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109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岳麓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课标: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1.元谋人: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大约距今70—20万年之间。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会制造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木棒),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4、远古居民三个代表比较: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比较: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标:

简述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文化及特征。

⒈   河姆渡人的生活: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色陶器,制造玉器乐器,学会纺织,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建造干栏式房屋(水井,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过着定居的生活。

⒉   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陕西西安),距今5000多年。

坡人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饲养猪狗;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渔猎;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烧制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3.大汶口文化:

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4、列表比较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

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耒耜耕地

干栏式房屋(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

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种植粟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课标:

知道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⒈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

的部落联盟首领。

即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2、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在涿鹿大败蚩尤。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黄帝时期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

(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3.禅让制: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舜,舜又传位给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课标: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

1、禹因用疏导的办法治理黄河取得成功,被称为“大禹”。

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都城在阳城。

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夏商周的政治: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

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商、周的更替一览表: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第5课公元纪年法

课标:

掌握公元纪年法的分法。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课标: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目的),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西周通过分封之后,不但巩固了原来商朝统治的地区,而且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作用)。

2、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实质及意义

1)目的:

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标: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⒈   文字的演变:

时间

类别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⒉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逐步走向鼎盛。

商、周的青铜铸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⒉   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时期为青铜时代。

⒊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5.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1)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3)奴隶的悲惨生活:

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①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②人牲:

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③人殉:

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6.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⒈春秋争霸的背景: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候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各大诸候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

2.五霸:

齐桓公(标志:

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

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⒊最先称霸的齐桓公

①他任用管仲为相;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增强了国力);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在晋楚争霸中征战取得胜利,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4.争霸的影响:

①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5.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打败晋国,做了霸主。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6.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七国有:

齐、楚、秦、燕、赵、魏、秦(注意方位),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所进行的兼并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

7..本课相关成语: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

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课标: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经济上

⒈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时开始使用,在战国时得到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于是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2.著名的都江堰: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点:

成都平原泯江中游

意义: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1)发生历史:

①时间:

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商鞅变法变法。

③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经济发展,国富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③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④内容与影响一览表: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⑶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商鞅变法的栓释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

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

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

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

A:

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

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

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化

课标:

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