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105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docx

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教案

第一篇  自然观

学习目的:

1、了解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形态;

2、理解自然观与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3、深刻理解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有关原理。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一  古代自然观

二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自然观(中世纪之前)

     

(一)自然观演变简介

1、史前人格化的自然观

(1)社会特征:

没有文字、没有理论知识。

(2)人类对自然的看法:

自然是一个茫茫有生命的、自我运动的、有感觉和有意识的有机体。

其中人类和生物被置于渗透一切的灵魂实体的中心。

宇宙中所发生的事情是善恶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或者是由那些看不见的力量如神所控制。

对这种力量进行某种仪式操作,就能够控制自然和社会。

2、古希腊自然观

(1)社会特征:

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科学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没有区分开来。

(2)人类对自然的看法:

泰勒斯——万物来源于水。

万物皆为有机体,皆在生长,皆有灵魂,世界是一个有其自身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有机体,世间万物都由其生长出来。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数是现实的基础,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形式和实质的根据,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

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燃烧着的烈火。

(以上观点的总特征:

宇宙是生成的)

德谟克利特——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原子不可再分,它有两种属性:

大小与形状。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按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和分离,形成万物。

存在着静止的虚空,原子在其中运动。

(这个观点的特点:

实在已经被看作一架机器,世界由铁的必然性统治着)

柏拉图——理念论的自然观:

存在两个世界:

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理念世界是真正的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具体体现。

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寓于造物主摹仿理念创造自然界的过程之中。

亚里士多德——用“四因说”(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形式因)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认为质料因和形式因是最基本的,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也没有无质料的形式,质料和形式结合就生成任何具体的、个别的事物。

宇宙万物的生灭过程就是由质料向形式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是有目的的,即发展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上的物体与地上的物体有高低贵贱之分,地上的物体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位置,并且自然地运动到这一位置。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不是偶然的世界,而是一个有序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世界。

(目的论自然观)

3、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社会特征:

信仰的时代——该时期的基本特征是政教合一,信仰至上。

信仰主义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形态和表现形式,神学是至高无上的学问,理性、哲学和科学匍匐在宗教和神学的脚下,扮演了为其服务的工具角色。

 

 

中世纪的神学家们为了宗教神学的存在和发展,继承和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自然观,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在造物之前就永恒存在的思想——上帝的原形,认为这种永恒思想的运动,从虚无中产生了水、火、土、气、原子以至宇宙万物。

上帝是终极的、全能的至善的造物主。

自然是一个由目的论制约的等级制的有序整体。

 

(二)、古代自然观评价:

1、古代自然观基本特点:

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

但当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

2、     古代自然观历史地位:

第一,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第二,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一)自然观演变简介

社会特征:

——启蒙的时代、理性的时代

近代主要事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兴起、工业革命)。

 

•           哥白尼(波兰,1473—1543)——近代科学的先驱。

•           伽利略(意大利,1564—1642)——近代科学和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

•           开普勒(德国,1571—1630)——星空的立法者

•           牛顿(英国,1642—1727)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和近代文化的教皇

1、笛卡儿的自然观

笛卡儿(法国,1596—1650)——我思故我在——标志着理性主义时代的开始。

他把世界分为形体世界和精神世界,认为物质是形体世界的惟一实体,一切形体都是做机械运动的物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广延,物质世界中,只有物物相触才能产生运动。

物质的唯一运动形式是空间位移。

笛卡儿认为,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机械系统,在上帝给它提供“最初起因”之后,就按照严格的机械地运动规律运行下去,他说,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出世界。

他还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的活动也严格遵循物理定律。

(评论:

它摆脱了目的论与唯灵论的束缚,但又太过朴素直观。

2、18世纪英国经典机械论自然观

代表人物:

霍布斯与洛克

基本思想:

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它们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空框架中的位移,都遵循严格的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物质的外部。

(这一自然观主要受牛顿力学的影响)

3、18世纪法国极端化的机械唯物论

代表人物:

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

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霍尔巴赫:

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链条。

(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

(二)机械论自然观评价

1、机械论自然观的重大贡献

①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②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

③用实证反对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2、机械论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①机械性

用力学观点来考察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②形而上学性

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和简单的关系,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

③不彻底性

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这种主-客二分的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社会特征:

科学的世纪。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1)、直接先驱: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

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与发展所作的哲学思考,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刻画了一幅关于宇宙的结构与发展的宏观图景。

黑格尔指出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的关系就在于范畴的转换。

提出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著名论断。

论证了空间、时间、运动和物质的统一,提出了物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猜测到最简单的生命是从化学过程产生的。

(2)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

(3)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

(4)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有

 ①“星云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②地质“渐变论”。

1830年至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

④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⑤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

⑥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⑦电磁场理论。

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⑧元素周期律。

1869年前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

 

在上述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6)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认识前提。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自然界还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制约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建立的重大意义

(1)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局限性,吸取了它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

(2)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指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

小结:

人类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二章                       自然观的当代形态——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一)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宇观层次:

相对论

宏观层次:

系统科学

微观层次:

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

1、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及哲学意义

(1)基本思想

①质能关系:

E=MC2;

②运动物体的内部时间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变慢;

③运动物体的内部空间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变小;

④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变大;

(2)哲学意义

它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时空与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说明时间与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从而扬弃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观念。

2、量子力学及其意义

(1)基本思想 

与相对论一样,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产物。

量子力学为我们揭开了微观世界的秘密,它告诉我们,微观客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有时表现为粒子,有时表现为波动,即微观客体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服从量子力学定律。

(2)哲学意义

量子力学对自然观的影响表现在,它揭示了自然界连续与分立、粒子与波动、决定性与随机性等等相互矛盾的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3、系统科学及其哲学意义

(1)基本思想

①维纳的控制论

维纳在控制论研究工作中,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束缚.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他根据自动控制系统随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调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