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果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1589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花果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走进花果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走进花果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走进花果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走进花果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花果山.docx

《走进花果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花果山.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花果山.docx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5游水帘洞8、9的加减法

本学期总第22课时本单元第10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授课日期:

10.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4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加、减的含义;

(2)能够正确地进行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

第44页信息窗5)

1.师:

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小朋友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

师:

这就是美丽的花果山,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了可爱的小猴子。

生:

我看到了美丽的小花。

生:

我看到了漂亮的小朋友。

生:

我看到了美丽的水帘洞。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用了那么优美的词。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真是越看越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小桥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岩石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岩石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师:

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

那么“岩石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问题谁来解决?

该怎样列式?

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相应的算式。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

那么这道题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

前面5只小猴,加上后面3只小猴是8只小猴

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指名学生:

5加3)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是加法算式。

板书:

5+3=8(只)。

4.学习减法算式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找代表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算式,让我们再来看图,(多媒体演示小猴子跳水),求还剩几只小猴子,用一个算式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吗?

生:

我认为应该是用8-5

师:

很好

师肯定并板书:

8-5

师:

在这个算式中,8、5各表示什么?

生:

在这个算式里,8表示一共有8只猴子,

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出多种算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5表示先跳下5只猴子。

师:

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

8可以分成5和3

生:

我这样想5+3=8

6.合作学习

师:

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

相信其他同学也和

他一样聪明。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这题怎样做,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解决前面大

家提出的问题,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走进生活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总结学生这一节课练习的情况,对共性的问题加以强调。

 

信息窗5游水帘洞8、9的加减法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3课时本单元第11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22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46、47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8、9以内数的加减法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加减法算式的意义的理解。

学生学习过程: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让你求什么?

怎样求呢?

列式?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3+2   3+62+5  7+15+2     

9-54+5  8-49-7  8-5

2.自主练习2、5题。

口算

3.自主练习1题。

该题是一图二式的练习。

看图说说图意,然后列式。

 

4.自主练习3、4题。

看图。

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求什么?

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然后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5.自主练习7题,引导学生明确看数轴填算式,明确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6.自主练习8题,让学生明确根据算式,先画后填的意义。

7.自主练习9题,开放题,让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8.自主练习10题,信息比较多,是加减综合练习题。

【设计意图】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研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信息窗6小猴分桃

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本学期总第24课时本单元第12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2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信息窗6。

教学目标:

1熟悉10的组成,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运算,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算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的组成;理解和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地野餐了一顿,下面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小猴现在在干什么好吗?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花果山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

图上都有什么?

小猴想干什么?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

问题。

组内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全班解决提出的问题。

2.解决问题

(1)现在小猴想把10个桃子分成两堆?

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分?

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

你有几种摆法?

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结合算式说一说:

为什么这样列?

你是怎样想的?

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想得数为10的加法:

1+9=109+1=10

想关于10的减法:

10-1=910-9=1

让学生看算式,10分成1和9,我们一共可以想得几个算式?

3.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分法。

10分成2和8,……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空间,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出示教材49页“我用表格记录”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

它是什么意思?

2.生:

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有序填完整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

观察图说一说:

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

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窗6小猴分桃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5课时本单元第13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2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2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理解情境图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3.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分桃”的故事,又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很棒!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

要求二人合作:

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

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出示“9号、10号运动员踢球”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

“9号、10号运动员分别要踢哪些球?

(2)算一算哪些球上的算式得数是9获10?

在球旁标得数。

(3)说一说:

球上的得数有哪些?

(4)画一画:

9号、10号运动员踢球线?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4.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要求:

先算后比

5.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出示小猴吃香蕉图片。

(1)引导观察图片:

画了什么?

小猴做什么?

(2)引导理解题意:

读懂后填空

6.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要求,先算再找最后涂颜色

7.出示51页第8题图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8.讲一个数学小故事。

出示52页图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一个数学故事。

(讲有关小鸟、苹果、小花的加减法故事都行,要求带上数字)

要求:

有意思、有趣味、有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探索规律

本学期总第26课时本单元第14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2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聪明小屋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法:

尝试教学法

学法:

练习法   发现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

引导总结规律: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是不变的。

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

今天的知识更有趣,比比看,谁学的最好,发现的规律最多。

二、自主探索

1.出示

(1)3+2=5,那么2+3=几?

再出示几个类似的例子,学生解答后,

让学生观察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出示几个类似的但数很大的题,让学生利用学习的规律解决。

合作交流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注意倾听、欣赏他人的想法,共享探索成果,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2)教师出示蘑菇+苹果=9,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你能想到什么?

为什么?

让学生说说发现的规律。

2.出示52页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篱笆呢?

再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隐含的规律,

初步的培养独立思考问题习惯。

培养学生对探索的规律用自

己的话表达,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走出“聪明小屋”,看你能学会了什么?

你也能设计一幅有规律的画吗?

明天带来额让大家欣赏,好吗?

信息窗7小猴跳水

课题: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本学期总第27课时本单元第15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2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5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

第53页信息窗7)

1.师:

花果山有一群顽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了在野餐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我们也一块看一下好吗?

师:

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分别出示图1、图2、图3

生:

图1我看到了树上有5只可爱的小猴子,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

生:

图2我看到了树上有1只小猴子跳入水中,又来了3个小朋友。

生:

图3我看到了树上又有2只小猴子跳入水中,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用“先……又……”,来说一句话,来描述小朋友和小猴跳水的过程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师:

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

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

该怎样列式?

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相应的算式。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

那么这道题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

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个同学是

总结:

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

7个同学。

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

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指名学生:

4加3再加2)

师:

板书4+3+2=9(只)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如何计算出结果呢?

板书:

连加。

强调:

用前两个的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

5.学习连减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加,让我们再来看图,(多媒体演示小猴子跳水),求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用一个算式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吗?

总结:

把三个数相减的算式,叫做连减。

生:

我认为应该是用5-1-2

师:

很好,4+3+2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那么5-1-2这样的算式叫什么?

生: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找代表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肯定并板书:

连减5-1-2

师:

在这个算式中,5、2、1各表示什么?

生:

在这个算式里,5表示一共有5只猴子,

1表示先跳下1只猴子,2表示又跳下2只猴子。

师:

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出多种算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生:

先算5-1=4,再算4-2=2。

6.合作学习

师:

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

相信其他同学也和

他一样聪明。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这些题怎样做,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解决前面大

家提出的问题,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完成自主练习:

1、2、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总结学生这一节课练习的情况,对共性的问题加以强调。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连加        4+3+2=9

连减        5-2–1=2

 

信息窗7小猴跳水

10以内的连加、连减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28课时本单元第16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30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54—56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的意义的理解。

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学习过程: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3    3+6+12+5+0    7+1+45+2+1     

9-5-44+0+5     8-0-410-7-1   8-5-2

2.自主练习6、7题。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写规范的两步加减法算式。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让你求什么?

怎样求呢?

列式?

3.自主练习4题,小猫吃鱼。

看图:

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4.自主练习5题,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第一次游走了几只?

第二次又游走了几只?

求什么?

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数出总的数量,然后明确两步

减法式的意义。

5.自主练习8题,这幅图上树上有3只鸟,前门飞来2只,后面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明确两步加法算式的意义。

6.自主练习9题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青蛙往前跳列加法,往回跳列减法。

7.自主练习10题

表格填写的内容及方法。

填表后,根据整理的数据,让学生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7.自主练习12题,

引导学生讲好青蛙和蜜蜂的两个数学故事,进一步明确然后明确两步

减法式的意义。

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6题

 

信息窗8小猴学钓鱼

课题: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本学期总第29课时本单元第17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0.3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信息窗8。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猴子学钓鱼”的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算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地野餐了一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猴子是怎样钓鱼的呢?

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花果山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

图上都有什么?

它们都在干什么?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

问题。

组内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全班解决提出的问题。

2.解决问题

(1)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求出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2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列出算式。

5-3+1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1)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让学生结合图中意独立思考:

有怎样才能求出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4条,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列出算式。

3+2-1,说一说3、2、1各表示什么?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空间,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结合算式说一说:

为什么这样列?

你是怎样想的?

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观察图说一说:

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

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自主练习第2题。

(1)观察此图:

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提出:

湖里有几只天鹅?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38+3-2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窗8小猴学钓鱼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本学期总第30课时本单元第18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毕研成复备人:

董金玉授课日期:

1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1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运算卡片”、“小猫钓鱼”、“讲故事”、“看图对话”等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理解情境图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3.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学钓鱼”的故事,又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很棒!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

要求二人合作:

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

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2.完成自主练习3、4题

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4题先引导学生审题,弄懂题目意思,再连线。

3.完成自主练习5题:

出示小猫钓鱼图片。

(1)引导观察图片:

画了什么?

小猫做什么?

能钓哪条鱼?

(2)引导理解图意:

看桶上有什么?

鱼上有什么?

看第一只小猫和它钓的鱼。

提示:

鱼背上算式10-5-3的结果是2,这条鱼就钓到了。

另外两只小猫能钓到自己想要的鱼吗?

4.完成自主练习6题:

出示“小马过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出解决的问题:

小马要踩什么样的石头过河?

(2)“妈妈告诉我,从得数是3的石头上过河最安全。

”算一算哪些石头上的算式得数是3?

在石头旁标得数。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