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7873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docx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

鼻咽癌合并肺癌一例

1临床资料

患者李xx,男性,39岁,广东怀集人,因“反复

涕血2月余,发现右上颈肿物3周”于2006年3月来我院

就诊。

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为涕血、鼻咽部肿物和右上

颈部肿大淋巴结。

既往史: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

家族

史、药物过敏史等均无特殊。

通过鼻咽镜病理活检,鼻

咽病灶确诊为鼻咽非角化性鳞癌(WHO分型:

Ⅱ型),

免疫组化:

P53(+),P63(+),CK-H(+),CK-L(+),CK

(+),CK5/6(+/-),CEA(-),CK7(-),TTF-1(-),肿瘤

组织EBERs(EBV-encoded RNAs,Epstein-Barr病毒编码RNAs)原位杂交:

(+)(图1A)。

病人的胸腹CT、骨ECT

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断为:

①鼻咽癌(T3N1M0,Ⅲ

期),②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于2006年4月至6月接

受对鼻咽和颈部淋巴结病灶实施的根治性放疗,其中

原发灶(剂量70 Gy/35 Fr)、区域淋巴结转移灶(剂量

64 Gy/32 Fr)和颅底(8 Gy/4 Fr)。

同期给予顺铂qw×

3程化疗(3程后因毒性反应停止同期化疗)。

治疗后复

查见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全消。

定期随访至2007年7月

(13个月后),患者因咳嗽于我院就诊,查CT发现左

肺上叶肿物伴左下肺小结节及左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图2A)。

行支气管镜活检,结果为低分化腺癌,CK(+),

CEA部分(+),CK7(-),TTF-1(-),P63(-),肿瘤组织

EBERs原位杂交:

(-)(图1B)。

ECT示左股骨上段骨代谢

活跃,考虑骨转移。

血EB病毒DNA拷贝数:

1.98×105拷

贝/mL,并定期监测(图3)。

鼻咽镜检未见明显复发征象。

诊断为:

①左上肺腺癌伴左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T2N2Mx),②左股骨转移瘤,③鼻咽癌放化疗后,④

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于2007年8月-9月接受“紫杉醇

(175 mg/m2)+卡铂(AUC=5)”方案化疗2程,疗效评

价PD。

于2007年9月-12月行“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长春瑞滨(25 mg/m2,d1、d8)”方案化疗4

程,2程后疗效评价PR(图2B),4程后疗效评价PD。

后患者放弃化疗,仅以支持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卒于

2008年3月。

2讨论

1932年Warren等[4]提出了的重复癌的诊断标准:

每个肿瘤具有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②每个肿瘤的部

位不相连;③必须排除第二癌为先诊癌肿浸润和转移的

可能。

根据先确诊的第一癌与第二癌确诊的时间间隔,

又可将重复癌分为:

①同时性重复癌,二者同时确诊或

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②异时性重复癌,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

自1882年Billroth报道首例重复癌患者以来,各种

各样的重复癌病例报道陆续出现,不过针对鼻咽、肺双

原发癌的报道却不多。

Wang等[5]统计了1979年-1993年

1 549例鼻咽癌患者中第二肿瘤发生的情况,发现了2例

鼻咽、肺双原发癌的患者,占全部第二肿瘤患者的5%

(2/39),占全部患者的0.1%(2/1549)。

但近年来,

特别是在鼻咽癌流行区,鼻咽、肺双原发癌似有增加的

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肺癌、鼻咽癌治疗

水平的提高,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随着患者生存的延

长,患者中出现第二肿瘤的情况相应增加。

②病理诊断

方法的进步。

各种病理学新技术,特别是利用分子探针

对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RNA(EBV-encoded RNAs,

EBERs)进行的原位杂交技术的出现,为鉴别转移性鼻

咽癌和原发性肺癌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WHO分型,鼻咽癌分为3型。

Ⅰ型为角化性

鳞状细胞癌,Ⅱ型为分化型非角化性癌,Ⅲ型为未分化

型癌[6]。

Ⅱ、Ⅲ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占流行区总发病

的95%以上[7],已证实其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8-11]。

EBERs(EBV-encoded RNAs)是EB病毒编码的无3'端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的小RNA,包括EBER1和

EBER2,本身不编码蛋白,在EB病毒潜伏感染时转录数

量最多,每个细胞中可达106拷贝[12,13]。

鼻咽癌患者中,

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不仅可以在原发灶持续测出EBERs

表达[14]。

而且在转移灶中同样可以测得。

有学者使用原

位杂交的方法对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了原发灶和

转移灶的EBERs检测,发现所有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

均表达EBERs,二者高度一致。

故目前认为EBERs检测

可用于疑似鼻咽癌病例的鉴别[15]。

肺癌的病理分型主要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性。

非小细胞性肺癌又可进一步分为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

等。

亦有人对肺癌患者中EBERs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Wong等[16]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流行区167例未经挑选的

NSCLC患者进行了EBERs检测。

发现有9例(5.4%)患者

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而这9例患者的形态学分型都是肺

淋巴上皮瘤样癌。

Chen等[17]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127例

NSCLC患者的标本进行了检测,发现除了5例淋巴上皮瘤

样癌均为EBERs阳性外,少数肺鳞癌(5/43)患者亦表

达EBERs。

但这些鳞癌患者EBERs信号的强度、阳性细

胞的数目都明显低于淋巴上皮样癌。

作者认为这与EB病

毒在不同类型NSCLC中的作用及表达程度有关。

故目前

除了已经明确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外,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其在其他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中

的作用。

因此,在原有病理学方法基础上,辅以EBERs

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对肺部原发性癌和继发于鼻咽癌的肺

部肿物进行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同时或相继出现的鼻咽与肺部癌性肿

物存在无法从组织形态学上加以区分的可能。

在此情况

下,患者需要借助EB病毒的相关检测进行鉴别诊断,包

括血清学抗体检查、PCR法检测EB病毒DNA、免疫组化

检测LMP蛋白、原位杂交检测EBERs等[15],其中以原位

杂交检测EBER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18]。

鼻咽、肺重复癌与鼻咽转移癌或复发癌的治疗有着

显著的不同。

重复癌的治疗方案虽无大宗病例报告,但

一般遵循各癌相应的处理原则进行。

有手术指征的第二

原发癌,应尽早手术治疗,疗效与单发癌相似,而转移

癌、复发癌多采用姑息性治疗。

就本例鼻咽、肺双原发

癌而言,治疗有其特殊性:

①患者同时存在远处转移:

患者存在无法确定来源的骨转移病灶,治疗以姑息性质

为主。

②患者存在基础疾病:

患者同时患有慢性肾小球

肾炎,化疗方案需要调整,需要舍弃一些疗效确切但肾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

顺铂等)。

③鼻咽癌和肺癌化疗

的有效药物存在重叠:

紫杉类、铂类、吉西他滨、长春

碱类等均是对鼻咽癌和肺癌有效的化疗药物,对治疗无

法确定来源的转移灶有利。

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患者对

化疗不敏感,甚至对一些方案出现了继发耐药,虽一度

出现肿瘤缩小,但总体疗效一般。

李威等[19]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6例双原发癌病

例统计后发现,第二原发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为34.6%。

有人认为,异时性多原发癌发生间隔的时间越长,预后越

好;而同时发生两原发癌并且恶性程度高者预后差(双侧

原发性乳腺癌除外);但多原发癌者若出现转移,则生存

期明显缩短[20]。

实际上上多原发癌的具体生存还与原发癌

的部位、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相关[21]。

就本例而言,由于治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的预后

显著改善。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

别达95%、80%、62%、40%[1]。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则

相对较差,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

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只有67%、57%、55%、38%-39%、23%-25%、3%-7%、1%[22]。

例患者自诊断鼻咽癌起,生存24月;自诊断鼻咽、肺双

原发癌合并骨转移起,生存仅9月。

预后与既往研究结果

相符。

最后,由本病例可得到几点启示:

①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常常“尽可能用一种疾病来解释患者所

有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这一原则有其道理,但不能绝

对。

Warren提出的三原则是对转移癌和重复癌进行鉴别

诊断的金标准。

在诊治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标准

理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②鼻咽、肺双原发癌在流行区

并不少见,其鉴别诊断不仅依靠组织形态学,还可通过

EB病毒的相关检测进行,其中EBERs原位杂交法相对

特异和敏感。

但须注意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其他病理类

型的个别病例亦可表达EBERs。

故鉴别诊断时应该结合

多项指标综合进行。

③鼻咽、肺双原发癌患者的治疗遵

循各癌相应的处理原则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条件进行综

合。

④鼻咽、肺双原发癌患者的预后,与各癌分期、部

位、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相关。

存在转移者预后不佳。

T细胞性淋巴瘤并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发热2周于2008年6月6日入院。

呈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7.8℃。

伴有轻度头痛,无畏寒、咽痛,无咳嗽、咳痰。

在门诊予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甲肟等药物治疗后未见好转。

入院查体:

T36.5℃,P70次/min,R20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未见焦痂;门诊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上胆固醇结晶,泌尿系未见异常。

肥达外菲试验阴性,血常规:

WBC5.1g/L,N0.74。

入院后予美洛西林、氯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最高达40℃,予对症处理后可下降。

于6月9日开始出现解血便,每次量约300ml,共5次,血压低,予输血、生长抑素(进口)500ug/h,奥美拉唑(合资)8mg/h持续静滴、血凝酶止血等治疗,患者出血不止。

行结肠镜检查提示进境距肛门40cm,见大量暗红色血液,视野不清,无法进境。

ECT(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提示升结肠平脐部可见异常示踪剂浓聚,考虑该部位出血可能性大。

于6月10日行全麻下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升结肠距回盲瓣5cm有一息肉样隆起病变。

大小约1.5cm×3.0cm,粘膜表面溃烂,可见血痂附着,升结肠到回肠110cm以内有大量暗红色血块,肠系膜有大量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肝脾、胃小肠未见异常,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中术后予输血、止血、补液等治疗。

术后转加强治疗科予重症监护、辅助呼吸。

患者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解血便。

于6月12日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创面广泛渗血,吻合口未见异常,肠管粘膜下出血,肠腔内有较多暗红色血块,予置管引流。

病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学院)会诊报告:

结肠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殊类型),肿瘤组织累及肠壁全层,伴坏死及溃疡形成(肿瘤细胞浸润生长,破坏肠壁,瘤细胞异型明显,核染色细腻,间质水肿明显)免疫组化:

瘤细胞CD3(+),CD8(+),粒酶B(+),CD30(-),CD20(-),CD792(-),CD5(少部分+)。

血培养:

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尿培养有白色念珠菌,骨髓象提示反应性骨髓象。

病理回复后于COP方案化疗1d,患者病情继续恶化,于6月16日抢救无效死亡。

2讨 论

肠道型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intestinalTcelllymphoma,ETCL),亦称肠病相关性淋巴瘤,是原发性肠道的结外型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极高,本病少见。

以前曾误称为肠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肠型恶组),近年来病理界已明确其来源于NK/T细胞,属外周型恶性淋巴瘤。

本病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吸收不良症状及进行性加重的消瘦和腹痛。

可伴有腹泻、便血等症状,病情进展极快,病程的中晚期常出现发热,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常表现为不可控制的高热,常规抗炎治疗及常规的解热镇痛剂均无法控制,但发热初期激素类药物往往可迅速退热,而病程晚期即使大剂量激素冲击也无法控制高热。

另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骨髓抑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往往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贫血,多为中至重度贫血,并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显著减少,但外周血及骨髓中绝少查到异性细胞。

病程的中晚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以便血为主,有时便血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但多数便血出现在持续发热一定时期后,出血量有时很大并导致失血性休克,大量便血常常继发于激素应用之后,因此使用激素时应警惕下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本病晚期常出现肠穿孔,穿孔后病情迅速恶化,一般在行肠穿孔手术治疗后1-2月内死亡,即使临床无典型穿孔表现,因肠道穿透性溃疡存在,患者也往往出现大量腹腔内渗液并合并感染,因而出现典型的腹膜炎表现,由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往往接受外科治疗,其预后与肠穿孔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同,一般在手术治疗后1-2月内死亡[1]。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组织结构较复杂,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为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具有淋巴结、肝脾等肿大,骨髓及外周血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患者常清瘦、发热、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病程呈进行性、侵袭性的特点,预后差。

(2)肠黏膜相关淋巴瘤:

年龄偏大,多有肿块,侵蚀上皮呈淋巴上皮病变。

免疫组化标记为:

B细胞性的低度恶性淋巴瘤。

(3)肠白塞氏病:

其基本病变为纤维素坏死性小血管炎与血栓性静脉炎及周围炎,引起多发性肠溃疡病。

患者常伴有口腔、外生殖器溃疡及虹膜炎。

(4)克隆氏病:

肠壁高度水肿,黏膜鹅卵石状外观,常有裂隙样溃疡。

镜下为非特异性慢性炎,75%无干酪样性坏死的结核样肉芽肿。

(5)伤寒:

临床上有慢性高热,神智淡漠,相对缓脉,血中白细胞减少。

肥达氏反应阳性。

血、粪、尿可培养出伤寒杆菌。

病理活检可找到典型的伤寒肉芽肿[2]。

 

肾类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例1:

男,49岁,因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余入院,无腰

痛、高血压病史。

CT显示双肾下极皮质相连,左肾增大,上中部

有5cm×6cm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其内见钙化,增强

后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

静脉肾盂造影

示马蹄形肾,临床诊断为马蹄肾并肾癌。

入院4d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左肾中上部有一6cm×5cm×5cm肿块,

呈灰白色,切面呈囊实性,囊内充满暗红色血性状物,囊壁厚薄

不均匀。

镜检:

肿瘤细胞成分单一,瘤细胞排列成缎带状、脑回

状,细胞巢间有丰富的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小而形态一致,呈圆

锥形或多边形,界限不清,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核分裂罕见。

疫组织化学:

细胞角蛋白(AE1/AE3)、嗜铬粒蛋白A(CgA)、波

形蛋白(vimenti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

病理诊

断:

肾类癌。

术后随访1年,CT检查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

例2:

男,36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实性占位1周入院,无腰痛、

发热,无腹泻、面部充血、心血管症状表现,无高血压病史。

右肾

下极有一囊实性占位病变,约5cm×3cm×4cm大小,部分肾实

质破坏,囊性部分可见高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强化明

显,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

诊断为右肾癌。

入院3d后在全身麻

醉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右肾下部有一约5cm×3cm×4cm大小

肿块,切面呈囊实性,内壁凹凸不平,囊内有暗红色血块状物,

实性部分呈灰白色,质地中等。

术后病理:

肿瘤细胞较单一,瘤

细胞较小,呈圆形,染色质呈点彩状,核分裂罕见,肿瘤内纤维

血管组织丰富,周围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转移。

免疫组化:

突触

素(Syn)、CgA、NSE、vimentin阳性,S-100蛋白、胰岛素阴性。

病理诊

断:

肾类癌。

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

2文献资料

检索国内外文献,1966年由Resnick首次报道,国内外共报

道约60例[1,2],多为个案或小病例报道,其中Hansel等[3]有21例,

大多数无症状,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其中4例有马蹄肾,2例肾

结石,大多数病例肿瘤与周围肾组织界限清楚,11例突破包膜

侵犯肾周软组织或肾盂脂肪,5例局部浸润。

镜下主要有4种病

理结构:

呈柱状排列成锻带状、脑回状;伴致密纤维化间质的梁

状结构;灶性实性巢状结构;灶性腺样腔隙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主要表现:

Syn、CgA、Cam512和vimentin阳性。

3讨论

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0.08%~0.50%,主要见于胃肠道和呼吸道,原发于肾脏的类癌

非常罕见[2],已有的报道多为个案或小病例报道。

类癌是一组嗜

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目前认为肿瘤一部分来自神经外胚

层-神经嵴细胞,另一部分来自神经内分泌的原始外胚层细胞,

二者广泛分布于体内,均可形成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是来源于

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类癌

(高分化);不典型类癌(中分化);小细胞癌(低分化)三类,能产生

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能分泌具有

强烈生物活性的血清素(5-羟色胺)、胰舒血管素和组织胺,有的

还分泌其他肽类激素。

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性可因其发

生部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肾类癌患者中未发现伴有心血管症

状、皮肤潮红、慢性腹泻、面部充血及类癌危象等类癌综合征的

全身症状[3]。

肾实质和肾盂目前没有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所以

肾原发性类癌的组织起源仍不明确[4,5],Romero等[1]认为可能与

胚胎发育时期神经嵴或胰腺组织的错位、慢性感染引起移行上

皮肠上皮化生、肾外的原发性肿瘤肾转移、多潜能干细胞向神

经内分泌细胞分化等因素有关。

有多个国内外个案报道与马蹄

肾等先天性疾病共同发生,马蹄肾发生类癌的相关危险性是正

常肾脏的62倍[6],提示马蹄肾发生类癌的比例较高。

肾类癌是一种分化相对较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Hansel等[3]的报告发病年龄27~78岁,平均52岁,本组2例患者相符,男女发

病率相近,大多数无症状,可有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等症

状。

国内外报道中均未发现有类癌综合征。

临床影像学诊断主

要依靠CT、MRI、B超等,CT下多表现为实质性肿块,而马蹄肾类

癌多表现为囊实性占位,部分肾实质破坏,增强扫描肿块实性

部分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上述表现与较多肿瘤出

血囊性变有关[7]。

26.5%的病例瘤肿内可见钙化,增强CT扫描显

示低密度肿块影[2]。

此外,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能与肿瘤组织

的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地结合,敏感性高达85%,已被用于肿

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识别[5]。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大体病理标

本切面与肾癌不同,多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边界清楚。

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方形,柱状多边形或圆形,瘤细胞巢由血

窦围绕,不同分化肿瘤细胞的形态差异较大,细胞核均匀一致,

很少有核分裂相,细胞质内含有类癌嗜酸性颗粒。

免疫组织化

学在其诊断中意义重大,肿瘤特征性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Syn、CgA和NSE等,与肾细胞癌不同,类癌不表达CD10、CK7和

Ksp-cadherin。

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佳治疗方案,文献报道[3]15例肾类

癌术后进行了3个月~11年(平均37个月、中位36个月)随访,其中

诊断时即有肝和骨转移的1例于术后11个月死亡,1例于术后11

年无瘤死亡,7例无瘤存活,6例带瘤存活。

化学治疗对类癌的效

果较差,放射治疗为姑息性治疗。

马蹄形肾一般有多发肾动脉

及静脉,术前应行肾血管造影,以便切除肿瘤时阻断变异肾动、

静脉,以防术中失血过多。

多个相关文献认为[1,4,8]肾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病程相对

较长。

因目前病例数少,难以获得有意义的预后统计学结果。

尽管为低侵袭性肿瘤,但易发生浸润和转移,常累及肝和淋巴结,

有文献认为预后和肿瘤的大小、细胞的异型性及核分裂数有

关,发生于马蹄肾或畸胎瘤的患者预后相对要好[1]。

本组2例患

者术后随访1~2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

 

原发性肺淋巴瘤一例误诊分析

1病例资料女,44岁。

因反复胸闷、咳嗽1月余入院。

患者1个多月前出现胸闷、咳嗽,偶伴黄痰,无发热、咯血,在当地医院按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半个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仍感胸闷、气促,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CT及X线胸片示:

左肺下叶肿物,周边毛刺状明显。

以“左肺下叶占位(肺癌可能?

)”收入胸外科。

查体:

浅表淋巴结不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脾未触及。

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LDH)均正常,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无阳性发现。

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左肺下叶有一直径4cm肿物,切除左肺下叶。

术后病理诊断:

(左肺下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性,滤泡中心细胞性Ⅱ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化):

CD20(+),CD3(-),Kappa(+),lamda(-)。

确诊为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pulmonarylymphoma,PPL),术后3周起规律行CHOP方案化疗,共4个周期,并定期随访,现为手术后1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复发转移。

2讨论

1 发病概况 PPL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外型淋巴瘤,归为系统性肉芽肿病,男女比例接近1∶1。

临床上以呼吸道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为主要表现的PPL罕见[1],笔者检索《临床误诊误治》杂志光盘版1996年1月~2008年7月收录文献,在389篇“淋巴瘤”相关文献中,仅2篇与PPL有关。

沙正布等[2]总结108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肺部非癌性病变,仅1例为PPL;古丽巴哈尔[3]报道该院1994~2004年间仅确诊PPL9例。

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PPL大多仍沿用如下诊断标准[4]:

①有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②影像学无明显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无肺及支气管其他部位淋巴瘤的证据;③无肺和支气管外组织或器官淋巴瘤。

3误诊原因 复习相关文献[2~5],我们发现PPL术前诊断困难,古丽巴哈尔报道的9例均误诊。

分析误诊原因为:

①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此为本病误诊的重要原因,PPL表现为肺内单一占位病灶,呈分叶状,轮廓较清楚,因瘤组织向周围肺野浸润致使肿物周围呈棉絮状、磨玻璃状改变,本例与文献报道相似,术前因为CT片示病灶有明显毛刺状考虑肺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NHL。

②纤支镜不易取得组织学诊断依据:

由于PPL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下组织或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沿淋巴管浸润性生长及蔓延,较少累及支气管内膜,纤支镜活检标本极少能获得阳性诊断依据,本例术前纤支镜检查即阴性。

24 提高术前诊断率措施 本例提示,当肺野内出现孤立性圆形或类圆形、边缘较光整、清晰且质地均匀、偏向肺野中外带的占位病变,尤其经动态观察生长缓慢时,诊断应想到PPL的可能。

薄层CT或高分辨率CT有助于对病变的观察,但是由于PPL病变特点呈多样性,具体CT的诊断标准尚需进一步总结。

红细胞沉降率、LDH及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不能作为除外本病的依据,应尽快行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诊断及免疫组化诊断。

对于能够完整切除的单发病灶可以考虑直接手术切除,结合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做出相应诊断和治疗。

25 治疗原则 对于PPL的治疗问题尚有一定的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为首选方法[6]。

术中彻底切除肺内肿瘤,同时清扫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手术后给予正规的全身联合化疗。

但对于双侧病变、肺外浸润、复发的病例则应考虑放疗和化疗。

化疗时根据病理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化疗方案,霍奇金淋巴瘤混合型选择MOPP方案,NHL选择CHOP方案。

本例采用手术加CHOP方案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次误诊一例

1病例资料男,56岁。

因头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