本矿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主平硐井口标高+1941m,在11轨道下山底部1855m标高布置一采区泵房集中排水至主平硐,经副平硐排水沟自流至地面污水处理池处理利用或外排。

排水管铺设线路为:

一采区水泵房→管子道→11轨道下山→车场→副平硐排水沟。

第二章治理瓦斯的指导方针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治理瓦斯就是拯救生命”、“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理念,严格执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兴安原则,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坚持“可保尽保、应抽尽抽、抽采平衡”的原则,积极推广“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等先进经验;坚持“以抽定产、以风定产”的原则。

正确处理瓦斯防治与煤炭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工作目标

争取在2016年达到织金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将突出矿井的危险区域治理为无突出危险区域,将吨煤瓦斯含量降到最低,保证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

努力使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整体提高一个水平。

1、杜绝瓦斯突出、爆炸、燃烧、熏人等瓦斯事故的发生;

2、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

3、经过瓦斯治理,采掘工作面比2015年同期瓦斯超限次数降低80%以上;

4、合理设计布置瓦斯抽放钻场,抽放率达到40%以上;

5、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6、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机构及职责,增配“一通三防”技术人员.

7、建立完善的通风、抽采、监测监控专业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

8、加大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瓦斯治理奖惩制度,推动后进,激励先行;

9、把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切切实实落实到位;

10、形成一套完备的通风设施安装、构筑、验收、管理制度及落实督查,提高矿井通风设施的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11、确定以瓦斯抽放和监测监控为重点的瓦斯治理方向,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做到标本兼治;

12、每月一次的通风例会上,制定出一个“通风系统月优化”方案,并进行技术论证、付诸实施。

13、力争使瓦斯治理团队做到“四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管理、一流素质)。

第四节、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及岗位责任制

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

秀华煤矿隶属兴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齐全,安全管理人员经专业机构培训,具备安全生产管理资格。

根据行业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要求成立了以矿长田忠贵为首的瓦斯治理领导小组,对本矿瓦斯治理全权负责。

瓦斯治理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田忠贵(矿长)

副组长:

吴黎明(总工程师)周训龙(安全副矿长)

成员:

彭庆军(生产副矿长)田景模(机电副矿长)

陈显党(后勤副矿长)李永杰(通防工程师)

李阳(通防副矿长)李小向李斌何运谋林泽恳

二、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及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

1、全面负责全矿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述职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监督检查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瓦斯抽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8、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节,杜绝工作面无风、微风、瓦斯超限作业。

9、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瓦斯治理小组成员的职责

1、在瓦斯治理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

2、督促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坚决做到不消突、抽采不达标不采掘。

3、认真做好本部门及所分管区域的瓦斯治理工作,认真做好瓦斯治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保证所负责区域不出瓦斯事故,本部门瓦斯治理达标。

4、参加每年一次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5、对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及时调节防治瓦斯超限。

6、加强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

7、掘进巷道内因停风瓦斯超限时,负责进行瓦斯排放工作。

8、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9、监督检查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瓦斯抽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10、加强对密闭和采空区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1、参加每月一次专题研究瓦斯治理工作会议。

12、参加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第五节瓦斯具体治理措施

一、强化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公司、矿、区队培训相结合,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专业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示范演习和技术比武相结合,利用班前会、每周三的安全会、电教、板报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广方法内容简单、占用时间短、职工兴趣浓、易懂易记的“每周一题”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灌输瓦斯治理理念、方针、政策,大力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坚持每会一案例,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让广大干部职工明白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通过培训和事故案例分析,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理解“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和只认瓦斯不认人的现场管理理念及宁停三天,不抢一秒的口号。

严格遵循“尊重规律、科技领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瓦斯治理方针。

让各级领导明白加强基础建设,领导重视,是控制瓦斯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

在资金使用上明确:

资金再紧治理瓦斯投入不能紧;在安全管理机构建设上:

人员再减通风瓦检人员不能减;在生产中明确:

生产任务再重不能与通风瓦斯治理抗膀子,确保抽、掘、采平衡;在技术上:

从采区设计到生产准备首先考虑通风系统。

另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矿井防突设计》《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根据矿井实际条件,对照检查,及时调整瓦斯治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认真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划,完善矿井测风制度。

计划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大检查过程中,重点对井下通风设施的合理性、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四定”原则限期整改,保证通风质量,减少了漏风量,提高矿井风量利用率。

计划设置专职测风员。

测风计划每10天必须检测一次,巷道贯通及通风系统有调整时,必须及时进行测风,并检查通风巷道及设施的状况;至少每月检查1次通风机,每6个月检查和维修1次防爆门等通风设施。

对于采掘工作面严格按照《煤矿规程》的规定实现班班测风。

三、狠抓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1、确保采掘工作面配齐专职瓦检员,做到随时检查瓦斯突出预兆及瓦斯涌出情况。

2、坚持瓦检员现场签字交接班制度;

3、将瓦斯治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明确班组及个人在瓦斯治理中的重要性,切实做到瓦斯治理人人参与,推广瓦斯由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的瓦斯治理层层互保、联保制度。

四、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和巷道贯通的分级管理制度。

排放临时停风区的瓦斯,由通防工程师批准,由通防队排放;排放密闭区内的瓦斯(不含联通已采区、火区等),由矿总工程师批准,由织金县救护队长(指定责任人)现场指挥,由县救护队进行排放;

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

1、局部通风是瓦斯事故的多发环节,我们明确规定:

局扇必须由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准随意停开。

同时制定以下措施并计划付诸实施:

(1)掘进工作面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矿通防部门下达局部通风设计,施工单位按设计进行安设,通防部门组织对安设地点、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等(风电闭锁、瓦斯闭锁、风量测定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局部通风;

(2)采掘工作面必须实现独立通风,严禁出现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

(3)局扇实行专人挂牌管理,现场交接班签名,建立存在问题交接及处理方案记录;

(4)实行采掘供电分开,防止因电压不稳造成无计划停风;

(5)设定专人维护、看管风筒;

(6)落实停风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