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docx
《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
瓦窑隧道施工质量检测
成果报告
里程范围:
K5+980~K5+960
检测内容:
喷层厚度、强度、钢支撑数量和间距
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
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
检测方法:
地质雷达法、回弹法、激光断面检测法
监理单位:
云南省XX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云南省XX公司
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
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项目经理:
校核:
编制:
检测人员:
检测单位:
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
云南省昆明
邮政编码:
XXXXX
电话:
0871XXXXXX
传真:
0871XXXXXX
E-MAIL:
1概述
受金六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于2009年3月7日~3月20日对金六公路瓦窑隧道K5+980~K5+960里程段的初期支护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见图1-1。
图1-1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图
工作中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钢支撑位置和间距,检测剖面从顶拱中线起每2m布置1条测线,沿隧道轴线总共布置11条剖面(图中A~K剖面);
采用回弹法检测喷层混凝土强度,每1延米布置1个测区,测区布置于右边墙或右边墙(图中F或K位置),且满足每个检测单元不少于10个测区;
用激光断面检测法检测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每10m布置1个断面,从拱脚起每5°检测1个点(点间距0.4m~0.6m),每个断面共检测37个点;
对质量有疑问的洞段或剖面段,将检测剖面加密为0.5m,另外适当增加环向检测剖面。
2执行规范及评定标准。
检测工作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10.7条、附录E关于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第10.12条关于钢支撑支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检测项目的评定标准见表2-1。
表2-1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项次
检测项目
评定标准
1
喷层厚度(mm)
平均厚度≥设计厚度;检查点的60%≥设计厚度;最小厚度≥0.5设计厚度,且≥50mm。
2
空洞及密实性
无空洞和不密实现象,无杂物回填现象。
3
钢(格栅)支撑位
置和间距
实际安装榀数与设计榀数一致,安装间距允许偏差50mm。
4
喷层砼强度(MPa)
(1)测区数n≥10时:
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任一测区强度值不低于0.85设计值。
(2)测区数<10时:
砼强度平均值不低于1.05设计值,任一测区强度值不低于0.9设计值。
5
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
无初期支护侵入二衬界线现象。
3检测成果
3.1厚度检测
喷层厚度检测成果见附图1“喷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断面数据见附表1,统计成果见表3-1。
表3-1 喷层厚度检测成果统计
里程范围
设计厚度(cm)
实测最大值(cm)
实测最小值(cm)
实测平均值(cm)
≥设计厚度比例(%)
合格性
判定
K5+980~K5+960
20.0
27
17
23.2
90.9
合格
3.2混凝土强度检测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见附表2,统计成果见表3-2。
表3-2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成果统计
里程范围
设计砼强度(MPa)
测区数(点)
实测最大值(MPa)
实测最小值(MPa)
实测均值
(MPa)
合格性
判定
K5+980~K5+960
C20
20
28
20
23.8
合格
3.3钢支撑位置和间距检测
钢支撑位置、间距详细数据见附表3,统计成果见表3-3。
表3-3 钢支撑位置、间距检测成果统计
里程范围
设计间距(cm)
设计榀数(榀)
实测榀数(榀)
实测最大间距(cm)
实测最小间距(cm)
实测平均间距(cm)
合格性
判定
K5+980~K5+960
80.0
25
25
84
76
80
合格
3.4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检测
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检测成果见附图2~附图3;检测断面初支局部有侵入二衬现象,检测结果统计见表3-4。
表3-4 断面检测成果统计
检测断面
有无侵入现象
侵入范围
侵入平均厚度(cm)
侵入最大厚度(cm)
合格性
判定
K5+970
无
无侵入现象(见附图2)
-
-
合格
K5+960
无
无侵入现象(见附图3)
-
-
合格
3.5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检测
检测结果未发现喷层与围岩结合部存在空洞或不密实现象。
4结论与建议
K5+980~K5+960段初期支护质量检测结果评定如下:
(1)喷射混凝土厚度:
K6+980~K5+960段厚度最大值27cm,最小值17cm(≥50mm且0.5倍设计值),平均值23.2cm(≥设计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比例90.9%(≥60%),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2)喷层混凝土强度:
强度平均值23.8MPa(≥R),最大值28MPa,最小值20MPa(≥0.85R),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3)钢(格栅)支撑位置和间距:
K5+980~K5+960段实测榀数为25榀,榀间距最大值84cm,最小值76cm,平均值80.0cm,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4)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
K5+970断面无侵入部份,上述断面轮廓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判定为合格;K5+960断面无侵入部份,上述断面轮廓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判定为合格。
(5)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
未发现喷层与围岩结合部存在空洞或不密实现象,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附表1 喷层混凝土厚度断面检测数据
断面里程
实测厚度(cm)
F
E
D
C
B
A
G
H
I
J
K
K5+970
25
25
17
23
22
20
25
26
26
26
22
K5+960
24
25
26
25
22
22
22
18
21
21
27
附表2 喷层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
测区
里程
测区
位置
实测强度(MPa)
测区
里程
测区
位置
实测强度(MPa)
测区
里程
测区
位置
实测强度(MPa)
K5+980
右边墙
23
K5+972
右边墙
25
K5+964
右边墙
22
K5+979
右边墙
24
K5+971
右边墙
24
K5+963
右边墙
23
K5+978
右边墙
22
K5+970
右边墙
28
K5+962
右边墙
26
K5+977
右边墙
21
K5+969
右边墙
24
K5+961
右边墙
23
K5+976
右边墙
20
K5+968
右边墙
22
K5+960
右边墙
24
K5+975
右边墙
27
K5+967
右边墙
26
K5+974
右边墙
25
K5+966
右边墙
21
K5+973
右边墙
25
K5+965
右边墙
24
附表3 钢支撑位置、间距检测数据
榀位
榀间距
(cm)
榀位
榀间距
(cm)
榀位
榀间距
(cm)
榀位
榀间距
(cm)
0~1
80
7~8
80
14~15
81
21~22
80
1~2
76
8~9
81
15~16
80
22~23
79
2~3
80
9~10
82
16~17
82
23~24
78
3~4
79
10~11
79
17~18
80
24~25
80
4~5
78
11~12
78
18~19
80
5~6
80
12~13
84
19~20
82
6~7
81
13~14
79
20~21
81
9~10
82
19~20
82
29~30
79
附图1 喷层混凝土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附图2K5+970断面检测成果图
附图3K5+960断面检测成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