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行政管理11春专升本公共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docx
《东财行政管理11春专升本公共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财行政管理11春专升本公共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财行政管理11春专升本公共管理学随堂练习答案
《公共管理学》随堂随练
第一章
1、
公共行政学科主要代表人物有()。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马克思
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奥斯本
B、盖布勒
C、胡德
D、奥斯特洛姆
3、
传统行政管理的缺点有()。
A、非人格化的管理
B、庞大臃肿的机构
C、政府部门追求“预算最大化”
D、过分强调对行政程序的遵从
4、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作为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A、对
B、错
5、
私人管理是指()的管理活动。
A、工商企业
B、政府
C、国家
D、公共组织
6、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表现在()。
A、服务的对象不同
B、使命不同
C、资金来源不同
D、效率意识不同
7、
公共管理是指工商企业的管理活动。
A、对
B、错
8、
公共物品可分为()。
A、纯公共物品
B、一般公共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特殊公共物品
9、
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国防
B、公共安全
C、外交
D、环境保护
10、
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A、法规政策
B、环境保护
C、基础研究
D、道路
11、
道路是纯公共物品。
A、对
B、错
12、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个人
B、企业
C、政府组织
D、营利组织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为()。
A、企业组织
B、公共组织
C、独立组织
D、其他组织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
A、对
B、错
15、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系统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实验分析法
D、案例分析法
参考答案:
1、ABC
2、ABCD
3、ABCD
4、A
5、A
6、ABCD
7、B
8、AC
9、ABCD
10、D
11、B
12、C
13、B
14、A
15、ABCD
公共管理学》随堂随练
第二章
1、
组织特征有()。
A、组织有特定的目标
B、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C、组织有其内在的文化
D、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
A、企业组织
B、营利组织
C、政府
D、第三部门
3、
公共组织特征有()。
A、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D、以营利为目的
4、
公共组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A、对
B、错
5、
下面属于公共组织构成要素的有()。
A、组织目标
B、组织人员
C、职能范围
D、机构设置
6、
下面属于公共组织构成要素有()。
A、职位设置
B、权力与职位
C、规章制度
D、组织文化
7、
组织文化是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之一。
A、对
B、错
8、
根据权限大小公共组织可分为()和()。
A、中央
B、集权
C、地方
D、分权
9、
根据公共程度的高低公共组织可分为()和()。
A、政府组织
B、营利组织
C、第三部门组织
D、企业组织
10、
依据公共权力大小公共组织可分为()。
A、强制型
B、半强制型
C、营利型
D、非强制型
11、
依据公共权力大小公共组织可分有()。
A、古典模型
B、官僚模型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
D、非营利型
12、
根据公共程度的高低公共组织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
A、对
B、错
13、
公共组织的层次有()。
A、高
B、中
C、基
D、直线
14、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
A、直线型组织机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尖形组织结构
D、扁平型组织结构
15、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A、对
B、错
16、
公共组织结构的一般形式有()。
A、直线结构
B、职能结构
C、直线----职能结构
D、矩阵结构
17、
职能结构适宜于较复杂的管理工作。
A、对
B、错
18、
我国政府组织宏观上的纵向结构分为()。
A、中央
B、地方
C、省
D、市
19、
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在宏观上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组织结构。
A、对
B、错
20、
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有()。
A、首长制与委员制
B、层级制与职能制
C、集权制与分权制
D、完整制与分离制
21、
首长制的缺点有()。
A、权力集中
B、容易导致滥用权力
C、独断专行
D、压制民主
22、
委员制的优点有()。
A、集思广益
B、互相牵制
C、有利于权力监督
D、责任不明确
23、
集权制的优点有()。
A、政令统一
B、便于集中
C、下级无积极性
D、独裁
24、
分权制的优点有()。
A、适应环境的变化
B、下属有工作积极性
C、防止独断专行
D、权力过于分散
25、
瑞士联邦委员会是典型的委员制。
A、对
B、错
26、
高层管理者的权力来源有()。
A、正式的职位
B、所控制的资源
C、所控制的信息
D、居于组织中心位置
27、
授权的原则有()。
A、重要原则
B、明责原则
C、适度原则
D、不可超级授权的原则
28、
辞职、罢工、怠工属于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
A、对
B、错
29、
常见的组织冲突形式有()。
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
B、功能与领域的冲突
C、目标间的冲突
D、上下级冲突
30、
组织的水平协调指依靠组织的等级权威来完成协调。
A、对
B、错
31、
下面()属于X理论的假定。
A、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
B、对大多数人必须动用惩罚措施进行强迫、控制、指挥与威胁,以鞭策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C、人一般愿意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相对而言没有进取心,把安全看得重于一切
D、人不仅仅是接受责任,而且要寻求责任
32、
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属于Y理论假定。
A、对
B、错
33、
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有()。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文化环境
D、技术环境
34、
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
A、对
B、错
35、
对公共组织进行生态学的考察始于20世纪()年代左右。
A、20
B、30
C、40
D、50
36、
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高斯教授对行政生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了解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是解释行政行为的途径。
A、对
B、错
37、
组织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有()。
A、产生(创业)阶段
B、集体化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精细阶段
38、
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
A、对
B、错
4、A
5、ABCD
6、ABCD
7、A
8、AC
9、AC
10、ABD
11、ABC
12、B
13、ABC
14、CD
15、B
16、ABCD
17、A
18、AB
19、A
20、ABCD
21、BCD
22、ABC
23、AB
24、ABC
25、A
26、ABCD
27、ABCD
28、B
29、ABC
30、B
31、ABC
32、B
33、ABCD
34、A
35、C
36、A
37、ABCD
38、A
《公共管理学》随堂随练
第三章
1、
20世纪()年代末,一场质疑官僚行政有效性的运动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A、60
B、70
C、80
D、90
2、
下面属于governance----“治理”用法的有()。
A、国家的治理
B、公司的治理
C、新公共管理的治理
D、“善治”的治理
3、
“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A、对
B、错
4、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有()。
A、政府管理的途径
B、公民社会的途径
C、合作网络的途径
D、公司的途径
5、
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统治”,是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由个人组成的多元且自主的领域。
A、对
B、错
6、
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有()。
A、公司治理
B、全球治理
C、民族国家的治理
D、社区治理
7、
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
A、对
B、错
8、
网络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A、可治理问题
B、合法性问题
C、有效性问题
D、责任性问题
9、
并非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网络来解决,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也不一定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A、对
B、错
10、
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1979年()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A、梅杰
B、布莱尔
C、里根
D、撒切尔夫人
11、
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有()。
A、经济和政治因素
B、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
C、经济全球化;
D、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
12、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或新泰勒主义倾向。
A、对
B、错
13、
作为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不同的名称有()。
A、管理主义
B、企业化政府
C、后官僚体制模式
D、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
14、
下列属于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A、政府职能的优化
B、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C、分权
D、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15、
下列属于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主要内容有()。
A、分权
B、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C、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D、机构的重组
16、
当代政府内部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显著特征是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倾向。
A、对
B、错
17、
治理的新模式有()。
A、效率驱动模式
B、小型化与分权模式
C、追求卓越模式
D、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18、
下列属于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要点的有()。
A、从计划到准市场的转变
B、从层级管理向合同管理的转变
C、合同承包
D、分权和小型化——公共部门领取薪金者的大量减少
19、
下列属于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要点有()。
A、分权和小型化——公共部门领取薪金者的大量减少
B、向扁平型组织结构的转变
C、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
D、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的转变等
20、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其特征是()。
A、关心提高服务质量
B、强调产出价值
C、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使命为基础
D、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
21、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以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使命为基础。
A、对
B、错
22、
新公共管理的私有化改革有助于精简政府机构,增强公共部门的活力,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A、公民参与
B、妨碍了政治导向
C、公共责任方面的问题
D、增加了公共开支
23、
新公共管理是滥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向公共部门管理领域的扩张。
A、对
B、错
24、
1949--2002年我国经历了()次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
A、六
B、七
C、八
D、九
25、
我国第一次机构改革在()年。
A、1952
B、1956
C、1962
D、1964
26、
最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也是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变革在()年。
A、1988
B、1993
C、1998
D、2000
27、
()年底,我国启动了又一个重大的行政改革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A、1998
B、1999
C、2000
D、2001
28、
从1952年底开始,我国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
A、对
B、错
29、
我国机构改革的取得的成效有()。
A、机构和人员膨胀得到有效的抑制
B、机构精简并重构
C、政府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D、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
30、
我国机构改革的取得成效有()。
A、政府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B、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
C、政府间关系有所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有所调整
D、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31、
我国机构改革的不足有()。
A、被动性远远大于主动性
B、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将政府改革等同于机构改革,视角总是在机构、人员调整上
C、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
D、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统
32、
我国机构改革不足有()。
A、被动性远远大于主动性
B、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
C、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统
D、注重效率而忽视民主、公平、正义、责任以及公民参与等
33、
我国机构改革既注重效率又重视民主、公平、正义、责任以及公民参与等。
A、对
B、错
1、B
2、ABCD
3、A
4、ABC
5、A
6、BCD
7、A
8、ABCD
9、A
10、D
11、ABCD
12、A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
22、ABCD
23、B
24、B
25、A
26、C
27、B
28、A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D
33、B
《公共管理学》随堂随练
第四章
1、
政府间关系主要包括的()之间的关系。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B、各级地方政府
C、中央与企业
D、地方与企业
2、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A、对
B、错
3、
政府间关系的研究途径有()。
A、集权模式
B、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
C、地方自治模式
D、网络模式
4、
中央控制模式中,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为()的关系。
A、分权
B、互相监督
C、罗茨模式
D、政策制定与执行
5、
地方自治模式强调的是高度的(),而不是中央的控制和影响。
A、互相监督
B、地方分权
C、相互依赖
D、自主治理
6、
网络模式强调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是()。
A、网络的平等行动者
B、互相依赖
C、完全平等
D、互利合作
7、
政府间关系的地方自治模式中,中央政府控制一切。
A、对
B、错
8、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市场模式
B、传统模式
C、集权模式
D、分权模式
9、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
A、对
B、错
10、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特征有()。
A、政府间为层级隶属关系
B、中央高度集权
C、缺乏横向联系
D、地方分权
11、
中央高度集权是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各种权力的一种高度集中。
它主要体现在()。
A、在财权上,中央预算不仅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财政资金,而且完全控制着地方预算的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
B、在事务管理权上,中央与地方表现为命令与执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C、在干部管理权限上,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D、在对外关系中,完全控制外交
12、
层级隶属关系是指各级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从上到下保持一定的数额,采取层级控制管理,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上下级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A、对
B、错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准层级的压缩
B、中心城市的发展
C、市场的发展
D、经济的发展
14、
我国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以四级制为主的局面。
A、省
B、市
C、县(县级市)
D、乡
15、
我国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和省、市、县(县级市)、乡四级制并存,以四级制为主的局面。
A、对
B、错
16、
权限划分问题一直都是政府间关系的核心,近年来的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问题上形成了()主要的理论与实践。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17、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18、
地方分权改革主要体现在()。
A、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
B、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
C、中央与地方外交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
D、中央与地方国防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
19、
近年来的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问题上形成了四种主要的理论与实践:
集权主义,地方分权主义,均权主义和财政联邦主义。
A、对
B、错
20、
地方政府间横向联系扩展的类型有()。
A、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区
B、省区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
C、省区内经济协作区
D、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21、
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格局。
地方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往往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
A、对
B、错
22、
中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改革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C、市场经济发展
D、国际关系的发展
23、
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事务的日渐交织也推动着政府间关系做出适应性调整,推动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
A、对
B、错
24、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趋势表现为()。
A、中央权力增加
B、简化政府间的层级结构
C、地方的合理分权
D、建立网络模式
1、AB
2、A
3、BCD
4、D
5、BD
6、A
7、B
8、B
9、A
10、ABC
11、ABC
12、A
13、AB
14、ABCD
15、A
16、ABCD
17、A
18、AB
19、A
20、ABCD
21、A
22、ABC
23、A
24、BCD
《公共管理学》随堂随练
第五章
1、
西方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关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古典的国家干预论
B、有限政府论
C、政府干预论
D、限制或取消政府的干预
2、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为摆脱教会、地主、城镇行会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确立新型的市场秩序,打破地方封锁,扩大国内市场,对外扩张,促进外贸,人们一般强调()的干预作用,这在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市场
B、国家
C、军队
D、发达国家
3、
亚当·斯密等人主张由市场机制(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去引导经济活动,政府要尽量少干预,政府只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仅限于()。
A、免受外敌侵犯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成员的强制,实现社会公正;
C、建设和保护公共设施;
D、干预市场行为
4、
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弃自由的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政府不仅要履行传统的职能,而且要对()等进行干预。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5、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的以()为特征的“滞胀”现象。
A、低经济增长
B、通货膨胀
C、财政赤字
D、高失业率
6、
西方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关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已达成共识。
A、对
B、错
7、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
A、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B、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C、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D、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8、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主要有()。
A、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B、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C、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D、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9、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因此要发挥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的作用。
A、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平衡问题
B、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D、提供公共物品
10、
外部性的存在无法通过()来加以解决。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市场机制
11、
由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所以,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
A、对
B、错
12、
下列属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角色的是()。
A、提供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B、养育市场主体
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D、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13、
下列属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角色是()。
A、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B、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
C、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D、转变政府职能
14、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势必导致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
A、对
B、错
15、
从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来看,()被认为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A、政府失灵
B、市场的缺陷
C、市场的失灵
D、政府膨胀
16、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特别是()首先对政府失败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A、古典学派
B、新古典学派
C、保守主义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17、
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缺陷,纠正了市场失灵,然而,政府本身的行为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政府同样会失灵。
A、对
B、错
18、
政府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