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3096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闯关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投箸(zhù)婵娟(chán)闻笛赋(fù)

B.金樽(zūn)丙辰(chén)冰塞川(sāi)

C.绮户(qǐ)琼楼(qóng)长精神(zhǎng)

D.宋阁(gé)宫阙(què)烂柯人(kě)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珍羞(害羞)不胜寒(经受不住)

B.直方钱(直接)冰塞川(堵塞)

C.济沧海(渡)弃置身(丢弃放在边)

D.万木春(春天)把酒(执,持)

3.下列诗句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

4.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

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

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_》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_》。

诗人__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_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_____”之称。

(3)苏轼,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___________”。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__”,为“_________”。

5.默写填空。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姜尚、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中,集中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慰藉表明作者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练习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过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补写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

__________。

(3)对联一般竖贴在门的__________,上联应贴在门的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作用是什么?

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模拟练习

1.古诗词鉴赏。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

D.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中考全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五、核心素养练习

1.语言运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

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

《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妤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0字以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

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闯关练习

1.A

2.C

3.C

4

(1)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代诗仙李杜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2)刘禹锡集刘禹锡梦得诗豪

(3)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文忠苏辛欧苏唐宋八大家

5.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能力提升练习

1.C

2.

(1)发愤(发奋)

(2)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3)左右两侧右边

3.

(1)手法:

用典。

作用:

借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明君的赏识重用,实现“济苍生”的愿望。

(2)以结尾两句诗为例,虽然李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饱受挫折,但他仍然乐观、积极、向上,信心坚定。

三、模拟练习

1.

(1)D

(2)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

(1)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2)表达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酸楚和愤懑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3.A

四、中考练习

1.

(1)(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2)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3)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4)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2)(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

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

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2.B

五、核心素养练习

1.

(1)(示例1)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示例2)《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播出

(2)(示例1)我和“诗仙”有个约会

(示例2)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

(示例3)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