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4519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常见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猪常见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猪常见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猪常见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猪常见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常见病.docx

《猪常见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常见病.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猪常见病.docx

猪常见病

猪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1)猪链球菌病:

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

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

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等症状。

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山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

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山血、出血斑。

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山门色、混浊、恶臭的液体。

病猪先便秘后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

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但如肌注弧效阿莫西林(每公斤体重15毫克),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5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混合感染猪瘟时,还要全群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2)猪附红细胞体病:

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休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

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

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治疗本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

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

    (3)猪弓形体病:

临床表现似流感,体温升高到 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早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早红紫色。

体表淋巴结肿大,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2、病因

    

(1)饲养管理不当:

对于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饲养的猪只,过热的环境温度易使猪产生应激,扰乱机体的正常代谢。

在密闭猪舍,往往由于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严重超标。

如果湿度较高,则利于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为疫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2)饲料品质不良:

如饲喂了霉败变质的饲料等,会使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气温高,湿度大,天气剧变,这些因素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和繁殖,成为夏季猪病流行的重要诱因,而其中—些病是在受凉感冒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后诱发和继发感染的。

    (3)夏季蚊、蝇、蠓等吸血昆虫促进了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农村户养猪舍不加盖纱网来防蚊、蝇、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3、综合防治对策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环境、用具消毒。

其次要注意消灭吸血昆虫,除用药物驱杀外,可在猪舍安装纱网,能有效地防止蚊、蝇、蠓的叮咬,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三,猪发病后,应及时查明原因,尽早治疗,对病死猪要深埋或焚烧处理。

  一、猪瘟:

  

(一)主要症状:

  1、体温升高达41℃左右,并持续不退。

  2、吃食少,喜欢喝脏水,怕冷,喜欢单独钻草窝。

  3、腋下、耳根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手指压不褪色。

  4、眼发红,眼角有脓样眼屎。

  5、软腭有纹状烂斑。

  6、肾脏、膀胱有针尖状小红点。

淋巴结暗红色,肿大,切面红白相间象大理石花纹,脾脏边缘有红色小突起。

病期长的,在肠和回盲口有黄豆或蚕豆状烂疙瘩。

  7、鼻粘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8、病初便秘,粪轮发黑,象算盘珠子样;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粘液或血。

  

(二)预防:

  1、坚持每年春秋两季打预防针。

7日龄仔猪要打猪瘟疫苗,断奶后再补打一次。

  2、发现有猪瘟病发生时,要对猪全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

并对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等,用2%的热碱水或30%的草木灰水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3、对病死猪要深埋。

  (三)治疗:

目前无治疗办法

  二、猪喘气病:

  

(一)症状:

  1、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喘气。

初发病时流泪、随后咳嗽逐渐明显。

特别是早晨,食后或被驱赶后,喘咳加重。

  2、呼吸时腹部呈特殊的抽动,静卧时更为明显。

呼吸次数增加,张口呼吸,伴有粗响声。

  3、咳嗽时嘴触地,身体紧缩、全身震颤、并有喷嚏。

  

(二)预防:

  实行自繁自养,防止从外地购进病猪;加强饲养管理,喂给适当青绿多汗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三)治疗:

  1、用土霉素盐酸盐肌注,每公斤体重0.03--0.04克,5--7天为一个疗程。

  2、用硫酸卡那霉素肌注,每公斤体重2--4万单位,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

  三、猪流行性感冒

  

(一)主要症状:

  1、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持久不退,精神不振,被毛蓬乱而无光泽。

食欲减退,有时喜喝清水。

结膜潮红,呈树枝状充血,咳嗽,呼吸困难。

鼻镜干燥,嘴、眼、鼻流出粘液分泌物。

  2、发病较快,传播亦快。

病猪多挤在一起伏卧,呼吸急促,咳嗽声连续不断。

  

(二)预防: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空气流通,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天气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

发病后隔离病猪,猪舍及用具用20%苛性纳溶液,5%漂白粉或10--20%石灰水消毒。

  (三)治疗:

  1、大猪用氨基比林20毫升加青霉素160万单位,中猪用氨基比林15毫升加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射。

  2、如果高烧不退,每头猪肌肉注射安乃近2--5毫升,每天2次。

  四、猪传染性胃肠炎:

  

(一)主要症状:

  1、传播极快:

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5日龄的猪死亡率达100%,90日龄的仔猪一般不死亡。

  2、10日龄以内的仔猪,于感染16--24小时内即出现呕吐、接着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粪便为白色、黄色或黄绿色,不久病猪严重脱水、眼球凹陷、皮肤干燥、无弹力,体重迅速下降,于1--5天内死亡。

  3、病猪腹泻、呕吐、重者大便呈喷射状排出,后躯粪水污染,脱水、消瘦,大猪一般腹泻5--6天后即自行转好。

  

(二)防治: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试用下列方法防治:

  1、用0.1%高锰酸钾溶液,每头小猪100--200毫升,大猪300--500毫升,一次内服。

  2、对临产前20天的母猪和已产的母猪试用喹乙醇预防,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25毫克,混入料中喂给,哺乳仔猪可用喹乙醇每天每头1--1.5克用500毫升水溶解装入奶瓶中分多次喂给。

  五、猪蛔虫病:

  

(一)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病猪多卧地、不愿走动。

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

还出现荨麻疹、磨牙、异食等症状。

  

(二)预防:

  即时清除厩内的粪便、经常更换垫草。

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防止粪便污染。

给猪定期吃药驱虫。

  (三)治疗:

  1、盐酸左旋咪唑:

每公斤体重用量为8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2、敌百虫:

每公斤体重用0.1克,混入饲料中喂服,服前停食12小时。

  3、驱蛔灵:

每公斤体重用0.1克,混入饲料中喂服。

  4、驱虫净:

每公斤体重用20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或每公斤体重用10--15毫克,配成10%水溶液,颈部肌肉注射

常见猪病防治--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发高热;亚急性型表现为皮肤紫红色疹块,呈菱形、圆形、方形不等,俗称“打火印”;慢性型表现为疣状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一) 病原猪丹毒杆菌是极纤细的小杆菌,形状为直形或稍弯,革兰式阳性菌,无芽孢,无荚膜,不能运动,在感染动物的心血、脾、肝、肾等病料涂片中以单个、成对或成堆存在。

在培养基中如果细菌老化,易被染成革兰式阴性。

猪丹毒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盐腌或熏制的肉内能存活3~4个月,在掩埋的尸体内能活7个多月,在土壤内能存活35天。

但对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2%福尔马林、3%来苏儿、1%火碱、1%漂白粉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二) 流行特点本病分布较广,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多发于3~12月龄的架子猪,也偶发于水牛、绵羊、马、禽类,人也可感染,叫类丹毒。

猪丹毒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多雨炎热季节多发生。

病猪、临床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都是传染源。

病原体随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等,尔后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而感染。

带菌猪在不良条件下抵抗力降低时,细菌也可侵入血液,引起自体内源性传染而病。

猪丹毒经常在一定地方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三) 临床症状感染猪丹毒后潜伏期的长短与猪的抵抗力大小、感染途径、病原菌的数量及其毒力强弱等有密切关系。

人工感染潜伏期1~7天,一般为3~5天。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1、 急性型(败血型)见于流行初期,个别猪可能不表现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例体温升高达42℃以上,食欲废绝,不愿行动,间或呕吐,眼结膜充血。

病初便秘,后腹泻。

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红斑,指压褪色。

多数病程为2~4天,病死率80%以上。

哺乳仔猪和刚断奶小猪发生猪丹毒时往往有神经症状,抽搐,病程不超过1天。

 

    2、 亚急性型(疹块型)此型败血症症状轻微,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疹块,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不愿走动,体温升高但很少超过42℃。

发病后1~2天在背、胸、颈和四肢等部位出现菱形、方形等大小不等的疹块,先呈浅红,后变为紫红,以至黑紫色,稍隆起,界限明显,白毛猪很容易看出。

随着疹块的出现,体温下降,病情减轻,数天后疹块消退,形成干痂并脱落。

病程1~2周。

 

    3、 慢性型单独发生少见,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

主要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有时两者兼有。

患关节炎的猪,受害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步态强拘,甚至发生跛行。

患心内膜炎的猪,体温一般正常,少有偏高者,食欲时好时坏,呼吸短促增快,有轻微咳嗽,可见黏膜发绀,猪体的下腹部及四肢发生浮肿,或后肢麻痹,心脏吸诊有明显的杂音,强迫激烈行走时,可突然时倒地死亡。

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及尾部。

局部皮肤变黑,干硬如皮革样,逐渐与新生组织分离,最后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而色淡的疤痕。

 

    (四) 病理变化 

    1、 急性型 皮肢有红斑或弥漫性红色;脾肿大,呈樱红色,切面髓质隆起,实质易刮脱,淋巴结充血、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有出血点;肾脏淤血、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多量小出血点,胃及十二指肠发炎有出血点。

 

    2、 亚急性型 特征是皮肤疹块,内脏变化略轻于败血型。

 

    3、 慢性型常有房室瓣疣状心内膜炎,多见于左心二尖瓣,瓣膜上有菜花状灰白色的赘生物。

关节炎的病猪,肿大的关节腔内常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五) 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等做出初步诊断,但为了获得确实可靠的诊断结果可进行细菌检查和血清学反应等。

取血液、脾或肝涂片,革兰式染色、镜检。

特别是急性败血型的容易查出细菌。

血清学诊断以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最为适用。

具体操作方法为取全血(血清)一滴加在载玻片上,再加一滴抗原,搅匀,2~3分钟观察结果,细菌明显凝集成团块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诊断时需注意,注射过猪丹毒疫苗的猪,可出现阳性反应。

 

    (六) 鉴别诊断 

    1、 猪瘟呈流行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①从病理剖解变化上区别,猪瘟病的脾脏出血性梗死,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花纹,肾呈灰黄色,并有许多小出血点且不肿胀,回盲结肠口处的扣状溃疡等均可区别。

②猪瘟用药物治疗无效。

 

    2、 链球菌病皮肤有出血斑点,但不会有疹块状出血,实验室检查出链状球菌,即可区别。

 

    3、 猪肺疫 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咽喉部急性肿胀为特征。

剖检变化以肺及呼吸道病变为主。

可见肺充血、水肿,脾不肿大。

取病料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长椭圆形,两端浓染。

 

    4、 仔猪副伤寒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

特别是阴雨潮湿时多见。

先便秘后下痢,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死后剖检,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盲结肠肠壁有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物,肝有小点状灰白色坏死灶,脾肿大。

 

    (七) 预防 

    1、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

凡从其他猪场购进猪只,必须先隔离观察2~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合入大群饲养。

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食堂下脚料及浴水必须经煮沸后才能喂猪,粪便垫草要经堆积发酵处理后方可利用。

 

    2、 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市场的检查:

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3、 预防注射:

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丹毒菌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耐吖啶黄弱毒菌苗,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采用猪只皮下接种1毫升,免疫期约6个月。

猪丹毒GC42弱毒菌苗在生后3个月开始免疫接种,对未断奶或刚断乳的仔猪使用本菌苗后,应在断乳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

也可使用猪丹毒G10T(10)弱毒菌苗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

目前我国使用的单一菌苗有两种,即猪丹毒弱毒菌苗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

另外我国已生产的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效果也很好,猪瘟免疫期8个月以上,猪丹毒与猪肺疫均为6个月,使用方法和剂量遵照标签说明。

 

    预防注射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来说仔猪在1~2月龄时必须进行第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后再注射一次。

②种猪应每隔6个月预防注射一次,但配种后两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期的母猪暂不注射。

③由于本菌苗为活菌制剂,因此,在接种前3天和接种后7天内,应避免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或直接给猪只注射抗生素。

 

    4、 紧急防治:

当猪群中发生该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病猪污染的猪圈,用具等应彻底消毒,粪便、垫草应进行烧毁或堆积发酵处理。

病猪尸体和解剖的内脏器官应深理或烧毁。

对同群未发病猪只用抗生素进行紧急预防性注射。

连用3~5天,每天2次。

停药后立即进行一次全群大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再接种一次菌苗,对患慢性猪丹猪的病猪应尽早淘汰。

 

    (八)治疗青霉素为本病特效药,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直到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24小时。

不宜过早停药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

另外盐酸四环素、红霉素、金霉素也是有效药剂,但卡那霉素和磺胺类制剂无效,在临床上用药时应注意选择。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中国养殖网 2008-5-139:

33:

05 中国经济网

   猪链球菌病是由C、D、F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

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在健康动物及人呼吸道、生殖道等也有链球菌存在。

    链球菌是一种圆形球菌,呈链状排列,单个,大多成短链,也有的呈串珠状长链。

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革兰氏阳性。

兼性厌氧菌,对培养条件要求较严格,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细小,透明。

一般分为三群:

呈β溶血的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强;呈α溶血的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弱,引起局部脓肿;不溶血的链球菌,一般无致病性。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集约化密集猪场易流行链球菌病,尤其通风不良、闷热、低矮的猪舍更易发生。

所有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以30-60千克的架子猪多发,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偶见怀孕母猪发病,成年猪发病较少。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主要经伤口、呼吸道感染,还可经消化道感染,新生仔猪常经脐带感染。

    本病为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呈暴发性发生,多数为急性败血型,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甚高。

慢性型呈散发性。

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11月份多发。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1-3天,长者6天以上。

    急性败血型:

最常见,主要由C群兽医链球菌和类马链球菌、D群猪链球菌及L群链球菌引起。

多呈暴发性流行。

最急性的往往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

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至40-42℃,全身症状明显。

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或腹泻,在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出现紫斑。

个别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共济失调,磨芽,空嚼或昏睡。

后期呼吸困难,1-4天死亡。

    脑膜脑炎型: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不吃,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跛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病程1-5天。

    关节炎型:

由前两型转化而来。

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2-3周。

    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有时见于咽部和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肿胀,有热痛,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的咳嗽、流鼻,淋巴结逐渐肿胀成熟,中央变软,皮肤变薄,后自行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状况好转,局部治愈,病程2-3周。

    四、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型:

以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浆膜炎为主,血液凝固不良,耳、腹下及四肢末端皮肤有紫斑,黏膜、浆膜、皮下出血,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黏膜出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肿大,有的切面坏死或化脓。

黏膜、浆膜及皮下均有出血斑。

心包及胸腹腔积液,浑浊,含有絮状纤维素,附着于脏器,与脏器相连。

脾肿大。

    脑膜脑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部分脑膜下有积液。

脑切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并有败血型病变。

    慢性关节炎型:

关节皮下有胶样水肿,关节囊内有黄色胶胨样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关节滑膜面粗糙。

    五、诊断。

本病症状和病变较复杂,易与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李氏杆菌病相混淆,因此确诊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1、镜检:

病猪的肝、脾、肺、血液、淋巴结、脑、关节囊液、腹、胸腔积液等均可作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单个,或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但应注意与链球菌和两极浓染的李氏杆菌相区别。

    2、分离培养:

取上述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37℃培养24-48小时,可见β溶血的细小菌落,取单个的纯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

选取菌落抹片、染色、镜检亦见上述相同细菌。

    3、动物接种:

病料制成5-10倍乳剂,给家兔皮下或腹腔注射1-2毫升,或小鼠皮下注射0.2-0.4毫升,接种动物死亡后,从心血、脾脏抹片或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诊。

    六、防治。

⑴治疗:

一旦发病,全群猪都要在饲料中添加敏感药物,预防继续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

有条件要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用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Ⅳ、Ⅴ、Ⅵ,小诺霉素和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磺胺五甲氧早期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⑵预防:

猪场建筑要科学合理,空气流通。

要做好猪舍卫生和消毒工作。

目前已有商品猪链球菌疫苗,必要时可用。

但由于链球菌血清多,疫苗效果不理想,如能分离自家菌苗,效果最佳。

猪水肿病

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

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

临床治疗较困难,宜抗菌、强心、利尿、解毒。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临诊症状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

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鉴别诊断

  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防治方法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

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防治措施

  

[处方1]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

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

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用法:

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4)大蒜泥10g用法:

分两次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处方2]

  

(1)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16万IU用法:

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

(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

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

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

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

近年来,该病在我县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防治本病,现将诊断与防治经验报道如下。

  1流行特征

  本病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在春秋寒冷季节多发。

在仔猪群中,部分仔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经过临床检查,主要发生于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

在哺乳期间发生过黄白痢的仔猪或正在发生严重腹泻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水肿病。

发病仔猪一般为15~30k9,个别40k9以上的猪也有发生。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在爆发初期常呈急性经过急性的常见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

发病慢的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

多数病猪体温不高,少数病猪达40℃以上。

病猪行走不稳、摇摆、共济失调,无目的走动或转圈,形如醉态,有的盲目乱撞,有的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前冲。

捕捉时十分敏感,突然倒地,四肢乱划,呈游泳姿势,磨牙,口流泡沫状液体。

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叫声嘶哑,倒地抽搐。

病猪眼结膜潮红,眼睑水肿,严重时眼问只见一条缝,颜面、头部、颈部有水肿,急性的发病数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