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议公开课.docx
《我议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议公开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议公开课
我议公开课+王素霞
——听吴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比》有感
11月11日上午第一节课,我有幸听了吴志红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比》一课,受益匪浅。
《生活中的比》本节课是让学生认识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和不足:
先说说好的方面吧,这堂课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
从照片是否像出发,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只有长和宽按一定比例照片才能像,又如:
马拉松比赛谁的速度快;到哪买东西便宜等等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个数相除。
以前我们在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时经常会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者一个量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今天换了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因此让学生理解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
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认识比。
在教学比值时,也是通过两个量相除得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比值就是商,以及怎样求比值的方法。
在学生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充分去总结“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最后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结束后,吴老师补充了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因为课本中没有说明,我觉得很有必要,就是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读法不同,因为后面的比例教学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种表示方法。
比如1:
2可以写成。
这种表示方法既可以说成是比值,也可以说成是比。
再说说不足的方面,重点把握不明确很致命。
本堂课比的名称和求比值其实很简单,学生几乎自学都能明白,关键还在于明白比的含义,或者说比的意义。
感觉上课时这部分内容还不是渗透的很深,学生还是不明白比。
说的再直白一点,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比,学了这个比有什么用。
我们知道,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的内容从生活中来,最后也要能应用到生活中去。
课后我询问了几个学生,他们表示还是不太能理解比,只是知道根据书中的说法,只要能用除法表示的就能用比表示。
可见吴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还不够深,不够透。
课上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老师讲的有点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有点少。
“比”来源于生活
我们学校周周教研日又到了,周三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听了六
(2)班一节公开课《生活中的比》,现将自己的听课感受和大家交流。
一、本节课能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引入,为新课作了铺垫。
教师提问:
今天的课堂和平时的课堂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听课教师比往常多。
“听课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个?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38个)同学们根据这两个量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提出许多数学问题,然后师生进行归类,学生得出相除的算式,为新课”比”作了铺垫。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如下情境:
“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A,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整个过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比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一点小小建议:
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和应用这一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而吴老师上完这一节课后,学生可能会想:
“既然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为什么还要学习‘比’呢,学习比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上课老师就让我们研究照片像与不像的问题和‘比’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仍然不够清晰。
建议当“比的意义“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模型后,继续延伸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用比表示。
然后让学生利用新学知识再去解释图片像与不像的问题,达到“前呼后应”,落实数学知识的解释与应用。
因为比的意义实际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所以设计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入手,通过典型例子的独立解答和讲解,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比,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然后,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学、思考、回忆、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是采取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注重了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和自学等能力的培养。
整节课安排有序,环环紧扣,变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活而不乱,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关系的变革。
教学活动中,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向师生互教互学转变,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老师的作用特别体现在:
1、设计空间较大的问题,给学生发现的时间和空间。
2、精心组织与呈现学习材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学习材料的合理组织与呈现,能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重视学习活动中的知识生成,凸现学生学习主人地位。
二、教学内容的变革。
本节课我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改进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熟悉、鲜活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具体表现在:
1、指令性活动向自主探究转化。
教师通过提供学习材料使学生始终处于观察、探究、交流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之中。
2、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3、学习过程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
教学中的教与**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由于“比的意义”内容繁杂,在一开始,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学生对比感兴趣,非常乐意探究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
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去研究、探索、讨论、概括、总结,实现了自主学习,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知识、能力并重是现代人素质培养的要求,也是成**习的内在规律。
学生掌握知识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中“比的读写,比的意义”、“比的构成”、“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等都是比较浅显的知识。
教学时我不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反馈认识,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我议公开课+王素霞
——听张丽丽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比》有感
9月16日,阳城第三小学数学组开展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我有幸听了第二小学张丽丽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比》的公开课,深受感动。
张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选照片的情境:
小明要选择一张照片做校牌,一张照片贴荣誉栏。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些小明的照片供孩子们选择。
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照片与小明本人“像”一些,而有的照片“不像”。
于是,老师就在“像”与“不像”处引发了讨论与思考:
为什么有的照片“像”,有的照片又会“不像”呢?
在孩子们充分讨论后教师在照片中抽象出了长方形(使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形结合)。
让孩子们把这些长方形按照“像”与“不像”进行分类,同时方老师借助问题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又什么关系呢?
引发孩子们讨论、计算。
通过研究得出了结论:
“像”的这些长方形长都是宽的1.5倍。
而“不像”的这些则不是1.5倍的关系。
在板书出孩子们的结论后揭示出了“比”的概念。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揭示了“比”的概念以后方老师没有急着告诉孩子们“比”各部分的名称,而是马上安排了让孩子们打开书本自学这部分知识。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孩子们通过自学完全能学会的知识教师就应放手,就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学完后张老师让孩子们看板书的比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时的对自学的效果进行了反馈与巩固。
到此,孩子们对“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这时候,孩子们脑子里关于比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于是张老师组织孩子们对比与除法以及分数进行了比较,揭示出了概念的本质,使学生的概念变得清晰。
在概念教学中这种比较与辨析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也必须引导孩子们进行适当的比较与辨析。
以突出概念的本质。
在这种比较过程中孩子们对求比值的方法也也更明确了,因此也促进了能力发展。
在孩子们建立了比的概念之后,张老师又用课件展示了生活中关于比的知识,使所学知识有效的联系生活。
让数学知识变得不再干瘪。
整堂课,张老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渗透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真正的使课堂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
——听《分数的再认识》有感
今天,听了吕育苗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以及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
印象最深的则是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师生日常不懈努力的。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 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起着重要作用,会受益一辈子的。
一、良好的课前预习
听课时,我提前进了教室,看到学生们在上课前学生不仅做好学具的准备,把课堂用的东西如:
数学书、练习本、笔等规范摆放,保持安静,而且还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预习,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层次性,新课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认真的课上倾听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获取知识,但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这是最根本的。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让人佩服的是,整节课上,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讲,端坐如钟,积极思考,实时回答。
特别是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更是体现的明显,有点评,有纠错,有补充,有质疑,有生生间的互动。
学生不仅注意听教师的讲,还注意听学生的答,听得真切,听得仔细,听得有所得。
听的能力的养成在吕老师的陪伴下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值得我学习。
3、读、写、说习惯贯穿始终
读:
课上有三次“读”
一读目标:
学生先齐读,引起学生注意;再默读(细读),理解目标;然后再精读,提炼重点;最后再共同关注本节课的习惯目标。
学生读的仔细,有收获,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明确了方向。
二读教材:
书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
数学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阅读。
而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看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老师指导阅读,也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在读教材时,教师提出要求,“读教材的活动一与活动二,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
”不仅有内容要求,还有方法指导,吕老师做到了事无巨细。
三读学案:
学生在读学案时,能够做到认真仔细,带着学案中提出的问题仔细思考,寻找答案。
写:
课上有两种写。
一种是作图,可以看出平时吕老师的严格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作图方法,做出标准的图形来。
另一种是写学案,学生能将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表述并写下来,对后面的展示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且书写整齐规范。
说:
课上有无数次的说。
说对目标的理解,说对新知的猜测,说自己表示3/4的方法及意义,说生活中的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及结论,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说自己对新知识的期待……无论是自主说,还是合作交流时说,还是展示说,还是评价说,都说得大方得体,都说得流利干脆,都说得准确专业。
可以看出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努力,真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过后,必有精彩。
4、反思评价习惯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的结尾,吕老师抛出“请用‘这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学会了……我发现了……’这样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及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及时反思总结。
吕老师在教学中长期的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反思、探索思维过程,让这种反思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自觉调控思维进程、自我评价解题思路或方法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万丈高楼平地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要求学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相信厚积定会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