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9080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也是要求学生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以往的教学重点一般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

此次教材的单元,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

这里的单元顺序是:

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

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

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所熟悉问题情境中。

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

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

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

在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后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

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

”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同时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小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单元采取了这样的一些措施:

首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内容和素材。

安排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每一单元中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角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并受到操作空间形式的训练。

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

例如,在认识长度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米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地测量黑板长度的方法;在介绍平面对称之后,安排了探索对称现象的简单特征的活动等。

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等,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空间与图形活动的经验,这正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表内乘、除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与现行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单元变化较大。

首先,在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

(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倍”的概念。

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

本学期里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在下一册教材中再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首先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例1~例3,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乘法口诀的教学从5的口诀开始,利用学生熟悉的“五个、五个地数数”获得乘法算式的积,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索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口诀。

 第四,教学每部分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

另外,教材仍然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

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

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之一是能用它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乘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着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过2~6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之的练习。

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将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数学中估计能力的培养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估计能力培养的内容较少。

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

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能力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计意识、技能的培养要求。

例如第一学段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本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

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相应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册实验教材在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估算加、减法”一小节,这是有关估算的正式教学的开始。

教材结合一个实例(妈妈带100元去商店购买三样物品,让学生用估算判断妈妈带的钱够不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

从而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逐步形成估计的意识。

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

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长度等的练习。

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理念,本册实验教材的单元,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如前所述,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

在学生认识了厘米之后,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有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量黑板的长度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长度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米”。

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

又如,在“观察物体”中关于镜面对称现象的学习,教材介绍了镜面对称的现象后,在练习中安排了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探索。

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据此,在一年级下册实验教材安排了“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的简单规律”,本册实验教材则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安排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的基础;逻辑推理更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

(在现行的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出现在选做题目中。

)教材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进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运算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统计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五)数学实践活动

 1.我长高了

 2.看一看,摆一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 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

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左上图)

 ②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右上图) 得出结论: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

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

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

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②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实际观察米尺

 ②量身高

 ③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单元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

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

“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实验教材:

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

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单元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

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

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

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

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

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不只是解决计算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

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

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

”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

”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

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

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单元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

还可以怎样加?

”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进位加:

例3

 

(1)整个单元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2)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不退位减: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

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

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单元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问题解决:

例4

(1)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对“问题解决”的单元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①结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②结合计算教学,安排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训练。

A.计算教学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一些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单元例题进行教学。

③一些纯数学问题,很难结合计算进行单元,所以单元成独立的单元。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

(3)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4)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在这儿,二

(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5)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

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

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例2:

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

例3:

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加减法估算:

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两点:

计算、解释过程)

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

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