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7875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

题型2 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

[四年考情统计]

年份

27题

28题

29题

30题

2018·4

近代报刊舆论宣传

中国近代电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古希腊遗迹位置

2017·11

阎立本家族

近代传媒的发展

法国建立欧洲联邦的尝试

古希腊罗马雕塑

2017·4

晚清官员考查欧洲

国际联盟的作用

雅典卫城与古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文化遗迹时序

2016·10

洋务运动

民报与革命思潮

一战与巴尔干局势

二战与爱因斯坦

[规律总结]

(1)第27、28题命题范围多出自近代社会生活单元;第29、30题多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

(2)这些题目一般综合性较大、思维强度较高,是选择题中最容易丢分的题目。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27)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

“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

呜呼!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上述言论意在(  )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答案 A

[抓题眼] “20世纪初叶”“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是关键信息,出自邹容的《革命军》。

A项符合。

[找错点] “二次革命”因宋教仁案而起,与题干内容不符。

材料与“亚洲觉醒”不相关,也不能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例2 (2018·4月浙江选考,28)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找错点] “西洋影戏”不同于“戏剧电影”。

例3 (加试题)(2018·4月浙江选考,29)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

”该论著及其所阐述的思想(  )

①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④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C

[找错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是合写《神圣家族》一书。

例4 (2018·4月浙江选考,30)人类文明的时空创造,历经岁月的冲刷,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

观察下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文化遗迹,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德尔菲遗址

B.②——雅典卫城遗址

C.③——奥林匹亚遗址

D.④——亚里士多德诞生地

答案 C

[抓题眼] 此题主要考查时空知识。

四个选项都是古希腊的遗址,只有C选项在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内,为正确选项。

 

1.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不宜再细分题型。

先审题干,再审选项,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思路。

2.先排除容易的错误选项,再辨析疑难选项,最后确定正确选项。

排除法是选择题审题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用的方法。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再进一步辨析其他选项,这样做可以节约审题时间,减少干扰项,集中注意点,以便最终确定正确选项。

3.审题干首要抓时空点、知识点和考查角度等信息。

选择题的题干中一般都隐含有时空点(如历史时代、国家、地域)、知识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考查的角度、方向(如因果、性质、特点、影响)等关键信息。

审题时,首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弄清楚,这些信息往往是确定选项的必要条件。

时段特征(时空信息)有时对解题起决定作用。

审清题干要“三看”:

一看清限制词:

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明确题目要求;二看清提示词:

审清答题的提示信息、已知条件——明确思维方向;三看清关键词:

审清肯定选择还是否定选择。

题干审读常见误区有三:

一是审题不仔细,忽视题目的各种限定条件;二是不能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思考;三是忽视题目要求,肯定选择或否定选择弄错。

4.题干中出现否定词,要向相反方向定答案(逆向思维)。

5.审清选项要三辨:

一辨:

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辨:

是否符合题干主题内容;三辨:

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1)史实叙述错误或支持错误叙述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2)选项叙述中理论观点或历史结论错误的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3)正确选项的叙述应与题干的考向密切关联。

正确选项与题干叙述联系起来在逻辑上应当是严密的,因果关系应当是正确的,二者应当有密切的相关性。

因果关系错误的选项及与题干关联不大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

6.运用直觉判断,凭一个确定性依据即可确定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表述的观点或结论要与题干的材料信息相一致。

7.不要固守陈旧的史学观点。

高考命题者多是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史学专家,他们比较喜欢把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体现在高考命题之中,以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指挥棒作用。

而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又相对滞后,致使中学教学落后于史学研究。

史学观念的差异有时成为学生答题的困惑。

考生要勇于接受新的学术方法、新的史观,不要固守过时的陈旧观点。

1.(加试题)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 D

解析 1866年,英国已经有了议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66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有了纺织工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66年,无线电报已经产生,在法国可以看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71年德意志帝国才成立,设立帝国议会,因此1866年德国不存在帝国议会,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加试题)(2018·浙江十校适应性考试)中外报刊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报刊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各类报刊已基本上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促进了政治思想、工商业、社会生活等信息传播,宣告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昭文新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自己办报的先例

B.《中外纪闻》编译西方书报,宣扬“中体西用”

C.《民报》宣传中国同盟会的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D.《火星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革命思想

答案 B

解析 《昭文新报》创办于1873年,是公认的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报纸,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外纪闻》由康有为1895年创办,是维新派的重要舆论阵地,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火星报》是列宁创办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加试题)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

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

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

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

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

”该文旨在(  )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答案 B

解析 “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

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表明希望中国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要增强自己的力量,不能完全依靠国联,但又不能把国联看得毫无价值,故B项正确。

4.(加试题)(2018·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权后建造的,可以同时容纳三万人从事宗教活动。

万神殿的圆顶在外观上半露半掩,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的塔亭,这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

天主教会把圆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而工匠们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

据此可知(  )

①大圆顶融古希腊与罗马建筑文化于一体 ②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主义 ③佛罗伦萨大教堂的修建彰显了独创精神、进取精神 ④佛罗伦萨大教堂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和政治纪念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佛罗伦萨大教堂“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的塔亭”,融古希腊与罗马建筑文化于一体,故①正确;材料中“工匠们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反映出佛罗伦萨大教堂从建筑风格角度传播了人文主义,故②错误;“这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反映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修建彰显了独创精神、进取精神,故③正确;佛罗伦萨大教堂作为宗教场所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其建筑反映出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政治纪念价值,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5.(加试题)(2018·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19世纪末,实验物理发现了一些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如黑体辐射……普朗克在维恩、瑞利研究热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辐射定律,创立了量子理论。

这说明(  )

A.物理学科是一门纯实验科学

B.普朗克是德国最伟大的科学家

C.量子理论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D.量子论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提出了自己的辐射定律,创立了量子理论”并非是普朗克的实验,故A项错误;普朗克是德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验物理发现了一些”“在维恩、瑞利研究热辐射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说明量子理论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故D项错误。

训练4 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

1.(加试题)(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中国古代某朝代的长城“起自盐泽,中经敦煌、酒泉、居延塞、光禄塞,在大青南麓与原有长城连接,然后再向东延伸到辽东。

”该长城(  )

①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②全长五千多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 ③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④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蒙古、女真民族的南下侵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汉武帝时修建了外长城,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千米,所以②讲的是秦长城,不符合题意;④指的是明长城,不符合题意;故①③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加试题)(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

A.孔子:

“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亚里士多德:

“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印度的释迦牟尼:

“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答案 D

解析 “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表明这是中庸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避免两种极端表明这是中庸思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加试题)(2017·湖州期末)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下列属于他们思想共同点的有(  )

①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②重视教育,因材施教 ③崇尚民主,追求公平 ④追求道德,遵循法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故①正确;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因材施教,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故②正确;崇尚民主,追求公平的是亚里士多德,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③错误;追求道德,遵循法治的是亚里士多德,孔子也强调道德,在政治上主张“内圣”、仁政,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加试题)(2018·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晚明著名学人董其昌曾云:

“成、弘间,师无异道,士无异学,程朱之书,立于掌故,称大一统……时文之变而师古也,自北地(李梦阳,甘肃庆阳人)始;理学之变而师心也,自东越(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始。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师心”强调“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B.“大一统”因程朱理学成为主流而巩固

C.明代中叶文风与思想变迁冲击程朱理学

D.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在本质上根本对立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时文之变”“理学之变”反映出明代中叶文风与思想变迁都冲击程朱理学。

5.(加试题)(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国语》记载,祭公谋父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

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慎用武力、偏重怀柔的思想,影响深远。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采取笼络办法的是(  )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 ③“改土归流” ④扩建避暑山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唐太宗设置羁縻府州有利于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故①正确;康熙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有利于笼络蒙古族上层分子,故②正确;“改土归流”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措施,不属于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笼络,故③错误;康熙扩建避暑山庄有利于笼络蒙古族上层分子,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6.(加试题)(2018·金华市十校高三联考)福建自古以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备受中央政府重视。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秦王朝通过修筑灵渠征服了岭南地区,设置南海郡对福建进行有效管理

B.康熙帝击败了盘踞福建的耿精忠叛乱,并于1684年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

C.鸦片战争后,福建的福州、厦门被迫开放,福建诞生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改革开放后,福建有两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答案 B

解析 “秦王朝通过修筑灵渠征服了岭南地区”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康熙帝时期,平定“三藩之乱”耿精忠逃往台湾,最后被消灭,1684年设台湾府,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厦门等地被迫对外开放,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没有民族工业,故C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改革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成为最早的对外开放区,福建省只有一个,故D项错误。

7.(加试题)(2018·浙江省选考科目冲刺)下面为清嘉庆时的文人沈廷桂摹仿《阿房宫赋》所作的一篇骈文。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八股立,三场设,秀才集,贡院塞。

覆压九千余号,不见天日。

行台北构而西折,直登文场。

一位主司,各谨关防。

头炮警众,二炮开阁,听点传呼,争先捷足。

各抱考具,铺阵紧缚。

挨挨焉,挤挤焉,凳脚篮头,猝不知为何人跌落。

A.读书人扭曲的社会价值观

B.八股取士使科考更加成熟

C.科举考生已没有尊严可言

D.对科举考生的搜验很严格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科举考试搜验严格的状况,未提及读书人的价值观问题,故A项错误;八股取士推动科举制走向僵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科举考试考场要求严格,与考生的尊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清朝科举考试的严格秩序,故D项正确。

8.(加试题)(2018·绍兴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紧资助剿,甚为得力。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逮其久,风气渐开,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此材料(  )

A.其中“设局铸造开花炮弹”指的是设上海轮船招商局

B.表明洋务派认为创办机器工业是抵抗侵略的自强措施

C.是甲午战败后“实业救国”思想在清政府内部的反映

D.可论证洋务派希望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B

解析 其中“设局铸造开花炮弹”指的是设江南制造总局,故A项错误;“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表明洋务运动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故B项正确;1865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洋务派的求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地主阶级的求富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错误。

9.(加试题)(2018·嘉兴模拟)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

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

D.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报刊的作用,没有强调交通、通讯的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新学社群成员聚看报刊,但没有反映对新学社群产生的影响,材料中也没有说明新学社群的性质,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9月失败,而且维新变法运动也没有深入社会基层,故D项错误。

10.(加试题)(2018·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检测)“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冢祭三叩谢邓公。

”下列有关该人物的历史活动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④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

答案 C

解析 材料涉及的人物是邓小平,从1980年3月到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92年邓小平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198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②,选择C项符合题意。

11.(加试题)(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27)苏格拉底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

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这一观点(  )

①指出了知识是人生存之本 ②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 ③认为人的道德水平是相等的 ④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是“知识即美德”,有知识有美德的人是世界万物的尺度,讲求知识和美德,它有别于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故①错误,④正确;古希腊中期哲学充满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神,肯定了人的地位,故②正确;苏格拉底认为人相互间的道德不一样,有知识的人有道德,故③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12.(加试题)(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和全盛时期的中心罗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列属于拉斐尔留存的文化遗产的是(  )

①《带金莺的圣母像》    ②《天使报喜图》

③《雅典学院》      ④《戴面纱的女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带金莺的圣母像》是拉斐尔的作品,故①正确;《天使报喜图》是达·芬奇的作品,故②错误;《雅典学院》是拉斐尔的作品,故③正确;《戴面纱的女人》是拉斐尔的作品,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3.(加试题)(2018·浙江省选考科目模拟)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

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这表明路德(  )

A.维护上帝权威

B.主张因信称义

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答案 B

解析 维护上帝权威忽视了材料中“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与材料中“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相符,故B项正确;信仰自由与材料中“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不符,故C项错误;王权高于教权与材料中“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符,没有涉及王权,故D项错误。

14.(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答案 C

解析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对黄帝、卢梭、华盛顿、墨翟的宣传是为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不是树立人生新坐标,故A项错误;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不是《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中西人物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C项正确;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人物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进行舆论宣传,动员民众,故D项错误。

15.(加试题)(2018·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爵士乐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

这说明(  )

A.反种族歧视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

B.美国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C.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时代性和群众性的特征

D.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爵士乐的传播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爵士乐作为现代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