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8777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docx

青岛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单元检测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解析

青岛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2015.10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D2.B3.B4.B5.D6.C7.B8.C9.B10.C11.D12.B13.C

14.A15.A16.D17.D18.C19.D20.C21.D22.C23.D24.D

25.D 26.A 27.D 28.C 29.B 30.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1.(8分)

(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AAbb(aaBB) aaBB(AAbb) 5(3)高∶矮=1∶1

(4)AABB∶AABb∶AaBB∶AaBb=1∶2∶2∶4高株∶矮株=4∶5

32.(9分)

(1)aaXBY

(2)①1/8 基因诊断②母亲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3)女孩 生女孩不患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或患病的几率非常低(4)④ ①

33.(8分)

(1)特定时刻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③]转录

(2)染色体变异(3)[④]翻译 [⑦]核糖体(4)GUC -CO-NH-(5)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

34.(5分)

(1)不相同 不遵循 

(2)降低 (3)卷翅∶野生=2∶1 

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解析】选D。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男性X、Y染色体的来源,Y染色体来自父方,再往上推,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而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外祖父母,因此选D。

2.【解析】选B。

男性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Y染色体来自祖父;由于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故其基因表达产物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行为;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或两条X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解析】选B。

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子代出现灰色银狐,则白斑为显性,灰色为隐性。

但是两只白斑个体交配,子代出现了2∶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显性纯合致死,不可能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4【解析】选B。

由题干分析,F2理论上有8种表现型;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9∶1;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5.【解题指南】解题的关键是:

题干中“控制其株高的有4对等位基因,且对株高的作用相等”,即不同数目的显性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是叠加的,以此可分析F2表现型种类可依据显性基因的数目来定。

【解析】选D。

结合题意分析:

亲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基因型是aabbccdd×AABBCCDD,由此形成的子一代是AaBbCcDd,含有显性基因4种,由于基因对株高的作用是相等的,因此可得出AaBbCcDd的株高是(10+26)÷2=18cm,即其表现型为18cm,F2的表现型种类可依据显性基因的数目来确定,最多可以是8个,最少为0个,共有9种,因此D项是正确的。

6.【解析】选C。

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性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雄性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用B和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组合①F1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1/2=3/8;组合②F1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4×1/2=1/8。

7.【解析】选B。

根据杂交组合一,亲本有刚毛和截毛,子代全为刚毛,可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则杂交组合二和杂交组合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相同,与表格中不符,说明该基因不位于Ⅱ-1片段,而应位于Ⅰ片段,由此也可说明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存在性别差异;Ⅰ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交叉互换。

8.【解题指南】

(1)解题关键:

由图解正确判断遗传病类型和相应个体的基因型。

(2)解题技巧:

遗传病判断口诀。

【解析】选C。

由Ⅱ-5(患者)与Ⅱ-6婚配(患者),生育了Ⅲ-3(女性正常),可以判断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A项错误。

由Ⅰ-2、Ⅲ-2患乙病,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Ⅰ-2两病兼患,所以Ⅰ-2的基因型为AaXbY。

Ⅲ-2两种病都有,且Ⅱ-1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AaXbY,B项错误。

Ⅱ-5与正常女性婚配,题中两者与甲病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Aa×aa→1/2Aa,C项正确。

Ⅲ-1与Ⅲ-5近亲婚配,由两者的基因型可知,其子女不会患甲病,故所生育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XBXb×XBY→1/2×1/2XbY=1/4XbY,D项错误。

9.【解析】选B。

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C、H、O、N、P,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易错提醒】含DNA的病毒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只含RNA的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即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不能体现“主要”字眼。

10.【解析】选C。

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

2∶2n=1∶16,2n=32,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

故选C。

11.【解析】选D。

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前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后者以mRNA为模板;两个过程的产物分别是RNA和蛋白质,二者都是大分子有机物,都以碳链为骨架;翻译过程需要以tRNA为运载工具,而转录过程则不需运载工具;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和高能磷酸键提供能量。

12.【解题指南】

(1)解答关键:

正确识图,明确甲、乙均为mRNA,通过过程a(即翻译过程)形成多肽链。

(2)知识储备:

密码子、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关系:

密码子数=氨基酸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解析】选B。

甲、乙均为m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该蛋白质由2条肽链组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应该有m+n-2个肽键;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有可能改变肽链中的氨基酸,也有可能不改变,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丙有两条肽链,它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13.【解析】选C。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故C正确。

14.【解析】选A。

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是基因内部的变化,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秋水仙素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易错提醒】秋水仙素在诱导形成多倍体时并不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5.【解析】选A。

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

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其F1的基因组成如图2。

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该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16.【解析】选D。

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项错误;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也可能出现连续遗传现象,如双亲都是患者,则子代也都是患者,B项错误;该病符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不存在种族差异,C项错误;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D项正确。

17.【解析】选D。

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AaBb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6∶1,说明有A和B基因的家鼠为黑色,只有有A或B基因的家鼠为浅黄色,没有A和B基因的家鼠为白化。

子代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纯合子)比例为1/6AAbb+1/6aaBB=1/3。

【方法技巧】9∶6∶1特殊分离比分析

(1)9:

存在两种显性基因。

(2)6:

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

(3)1:

不存在显性基因,即双隐性纯合基因型。

18.【解析】选C。

由Ⅱ1和Ⅱ2生出Ⅲ2非V形耳尖公牛,可以推断V形耳尖由显性基因控制;再根据Ⅰ1是V形耳尖,而Ⅱ3是非V形耳尖,推断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项错。

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断Ⅱ1和Ⅱ2均为杂合子,所以Ⅲ1有1/3的可能为显性纯合子,2/3的可能为杂合子,B项错。

Ⅲ3是隐性纯合子,其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一个来自Ⅰ1,一个来自Ⅰ2,C项对。

Ⅲ2是隐性纯合子,Ⅲ5是杂合子(因为Ⅱ6是隐性纯合子),两者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2,D项错。

19.【解析】选D。

由图可以判断,蓝花植株为双显性,紫花植株为单显性,白花植株为双隐性,因此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20.【解析】选C。

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不具有特异性;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由图中碱基A(腺嘌呤)知,与之配对的①为胸腺嘧啶,则C项所述正确;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T)/(C+G)=K在每条链都成立。

【方法技巧】“三看”判断DNA分子结构的正误

一看外侧链成键位置是否正确:

正确的成键位置为一分子脱氧核苷酸5号碳原子上的磷酸基与相邻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之间;

二看外侧链是否反向平行;

三看内侧碱基配对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有无“同配”“错配”现象。

21.【解析】选D。

①处是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③氢键处;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后,得到4个DNA分子,均含有15N;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整个DNA分子中G+C=56%,则A+T=44%,由于A=T,则T=22%。

22.【解析】选C。

加入S型细菌DNA和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中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也有表面粗糙的菌落,即既有S型细菌,也有R型细菌;格里菲思的实验只是提出了转化因子的存在,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无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解析】选D。

由图分析知,图一是转录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其对应的模板链中的A+T=48%,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图二是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⑬过程,当感染RNA病毒时,可能发生⑪⑫过程。

24.【解析】选D。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因此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不含染色单体时,如果染色体的数目比正常细胞多一倍,说明复制了一次,如果是正常的2n倍则说明复制了n次,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如果DNA中有两条链都含有3H标记,有两条链都不含,则说明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中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则说明是半保留复制。

如果DNA链中带标记的是分散的,则说明是分散复制。

细胞中DNA复制已证明是半保留复制,因此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中只有1条染色单体带有3H标记。

25.【解析】选D ①的等量关系容易判断;对于②,需知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故氢键数为:

2n+3×

=

;③因A+T的总量为2n,故一条链中的A+T的数量应为n;④中计算G的数量有误,应为

=

-n。

26.【解析】选A 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而获得的;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该实验只能说明噬菌体外壳没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7.【解析】选D 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

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

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

W(卵细胞)、W(极体)、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

WW(不能存活)∶ZW(雌性)=0∶2。

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

28.【解析】选C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1的基因型为A_Dd,Ⅰ2的基因型为A_DD,而Ⅱ6为白化病患者,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AaDd,Ⅰ2的基因型为AaDD。

Ⅱ9患白化病而无高胆固醇血症,基因型应为aaDD。

Ⅱ7无白化病而患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基因型为A_Dd,Ⅱ7是AADd的概率为1/3,是AaDd的概率为2/3。

Ⅰ3的基因型为A_DD,Ⅰ4的基因型为A_Dd,Ⅱ9基因型为aaDD,因此Ⅱ8基因型应为A_DD,其中AADD占1/3,AaDD占2/3。

Ⅱ7(A_Dd)和Ⅱ8(A_DD)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2/3×1/4=1/9,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为1/2,所以两病都患的概率为1/9×1/2=1/18。

29.【解析】选B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分子中尿嘧啶与DNA单链中的腺嘌呤配对,mRNA分子中鸟嘌呤与DNA单链中的胸腺嘧啶配对,则DNA单链中腺嘌呤=26%,胸腺嘧啶=18%;DNA单链中腺嘌呤与另外一条链中的胸腺嘧啶配对,则另外一条子链中胸腺嘧啶=26%,而T=(T1+T2)/2=(18%+26%)/2=22%。

在双链DNA分子中,T+G=C+A=50%,则鸟嘌呤=50%-22%=28%。

30.【解析】选C X1为mRNA,b1为DNA单链,前者含有尿嘧啶,而后者含有胸腺嘧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常发生于DNA复制时期,图2中①过程表示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图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0分)

31.【解析】

(1)由第3组可知,此相对性状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矮甲×矮乙后代全表现为高,说明它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AAbb),矮株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AaBb)与矮乙aaBB(AAbb)杂交,后代高∶矮=1∶1。

(4)第3组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测交结果:

1/9AABB×aabb

1/9高株(AaBb);4/9AaBb×aabb

1/9高株(AaBb),1/3矮株(Aabb,aaBb,aabb);2/9AaBB×aabb

1/9高株(AaBb),1/9矮株(aaBb);2/9AABb×aabb

1/9高株(AaBb),1/9矮株(Aabb)。

所以高株玉米与矮株玉米比例为4/9∶5/9=4∶5。

答案:

(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AAbb(aaBB) aaBB(AAbb) 5(3)高∶矮=1∶1

(4)AABB∶AABb∶AaBB∶AaBb=1∶2∶2∶4高株∶矮株=4∶5

32.【解析】

(1)由于Ⅲ-1表现正常,因此基因型为aaXBY。

(2)①由于Ⅲ-2患有遗传性胰腺炎,其母亲正常,故其基因型为AaXBY,Ⅲ-3表现型正常,由于其外祖父患有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因此其母亲一定是携带者,故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者aaXBXb,概率各为1/2,若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患有遗传性胰腺炎的概率为1/2,患有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概率为1/2×1/2=1/4,因此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1/2×1/4=1/8;欲进一步确定基因型,对于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采取基因诊断的方法。

②由于胎儿的基因型为aaXbXbY,而其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其母亲的基因型只能为aaXBXb,因此多出的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造成的。

(3)由于Ⅲ-1基因型为aaXBY,Ⅲ-4基因型为1/2aaXBXB或者1/2aaXBXb,建议他们生女孩,因为生女孩不患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4)要确定遗传性胰腺炎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故④正确;要研究某种遗传病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并计算发病率,故①正确。

答案:

(1)aaXBY

(2)①1/8 基因诊断②母亲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3)女孩 生女孩不患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或患病的几率非常低(4)④ ①

33.【解析】

(1)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特定时刻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调控机制主要发生在③转录过程。

(2)由题意分析知,9号染色体上基因转移到22号染色体上,因此从变异的类型看属于染色体变异。

(3)图二表示图一中的④翻译过程,其场所是⑦核糖体。

(4)分析图二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C,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CO-NH-。

(5)由于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因此遗传信息的传递有损失。

答案:

(1)特定时刻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③]转录

(2)染色体变异(3)[④]翻译 [⑦]核糖体(4)GUC -CO-NH-(5)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

34.【解析】

(1)杂合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基因A与a是等位基因,不是相同基因,所以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不相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适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因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导致基因A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代降低。

(3)雌性亲本产生配子类型为AbD、aBD,待检雄性亲本产生配子类型为abD、ab?

,比例均为1∶1,随机组合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DD、AabbD?

、aaBbDD、aaBbD?

,比例为1∶1∶1∶1,表现为卷翅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DD、AabbD?

,比例为1∶1,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D、abD、ab?

,比例为2∶1∶1,随机交配后代基因型情况如下表:

2AbD

abD

ab?

2AbD

4AAbbDD

(致死)

2AabbDD

(卷翅)

2AabbD?

(卷翅)

abD

2AabbDD

(卷翅)

aabbDD

(野生)

aabbD?

(野生)

ab?

2AabbD?

(卷翅)

aabbD?

(野生)

aabb?

(?

从上表可以看出,若2号染色体上未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F2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若?

为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F2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答案:

(1)不相同 不遵循

(2)降低(3)卷翅∶野生=2∶1 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