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篇编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769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专篇编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全专篇编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全专篇编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全专篇编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全专篇编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专篇编制.docx

《安全专篇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专篇编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专篇编制.docx

安全专篇编制

前言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国家局有关文件

2.地质资料及审批文件

3.有关设计文件及审查

4.安全预评价

5.设计委托函

6.有关规程、规范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三、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安全评价

1.设计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2.安全评价

四、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矿井简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井田简况

一、地理简况

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

年最高和最低气温,雨季时间、年平均及最大降雨量、最高洪水位。

最大冻结深度,最大风速。

地震烈度。

二、主要自然灾害

三、矿区开发史

现有生产井、在建井、规划井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四、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第二节安全条件

一、地质特征

井田内地层,成煤时期,煤层赋存情况。

二、地质构造

断层情况及特性表(表1-2-1)、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火成岩侵入情况及对煤层的影响。

三、煤层及煤质

煤层层数、厚度、倾角、节理、层理发育情况。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层露头(含隐露头)及风化带情况。

煤层特征表(见表1-2-2)

四、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指数、煤层自然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地温情况

邻近矿井瓦斯、煤尘、煤的自燃、煤与瓦斯突出、地温等实际及鉴定研究成果。

五、水文地质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含水层类型;井田邻近矿井和小窑涌水及积水情况以及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第四系含水层特征及埋藏情况;砂岩水、太灰、奥灰赋存及含水情况;砂岩水、太灰、奥灰赋存及含水情况;矿井正常涌水量和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是否受水威胁。

六、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矿井设计简况

一、工程性质

本矿的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还是技术改造。

二、井田开拓开采

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详细介绍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划分、采区划分、采区布置、采掘面布置及主要设备等。

插图:

开拓平、剖面图。

三、提升、排水、通风和压缩空气设备

装有提升设备的井筒特征、各水平标高,主提升设备、辅助提升设备。

矿井主排水设备。

矿井设计压缩空气总量、空气压缩机设备及压气管路等。

四、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地面铁路、公路及其它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五、地面生产系统

煤质、煤的用途及加工方式,主副井生产系统、矸石系统、辅助设施等。

六、工业场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涝、地面建筑及煤柱

工业场地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防洪排涝标准及措施;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和居住区建筑,场地及各种建、构筑物煤柱。

七、供电及通讯

供电电源、电压、电力负荷、送变电方式、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讯等。

八、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及供热

矿井水源、给水量、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井上下消防洒水系统和供热系统。

九、技术经济

建井工期、劳动定员汇总表、劳动生产率,静态及动态投资,各种经济指标及经济分析、经济评价等。

第二章矿井通风

第一节简况

一、井田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和瓦斯突出及地温情况

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对各水平瓦斯等级及地温变化的预测和依据

第二节矿井通风

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

1.简述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及矿井开拓方式。

2.通风方式。

3.通风系统。

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时间

1.矿井初、后期风井数目及位置。

2.风井功能、服务的水平和区域及时间。

三、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四、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

五、安全逃生途径

1.矿井安全出口设置及保证措施。

2.井下避灾路线及图纸。

六、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1.风量计算(含备用风量)及分配。

2.通风网络解算及总阻力。

3.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评价。

七、通风设备及反风

1.矿井前后期风量,最大、最小负压和通风设备选型。

2.通风机设置及要求。

3.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八、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

1.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2.矿井开拓、采掘布置、风井数目与井筒装备、设施对矿井安全的影响。

3.其它安全保证措施(沿空掘巷的防漏风措施、长距离掘进工作面保障供风量的措施)。

第三节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

一、矿井的致热因素

开采水平原岩、煤层温度及分布情况,巷道所在层位岩石及煤层物理性质,热害种类、热害程度及致热因素分析。

二、风温预测及热害对职工的影响

三、各种降温措施的经济技术比较及设备选型

1.开拓、采掘布置措施。

2.通风系统及通风管理措施。

3.人工制冷、降温等措施。

(1)制冷量。

(2)降温系统方案的确定。

(3)降温设备选择。

(4)降温管路布置。

4.其他降温措施

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

第一节粉尘

煤尘爆炸指数及煤尘爆炸性,煤尘爆炸性指数来源,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煤尘、岩尘)的职业危害。

第二节防尘措施

一、防尘措施

各个采掘工作面、装载点、卸载点、运输、仓储……等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采用的降尘、除尘、捕尘以及对沉积在巷道中的煤尘所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二、回采、掘进工作面除尘

从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钻孔凿岩放炮、湿润煤体,回采掘进设备(含综采机组、掘进机组、输送机)采取的降尘、除尘和个体防护措施。

三、煤层注水防尘

(一)设计依据

1.煤的水分、孔隙率、透水性、饱和含水率、裂隙、节理、层理、破碎、硬度等情况。

2.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孔隙率、透水性、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率。

3.煤层的厚度、倾角、稳定性、构造、结构以及夹石的岩性、厚度、结核伴生情况、煤尘爆炸指数。

4.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采煤、掘进装备,回采工作面月进度、月产量、通风方式、进回风巷支护方式及断面尺寸。

5.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二)煤层注水防尘

1.注水方式的选择。

2.注水参数的确定。

3.注水系统的选择。

4.注水设备及仪表的选择。

四、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水源的选择,水质、水量、水压及消防水升压和降压的设备和装置;水池容量及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利用井下水时应论述对水质和水压采取的措施以及设备选型、安装地点。

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管路系统中应有:

各个消防设施(含支管和阀门)设置地点及消火栓设置地点;各个装载点、卸载点、转载点、煤仓、输送机喷雾洒水给水点;各个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给水点;各个设置隔爆水槽、水袋、水幕、冲洗井巷壁煤尘给水点;各个采、掘工作面喷雾洒水、采煤机、液压支架、输送机、掘进机、凿岩机、电钻、水封爆破与水炮泥给水点……位置。

五、粉尘传感器布置见第八章第三节,粉尘检测仪表见第九章第一节

第三节防爆措施

一、防爆措施

防止煤尘瓦斯爆炸的措施,对井巷中积聚的煤尘采取的防爆措施,采取哪些防止浮游煤尘发生爆炸和防止沉积煤尘再次飞扬起来参与爆炸的防爆和综合防爆措施,消灭引燃煤尘的煤源的措施。

二、井下电气设备及保护的选择、井下电气设备和测量仪器仪表检修搬迁、操作……等要求

第四节隔爆措施

一、隔爆措施

防止爆炸由局部扩大为全矿性的灾难所采取的措施。

二、隔爆水棚(水槽、水袋)、岩粉棚

1.水棚的结构与选型。

2.水棚的计算与布置。

3.水棚给水系统(见井下综合管网系统图中消防洒水管路部分)。

三、隔爆岩粉棚

1.岩粉棚的结构与布置。

2.对岩粉的要求和岩粉原料。

3.岩粉棚的计算与布置。

第五节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

一、防尘系统简介

(一)主井生产系统(选矸楼、筛分楼、煤仓、转载点、输送机栈桥、井口房、储煤场……等)和副井生产系统尘源及防尘系统简介

(二)矸石系统防尘简介

二、防尘措施及装备

(一)主井生产系统(选矸楼、筛分楼、煤仓、转载点、输送机栈桥、井口房、储煤场……等)和副井生产系统喷雾洒水、通风及其它除尘措施和装备

(二)矸石系统喷雾洒水除尘措施及装备

第四章瓦斯灾害防治

第一节瓦斯

矿井瓦斯赋存状况、各煤层瓦斯含量,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确定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含量梯度。

瓦斯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

第二节防爆措施

论述水平标高巷道布置、采掘工艺对矿井瓦斯涌出的影响,如何防止瓦斯积存;确保矿井的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保证各作业地点有足够的风量和合适风速;井下电气设备及保护的选择;消灭井下引燃(爆)的火源等采取的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

瓦斯抽放与利用。

瓦斯及其他气体传感器布置见第八章第三节,瓦斯及其他气体检测仪表见第九章第一节。

第三节隔爆措施

见第三章的第四节(在煤尘、瓦斯爆炸发生时,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状况)。

第四节开采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防突措施

一、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1.井田成煤时期,煤层赋存与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及其变,煤种、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厚度,地质构造及破坏程度。

2.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成分、煤层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钻孔透煤时瓦斯涌出动力现象等。

3.矿井与邻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情况,突出的煤层和深度,突出的地点以及所处煤层、地质构造情况,突出的类型、原因、基础数据等突出动态和规律。

4.叙述确定为突出煤层的依据、所采用的预测方法和各项指标值,说明矿井各煤层的特征。

5.叙述突出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

二、矿井设计中防突措施

(一)叙述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和回采工作面布置参数;矿井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方面是否符合有关防突规定。

(二)开采保护层

叙述开采保护层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1.保护层的确定

1)保护层的性质。

2)保护层的选择。

2.保护层作用有效范围的圈定。

1)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有效垂距。

2)沿走向的保护范围。

3)沿倾斜的保护范围。

3.叙述开采保护层的几个技术问题。

1)主要巷道布置。

2)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地点的选择。

3)在有抽放瓦斯系统的矿井开采保护时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瓦斯。

4)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5)保护层的回采工作面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超前距离的确定。

6)突出煤层中防止在应力集中的影响范围内布置采掘工作面。

7)开采保护层,一般不留煤柱,留煤柱应采取的措施。

8)在突出煤层或瓦斯喷出区域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局部风机选择。

9)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前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及采区上山布置方式选择。

10)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三)其它防突措施

1.单一突出煤层(无保护层可采的煤层群)防突措施。

1)预抽煤层瓦斯方法。

其抽放方法和钻孔布置方式见本章第四节矿井瓦斯抽放有关内容。

在确定钻孔布置方式和抽放参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2)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有效性指标的确定和依据。

2.石门(立井、斜井及其它井巷)揭煤、煤巷掘进、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

(四)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器

根据矿井的实际需要,选择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预测预报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仪器。

(五)避灾硐室

井下避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

第五节矿井瓦斯抽放

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抽放瓦斯的必要性指标和抽放瓦斯的可能性指标。

根据规程、规范的规定论述采用矿井集中抽放瓦斯系统、采用地面钻孔抽放瓦斯系统,还是采用井下移动式抽放瓦斯系统。

一、矿井年抽放量及抽放年限

(一)矿井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