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6099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docx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30年代文学的外部条件的变化

1、从政治上看,阶级阵营和意识形态的对垒、对抗、对峙越来越鲜明。

文学开始强调阶级性和阵营性,五四宽松自由的时代气氛瓦解。

30年代文学政治化表现在三个层面:

(1)作家的政治化。

(2)描写对象的政治化。

(3)读者的政治化。

2、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迅速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社会空前动荡,商品包括资本主义开始更全面地渗透,大都市在畸形发展,农村经济的急剧破产。

3、作家队伍结构的变化,出现了第二代作家:

第一代作家:

来自士大夫的家庭或家族,是对士大夫家族或家庭的背叛,是启蒙的一代,而且这批作家身上有一定的贵族血统,有贵族的文化传承。

第二代作家:

来自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平民化的倾向更趋鲜明;在动荡年代成长,有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

他们进入文坛之后必然会给文坛带来新的文学内容,对社会也有了全方位的思考,所以就比第一代作家的视野更为广阔。

4、三十年代“人”的观念的变化

(1)从个性进入到社会属性:

(2)从灵与肉的统一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从怀疑破坏的启蒙的一代走向创造模式的行动的一代

二、30年代两大文艺阵营:

革命文学阵营: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文艺观

——强调文学的阶级性、政治性、大众化

人文主义文学阵营:

倾向于自由主义,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与“尊严的原则”。

——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

(一)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

②无产阶级有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以形成文艺界的领导的需要和来自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③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了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加上一批从日本回来的激进青年,他们受了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认为革命虽然陷于低潮,但无产阶级文学的提倡能推动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爆发:

(1)1928年,上海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刊物。

一个是太阳社出版的《太阳》月刊,一个是后期创造社出版的《文化批判》,开始提倡“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口号你,引起文坛震动,纷纷展开讨论,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浪潮。

(2)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

第一,“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

第二,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无产阶级政治实践活动是文学反映现实的唯一角度和内容。

(3)革命文学论争:

错误地展开了对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人的批判

(4)革命文学倡导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意义:

弄清了问题,促进了团结,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为左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1)成立: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等四十余人,加盟的有五十多人,郭沫若、郁达夫都加入了左联。

会议通过了“左联”的理沦纲领和行动纲领,作出了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决定。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共产党在组织上自觉领导文艺的开始,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左联的成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1首先,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

2其次,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

3最后,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

(3)其影响和成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①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围剿,发展和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形成文化革命的统一阵线。

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造成了一种学习文艺论著的浓厚空气,普遍提高了中国作家的理论修养。

③自觉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特别是世界无

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④积极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⑤提倡推行能体现革命的“新现实主义”。

看重客观的真实性,强调具有无产阶级前卫的目光,站在客观的具体的美学上,表现革命的理想主义。

⑥左联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巩固了革命文学的地位,赢得了读者,并吸引了大批的革命文学青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左联的解散:

1936年下半年自动解散

解散的原因:

一是左联自身的缺点;

二是国内政治形势的要求,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思考题:

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

(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是知识性的内容,要求掌握左联具体的历史贡献;第二是对这些贡献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价;第三是历史感的养成,不仅学会以今天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的得失,更要能够贴近评价对象,从当时的历史情境出发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二)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人文主义文艺观点及代表人物:

人文主义作家在理论上的代表人文是:

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

在他们的理论中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提出人性核心的道德评价文学标准。

2、人文主义思潮的来源: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

认为当今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传统道德信仰的丧失,必须重建古代人文精神,恢复“人的法则”,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

3、人文主义思潮的论争:

(1)梁实秋否定五四文学,提出五四文学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个性解放是将变态极力扩展;艺术上否定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整体否定五四新文学运动。

梁实秋提出天才论、普遍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等文学主张。

(2)朱光潜、沈从文等的文学思想

朱光潜:

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国民灵魂的作用。

美学主张:

文学创作要自由生发、冷静超脱、怡情悦性,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沈从文:

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的美,不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动,否定文艺与时代的必然联系。

文学主张:

文学乃心灵的体操。

文学理想:

建立人性永恒的希腊式小庙。

宗白华:

主张诗意人生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在与人文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自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思潮。

而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文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作用。

对人文主义作家的文艺观,一方面要看到其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的缺失,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其毕竟比较重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三、30年代的三大文学创作潮流:

(一)左联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以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的左联作家为核心,是上海非常有实力的作家群。

从阶级论出发,把自己定位于现代大工业时代产业工人和大众的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以文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是战士型的作家,鲁迅、茅盾、蒋光慈、柔石、胡也频、丁玲都是他们的代表。

也是畅销书作家。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特点:

(1)推崇文学的政治功利性;

(2)强调文学的阶级意识;

(3)追求文学的大众化。

(二)海派文学

1、概念的提出:

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

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

以都市生活为描写对象,既写出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的享受,也写出了他们在都市生活中所独有的都市“文明病”。

广义上的海派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鸳鸯蝴蝶派。

2、鸳鸯蝴蝶派:

代表的是通俗文学作家,这是30年代上海最风行的群体,一部分是封建的遗老遗少,另一部分是和上海小市民有着深刻的联系,是诞生于小市民阶层的,有的还兼任文化商,是商人型作家,他们的创作和商业关系密切,创作的商业目的鲜明,有天生的趋俗性。

3、新感觉派:

有非常自觉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和新,求新求变是他们的追求,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都市产物。

3、海派文学大体一致的特点:

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

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

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

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三)“京派”文学

1、“京派”的概念:

“京派”作家是指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天津)、《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号称汉园三诗人,北大诗人)、林庚(清华大学的)等。

*成员基本上是大学教授和大学生,可以说是一批学者型非职业化的作家------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化,也摒弃文学的商业化,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和和谐的文学世界,是忠实于文学理想的理想主义者。

*学院氛围:

朱光潜家的沙龙读诗会、林徽因的家庭沙龙,

2、京派小说家创作的共同特点是:

1、多带有乡土气息;

2、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

3、并由于对本土经验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其文体都具有一种抒情性。

如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芦焚的《果园城记》等。

京海之争:

京派海纳百川海派追新求异

1、1933年10月,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一文,指责在上海赋闲的作家商业化的“玩票白相精神”,拉开了京海派之战的序幕

2、稍后在《论海派》一文中,他对上海某些文人作风提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以轻蔑的口气指责他们是“名士才情”加上“商业竟卖”,并且把“旧礼拜六派”和所谓“感情主义的左倾”,统统都捆在一起,斥为“妨碍新文学健康发展”的“海派”。

3、苏汶,在《文人在上海》一文中就指出,所谓“上海气”其实就是现代的都市气,是现代机械文明传播的产物,相信必将还产生更广的影响。

4、后来鲁迅属文《“京派”与“海派”》,说“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

京海冲突的深层含义

1、文人的意气和派性:

显现文学观上的不同

2、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别:

南北不同文化品格,“骏马秋风冀北”,大漠风沙,“杏花秋雨江南”,小桥流水

3、“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文学中的体现。

京派作家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海派作家较多地认同于西方现代文化。

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作为现代商业经济中心的上海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它们最终影响并决定了1930年代京派和海派作家文化心态的差异性。

4、“乡土”与“都市”两种文化的对峙在文学中的体现。

三大派别的文学成就

左翼、京派和海派三大文学潮流之间既对峙又互相渗透。

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可以找到共同的时代特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趋向。

1、创作题材空前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

各派作家均取得优秀成绩。

2、中、长篇小说和多幕剧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艺术表现上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

心理刻画得到特别的注重和发展。

3、作家个人的风格和艺术世界基本形成。

30年代的一些作品都是耳熟能详的。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期

四、30年代文艺论争

1、迎战新月派的斗争(1928-1930):

最突出的反映在鲁迅和梁实的论争上。

鲁迅与梁实秋的分歧是一种思想的分歧,因而是一种深刻的分歧。

鲁迅对梁实秋的批评中,最著名的是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2、对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批判(1930、6--1931年底):

左翼文学阵营与国民党文人之间。

3、文艺自由论辩--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思想交锋(1931--1933):

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人”独立于当时的左翼文坛和国民党的文艺派别之外,一方面反对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学(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又批评左翼作家主要的错误文学观点。

所谓“第三种人”就是指那些想认真从事创作工作,但在当时自由派和左翼说教者的纷争中无法有说话余地的作家。

被称为“第三种人”,除了苏汶(杜衡)外,还有施蛰存、戴望舒等人。

胡、苏的观点遭到了左翼作家的群起批判。

4、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判(1932--1935)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9月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次年9月又创办《宇宙风》,依托三个刊物形成了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

鲁迅等左翼作家指责他们在“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鲁迅在1933年10月1日曾发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批评小品文是“小摆设”,而提倡写作具有战斗性的小品文。

5、同京派作家的论辩(1935):

左翼和“京派”之间的论争主要体现在下面:

(1)京派理论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与朱光潜鼓吹“静穆”美相反,鲁迅热烈地提倡战斗的力的美。

(2)1936年10月,沈从文发表《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指责文学创作中题材、内容、风格“差不多”的现象,“记着时代而忘了艺术”,号召作家脱离文学媚悦流俗。

茅盾等众多左翼作家也展开了与沈从文的论争。

6、两个口号之争(1935-1936):

所谓两个口号,一个是周扬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另一个就是冯雪峰、胡风、鲁迅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五、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走向成熟,从整体走向世界的十年。

1、文学思想空前政治化。

这一时期“五四”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

由的氛围消失了。

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2、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运用而形成的。

3、文学的多元化并存。

左翼文学、人文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继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