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0943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docx

中国环境公报内容

2009中国环境公报内容

一是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更加主动有效,为保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央要求,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事业的机遇,全力为保增长大局服务,高度重视巩固环保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

二是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27%和4.60%,比2005年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践行“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理念,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

四是扎实开展环境执法与应急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集中力量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五是“以奖促治”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加强。

六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成果丰硕,“十二五”环保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污染源普查主要成果已经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顺利完成既定任务,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七是政策法制、科技、监测、宣教和国际合作工作全面推进。

环境政策法制不断完善,制定了“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目录,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发布了中国首个《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报告》,环境监测转型、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扎实推进。

八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切实得到加强。

加强在役运行核电厂、在建和拟建核电厂项目监管与审评,严格核技术应用安全监管。

九是环保规划与能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2009年,中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基本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到2010年,“十一五”污染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0%,即全国化学需氧量由2005年的1414.2万吨减少到1272.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549.4万吨减少到2294.4万吨。

  2009年污染减排工作目标主要有: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和2%以上,比2005年下降8%和9%,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112万吨、二氧化硫190万吨。

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

同时,狠抓已投运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与省联网工作。

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75万吨、二氧化硫140万吨。

分别淘汰炼铁、炼钢、造纸和电力落后生产能力1000万吨、600万吨、50万吨和1500万千瓦,实现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37万吨、二氧化硫50万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

讲话指出: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

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2009年,中国环保工作紧扣“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这个主题,深化认识,主动实践,取得诸多成效。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下来,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将其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个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取得新经验新成果的历程。

要坚持环境与经济相融合,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坚持环保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尽早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正确处理预防与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普查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涵盖中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调查。

温家宝总理在普查初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详细规划,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任组长、10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

2007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使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作为指导普查工作的行动纲领。

  三年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

分阶段实施普查各项工作。

  通过普查,建立了592万多家污染源数据库,获得各类污染源与环境有关的第一手数据11亿个,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规定的任务。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从2007年5月开始,在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的共同组织下,历经两年多时间,已经完成预期研究任务。

根据战略研究需要,区别不同的环境领域和要素,战略研究设立了四个课题组和二十九个专题组,启动了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环境战略研究。

建立了一支有广泛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有50多名院士、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战略研究工作,涉及环保、经济、社会、贸易、法律、能源、外交等众多领域。

  按照“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的指导思想,项目围绕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成果要点报告、四个课题组综述报告以及29个专题报告、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战略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

  2009年7月21日,环境宏观战略座谈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副总理对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的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予以肯定。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09年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从实施方案编制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的关键一年。

在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专项实施工作。

  2009年2月19日,领导小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专项实施启动会,对专项启动实施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4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紧落实示范工程、配套经费等保障条件,加快推动2008年启动项目(课题)的实施。

9至10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领导带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重点流域项目(课题)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针对配套条件不落实、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实际问题,逐一与有关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有力地推动了各项配套保障条件的落实。

2009年12月2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启动会暨地方科技需求座谈会议”,会议分析总结水专项“十一五”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水专项“十二五”实施的总体实施思路,对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等2010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自水专项启动实施大会以后,各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全面开展了任务攻关,在现场建立了工作站和中试研究基地;示范工程、配套工程和配套经费基本得到落实,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大治污工程进行了很好的衔接,示范工程已进入了设计和建设阶段,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任务及关键技术研发。

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进展

  2009年,国家继续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和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深化,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绿色信贷继续深化。

环境保护部联合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规范了信息交流范围和报送方式。

环境保护部向银监会提供2009年更新信息。

目前,已有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促进了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绿色保险稳步推进。

2009年,在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9省市已在全省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10余家保险企业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

河北省、沈阳市和上海市在地方环保立法中写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意见。

株洲市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所投保费的50%,在当年排污费中冲抵,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双高”产品名录夯实环境经济政策基础。

2009年,环境保护部发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2009年)》(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含290余种产品。

财政部和商务部根据名录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遏制这些产品出口、减轻环境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安监总局和银监会专门转发“双高”产品名录。

  绿色税收政策逐步完善。

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继续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试行)》,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