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614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番茄果实的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

现有一株红果番茄与一株黄果番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性状比例是()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

黄果=1:

1

④红果:

黄果=3:

1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假设控制番茄果实的颜色的基因是A、a。

根据题意:

PAA或者Aa×aa→FAa(全为红果)或者1/2Aa、1/2aa(红果和黄果各一半),所以选A。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2.2.小麦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158+无芒5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3+无芒98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

有芒×有芒→有芒,说明有芒可能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有芒×有芒→有芒158+无芒50,说明亲本含有无芒基因,有芒为显性;有芒×无芒→有芒,则子代一定含有无芒基因,但不表现,说明有芒为显性;有芒×无芒→有芒103+无芒98,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选C。

【点睛】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3.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的基因型有

A.2种B.4种C.9种D.16种

【答案】C

【解析】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分别考虑两对基因:

Aa自交后代有AA、Aa、aa三种基因型,同理Bb自交后代有BB、Bb、bb三种基因型,所以AaBb的小麦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3=9种基因型,故选C。

4.4.番茄中紫茎(A)对绿茎(a)呈显性,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呈显性,F1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3:

1:

3:

1的亲本组合是()

A.AaCc和AACcB.AaCC和aacc

C.AaCc和aaCcD.Aacc和Aac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番茄中紫茎(A)对绿茎(a)呈显性,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呈显性,因此紫茎的基因型有AA、Aa,绿茎的基因型为aa;缺刻叶的基因型有CC、Cc,马铃薯叶的基因型为c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已知,F1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3:

1:

3:

1,单独考虑两对性状:

①后代中紫茎:

绿茎=(3+1):

(3+1)=1:

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Aa×aa;②后代中缺刻叶:

马铃薯叶=(3+3):

(1+1)=3:

1,属于杂合子自交实验,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

综合以上可知,该豌豆的基因型为AaCc×aaCc,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熟悉一对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能够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亲本相关基因型组合。

5.5.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A.25%B.50%C.75%D.100%

【答案】B

【解析】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即AaBb×aabb,要计算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可以先计算出与两个亲本都相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与AaB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为1/2×1/2=1/4;与aab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为1/2×1/2=1/4。

因此,与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为1-1/4-1/4=1/2,即50%,B正确。

【点睛】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理解不清

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

(1)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分类剖析

①配子类型问题

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b.举例:

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Dd

↓↓↓↓

2 ×2 ×1 ×2=8种

②求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

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基因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

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aa→1Aa∶1aa     2种基因型

BB×Bb→1BB∶1Bb2种基因型

Cc×cc→1Cc∶1cc2种基因型

子代中基因型种类:

2×2×2=8种。

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概率为1/2×1/2×1/2=1/8。

④表现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

AaBbCc×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3A__∶1aa    2种表现型

Bb×bb→1Bb∶1bb2种表现型

Cc×Cc→3C__∶1cc2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

2×2×2=8种。

子代中A__B__C__所占的概率为3/4×1/2×3/4=9/32。

6.6.若两个杂合子(涉及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

A.AABb和AaBB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亲本的基因型推后代的表现型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设受A、a控制):

亲本为Aa×Aa,后代为显性:

隐性=3:

1;亲本为Aa×aa,后代为显性:

隐性=1:

1;亲本为Aa×AA、AA×aa、AA×AA,后代为全为显性,亲本为aa×aa,后代全为隐性。

【详解】AABb与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1×1=1种,A正确;AaBb与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2=4种,B错误;Aabb与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2=4种,C错误;AaBb与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1×2=2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先按分离定律拆分,后组合即可。

7.铂色和银色是狐狸毛色的一对相对性状,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50对雌、雄铂色狐狸交配,共得到了97只铂色后代和53只银色后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银色相对铂色显性

B.无纯合的铂色狐狸

C.银色后代都是杂种

D.铂色后代都是雄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铂色的异性狐狸交配后代出现银色,说明铂色对银色是显性;由于后代出现的铂色:

银色约为2:

1,说明子代中铂色纯合子不存在,即铂色全为杂合子,选B。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8.8.下图表示某雄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该果蝇产生配子时,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的基因是()

A.B、b和R、rB.B、b和V、v

C.R、r和V、vD.B、b和E、e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果蝇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对,包括一对性染色体和三对常染色体,其中E与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R与r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V与v基因、B与b基因同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B、b和R、r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b和V、v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R、r和V、v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B、b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

9.9.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纯合体又称同型合子或同质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

纯合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其对应的一对或几对基因座位上,存在着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如AA、aa、AABB、AAbb、aaBB、AABBcc、aaBBcc等等,具有这些基因型的生物,就这些成对的基因来说,都是纯合体。

【详解】AaBb中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为杂合子,A错误;Aabb中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隐性纯合,为杂合子,B错误;aaBb中一对基因隐性纯合一对基因杂合,为杂合子,C错误;aaBB中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一对基因显性纯合,为纯合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纯合子、杂合子概念的理解,明确纯合子所有种类的基因都必须是相同,不能存在任何一对杂合基因。

10.10.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在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起作用,不同于性状的自由组合,也不同于配子的自由组合。

图中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故选A。

11.1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12.1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解:

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13.13.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B.84、42、84

C.84、42、42D.42、42、8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结  构/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间期

2n

0→4n

2n→4n

减Ⅰ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以后形成的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即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

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仍然为42条,但是染色单体和DNA分子都是84个,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得出正确的答案。

14.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B.形成四分体时

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5.15.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条染色单体,故A正确。

16.16.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b、aB、abB.ab、AB、AB

C.AB、ab、abD.AB、AB、AB

【答案】C

【解析】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

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

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

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为AB、ab、ab,故C正确。

1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独有的是()

A.DNA分子复制B.出现四分体

C.着丝点分裂D.出现纺锤体

【答案】B

【解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会进行DNA复制,A错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错误;只有减数分裂才会出现四分体,有丝分裂不会,B正确;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会在前期出现纺锤体,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不同点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①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自由组合

不出现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2个体细胞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基本上)

相同点

①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

③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

18.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选C。

考点:

减数分裂图解。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9.19.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44,XXB.44,XYC.22,XD.22,Y

【答案】C

【解析】

女性正常的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数目都减半,因此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为22条,性染色体为1条X染色体,故选C。

20.20.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决定黑色,b基因决定黄色,杂合子表现型为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四只虎斑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A.三雄一雌B.全为雌猫C.雌雄各半D.全为雄猫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由于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含有B和b的虎斑色猫只能是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黑色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黄色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虎斑色雌猫;基因型为XbY是黄色雄猫,基因型为XBY是黑色雄猫。

【详解】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亲本虎斑色雌猫基因型为XBXb,亲本黄色雄猫基因型为XbY,理论上子代有XBXb虎斑色、XbXb黄色、XBY黑色、XbY黄色四种,因此它们生下的四只虎斑色小猫一定都是雌性的,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伴X遗传的特点,明确含有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只能出现于雌性,进而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其性别。

21.21.下图显示某种鸟类(性别决定方式ZW型)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现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与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雄鸟均为非芦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性状分离,则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ZBW、ZBZb,子一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种控制鸟类的毛色遗传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性状,后代雄性基因型为ZBZB、ZBZb,都表现为芦花,说明基因B对b完全显性,B正确;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C正确;若芦花雄鸟(ZBZB)和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全部为芦花;若芦花雄鸟(ZBZb)和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ZbW,既有非芦花,也有芦花,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亲子代表现型的情况判断显隐性关系,并根据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不同判断其为伴性遗传,注意鸟的性别决定方式,进而写出亲子代的基因型。

22.22.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

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

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2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被标记的噬菌体应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

C.此实验也可用15N代替32P,以相同的方法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D.此实验表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利用营养物质完成代谢过程,所以A错误;若被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会造成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无法确定噬菌体的DNA还是外壳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导致实验失败,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用15N代替32P,因为N在DNA和蛋白质都有,无法区别到底是噬菌体的那种成分遗传到了子代,C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两点:

(1)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4.24.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已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因此,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且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

25.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B.氨基酸C.脱氧核糖D.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A错误;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脱氧核糖是构成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之一,C错误;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共4种,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6.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进行研究,提出了DNA分子的()

A.元素组成B.基本组成单位C.化学组成D.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27.27.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B.遗传信息存储于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C.两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