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202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docx

鹅羊山砌体施工方案

鹅羊山住宅小区二期C标段建安工程砌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本工程合同及相关附件、施工图纸。

1.2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

1.3主要标准和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名称:

鹅羊山住宅小区二期C标段建安工程;

2.2建设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港镇鹅羊山村冯蔡西路

2.3质量标准: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验收合格;

2.4工期要求:

4月25日至9月5日

2.5工作范围:

鹅羊山住宅小区二期C标段建安工程中的砌体工程。

2.6建设规模:

鹅羊山住宅小区二期C标段共7栋住宅,2栋商业用房:

总建筑面积约167468m2。

其中商品住宅建筑面积130701.18m2,住宅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30326.9m2,最高建筑高度97.00米;C1.2.3.6.7.8均为两个单元,C5一个单元,除C1.2其中一个单元为32层外,其余均为27层。

商业用房建筑面积6439.6m2,框架结构,地上三层。

三、设计概况及要求

3.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框剪抗震等级为三级。

地下室及地上部位外墙、外墙、楼梯间墙均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

3.2±0.000以下的填充墙采用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6.4KN/m3)、M7.5水泥砂浆砌筑,直接与土壤接触的砖墙须用M7.5水泥砂浆将多孔砖的孔洞灌实。

±0.000以上外墙和卫生间墙采用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6.4KN/m3)、M5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其它部位的填充墙采用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6.4KN/m3)、M5混合砂浆砌筑。

外墙厚200,分户墙厚200,厨厕墙厚200或120,水电竖井墙厚120,楼梯间墙厚200、电梯井墙厚200或150。

商业墙厚:

外墙厚240内墙厚240(120)。

3.3预埋在柱、梁、墙内的管件、预埋件和孔洞均应在浇捣混凝土前和砌筑时就位,建施图中未标注的,施工时应见结构和设备图,并且配合留洞切勿遗漏。

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非燃烧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或最后砌框架填充墙。

墙体开门处墙垛宽均为100mm,柱边处的墙垛其柱应甩出拉筋加强连接。

3.4构造柱、门窗过梁混凝土标号C20。

当需设置门、窗过梁时,均按中南标12ZG313选用(荷载级别均为2级),当洞顶与结构梁(板)底的距离小于过梁的高度时,过梁须与结构梁(板)浇成整体。

3.5电梯井筒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圈梁,并在四角设置构造柱(该角无框架柱时)。

阳台砖砌围栏转角处须设置构造柱GZ(200×200,4根12HRB400,HPB6@200),如砖砌围栏长度>4m,则须在围栏中间加设GZ,即其间距≤3.0m,构造柱的纵筋底部应锚入梁或柱中37d,顶部需锚入压顶。

3.6沿屋顶女儿墙设置构造柱GZ(200×200,4根12HRB400,HPB6@200),其间距≤3.0m,构造柱的纵筋底部应锚入梁或柱中37d,顶部需锚入女儿墙压顶。

3.7构造柱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梁或基础上时,钢筋锚入梁内或基础内37d,钢筋可以在梁面或基础面处搭接,但有条件时尽量不搭接,构造柱纵筋上端锚入梁内37d或穿过梁。

3.8钢筋砼柱及构造柱与墙体的连结应沿柱高度每隔500预埋2根HPB300ф6钢筋,锚入砼柱内200,外伸1000。

管道井从第二层楼面起,每层设置钢筋混凝土板,板厚80mm,内配双向ф8@200钢筋,此筋应与四周的梁或墙连接。

3.9以上各条所述钢筋如不方便预埋或漏设,应采用植筋方法加设。

3.10填充墙及内隔墙均应后砌,当砌到梁板底面位置时,应留出缝隙,并应等待7d后方可对该缝做柔性处理。

3.11当墙净高大于4.0m时,应在墙高的中部或门洞顶部增设一道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水平系梁,系梁(墙宽×200,4根12HRB400,ф6@200)纵筋应锚入柱内35d。

当墙长超过5m或当墙长超过层高的两倍时,应增设构造柱(构造柱间距≤4.0m)。

3.12当洞宽≥2米时,窗洞下墙体必须做砼压顶;当洞宽≥5米时,压梁下还需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m。

卫生间四周墙下,先用C20素混凝土浇筑200高与墙等厚的墙垫,然后再砌墙。

四、施工部署

4.1为缩短工期,本工程计划在主体结构施工到12层左右即安排填充墙砌体施工。

从第二层开始逐层往上施工。

在空间上的布置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制计划完成,需要采取主体和二次围护结构、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

4.2砌体施工主要采用施工升降机作垂直运输设备,人员、多孔砖及砂浆等均通过电梯运输。

塔吊主要满足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垂直运输。

4.3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植筋-砌筑-构造柱、过梁钢筋模板-构造柱、过梁混凝土。

4.4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划分施工区段,采用流水节拍施工方法,实现流水节拍施工。

主体结构采用分段验收,保证砖砌体、装修、安装等其它工作能及时插入。

4.5在砌体的一侧搭设里脚手架或门式脚手架进行砌筑施工。

4.6主要机具准备:

规格

单位

数量

塔吊TC5610

7

SC200施工电梯

7

砂浆搅拌机

7

铁锹

35

振动棒

14

经伟仪

3

水平仪

3

50m钢卷尺

7

检测工具

2

五、砖砌体砌筑工艺

5.1材料及主要机具:

5.1.1主砖采用190×240×90(200厚墙)、120×190×90(120墙);配砖采用120×190×90、90×190×90、240×115×53;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规格一致,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中小型砌块尚应说明制造日期和强度等级。

5.1.2水泥:

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

5.1.3砂:

用中砂,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细砂泥块等杂物。

5.1.4掺合料:

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5.1.5其它材料: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剂(粉)等均应符合要求。

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5.1.6主要机具:

应备有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5.2作业条件:

5.2.1首层砖墙、柱砌筑前应完成室外回填土及室内地面垫层,安装好所有沟、井盖板,并按设计要求及标高完成水泥砂浆防潮层。

楼层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5.2.2首层砖墙、柱,砌筑前,地基、基础工程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5.2.3砌体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5.2.4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5.2.5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含水率宜为10%~15%;不宜采用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各种砌体,严禁干砖砌筑。

5.2.6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不大于15m,但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必须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对于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框剪围护墙砌筑,可以不另立皮数杆,通常是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竖柱在砌墙的一面画好皮数及标高,作为砌筑操作时控制砌体皮数及砌筑高程的统一依据。

砌筑过程应将混凝土墙柱上植筋伸出的拉结钢筋埋设在水平缝内。

5.2.7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砖碎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5.2.8砖挑檐砌筑:

砖挑檐要选用边角整齐、颜色均匀、规格一致的整砖砌筑。

砌筑时应先从挑檐的两头靠挑檐外边每一挑层底角处拉线,依线砌筑中间部分。

挑层的下面一皮砖应为丁砌,挑出宽度每次应不大于60mm,总的挑出宽度应小于墙厚。

5.2.9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5.3操作工艺

5.3.1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砌砖墙:

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及放预埋件

5.3.2砖浇水:

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5.3.3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

5.3.4组砌方法:

5.3.4.1200厚墙体和120厚墙体均采用全顺砌法,上下层竖缝错开1/2砖长。

5.3.4.2砖墙(砖砌体)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5.3.4.3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放置一条直径6mm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末端应有90°弯钩。

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5.3.4.4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梁及梁垫的下面,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应用丁砌层砌筑。

5.3.5排砖撂底(干摆砖):

第一层砌筑前应进行排砖撂底,使灰缝均匀且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适当移动,但必须保证上下窗洞一致。

若有破活,短配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中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短配砖。

5.3.6选砖:

外墙外侧应尽量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5.3.7盘角:

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三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

5.3.8挂线:

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5.3.9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

砌砖时砖要放平。

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5.3.10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

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

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三皮砖处,中间均匀分布。

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暖卫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

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5.3.11构造柱做法:

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三皮砖)。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ф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或根据现场实际伸至墙端部。

5.3.12安装过梁、梁垫:

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

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5.4质量标准

5.4.1保证项目:

5.4.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4.1.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5.4.1.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5.4.1.4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

5.4.2基本项目:

5.4.2.1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面无清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

5.4.2.2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5.4.2.3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5.4.2.4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5.4.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和拉线和尺量检查

2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

±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3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10m

20

4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混水墙、柱

8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7

拉10m线的尺量检查

混水墙

10

6

水泥、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8

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

7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

吊线和尺量检查,以底层第一皮砖为准

8

门窗洞口(后塞口)

宽度

±5

尺量检查

门口高度

+15

(-5)

9

预留构造柱(宽度、深度)

±10

尺量检查

10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装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5.5成品保护

5.5.1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大模板混凝土墙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5.5.2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5.5.3在吊放平台脚手架或安装大模板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要认真指挥和操作,防止碰撞已砌好的砖墙。

5.5.4在进料口周围,应用塑料薄膜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洁净。

5.5.5预留有脚手眼的墙面,应用与原墙相同规格和色泽的砖嵌砌严密,不留痕迹。

5.5.6雨季施工收工时,应覆盖砌体,以防雨水冲刷。

5.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6.1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m间距在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同下窗口保持垂直。

5.6.2灰缝大小不匀:

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5.6.3混水墙粗糙:

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

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

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

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5.6.4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

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5.7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5.7.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

5.7.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

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5.7.3同一砖层的标高差太大。

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5.7.4混水墙面粗糙。

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5.7.5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

造成原因:

构造柱两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没按进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5.7.6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

造成原因:

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

六、构造柱、圈梁(系梁)施工工艺

6.1施工准备

6.1.1材料及主要机具:

木板、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6.1.2作业条件

6.1.2.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6.1.2.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6.1.2.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6.1.2.4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6.2操作工艺

6.2.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支构造柱模板

 

办预检

支圈梁、系梁模板

6.2.2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6.2.3构造柱模板:

6.2.3.1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6.2.3.2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6.2.3.3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6.2.3.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6.2.4圈梁(系梁)模板:

6.2.4.1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6.2.4.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6.2.4.3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6.2.4.4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6.3质量标准

6.3.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6.3.2基本项目:

6.3.2.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1.5mm。

6.3.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6.3.2.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

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多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柱、梁

5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柱、梁

+4

-5

±2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6.4成品保护

6.4.1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6.4.2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6.4.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5.1构造柱处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6.5.2圈梁模板外胀:

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5.3混凝土流坠:

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目标

质量标准: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验收合格。

7.1.1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精心组织施工,执行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分部、分项,检验批达到质量合格标准。

7.1.2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我司按照ISO9002质量标准建立的25个程序文件运作,通过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管理水平,达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7.2工程施工依据及质量保证体系

7.2.1工程施工依据

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部颁规范、规程、标准、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出具的技术核定单施工外,还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等进行施工。

7.2.2质量保证体系

贯彻国际标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各专业质量保证计划,作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纲领性文本工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并与生产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组成项目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保证工作。

主控职能部门是技术质量组,而技术质量组通过质检员对工序的监控和计量检测对材质监控,设置施工准备过程、施工生产过程和交工验收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管理程序,应严格按ISO—9002程序要求进行施工。

7.3保证工程质量主要措施

7.3.1加强质量管理机构,充实质量管理人员,所配备各级专业专职质检员,必须选派有一定技术水平和一定实践经验,作风过硬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所有质检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7.3.2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书应重点对该工程的关键过程及特殊过程进行选择,确定控制目标,应达到的质量等级及需控制的各种影响因素,工长根据文件化程序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实施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较严重问题及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