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0546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8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docx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

第二章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D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B

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

6、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C

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B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灵活机动的程度不同

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

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

D.确定所要调查的单位方法不同

9、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A

A.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第三章

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

A.大于100%B.小于100%C.不等于100%D.等于100%

2、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3、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D

A.9.3B.9C.6D.10

4、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A

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三组B.75在第一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

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B

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500B.2250C.2100D.2200

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B

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

7、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A

A、环行图B、饼图C、直方图D、茎叶图

8、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个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B

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

9、组中值是()B

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B、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C、一个组的最小值D、一个组的最大值

10、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B

A条形图B、箱形图C、直方图D、饼图

11、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

A、环形图B、茎叶图C、雷达图D、箱线图

12、下面的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C

A、直方图B、茎叶图C、累积频数分布图D、箱线图

13、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C

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B、1000C、1500D、2500

14、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C

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5000B、75000C、5500D、6500

15、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A

A、直方图的各距型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来排列的

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方图则是分开排列的

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

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

第四章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C

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

4、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C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平均水平

5、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D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

6、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

医学院有B

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在上面描述中,中众数是()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

7、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B

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

8、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A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赞成B、69C、中立D、22

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0、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罪地分是62分,B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

11、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D

A、3B、13C、7.1D、7

 

12、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A、极差B、四分位差C、标准差D、平均差

13、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是()D

A、极差B、平均数C、标准差D、离散系统

14、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D

A、80B、0.02C、4D、8

15、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D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

16、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

1、某厂400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人)

450~550

550~650

650~750

750~850

850~950

60

100

140

60

40

合计

400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

 

2、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

(元/千克)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

并说明原因。

 

3、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下:

按平均每人月收入分组(元)

职工户数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6

10

20

30

40

240

60

20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用算术平均数公式),并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4、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件进行检查,其结果如下:

使用寿命(小时)

零件数(件)

700~以下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1200

1200以上

10

60

230

450

190

60

合计

1000

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800小时及以上者为合格品。

试计算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5、某地科学试验站对A、B两个品种的水稻分别在4块地进行试验,其产量如下:

A品种

B品种

序号

田地面积

(公顷)

产量

(千克)

序号

田地面积

(公顷)

产量

(千克)

1

2

3

4

0.08

0.05

0.10

0.09

600

405

725

720

1

2

3

4

0.07

0.09

0.05

0.10

497

675

375

700

试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两个品种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并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甲、乙两个个班参加同一学科考试,甲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

乙班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

考试成绩(分)学生人数(人)

60以上2

60-707

70-809

80-907

90-1005

合计30

(1)画出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

(2)计算乙班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3)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7、一家物业公司需要购买一批灯泡,你接受了采购灯泡的任务,假如市场上有两种比较知名品牌的灯泡,你希望从中选择一种。

为此,你从两个供应商处各随机抽取了60个灯泡的随机样本,进行“破坏性”实验,得到灯泡寿命数据,经分组后如下:

灯泡寿命(小时)供应商甲供应商乙

700-900124

900-11001434

1100-13002419

1300-1500103

合计6060

(1)请用直方图直观地比较这两个样本,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你认为应当采用哪一种统计量来分别描述供应商甲和供应商乙灯泡寿命的一般水平?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

(4)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寿命更稳定?

 

答案:

1、解:

按月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人)f

组中值(元)x

工资总额(元)xf

x-x

(x-x)2

(x-x)2f

450~550

60

500

30000

-180

32400

1944000

550~650

100

600

60000

-80

6400

64000

650~750

140

700

98000

20

400

56000

750~850

60

800

48000

120

14400

864000

850~950

40

900

36000

220

48400

1936000

合计

400

——

272000

——

——

5440000

平均工资

=272000/400=680(元)

标准差♂=

=116.62(元)

2、解:

品种

价格

(元/千克)x

甲市场

乙市场

销售额(万元)m

销售量

(万千克)m/x

比重(%)

销售额(万元)m

销售量

(万千克)m/x

比重(%)

0.30

75.00

250

50

37.50

125

25

0.32

40.00

125

25

80.00

250

50

0.36

45.00

125

25

45.00

125

25

合计

——

160.00

500

100

162.50

500

100

甲市场平均价格为:

H甲=∑m/∑m/x=160/500=0.32(元/千克)

乙市场平均价格为:

H甲=∑m/∑m/x=163.50/500=0.325(元/千克)

经计算得知,乙市场平均价格高,其原因是乙市场价格较高的蔬菜销售量比重大于甲市场。

也可以说,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的蔬菜销售额比重大于甲市场。

3、解:

按平均每人月收入分组(元)

组中值(元)x

职工户数(户)f

xf

职工数累计(户)

以下(向上)累计

以上(向下)累计

100~200

150

6

900

6

426

200~300

250

10

2500

16

420

300~400

350

20

7000

36

410

400~500

450

30

13500

66

390

500~600

550

40

22000

106

360

600~700

650

240

156000

346

320

700~800

750

60

45000

406

80

800~900

850

20

17000

426

20

合计

——

426

263900

——

——

该地区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为:

=263900/426=619.50(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为:

Me=Le+[(∑f/2-Sm-1)/fm]*d=600+[(426/2-106)/240]*100=644.60(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众数为:

M0=L0+△1/(△1+△2)*d=600+[200/(200+180)]*100=652.60(元)

4.

C.V.=

5.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B种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

(1)

(2)平均数77分标准差11.66

(3)

=0.14

乙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7、

(1)

从集中趋势:

乙集中

从离散程度:

甲比乙的离散程度大

(2)平均数分布均匀,基本对称

(3)

=1106.67(人)

=1070(人)

供应商甲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

(4)

=198.21(小时)

=135.77(小时)

=0.13

供应商乙的灯泡寿命更稳定

 

第五章

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100万吨。

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年份

指标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产量

(万吨)

7

8

8

2

44

45

23.5

24

24.5

25

25

26

26.5

27.5

试计算:

(1)该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2、某企业1996—2000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500万元,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表:

年份

指标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基本建设投资

总额(万元)

480

508

600

612

120

180

250

150

试计算:

(1)该企业1996—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第六章

1、间隔不等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使用下列公式()D

2、某工厂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厂上年全年D

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①204%②306%③408%④102%

3、根据两个不同的时点数列,正确使用公式

和C

,分别计算序时平均数,这两个序时平均数()

①都是准确值②都是近似值

③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④前者是近似值,后者是准确值

4、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得数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动态数列是()C

①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②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③时期数列④时点数列

5、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大速度,1999年为3%,2000年为5%,C

则1999—2000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①2%②8%③8.15%④15%

1、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月26日调出80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

问该库4月份平均库存自行车多少辆?

 

2、某企业2000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统计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10

12

月未定额流动资金(万元)

298

300

354

311

280

290

330

368

注:

1999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320万元。

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平均占有额、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全年平均占有额。

3、某水泥厂1995—2000年水泥产量如下表。

计算出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表内的相应格中。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水泥产量(万吨)

580

685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

(万吨)

逐期

累计

发展速度(%)

环比

定基

100

增长速度(%)

环比

定基

增长1%的绝对值(万吨)

 

4、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

产值

(万元)

与上年比较

增长量(万元)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值(万元)

1996

1997

105.0

1.2

1998

14.0

1999

15.0

2000

170.0

 

5、某国有商店有下表资料:

月份

3

4

5

6

商品销售额(万元)

165.0

198.0

177.0

216.9

月末销售员人数(人)

210

240

232

25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第二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

(2)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

(3)第二季度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4)4、5、6各月份(分别)的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5)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个售货员销售额。

 

答案:

1、解:

a=∑af/∑f

=(320*5+250*12+370*8+290*)/(5+12+8+5)

=300(辆)

2、解:

(1)上半年平均占有额

a=(a1/2+a2+……+an-1+an/2)/(n-1)

=(320/2+298+300+354+311+280+290/2)/6

=308(万元)

(2)下半年平均占有额

a=[(a1+a2)/2*f1+(a2+a3)/2*f2+……+(an-1+an)/2*fn-1]/∑f

=[(290+330)/2*4+(330+368)/2*2]/(4+2)

=323(万元)

(3)全年平均占有额

(308+323)/2=315.50(万元)

3、解: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水泥产量

(万吨)

580

685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

(万吨)

逐期

105

134

81

110

150

累计

105

239

320

430

580

发展速度(%)

环比

118.10

119.56

109.89

112.22

114.85

定基

100

118.10

141.20

155.17

174.14

200.00

增长速度(%)

环比

18.10

19.56

9.89

12.22

14.85

定基

18.10

41.20

55.17

74.14

100.00

增长1%的绝对值(万吨)

5.85

6.85

8.19

9.00

10.10

 

4、解:

年份

产值

(万元)

与上年比较

增长量(万元)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值(万元)

1996

120.00

1997

126.00

6.00

105.00

5.00

1.20

1998

140.00

14.00

111.10

11.10

1.26

1999

161.00

21.00

115.00

15.00

1.40

2000

170.00

9.00

105.60

5.60

1.61

第七章

1、统计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

2、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只起过渡或媒介作用。

()×

3、使用全面资料条件下,平均指数法可以理解为是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形式。

4、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根据。

()√

5、指数因素分析法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分析在分组条件下,总平均数受各组平均水平√

和次数结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

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②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运用编制统计指数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③

①建立指数体系②进行因素分析

③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情况④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和规律

3、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③

①唯一的方法②最科学的方法

③重要方法之一④最不理想的方法

4、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②

①确定被比对象②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③确定对比基期④计算个体指数

5、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