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6987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9.docx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语文模拟试题9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9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馨(xīn)鞭挞(dá)叱咤(zhà)风云舐犊情深(shì)

B.绯(fēi)红蓬蒿(gāo)惟妙惟肖(xiāo)猝(cuì)然长逝

C.哂笑(shěn)滑稽(jī)越俎代庖(páo)恪尽职守(kè)

D.骈进(pián)重荷(hé)迥然不同(jiǒng)长吁(yū)短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不可明状毛骨悚然因地制宜

B.苦心孤义吹毛求疵忍俊不禁戛然而止

C.获益匪浅巧妙绝伦莫衷一是进退维谷

D.怏怏不乐好高骛远克尽职守油光可鉴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陶渊明《桃花源记》)

B.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误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

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质疑)理,俯身倾耳以请(请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C.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访的那户人家。

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拖泥带水雄伟壮丽报刊杂志长吁短叹

B盛气凌人海誓山盟鸣锣开道美丽善良

C青枝绿叶蜿蜒游动敬畏生命心情愉快

D红得发紫鞠躬尽瘁节奏分明声调铿锵

6.下列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

②孟子说: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③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④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⑤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A.①③②④⑤B.①③⑤②④

C.②④①③⑤D.②④⑤①③

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B.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乐府诗集·木兰诗》)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8.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编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它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C.序,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

赠序,具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推崇、赞许、勉励之词,如《送东阳马生序》。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二、阅读《人生》选段,完成9—12题。

(8分)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人都必须去攀登的。

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

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

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

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

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9.选择用词准确的一组()

(1)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一个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2)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一次连续登上几级,()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3)()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深入到地下。

(4)的确,()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

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

A.

(1)如果但是

(2)或者然而(3)然而以便(4)对于然而

B.

(1)然而以便

(2)对于然而(3)然而但是(4)或者如果

C.

(1)或者如果

(2)但是然而(3)以便对于(4)然而然而

D.

(1)然而以便

(2)如果但是(3)或者然而(4)然而对于

10.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人生比做高塔,生动贴切,提示了人生的总体特征。

B.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占有欲强,渴望征服,喜欢权力,但他们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热爱生活,顽强勇敢。

C.挖掘坑道的人是指那些技术工人、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D.文章写了三大人群,主要是为了赞美那种顽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11.“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什么?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里“粉身碎骨”是委婉的说法,不含贬义。

B.文中的意思是生命匆促而短暂,人应该努力奋斗。

C.人不能够攀得太高,攀得越高,摔得越重。

D.人在不断走向死亡,一般人很难活到百岁。

12.第③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样的人往往好骄傲自满,盲目乐观。

B.这样的人不值得尊敬,因为他们过于骄傲自满。

C.“忘记了留在他身后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即指骄傲自满。

D.“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即指盲目乐观。

三、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选段,完成13—17题(10分,每小题2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描写)

B.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抒情)

C.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议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说明)

14.选文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欲扬先抑,以抑为主。

B.欲扬先抑,以扬为主。

C.衬托手法,后文反衬前文。

D.对比手法,前后文形成对比。

15.对阿长的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善良B.热心C.爱管闲事D.没文化,粗俗

16.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17.“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四、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9.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解错误的一向是:

()

A.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B.此联表达了作者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

C.这首诗告诉人们:

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苦闷,是意志消沉的一种表现。

20.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闻笛赋”和“烂柯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错误的是:

()

A.怀念故友。

B.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D.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怨天尤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21.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诗中,作者表达了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表现了消极、悲观,怨天尤人的情绪,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鉴。

C.“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D.这首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五、阅读《公输》选段,完成22-25题。

(8分,每小题2分)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轝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杀臣,不能绝也绝:

拒绝B.以牒为械牒:

木片

C.舍其文轩文:

彩饰D.宋莫能守:

莫:

没有人

23.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讲义气,向来不肯杀人。

D.我坚持道义,决不杀人。

24.墨子用楚宋两国地理条件、物质条件的对比悬殊,旨在说明()

A.楚国攻打宋国的正义性B.宋国攻打楚国的正义性

C.楚国攻宋国的非正义性D.宋国攻楚国的非正义性

2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著作是《墨子》。

B.为了劝服公输盘,墨子用了夸饰、对比的方法。

C.面对楚王时,先是以类比的方法引导楚王跟着自己的思路走,然后通过设喻使楚王同意他的观点。

D.墨子在听说楚将攻宋的消息后,星夜兼程赶到楚,利用自己雄辩之才劝说楚王放弃这个打算,他的行为验证了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第Ⅱ卷(简答题,共70分)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子产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

“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

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

“善哉!

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

①(服)使…服从。

②〔取〕同“聚”。

③〔萑苻〕读音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④〔汔〕读音qì,接近,差不多。

⑤〔从〕通“纵”。

⑥〔诡随〕放肆谲诈。

⑦〔絿〕读音qiú,急,急躁。

⑧〔遒〕迫近,聚集。

⑨(慢)对上司无理。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故鲜死焉②疾数月而卒

③不及此④盗少止

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祖母的葵花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②是祖母种的。

A.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B.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

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⑧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⑨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③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10)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11)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有删改。

作者丁立梅,选自《知识文库》2005年第11期)

29.上文第3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2分)

30.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3分)

31.从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3分)

32.上文第7段写到了梵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33.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分)

(1)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皆可。

(2)“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八、(2分)

34.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九、(本大题共40分)

35.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生活需要———》为题,要求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如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成功......)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1.C2.C3.C4.D5.A6.C7.C8.B

二、9.A10.C11.C12.B

三、13.C14.B15.C16.A17.B

四、18.B 19.D  20.D 21.B

五、22.A23.D24.C25.B

第Ⅱ卷

六、[14分]

26.①很少②病③到,等到④稍稍,稍微

27.

(1)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

(2)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

(3)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28.答:

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4分)

【译文】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

(他)对子大叔说:

“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

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

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

”(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

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

大叔后悔了,说:

“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

”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

“好啊!

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

(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

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29.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30.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琅琅上口,有韵律美。

(意对即可)

31.A.答案要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热爱劳动,表现热爱生活。

(意对即可)

B.答案要点: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喜爱之情。

(意对即可)

32.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

(意对即可)

33.①答案要点:

写出童年“我”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

②答案要点:

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祖母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符合老年祖母的特征。

八、34.略。

九、3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