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6438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docx

加热炉高级工培训

加热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坯料的缺陷有:

拉裂即裂纹、气泡、表面夹杂、结疤。

2、连铸坯表面缺陷清除处表面清除的深度单面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10%,两相对面清除深度的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5%。

3、不完全燃烧分为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

4、金属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的加热缺陷有:

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加热温度不均。

5、炉膛是由炉墙、炉顶和炉底围成的空间,是对钢坯进行加热的地方。

6、耐火材料的耐火度是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熔化的性能。

7、炉衬通常由耐火层、保温层、防护层和钢结构几部分组成。

8、计算机控制软件分为: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9、连续加热炉按坯料(进)出方式可分为:

端(进)出料和侧(进)出料。

10、步进式加热炉因炉前定位对中不正时,会可能发生坯料掉落炉内事故。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轧制是指金属在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而产生塑性变形,使其(D)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A、横断面增加,形状改变、长度增加B、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缩小C、横断面缩小,形状不变、长度增加D、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增加

2、连铸坯表面缺陷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所清除宽度不小于深度的(C)倍,长度不小于深度的8倍,表面清除的深度单面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10%,两相对面清除深度的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5%,清理处不得残留铁皮及毛刺。

A、2B、4C、6D、8

3、燃料的燃烧温度又叫(A)

A、火焰温度B、加热温度C、燃点温度

4、钢坯加热过程中,上下面温度不均匀时,一般是下面温度(B)

A、高B、低C、不确定

5、加热高碳钢及合金钢时,应严格控制加热速度及(C)温度,以防止内部裂纹的产生。

A、炉头温度B、炉中温度C、炉尾温度

6、钢的加热温度一般低于固相线温度(A)

A、100-150℃B、150-200℃C、200-250℃

7、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B),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A、10~20℃B、3~10℃C、15~20℃D、3~5℃

8、加入钨到钢中,可以适当(A)这类钢的加热温度。

A、提高B、降低C、不改变

9、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C)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为燃料的发热量。

A、空气过剩时B、空气不足时C、完全D、不完全

10、氧化铁皮的导热系数比纯金属要(B)。

A、高B、低C、有的高有的低

11、脱碳使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冲击韧性、使用寿命等(D)。

A、提高B、改善C、可能提高或降低D降低

12、合金元素的加入(D)影响钢的加热温度。

A、不会B、不一定C、可能不会D、会

13、测量压力的部位(A)。

A、不可以随意选择B、在安装方便处C、在介质流速最大点D、在管径最小点

14、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C)。

A、上大下小B、上下相等C、上小下大

15、当温度在800℃以下时,加热炉热量的传递主要依靠(A)作用。

A、对流和传导B、对流和辐射C、传导和辐射D、传导

16、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C)左右。

A、750℃B、800℃C、850℃D、880℃

17、耐火度为(C)以上的耐货材料称为特级耐火制品。

A、1580℃B、1770℃C、2000℃D、2200℃

18、热处理炉的生产率以及热效率比较(B)。

A、高B、低

19、(A)的钢无法挽救,只能报废,回炉重炼。

A、过烧B、过热C、过热和过烧

20、一般来讲,只要钢坯表面温度与最低部分温度差不超过(D),就认为是加热均匀了。

A、20℃B、30℃C、40℃D、5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产品的表面质量间接(直接)影响轧材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错)

2、金属的塑性好,变形抗力一定(不一定)就低。

(错)

3、氧化铁皮的导热系数比纯金属要高(低)。

(错)

4、脱碳使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冲击韧性、使用寿命等机械性能大大提高(降低)。

(错)

5、对于塑性好的金属,温度应力能引起塑性变形,危害不大。

(对)

6、对加热炉进行热工参数测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操作,实现自动化。

(对)

7、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光电效应(热电效应)。

(错)

8、对流传热又称为外部传热。

(对)

9、当温度在1000℃以上时,辐射传热是钢坯加热的主要方式。

(对)

10、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工作性能)主要包括耐火度、高温结构强度、高温体积稳定性和抗渣性等。

(错)

11、不定形耐火材料又称为整体耐火材料。

(对)

12、过热(过烧)的钢无法挽救,只能报废,回炉重炼。

(错)

13、一般来讲,只要钢坯表面温度与最低部分温度差不超过50℃,就认为是加热均匀了。

(对)

14、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900℃(850℃)左右。

(错)

15、一般地,焦炉煤气的热值为4000kcal/m3,高炉煤气的热值为800kcal/m3,转炉煤气的热值为1600kcal/m3。

(对)

16、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3~10℃,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对)

17、对钢材的热处理,不允许有表面的氧化与脱碳,但对表面的光洁度无要求。

(错)

18、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上大下小。

(错)

19、一般地,因为预热段为不供热段,所以钢的温度不会变化。

(错)

20、热处理炉的生产率以及热效率比较高(低)。

(错)

四、简答/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已知焦炉煤气的湿成分:

φco湿=8.1%,ΦH2湿=56.5%,ΦCH4湿=25%,ΦC2H4湿=2.5%,φco2湿=2.4%,ΦN2湿=3%,ΦO2湿=0.5%,ΦH2O湿=2%,Q低=17547Kj/m3。

在n=1.05的条件下完全燃烧,计算煤气所需的实际空气量。

答:

L0=4.76×(0.5×8.1+0.5×56.5+2×25+3×2.5-0.5)/100=4.25(m3/m3)

Ln=1.05×4.25=4.46(m3/m3)

2、试求通过某加热炉炉壁的单位面积向外的散热量。

已知炉壁为粘土砖,厚360mm,壁内外表面温度各为800℃及50℃。

若换用轻质粘土砖作炉壁,其他条件不变,问减少热损失多少?

答:

(1)对粘土砖:

λ均=0.7+0.00064×(800+50)/2=0.972W/m℃;

Q1=(800—50)/(0.36/0.972)=2025W/m2

(2)对轻质砖:

λ均=0.29+0.00026×(800+50)/2=0.401W/m℃;

Q2=(800—50)/(0.36/0.401)=835W/m2

Q1-Q2=1190W/m2即使用轻质粘土砖代替普通耐火粘土砖后,减少热损失约59%;

3、简述轧制前加热工艺,以及钢加热应满足的要求

答:

钢坯在轧制前进行加热,时候钢在热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必须环节。

加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

钢的加热应满足下列要求:

(1)加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防止产生加热缺陷;

(2)加热制度必须满足不同钢种、不同断面、不同形状的钢坯在具体条件下合理加热;

(3)钢坯的加热温度应在长度、宽度和断面上均匀一致。

4、简述加热温度与轧制工艺的关系

答:

实际生产中,钢的加热温度需结合压力加工工艺的要求。

轧制薄钢带时为满足产品厚度均匀的要求,比轧制带时的加热温度要高一些;坯料大加工道次多要求加热温度高些,反之小坯料加工道次少则要求加热温度低些等。

高合金钢的加热温度则必须考虑合金元素及生成碳化物的影响,要参考相图,根据塑性图、变形抗力曲线和金相组织来确定。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简述减少钢氧化的方法

答:

操作上可减少氧化铁皮的方法有:

(1)保证钢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规程的规定温度;

(2)采取高温短烧的方法,提高炉温,并使炉子高温区前移并变短,缩短钢在高温中的加热时间;

(3)保证煤气燃烧的情况下,使过剩空气量达到最小值,尽量减少燃料中的水分与硫含量;

(4)保证炉子微正压操作,防止吸入冷风贴附在钢坯表面,增加氧化;

(5)待轧时要及时调整热负荷和炉压,降炉温,关闭闸门,并使炉内气氛为弱还原性气氛,以免进一步氧化。

加热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重要的原料事故是:

熔炼号混炼事故。

2、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3、轧制是指金属在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而产生塑性变形,使其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增加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4、检查钢坯表面质量的方法:

目视检查、表面探伤、内部探伤。

5、轧材的产品标准一般包括有品种标准、规格标准、技术条件、试验标准及交货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6、燃料发热量的高低是衡量燃料质量和热能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燃料的一个重要特性。

7、气体的燃烧方法分为有焰燃烧法和无焰燃烧法。

8、金属的塑性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能。

9、影响加热过程中氧化的因素有:

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炉气成分及钢的成分。

10、加热工艺制度包括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时间、加热制度等。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坯料内部质量的判断主要以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B)为依据。

A、表面裂纹B、内部裂纹C、皮下气泡

2、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中可燃成分与空气中氧气所进行的(A)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

3、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多数金属及合金的塑性(A)

A、增加B、降低C、不变

4、加热时间越长,脱碳层厚度(A)

A、越大B、越小C、不变

5、水冷黑印对板带厚度(A)

A、有影响B、无影响C、视情况而定

6、低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主要依据(B)来确定。

A、坯料的大小B、含碳量的高低C、生产速度

7、高碳钢和合金钢在(A)以下时容易产生裂纹

A、500-600℃B、600-700℃C、550-650℃

8、耐火材料的质量取决于其(A)的好坏。

A、物理性能和工作性能B、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C、工作性能和施工方法

9、可燃成分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发热量(A)完全燃烧的发热量。

A、低于B、等于C、高于D、有时高于有时低于

10、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及合金的塑性(A),变形抗力降低。

A、增加B、不变C、降低D、有时增加有时降低

11、(A)加热时间,是减少钢坯脱碳的有效措施。

A、缩短B、延长

12、坯料大的钢要求加热温度要(A)些。

A、高B、低

13、加热炉(A)主要用于保护炉体炉衬、固化炉衬,支撑炉体设备的功能。

A、钢结构B、炉体耐材C、水冷管道D、炉子机械设备

14、对加热炉进行热工参数测量的最终目的是()。

A、掌握介质消耗,心中有数B、实现自动化C、为了更好的操作和实现自动化D、使操作工可以按规程操作

15、对流传热又称为(D)。

A、内部传热B、中间传热C、整体传热D、外部传热

16、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C)左右。

A、750℃B、800℃C、850℃D、880℃

17、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B),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A、10~20℃B、3~10℃C、15~20℃D、3~5℃

18、热处理炉的生产率以及热效率比较(B)。

A、高B、低

19、中厚板的热处理作业主要是(C)。

A、正火、回火B、正火、淬火C、正火、淬火和回火D、淬火和回火

20、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C)。

A、上大下小B、上下相等C、上小下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产日作业计划是安排组织当班生产的指令,是根据产品定货合同和厂内生产顺序(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由生产调度科下达的生产文件。

(错)

2、坯料内部探伤的主要方法是X射线探伤(超声波)。

(错)

3、在计算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燃烧产物量时,均考虑在完全燃烧条件下进行。

(对)

4、钢在加热过程中氧化因素(不只)只受加热温度的影响。

(错)

5、钢加热过程中炉子温度越高越好。

(错)

6、在加热初期,限制加热速度的实质是减少温度应力。

(对)

7、耐火材料的选用应越贵越好。

(错)

8、辐射传热量的大小主要与辐射体的温度和黑度有关。

(对)

9、一般耐火制品的允许残余收缩或残余膨胀不超过1%。

(对)

10、为了减少可见脱碳层,在强氧化性气氛中加热是有利的。

(对)

11、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900℃(850℃)左右。

(错)

12、一般地,焦炉煤气的热值为4000kcal/m3,高炉煤气的热值为800kcal/m3,转炉煤气的热值为1600kcal/m3。

(对)

13、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3~10℃,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对)

14、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上大下小。

(错)

15、一般地,因为预热段为不供热段,所以钢的温度不会变化。

(错)

16、过热(过烧)的钢无法挽救,只能报废,回炉重炼。

(错)

17、一般来讲,只要钢坯表面温度与最低部分温度差不超过50℃,就认为是加热均匀了。

(对)

18、不定形耐火材料又称为整体耐火材料。

(对)

19、当温度在1000℃以上时,辐射传热是钢坯加热的主要方式。

(对)

20、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光电效应(热电效应)。

(错)

四、简答/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坯料的缺陷有哪些,检查钢坯的表面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答:

坯料的缺陷:

拉裂、气泡、表面夹杂、结疤。

检查钢坯表面质量的方法:

目视检查、表面探伤、内部探伤。

2、简述热轧的生产工艺过程?

答:

热轧生产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料(钢锭或钢坯)清理、加热、轧制、轧后冷却及精整等工序。

3、已知焦炉煤气的湿成分:

φco湿=8.1%,ΦH2湿=56.5%,ΦCH4湿=25%,ΦC2H4湿=2.5%,φco2湿=2.4%,ΦN2湿=3%,ΦO2湿=0.5%,ΦH2O湿=2%,Q低=17547Kj/m3。

在n=1.05的条件下完全燃烧,计算实际燃烧产物量。

答:

L0=4.76×(0.5×8.1+0.5×56.5+2×25+3×2.5-0.5)/100=4.25(m3/m3)

  V0=1×(8.1+56.5+3×25+4×2.5+2.4+3+2)/100+0.79×4.25=4.93(m3/m3)

  Vn=4.93+0.05×4.25=5.14(m3/m3)

4、简述步进式加热炉的优缺点

答:

优点:

(1)加热灵活;

(2)加热质量好;(3)炉长不受限制;(4)操作方便;(5)可以准确地控制炉内坯料的位置,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缺点:

造价比较高,设备制造和安装技术要求高,基建施工量大,要求机电设备维护水平高,在操作过程中要对炉底勤维护及时清渣,经常保持动床和定床平直以防坯料跑偏。

其次,步进式炉底支撑水管多,水耗量和热耗量较高。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论述耐火可塑料的有点及施工方法。

答:

优点:

(1)耐火度高;

(2)热稳定性好;(3)绝热性能高;(4)抗渣性好;(5)抗震性能及耐磨性能好;(6)整体性好。

施工:

一般分为炉顶和炉墙施工

   施工应逐层捣打,其施工面应保持同一高度,先在捣打部位铺放可塑料坯,每次只能铺放单层料(50mm厚),捣打锤头受力方向垂直向下,锤头在前进方向移动重叠1/2,往返至少一遍,使捣固体达到平整、密实、均一。

施工到锚固砖位置时,应使可塑料捣固面高于砖底面16~20mm,在砖的位置上放好木模砖拉直并用气锤打出齿印,然后放置锚固砖并安好挂钩受力,加料继续捣打,锚固砖四周的可塑料,必须捣打密实。

可塑料应逐层铺排捣打,每层都要刮毛,其施工面保持同一高度。

可塑料捣打要连续进行,如遇间歇,应用塑料布将捣打体覆盖,接续施工时,应对料面刮毛。

施工中断较长时,接缝应留在两排锚固砖之间。

“合门处”应做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再分层添入可塑料,按垂直方向捣实。

水梁下、烧嘴砖症应从两侧对头横向捣打。

可塑料施工后应尽早拆模,使衬体内的水分散发,修正前,应先将锚固砖端面周围的可塑料,用木锤或捣打锤头轻轻敲打,使之紧密咬和,再以锚固砖或吊挂砖端面为基准削除多余部分。

修正后包括刮毛、扎透气孔及切膨胀线。

拆模后立即刮毛、修砖面、切胀缝、扎透气孔。

通过调节螺母以确保吊挂好的锚固砖与下模板间的距离为5mm。

加热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轧制时,所用的原料种类:

钢锭、轧制坯、连铸坯。

2、连铸过程包括:

炼钢钢水—大包浇钢—中间包浇钢—连铸机拉坯—铸坯切割—送坯至轧机或连铸坯库。

3、燃料中的可燃物质和氧进行了充分的燃烧反应,燃烧产物已不存在可燃物质,称为完全燃烧。

4、为了计算简化,气体的体积按标准状态(0℃和101326Pa)计算,每1k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m3

5、炉气的成分决定于燃料成分、空气消耗系数、完全燃烧程度。

6、碳钢和低合金钢加热温度的上限为1050℃--1350℃。

7、加热炉的炉顶按其结构分为两种:

拱顶和吊顶。

8、对热工参数的检测,仪表大体由:

检测部分、传递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

9、连续加热炉按坯料在炉内运动的方式可分为:

推钢式炉、步进式炉和辊底炉等。

10、推钢式加热炉在高温时易发生粘连现象。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轧材品种标准主要规定轧材形状、尺寸精度及(A)方面的要求。

A、表面质量B、内部质量C、表面缺陷

2、轧制是指金属在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而产生塑性变形,使其(D)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A、横断面增加,形状改变、长度增加B、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缩小C、横断面缩小,形状不变、长度增加D、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增加

3、连铸坯表面缺陷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所清除宽度不小于深度的(C)倍,长度不小于深度的8倍,表面清除的深度单面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10%,两相对面清除深度的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5%,清理处不得残留铁皮及毛刺。

A、2B、4C、6D、8

4、为了使计算简化,在燃烧计算中一般假定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C)

A、21%B、60%C、79%

5、常温下钢的氧化速度非常缓慢,但钢温达到(C)以上时,氧化速度急剧增长。

A、750℃B、800℃C、900℃

6、加热高碳钢及合金钢时,应严格控制加热速度及(C)温度,以防止内部裂纹的产生。

A、炉头温度B、炉中温度C、炉尾温度

7、钢坯终轧温度最高为(C)

A、750℃B、850℃C、900℃

8、钢的加热温度一般低于固相线温度(A)

A、100-150℃B、150-200℃C、200-250℃

9、(B)是确定有色金属加热温度的主要依据。

A、金属的状态图B、塑性图C、变形抗力曲线

10、20Mn的加热温度为(B)

A、1180-1210℃B、1220-1250℃C、1200-1240℃

11、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塑性(B)。

A、直线上升B、并不是直线上升的C、直线下降D、并不是直线下降的

12、氧化铁皮的导热系数比纯金属要(B)。

A、高B、低C、有的高有的低

13、粘钢与钢的钢种及钢坯表面状态(B)。

A、无关B、有关

14、耐火材料的选用应(C)。

A、越便宜越好B、越贵越好C、不是越贵越好D、本着方便的原则

15、一般耐火制品的允许残余收缩或残余膨胀不超过(B)。

A、0.5%B、1%C、1.5%D、3%

16、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C)左右。

A、750℃B、800℃C、850℃D、880℃

17、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B),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A、10~20℃B、3~10℃C、15~20℃D、3~5℃

18、热处理炉的生产率以及热效率比较(B)。

A、高B、低

19、中厚板的热处理作业主要是(C)。

A、正火、回火B、正火、淬火C、正火、淬火和回火D、淬火和回火

20、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C)。

A、上大下小B、上下相等C、上小下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轧线上轧机数量越多(少)实现热装越容易。

(错)

2、可燃成分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发热量远远高于(低于)完全燃烧的发热量。

(错)

3、在同样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钢的氧化烧损量就越(多)少。

(错)

4、钢的终轧温度越高越好。

(错)

5、钢的加热时间(不只)只与钢的含碳量有关。

(错)

6、从提高平均辐射温压的角度出发,应希望炉子的火焰拉长(变短)。

(错)

7、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光电效应(热电效应)。

(错)

8、当温度在800℃~1000℃之间时,加热炉热量的传递主要以对流和辐射方式进行。

(对)

9、当温度在1000℃以上时,辐射传热是钢坯加热的主要方式。

(对)

10、耐火度为1770℃(2000℃)以上的耐货材料称为特级耐火制品。

(错)

11、不定形耐火材料又称为整体耐火材料。

(对)

12、过热(过烧)的钢无法挽救,只能报废,回炉重炼。

(错)

13、一般来讲,只要钢坯表面温度与最低部分温度差不超过50℃,就认为是加热均匀了。

(对)

14、钢的终轧温度最好在900℃(850℃)左右。

(错)

15、一般地,焦炉煤气的热值为4000kcal/m3,高炉煤气的热值为800kcal/m3,转炉煤气的热值为1600kcal/m3。

(对)

16、按热送热装工艺要求,只要是热坯,且温度越高越好,都应当直接热装。

(错)

17、热处理炉能否保证热处理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炉膛上下部不超过3~10℃,被加热物体断面温差不得超过5~15℃。

(对)

18、烟囱出口的烟气的标准状态流速为2.5~4m/s。

速度太大增加了动能的损失,太小会出现倒风现象。

(对)

19、具有上下两面加热的连续加热炉,其燃料分配比的原则是上大下小。

(错)

20、一般地,因为预热段为不供热段,所以钢的温度不会变化。

(错)

四、简答/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叫轧制?

答:

轧制是指金属在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而产生塑性变形,使其横断面缩小,形状改变、长度增加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简述提高加热炉燃烧温度的几条途径

答:

(1)提高燃料的发热量;

(2)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3)降低炉体损失;(4)预热空气和燃料;(5)尽量减少烟气量。

3、空气以ω=5m/s的速度,流过一直径d=60mm的直管内而被加热,管段长2.4m,空气平均温度为100℃,试求给热系数。

(当t=100℃时,空气的v=23.6×10-6m2/s)

答:

当t=100℃时,Re=ω×d/v=5×0.06/23.6×10-6=12712属于紊流,Kl=1.03

A=4.145,ω0=ω/(1+βt)=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