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588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docx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工程属性

脚手架基础所在楼层数

1

第1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1(mm)

200

楼板的计算单元长度Bl(m)

4.2

楼板的计算单元宽度BC(m)

3.8

楼盖板配筋信息表

楼层

钢筋位置

配筋量及等级

钢筋面积(mm2)

第1层

X向正筋

HPB300Ф12@150

ASX=753.6

Y向正筋

HRB335Ф12@150

ASY=753.6

X向负筋

HPB300Ф12@150

ASX,=753.6

Y向负筋

HRB335Ф12@150

ASY,=753.6

二、支架搭设参数

1、脚手架搭设参数

脚手架搭设方式

平行长边

脚手架内排立杆离楼板长边距离a1(m)

0.25

立杆排数N

2

立杆底部垫板尺寸(m)【a×b】

0.2×0.2

立杆纵、横向间距(m)【la×lb】

0.8×0.8

设计简图如下:

脚手架楼板_平面图

脚手架楼板_立面图

三、荷载参数

每根立杆传递荷载qk(kN)

30

板上活荷载标准值Qk(kN/m2)

1

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NG1K(kN/m3)

25.1

四、各楼层荷载计算

1、第1层荷载计算

钢筋弹性模量Es(N/mm2)

210000

砼弹性模量Ec(N/mm2)

28000

砼的龄期T(天)

12

砼的强度等级

C40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

8.5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

0.9

脚手架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

qk=30kN;

板的短边计算跨度:

l=Bc=3.80m

立杆荷载作用间距:

e=la=0.8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宽度:

bcx=btx+2s+h=b+2s+hi=0.20+0+0.20=0.4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宽度:

bcy=bty+2s+h=a+2s+hi=0.20+0+0.20=0.40m

s为垫板的厚度,此处忽略不计。

当bcx≥bcy,bcy≤0.6*l,bcx≤l时,b=bcy+0.7*l=0.40+0.7*3.80=3.06m

当局部荷载作用在板的非支承边附近,即d

当e

b,=min{b1,,b2,}=0.80m

得:

Mmax=28.73kN.m

板短边等效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1=8Mmax/(bl2)=8*28.73/(0.80×3.802)=19.89kN/m2

板的长边计算跨度:

l=Bl=4.2m

立杆荷载作用间距:

e=lb=0.8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宽度:

bcx=btx+2s+h=a+2s+hi=0.20+0+0.20=0.4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宽度:

bcy=bty+2s+h=b+2s+hi=0.20+0+0.20=0.40m

s为垫板的厚度,此处忽略不计。

当bcx≥bcy,bcy≤0.6*l,bcx≤l时,b=bcy+0.7*l=0.40+0.7*4.20=3.34m

当局部荷载作用在板的非支承边附近,即d

当e

b,=min{b1,,b2,}=1.92m

得:

Mmax=79.38fkN.m

板短边等效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2=8Mmax/(bl2)=8*79.38/(1.92×4.202)=18.75kN/m2

故楼板等效均布活荷载:

q=max{q1、q2}=19.89kN/m2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

g1=h1/1000*NG1K=200/1000*25=5.02

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

q1=q+Qk=19.89+1.00=20.89

2、各楼层荷载分配

假设层间支架刚度无穷大,则有各层挠度变形相等,即:

P1/(E1h13)=P2/(E2h23)=P3/(E3h33)……则有:

Pi‘=(Ei‘hi‘∑Pi)/(∑(Eihi3))

根据此假设,各层楼盖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

楼层

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Eci(MPa)

各楼层板厚hi(mm)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i(kN/m2)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i(kN/m2)

分配后各楼层恒载的设计值Gi(kN/m2)

分配后各楼层活载的设计值Qi(kN/2)

1

28000.00

200

5.02

20.89

6.02

29.25

Gi=1.2(Ecihi3/(Ecihi3+Eci-14h4i-13+Eci-2hi-23))(gi+gi-1+gi-2)

Qi=1.4(Ecihi3/(Ecihi3+Eci-1hi-13+Eci-2hi-23))(qi+qi-1+qi-2)

五、板单元内力计算

1、第1层内力计算

脚手架楼板_第1层钢筋布置图

第1层板单元内力计算

板的支撑类型

四边固支

Bc/Bl=3800/4200=0.9

m1

0.02

m2

0.02

m1'

-0.06

m2'

-0.05

四边简支

Bc/Bl=3800/4200=0.9

mq1

0.05

mq2

0.04

第1层板内力计算

荷载组合设计值计算(kN/m2)

Gi

Qi

Gi'=Gi+Qi/2

Gq=Gi+Qi

Qi'=Qi/2

6.02

29.25

20.65

35.28

14.63

内力计算

m1

m2

m1'

m2'

mq1

mq2

ν

Bc

内力值(kN.m)

M1

0.02

0.02

0.05

0.04

0.2

3.8

18.56

M2

0.02

0.02

0.05

0.04

0.2

3.8

15.73

M1'

-0.06

0.2

3.8

-29.76

M2'

-0.05

0.2

3.8

-27.49

M1=(m1+νm2)Gi'BC2+(mq1+νmq2)Qi'BC2

M1=(m2+νm1)Gi'BC2+(mq2+νmq1)Qi'BC2

M1'=m1'GqBC2

M2'=m2'GqBC2

第1层板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依据《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板的正截面极限计算公式为:

公式类型

参数剖析

使用条件

Mu=α1αsfcbh02

Mu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

用于单筋截面

α1

截面最大正应力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c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α1取1.0

αs

截面抵抗矩系数

fc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参照上述修正系数修改

h0

计算单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长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

Mu=α1αsfcbh02+fy'As'(h0-αs')

fy'

受压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用于双筋截面

As'

受压区钢筋总面积

αs'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默认取20mm

Mu=fyAs(h0-αs')

fy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用于双筋截面当χ<2αs'时

As

受拉钢筋总面积

ξ=Asfy/(fcα1bh0)

ξ

ξ---受压区相对高度,ξ=Asfy/(fcα1bh0)

χ=(fyAs-fy'As')/(α1fcb)

χ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

As(mm2)

fy(N/mm2)

h0=h-20(mm)

α1

fc(Mpa)

b(mm)

fy'(N/mm2)

As'(mm2)

χ(mm)

αs'

比较

753.98

300

180

1

8.5

1000

300

753.98

0

20

χ<2αs'

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As(mm2)

fy(N/mm2)

b(mm)

h0=h-20(mm)

fcm(N/mm2)

ζ

753.98

270

1000

180

8.5

0.13

753.98

300

1000

180

8.5

0.15

备注

ζ=Asfy/bh0fcm

Mui

α1

αs

fc(N/mm2)

b(mm)

h0(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i(kN.m)

Mu1

1

0.12

8.5

1000

180

33.32

18.56

Mu2

1

0.14

8.5

1000

180

38.28

15.73

比较

Mu1>m1

符合要求

Mu2>m2

符合要求

MUi'

fy(N/mm2)

As(mm2)

h0(mm)

αs'(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i'(kN.m)

Mu1'

270

753.98

180

20

-32.57

-29.76

Mu2'

300

753.98

180

20

-36.19

-27.49

比较

Mu1'>m1'

符合要求

Mu2'>m2'

符合要求

六、楼板裂缝验算

1、本结构按压弯构件进行计算

公式

参数剖析

使用条件

ωmax=αcrψσsk[1.9c+0.08d/(νρte)]/Es

d

钢筋的直径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As

纵向受力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Mk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c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

ftk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

αcr

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综合了前述若干考虑,轴心受拉构件取2.7,受弯、偏心受压取2.1,偏心受拉取2.4;

ν

纵向受力钢筋表面特征系数,对于带肋钢筋取1.0,对于光面钢筋取0.7;

Es

钢筋的弹性模量

ρte=As/Ate

ρte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取ρte=0.01

ψ=1.1-0.65ftk/(ρteσsk)

ψ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在计算中,ψ<0.2时,取ψ=0.2;当ψ>1.0时,取ψ=1.0.对于直接承受重荷载的构件,取ψ=1.0

Ate=0.5bh+(bf–b)hf

Ate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于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

对于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

Ate=0.5bh

矩形截面

σsk=Mk/(Asηh0),

h0=h-(c+d/2)

σsk

裂缝处钢筋应力

2、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楼层

αcr

ψ

c(mm)

d(mm)

σsk

ν

ρte

Es(N/mm2)

ωmax(mm)

第1层

2.1

0.74

20

12

162.59

1

0.01

210000

0.16

比较

第1层ωmax/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