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习题.docx
《教育学新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新习题.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新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0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
B.赞可夫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末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E.教育自由化
2.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6.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
A.库姆斯
B.伊里奇
C.杜威
D.保罗·郎格朗
7.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10.“旧三中心论”一般指赫尔巴特所强调的()。
A.教师
B.教材
C.课堂
D.学生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
________的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
4.瑞士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________。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__。
7.《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8.在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__年。
9.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和佛教手中。
10.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在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商代。
2.D[解析]古代希腊的两个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3.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4.A[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
5.A[解析]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7.C[解析]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8.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9.A[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文”。
10.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11.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2.B[解析]根据学校教育制度常识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13.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4.D[解析]教育多元化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15.A[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16.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17.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18.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19.D[解析]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0.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常识可知,“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是普及教育思想家布鲁纳提出的。
21.D[解析]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22.D[解析]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
23.B[解析]隋唐建立科举制。
24.C[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25.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教育民主化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指让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2.BCE[解析]见大纲对中国古代教育学的介绍,“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
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4.ADE[解析]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5.ACD[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6.AB[解析]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7.BD[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因此它具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8.ABCD[解析]由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可知ABCD选项均对。
9.ABCDE[解析]教育现代化包括(工艺、设备、手段、管理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0.ABC[解析]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一般被称为“旧三中心论”。
三、填空题
1.培养人2.学校教育3.癸卯学制4.裴斯泰洛齐5.教育理念6.卢梭7.洛克8.19229.婆罗门教10.杜威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2.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胡锦涛
D.周恩来
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2.()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7.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
B.布局结构
C.层次结构
D.需求结构
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19.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
20.()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社区的影响
2.教育的功能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3.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整合性
6.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传统文化
7.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理性成分
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A.传递文化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9.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包括()。
A.组织形态
B.组织体系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1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
A.计算机
B.机械化
C.网络络技术
D.数字通讯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_学校教育。
2.与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教育是_______的等级制教育。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__。
4._______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5._______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6.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_。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_______作用,其次能为教育指明方向。
8.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A._______,B_______。
9.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_______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
13._______和_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4.学校教育进行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_、_______的再生产。
15.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_______的发展。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
3.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4.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5.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质量有影响,见大纲中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内容。
6.B[解析]文化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
7.C[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8.A[解析]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A[解析]师生的交互作用在学校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10.B[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11.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2.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13.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4.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
15.B[解析]学校文化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6.D[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17.A[解析]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机构。
18.D[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9.B[解析]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规模。
20.D[解析]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见大纲中对学生文化的论述。
2.ABCD[解析]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产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功能。
3.ABCD[解析]略。
4.AC[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ABCD[解析]见大纲中学生文化部分。
6.ABD[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7.ABCD[解析]有的学者将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
8.AC[解析]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9.ABCD[解析]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除包括组织形态和体系外,还包括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10.AC[解析]第三次信息技术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状态。
三、填空题
1.法律形式、免费2.金字塔形3.学校文化4.校园文化5.信息技术6.科学的体制化7.动力8.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9.斯宾塞10.教育民主化11.校风1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3.科技、教育14.有计划、高效率15.价值定向、学校课程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7.“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8.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0.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8.“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19.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0.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铄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9.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______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人的力量是人的________力量与________力量的综合。
4.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________。
5.所谓_____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个性亦称________,指个体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