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1099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docx

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思修期末测试题库100题bnk

2019年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律途径有四种,它们是(B)。

A控告、申辩、申诉、仲裁B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C控告、申诉、仲裁、诉讼D申辩、申诉、控告、诉讼

2.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

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E)

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D.有竞争就无法合作,合作就不存在竞争

E.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3.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因为这三种人生观(ABC)

A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索取

C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把获取感官的需求和快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

4.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自身主体的需要时,就形成人生的(B)。

A、生命价值B、自我价值C、道德价值D、经济价值

5.宗教信仰是(B)。

A.科学信念形式B.非科学信念形式

C.社会主义信念形式D.资本主义信念形式

6.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指()。

A、国家安全B、经济安全

C、国防安全D、政治安全

E、网络安全

答案:

C

7.下列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有()

A.取保候审B.监视居住

C.传唤D.拘役

ABC

8.古人说:

“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

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

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

9.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D)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A.自己家庭B.自己的事业C.世界的发展D.社会主义中国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人性善论的命题,正确的有(ABD)。

A.人性天生是善的,人的好的品德与生俱来

B.人之所以异于禽曾,在于生来说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

C.“饥而欲饱,寒机遇欲暧,劳欲休”,这些都是人的本性

D.它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2、人的自然属性是(ABCD)。

A.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

B.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

C.充满社会内容的自然属性

D.不是单纯的动物自然属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1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C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

12.下列哪一选项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A)。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3.邓小平说:

“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BCD)

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14.信仰的一个方面是信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A)

A.理想B.知识C.科学认识D.非科学认识

15.以(B)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A.服务人民B.团结互助C.崇尚科学D.艰苦奋斗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CD)。

A支付违约金即免除了违约方的相关义务

B违约金必须与实际损失相当

C违约金通常是在一方当事人违约后由双方约定的

D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不得请求人民法院变更

17.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

C、相互独立、自成体系

D、精神文明是内容,物质文明是形式

答案:

A

18.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在下列物品中,公民不能享有所有权的是(B)。

A文物

B土地

C金银

D房屋

19.以下(CD)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A行人走在人行道的右侧B在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行人靠边走

C列车上,乘客将吃剩的食物抛出车窗D行人坐在道路隔离设施上小憩

20.“三个是否有利于”是指()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同力C.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

答案:

A

21.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B)。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2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C)。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23.民族利益是民族的(AB)。

A整体利益B长远利益C局部利益D暂时利益

24.(C)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奉献主义

2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B)。

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

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6.维护法律权威,首先必须维护宪法权威,这是因为()ABC

A.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执政兴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B.它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它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

D.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27.依法治国包括的基本要求是()ABCD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28.法具有衡量和判定人们行为的作用,它可以(ACD)。

A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

B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错误

C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罪

D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违法

29.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C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30.在价值关系中()B

A.人永远是主体B.主体永远是人

C.物可以是主体D.客体永远是物

31.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

A、有法可依的含义

B、有法必依的含义

C、执法必严的含义

D、违法必究的含义

答案:

D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政协

C、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

答案:

A

33.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  )

A、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D、遵守社会公德是法律要求

答案:

A

34.改革创新包括(  )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

A

35.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模式是(  )

A、资源型

B、依附型

C、创新型

D、劳动力型

答案:

C

36.爱国主义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是(C)

A爱社会主义B爱中国共产党

C拥护祖国统一D爱人民政府

37.甲乙约定,甲卖给乙一头母牛,在甲将该母牛交付给乙的数日后,不料该母牛即生下一牛仔,但对该牛仔的所有权甲乙事先并无约定。

依据我国合同法。

该牛仔应(C)。

A归甲乙共有

B归甲所有

C归乙所有

D归乙所有,由乙对甲作适当补偿

38.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BCD

A.鄙视物欲,禁绝享受,倡导苦行僧式的生活

B.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背景选择题

39.

材料1

7月9日晚,一位老人站在兰州南滨河路金港城小区北门前的斑马线上,手中拿着砖块,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老人便会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

记者随后问老人砸车的原因,老人告诉记者,他砸车是为教训那些无德司机。

老人说,为了方面小区住户的出行,经过小区住户的申请,交警部门一年前在该斑马线上安装了红绿灯,可是不少过往车辆司机无视行人的安全,红灯亮了依然通行。

老人称,他已年过七旬,行动有些不便,在该斑马线上多次差点被车撞到,当地也险些发生意外。

由于无法使司机做到文明驾驶,他气愤之极就用砖块砸闯红灯的车辆。

目击者称,老人从晚上7时就开始砸车。

记者在现场的半个小时看到,有八辆车被砸,虽然记者和众人也劝说老人不要砸车,但是老人还是坚持砸车,后来还有两个三个老人也加入到砸车的队伍中来。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司机闯红灯经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每砸一辆车,人群中就会传来"砸得好"的声音,一名金港城的住户称,老人的做法很解气,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无德司机。

记者在金港城小区门口看到,门口信号灯张贴了写有"守护斑马线,保卫生命线"的标语,住户普遍认为司机在斑马线上闯红灯的行为非常普遍,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对此路段的红绿灯视若无睹,很多人为老人的“壮举”叫好。

附近住户希望交警部门应在此路段安装电子眼,这样才能解决司机的不文明行为。

-----------摘自2009年7月10日大河网《兰州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

材料2

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摘自胡锦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3

通过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社《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材料1中砸车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谈一下对“为老人的‘壮举’叫好”现象的理解。

2)什么是法律权威?

怎样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单选题

4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答案:

C

4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