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6855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ocx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

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

【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

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

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

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

“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

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没收了官僚垄断资本(包括它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一切封建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1.建国后,国营经济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空前壮大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为26.7%,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41.3%,拥有全国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

国营经济还掌握了全国的铁路,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对外贸易,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平均每年递增34.8%。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的有关数据计算)而其中的国营工业发展更快,三年增长287%,平均每年递增51%(蒋家俊、尤宪迅、周振汉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

2.个体经济比重下降,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细小分散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

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3/4。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个体经济发生了以下变化:

首先是个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

解放后,个体经济在国营经济的扶助下,发展较快,但由于现代工业恢复和发展速度更快,1952年,个体经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2/3左右。

其次,个体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积极而稳妥地开展,集体经济初见端倪。

3.在中国共产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指导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国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私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63.3%下降为1952年的39%。

在一些重工业部门,私营工业比重下降更大。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工订货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到1952年,加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值已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56%,商业方面也已出现批购、经销、代销等形式。

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共有907家,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

(陈文辉主编:

《中国经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经过三年多的经济变革,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打碎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所有制关系,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这说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但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历史事实表明,这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 “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教训

经过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但是,总的说来,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应该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得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社会)的正确主张没能实现。

相反,在紧接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严重脱离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国情及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仅用了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至1957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加速,“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

表现在:

首先,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集体所有制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私营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达93%。

其次,在工业总产值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工业的比重由41.5%上升到54.5%,集体所有制工业由3.2%上升到17.1%,公私合营工业由4%上升到27.2%,私营工业由30.7%下降到0.04%,个体手工业由20.6%下降到1.2%。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已达98.8%。

再次,在商业领域中,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例,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6.2%上升到34%,合作社经济由18.2%上升到30.1%,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化经济由0.4%上升到28.3%,私营经济由65.2%下降到7.6%。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达到92.4%。

(陈文辉主编:

《中国经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

此后,随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左”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加剧和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日益夸大,就更是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物和不稳定因素,超越生产力的水平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

一方面,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低估集体所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混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搞所有制的“升级”、“穷过渡”和“合并”运动,将“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即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越大越好,公有化的程度越高越好。

另一方面,完全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连农户搞的一些少量的家庭副业也被当做滋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温床,不断地加以挞伐。

据统计,至“文革”结束前的197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

在工业总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83.2%,集体所有制占16.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的有关数据计算);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家所有制占56.8%,集体所有制占43.0%,个体所有制占0.2%(参见宗寒:

《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37-38页),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消失。

这种公有制基本上一统天下、国有制又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微观经济主体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失去了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三 所有制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胆和艰苦的探索,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生产力标准,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所有制结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定位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重申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原理,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论述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展开和初步的政策设计,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对外资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定位:

“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至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理论已具雏形。

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初步展示,它在极“左”的所有制理论的坚冰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了航道,并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政策的调整,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出现了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

以1981年~1985年的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例,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农村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8.1%、18.2%和20.5%,个体工业更是平均每年递增1.1倍(蒋家俊、尤宪迅、周振汉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1987年以前,党和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发展持一种不提倡、不宣传、也不取缔的态度。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把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认识,首次把私营经济当做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写进党的文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指出: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概括起来,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种经济成分论。

这一理论从根本上突破了追求单一公有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重大发展。

此后,私营经济也像个体经济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

以1995年6月底的数字与1987年相比,私营企业户由22.5万上升到56.3万,注册资本由680.3亿元上升到2460.2亿元,其资本总额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比重由3.8%上升到13.71%(参见宗寒:

《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认识。

十五大审时度势,郑重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对所有制理论认识的新突破,也是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针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过去长期使用的“方针”提高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在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反映了党对坚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坚定不移。

其次,十五大还进一步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界定,不再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量的优势,而是强调其质的优势。

再次,在理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突破了将非公有制看做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的观点,反对人为地划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数量界限。

这意味着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作为与生产力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制与公有制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共生共荣,共同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作出贡献。

这已为十五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据统计,至1999年,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占28.5%、38.5%和33.0%,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三者的比重分别为24.3%、18.2%和51.5%(吴敬琏:

《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载《科技导报》2000年5月3日)。

可以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四 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告诉我们,所有制关系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逝的内在规律,人们不可能任意地去创造它或消灭它,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能发挥的地方,仅在于自觉地发现和实行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应该注意到,并不存在我们惯常所持有的判断所有制关系高级或低级的标准。

它的判断标准,同样也只能是生产力标准。

任何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就是高级的;否则,就是低级的。

过去,我们曾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盲目地搞所有制升级,急于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条件的纯而又纯的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做法。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们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不应是人为选择或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遵循自发演进的路径,无论是人为选择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都是有害的,都会使改革扭曲变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内容。

而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的地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决定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对于生产关系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始终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五大报告

建立何种所有制结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

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一直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建国后头30年,我们党基本上沿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设想:

社会主义改造将建国之初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改造成两种公有制形式;其后就一直在追求在中国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但由于现实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又断断续续地实行过非公有的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所有制问题上实现了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主导补充”的飞跃。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过探索和发展,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毫无疑义的,至于如何对待非公有的经济成分、如何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则需要中国共产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认识的历史发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时期以来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创新与发展,正确地运用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服务,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以巩固社会主义事业。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改革20年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解放了思想。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体现了思想解放,又是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文章通过分析所有制结构的过去和现在,论证了这一观点。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将来的变化趋势及其理论依据。

强调指出,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实践中,我党勇敢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这对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所有制结构理论不断突破,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程。

    一、改革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及成因

解放初期,我国曾存在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作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就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模式。

公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建国初期(1952年)的44.7%迅速增加到1957年的73%。

现在看来,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是正确的,它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1958年开始,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产生了片面的、教条主义的理解,盲目地向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发展。

除了60年代调整时期比较注意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的总趋向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这种“左”倾思想至“文化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就使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更趋单一化,几乎形成工业和商业由全民所有制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

到1978年,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城乡私营经济几乎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为数很少,外资经济也因这段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一直近于零水平,城乡99%左右是公有制经济。

总的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所有制结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排斥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

这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全面纠正“左”的错误,纠正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并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

)“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

)以后又逐渐提出,我国应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党的十四大更进一步明确指出: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注:

江泽民: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第23-24页。

)依据这些理论,我国在近20年的时期里逐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各经济成分的绝对规模看,随着我国经济近20年来的快速增长,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5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从3201.4亿元增加到29504.8亿元,以平均每年18%(未扣除物价指数)的速度在增加;其工业总产值从3289亿元增加到31220亿元,以平均每年约15%(未扣除物价指数)的速度在增加;与改革前相比,国有企业的资产净值和工业总产值均增加了9倍左右。

集体经济的增长幅度还要大一些,其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948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3623亿元,在18年中增长了约35倍。

个体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一支引人注目的生力军。

外资经济在经历了80年代的起步探索阶段之后,在90年代也进入高增长阶段,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1996年底,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1748.84亿元,总产值也达到了10972.8亿元。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在资产规模、总产值等总量指标方面都呈现出全面增长的势头,这是改革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具体体现。

(2)从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的变化来看,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国有经济的份额有所下降,1978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77.6%,1990年为54.6%,1996年为28.5%。

8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有所加快,平均每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左右。

其次,集体经济的份额有所上升,1978年为22.4%,1990年为35.6%,1996年为39.4%。

平均每年增长约0.8个百分点。

第三,个体、私营和其它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升较快。

其中,城乡个体经济工业产值在总的工业产值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