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5763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docx

100亩清洁生产示范园建设

100亩示范茶园清洁生产

建设项目

 

 

2014年7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1

1.1基地生态农业发展概况2

1.2基地生态农业现状3

1.3存在的问题4

第二章项目基地基本情况6

2.1实施地点及规模6

2.2自然条件6

2.3基础设施情况6

2.4农业生产情况7

第三章实施单位及工作基础8

3.1项目实施单位8

3.2工作基础10

第四章保障措施11

4.1加强组织领导11

4.2强化管理12

4.3广泛宣传教育12

第五章项目目标与建设内容12

5.1项目目标12

5.2建设内容13

第六章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13

6.1总体思路13

6.2技术路线14

第七章主要技术方案14

7.1茶园清洁管理14

7.2绿色防控技术17

7.3建设园间废弃物回收池17

7.4生态拦截沟的建立17

7.5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设施和生物设施21

7.5.1坡面水土流失治理21

7.5.2沟道防治22

7.6安装监控系统22

第八章进度安排24

8.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4

8.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25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6

9.1投资估算依据26

9.2投资估算26

9.2.1生态茶叶清洁茶园建设26

9.2.2数据监测26

9.2.3沟坎水土保持治理26

9.2.4病虫防治26

9.3投资使用计划27

9.4资金筹措27

第十章效益分析27

10.1经济效益28

10.2社会效益28

10.3生态效益28

附表1:

2014投资金额明细表29

附表2:

资金筹措表29

附图1:

示范区-核心区建设30

附图2:

土地租赁合同31

附图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35

第一章项目背景

发展现代农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省份,农业发展面临人多地少,生态脆弱,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等问题。

寻找一条适合贵州农业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1号文件连续多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也因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诸多特点,而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下,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构建生态循环经济型农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贵州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提到,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生态农业基地200个,基地以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示范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农业清洁生产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及最终落脚点。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任务,农业部从2014年起在全国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这无疑为我们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探索机制模式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

1.1基地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花溪区久安村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等原因,早期以传统农业为主,其特征主要是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种植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村民大多采用祖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

久安乡的关键性农业种植品种类型有玉米、水稻、土豆、小麦、油菜、以及各类蔬菜等。

自2007年以来,经过久安村民的努力开发与创新,一改以往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开始以古茶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凭借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和大面积开发茶园。

现目前,久安乡的七个村包括小山村、打通村、雪厂村、巩固村、拐耳村、吴山村、久安村在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的带动和帮助指导下,从以往的种植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主转为种植经济作物茶叶为主。

久安乡作为花溪区大力扶持的贫困乡镇,在茶叶种植的推动下,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一改以往的贫穷面貌,并且在花溪区乃至整个贵州省都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

目前久安乡的茶园种植已超过1万亩,茶叶种植面积、总产量在贵州省均属靠前。

1.2基地生态农业现状

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距贵阳市市区18公里,离金阳新区14公里,到花溪区19公里;处于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阿哈湖库区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佳绿化乡镇”的久安乡,至今境内没有一家有烟企业。

花溪区久安乡地处云贵高原,海拔1200-1500米,常年云雾缭绕。

非常适合高品质茶叶的生长,为利用久安乡现有资源,发展一个既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贵阳市饮用水源,又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产业,乡里决定重点抓好茶产业发展,到今年2014年为止,全乡茶园建设总面积已经超过10000亩。

茶产业成为久安乡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以生产绿色生态茶叶为主的久安乡绿色食品的发展已成为贵州省生态农业的示范带动区:

近几年,久安乡茶叶的种植、生产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初,全乡种植茶叶已经超过10000亩,共有久安乡七个村包括小山村、打通村、雪厂村、巩固村、拐耳村、吴山村、久安村,以及附近麦坪乡、10000多人投入茶叶生产,年生产量已达到25吨,在政府的扶持、企业的帮助指导和当地农民的努力下,实现了“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生态茶叶基地发展目标。

通过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培育了示范区,扶持了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

目前久安乡有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近10000多人,占总户数的90%,解决就业人数近万人,村民从产业化中获得的纯收入增加了1000元/人,培育了久安乡生态茶叶示范园区,并成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生态农业产业化趋势基本形成:

久安乡茶叶产业化的相关措施,激励“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问题,还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

提高茶叶的价值,降低了成本,增加收入,实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生态化。

1.3存在的问题

久安生态茶叶在发展中出现基础薄弱,技术体系不够健全,资金紧缺,开发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下等问题。

——基础薄弱,开发能力不足

我区生态茶叶发展得比较晚。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和认识欠缺等原因,生态茶叶发展的基础很薄弱,进一步开发的能力不足。

——技术体系不够健全,标准化发展程度不够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距离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还有更进一步突破,技术体系的不健全,使生态茶叶的建设和管理面临很多难题,给生态茶叶产品的研发、深加工以及生态茶叶的标准化发展设置了障碍。

——抗风险能力低下

生态茶叶的产、加、销一体化的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需要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力度不够,高效、稳定和绿色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生态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

 

第二章项目基地基本情况

2.1实施地点及规模

项目选址于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基地规模在1600亩左右,其中:

核心试验示范区建设面积100亩,建设时间是2014年。

2.2自然条件

基地位于阿哈湖畔,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15.3℃,森林覆盖率达50.6%,是全国“百佳绿化乡镇”之一。

全乡地形为中山、山地,地势起伏大,海拔在1090~1402米之间,坡土多,坝子少;全乡耕地面积10882.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5﹪,其中田5418亩,土5464.5亩。

80﹪的土壤为硅铝黄壤,20﹪为黄色石灰土壤,中低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5﹪左右。

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青

水秀,气候温和,云雾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000~1100毫米,具有较明显高原气候特点。

种种自然环境条件都极其适宜优质茶树的生长。

2.3基础设施情况

久安乡项目区位于阿哈湖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由于现有水利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大部分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导致茶园的灌溉成为主要问题。

由于久安所处地理环境特殊,生态茶园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久安乡项目区位位置优越,正处于贵安新区与贵阳老城区、观山湖区相接的位置,现有久安-麦坪,久安-石板,久安-金竹,久安-金阳等五条通乡公路,解决了久安乡的交通不便问题。

此外在新建的茶园内建设有20公里机耕道以及15公里操作便道,完善了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供高效率的电率保障,久安乡现在已完成400kva专变的安装及供电,为茶叶的生产加工提供便利的电力设施。

为保障优质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存,贵州贵茶公司已经购进农机107套,动力高达540kw.购进的机械设备包含有茶园管理机械、茶叶加工机械等;此外还购进了节水灌溉设施一套,能够铺设面积达到300亩;为了充分利用新能源,保护当地环境,还修建了沼气池300m3。

2.4农业生产情况

久安乡的生态茶叶基地建设已经完成1万余亩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任务,覆盖久安乡7个行政村。

品种主要以种植有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等优质高纯度品种。

新建茶园每亩投资3000元,管护3年每亩每年700元,有机肥追肥每亩每年600元。

从投建到达产每亩投资6900元。

达产后每亩每年生产优质茶青1000斤,出产茶青总产值达20000元。

有效的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4茶园现已建成示范项目

1、膜覆盖和膜下滴灌系统

建设膜下滴灌示范面积100亩。

建设内容包括:

建设100立方米蓄水池2个、完成滴灌安装(包括首部装置、管道铺设、滴水器及配件安装等)100亩、铺设地膜和管网。

技术路线:

基础土建工程及水源工程建设→首部装置安装→田间(输配水)管网的安装→滴水器及其配件安装→茶园地膜覆盖→系统调试运行。

茶树膜下滴灌,利用重力自压滴灌方式,采用“滴灌+施肥器”实现水肥一体化,地膜全覆盖方式抑制杂草生长。

图2-1地膜覆盖

 

第三章实施单位及工作基础

3.1项目实施单位

本项目承担单位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站,是隶属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的事业单位。

其职能业务范围包括: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组织起草农业环境保护规划,拟定农田大气、农用水质、耕地土壤等保护措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组织实施农业野生植物及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防治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协助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组织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组织开展农业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发布、项目开发及农业环保国际合作;组织和指导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推广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开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培训和服务;承担省农业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本项目协作单位贵州贵久安茶业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09年10月,实行加工生产与工商注册同步进行的方式运作,近两年以贵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主要精力放在了幼龄茶园的管理和无性系良种茶苗的选育以及产品的试制上,公司试制的久安红茶、久安绿茶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赞誉。

公司于2007年开始茶叶的种植,2009年采摘久安本地的古茶树鲜叶进行茶叶的加工,产品品质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同。

2010年推出的久安绿茶、久安红茶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

公司现在有古茶树2万余枞,分布在久安乡的久安村、小山村、雪厂村、打通村,全部属于公司现有的固定资产。

经过完善产品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生产5万斤成品茶,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综合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3.2工作基础

承担单位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站,至今承担农业部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与调查、农产品产地安全调查及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和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等项目,同时承担省科技厅紫茎泽兰阻截带防控建设等农业攻关项目,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协作单位贵州贵茶有限公司之子公司贵州久安茶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贵州省首家引进的与国际接轨、集清洁化、智能、环保型有机茶生产于一体的流水线两条,并拥有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冷藏库,以及日加工鲜叶10000公斤的茶叶加工厂,优质茶的年拼配能力将达到3600吨以上,并拥有庞大的茶叶冷藏库及高水平的品质检测中心。

所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环境完全符合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填补了贵州省有机茶深加工的空白。

贵州贵茶公司所属的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在久安乡拥有近万亩茶园基地,不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因为当地村民带去巨大的利益与发展机遇而受到热烈的欢迎。

因此对于花溪久安生态茶叶示范基地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实施是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第四章保障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贵州省生态农业基地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工作组。

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站站长朱江任组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赵立欣任专家组长,成员由贵阳市农委、花溪区农委、久安乡政府、生态农业基地负责人组成。

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导监督检查机制,明确项目责任,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4.2强化管理

项目协作单位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具体组织项目实施,负责基地管理和监控工作,按时收集上报监测数据,按时总结汇报工作进度,做好生态基地清洁生产示范对外交流工作。

   

4.3广泛宣传教育

通过印发宣传册、村民广播和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项目中来。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的积极性,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章项目目标与建设内容

5.1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将生态茶叶基地建成生态农业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达到区域同行领先水平,基地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优质茶叶的生产率达到98%以上。

同时,进一步完善基地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延伸茶叶产业链,开发观光旅游业。

5.2建设内容

2014年:

建设项目试验示范基地100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配套建设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系统,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数盏、黄板若干;环绕茶园栽植生态林带,提高生物多样性,为茶园病虫害提供天敌昆虫栖息场所;建设园间废弃物回收池5-10个,收集茶园废弃地膜,防范地膜使用产生的次生污染;建设生态拦截沟2-4条,阻截土壤中氮磷流入阿哈湖,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设施和生物设施2-4处;安装监控系统一套,对茶园管理实行实时监控。

 

第六章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6.1总体思路

按照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的要求,建立花溪区生态茶叶清洁生产示范基地,构建贵州生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集成样板区;在示范基地持续进行茶叶清洁生态生产,带动发展区域高效生态农业,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发挥示范基地的科技资源优势,融农业生产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展示培训等于一体,引领贵州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6.2技术路线

管理已有100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茶园清洁→装太阳能杀虫灯数盏、黄板若干→栽植生态林带→建设园间废弃物回收池→建设生态拦截沟→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设施和生物设施→安装监控系统。

 

第七章主要技术方案

7.1茶园清洁管理

做好清洁田园的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坚强污染对茶园环境的危害性和形成过程让村民认识到农业污染的严重后果。

中耕除草:

茶园杂草必须及时清除,每年除草3至5次,不得施用除草剂;避免雨天除草,耕深15cm—20cm疏松土壤,保持茶园及周围清洁。

施肥:

对于已种植的茶园,肥料管理技术如下:

①提高春、秋(冬)季追肥比例。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春、夏、秋季追肥的比例可采取4:

3:

3,其中1~2年生茶树按2:

3:

3,3~4年生茶树按2:

1:

1比例施肥。

②提倡实行配方施肥。

根据不同地力条件、不同茶树品种(指乌龙茶品种与红绿茶品种)和茶树不同生长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等肥料需求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③生态茶园用肥方法可参考下表。

生态茶园施肥方法

肥料类型及品种

施用量及比例

施用方式及位置

施用

时间

以商品有机肥及农家肥等缓效肥为主。

幼龄茶园:

500-1000kg农家肥或饼肥100-150kg,同时配施过钙25-50kg,硫酸钾10-20kg。

成龄茶园:

年施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肥1000-2000kg,配施10-20kg的尿素,并隔年施用过钙50-100kg,硫酸钾15-25kg。

开沟条施。

幼龄茶园沟深15-20m;成龄茶园20cm以上,开沟位置为树冠外沿滴水线处。

一般在白露前后。

以氮、磷、钾复合肥和速效性有机肥为主。

幼龄茶园:

氮、磷、钾三要素配施比例,1-2年生为1:

1:

1或1:

1.5:

1.5;3-4年生为2:

1:

1或2.5:

2:

1。

成龄茶园:

春、夏、秋追肥比例一般为40:

30:

30或50:

25:

25;三要素比例一般为4:

2:

1或3:

2:

1;年每产100kg/667m2干毛茶一般施氮量不超过15kg;氯化钾的施用量一般不超过20kg/667m2。

开沟条施,沟深10cm左右。

在各季茶叶开采前20-40天施用,年进行3-4次。

测土配方施肥。

每年施肥2次,在规定时间内准时施肥;所施肥料严格使用公司指定有机茶园专用肥。

每年10月前结合冬季深耕把杂草、枯枝等杂物清除,施农家肥(充分发酵腐熟)1000公斤/亩,沟深不低于25cm,施后盖严。

图7-1特土配方施肥

余枝修建:

当苗高35--50厘米时,离地15--20厘米剪去主干,保留侧枝;当新枝超过第一次剪口30厘米时,在原有第一次基础提高10--15厘米,分段剪、分枝剪;当新梢长超过第二次剪口30厘米以上时,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厘米用篱剪剪平。

茶园病虫害防治:

如若茶树发生病虫害,及时与公司相关技术员对接联系,严禁使用农药,应按公司提供的方案治理;防虫措施:

使用粘虫板(每亩使用40张左右);在条件允许下,可使用杀虫灯;也可使用苦参碱防虫(必须在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使用);可在茶园周围多种植树木(以香樟树为主,主要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平衡来防控病虫)。

7.2绿色防控技术

田间杀虫、灭虫主要采取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措施。

物理防控:

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个、黄板4000张。

生物防控:

生态林带建设,主要建设7000棵绿化生态林带;绿化通道建设,美化环境,给天敌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7.3建设园间废弃物回收池

在茶园示范区建立5个废弃物回收池,规格大小是长4米宽4米深2米的立方体回收池。

回收池的建立能有效回收100亩示范茶园的地膜,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7.4生态拦截沟的建立

创建拦截式的沟道或者围墙的设计效果图样式

茶园建设,最好选择在5°~25°坡地或丘陵岗地为宜。

一般30°以上的陡坡地不宜开垦为茶园,山脚下的平地容易积水,并与稻田等作物接壤,易受稻田喷晒农药污染,一般也不宜开垦为茶园。

我们的茶园坡度大于25°。

这样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在坡度15°度以上坡地建设茶园,应建立等高条植或宽幅梯层茶园,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度1.6m~2.0m,梯壁要坚固紧实。

茶行长度不超过50m,依地形而定;陡坡地,建立窄幅梯田茶园,但不小于1.6米,梯田外高内低。

在坡地茶园,要形成外高内低的梯面。

同时,在梯面内侧开挖一条深水沟,起到蓄水保土作用。

梯田开垦结束后,梯田土壤经一段时间熟化后即可种植茶树。

  ①梯间宽度:

茶园平缓地田宽按3米设计,陡坡地梯田宽度按1.6米设计;低洼地或水田建园必须深沟高畦。

  ②梯面坡度要求:

梯田田面应设计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梯田面纵向坡度5%;横向坡度1-3%,外高内低;梯田内侧设排水边沟,宽0.3米×高0.2米,接入坡面排水沟。

  ③梯坎要求:

梯田田坎应以土坎为主,特殊地段可少量采用石坎。

坎高0.8-1.2米为宜。

田坎外边坡1:

0.75-1:

1.0。

在15度以上的陡坡地带开辟茶园,必须首先考虑拦截雨水、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等问题,做好水利系统建设。

茶园的水利系统应包括蓄、排、灌三个方面,应结合茶园道路的规划,把沟、渠等水利设施统一规划,做到沟渠相通,渠、塘、池、库相互连接。

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在生长季节里,需要较多的水分和较高的湿度,因此在有明显旱季的茶区,干旱往往成为限制茶叶产量的主要因子。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冲垮梯砍,导致水土流失;或地势低处又易渍水,造成茶树湿害,引起茶树根部病害如根腐病。

合理的沟渠系统要求坡地及梯级茶园应以蓄水为主,蓄排结合,做到“坡地、梯级茶园小雨、中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水不冲园。

遇旱需水水进园”。

水沟系统由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纵水沟三个部分组成。

截洪沟(隔离沟):

为防止茶园上方积雨面上的洪水及周围的树根、竹根及杂草等侵入园地而设置截洪沟(隔离沟)。

如果茶园上方没有积雨面及其他可能侵入的障碍物,则不必设置。

截洪沟一般按0.2%左右坡降设置。

沟内取出的泥土通常放在沟的下方,筑成道路。

沟的一端或两端要与纵水沟或自然沟相通。

截洪沟的深度及宽度,应根据茶园上方坡面的大小、植被情况和最大降水强度所形成的集水量多少来决定。

一般深50~100厘米,宽40~60厘米。

沟内每隔3~5米筑一堤坝,堤坝要低于路面,拦蓄雨水及泥沙。

雨水太多时,由坝面流出,减缓径流。

在茶园下方与农田交界的环园道内侧,应修隔离沟,沟宽50~70厘米,深30~50厘米,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泥沙沉积坑,减少泥沙冲出园外。

隔离沟兼有防止树根、竹根、杂草侵入茶园的作用。

横水沟:

拦截茶园内部的水流而开设,对留蓄雨水,减缓径流,截留表土,避免雨水从梯面漫出有很好的作用。

据在坡度20度左右的茶园定区观察结果,梯级茶园中有横水沟的,每亩一次可贮水30580斤(不包括渗水量),相当于23毫米的降雨量,水土流失临界值降雨量可提高到30毫米左右。

而没有横水沟的茶园,在雨量达到12~15毫米时就会产生径流,引起水土冲刷;全年30次水土流失中,有横沟蓄水的茶园仅在6次大雨或暴雨时才有少量冲刷现象。

梯形茶园,在修梯时每梯内侧应开横水沟。

横水沟的深度与宽度,依据梯面的集水量而定。

一般沟宽30~40厘米左右,深20~30厘米,每隔4~8米筑一坚实土埂,土埂略低于梯面。

没有开成梯级的缓坡茶园,应根据坡度大小,每隔一定距离,也要设立横水沟。

坡地茶园的横水沟,一般3~4米筑一土埂,每一段沟底应适当降低倾斜度。

5~10行茶树设一条;5度以下的平地茶园,则视地形、地势情况而有区别。

在较大范围内比较低平的茶园,应增设横水沟,一般每隔8~12行茶树设立一条。

这种横水沟,沟底尽量水平或向纵水沟成一定倾斜,每隔一定距离设一积砂坑,既能沉积泥砂,又能及时排除积水。

山腰设有横向操作道的茶园,路的上方应设立横水沟。

坡地茶园横水沟要以此为起点,向上向下按一定距离设置,形成水利网。

纵水沟:

纵水沟主要作用是排除园内多余的水分。

设在各片茶园之间,道路两旁,或一片茶园中地形特低的集水线处,与截洪沟、横水沟、隔离沟相联接。

通常宽40~50厘米、沟深20~30厘米。

纵水沟与横水沟连接的地方要设置沉沙坑。

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则应设置消力池,降低跌水的冲击力,减少冲刷。

跌水墙可采用倾斜式或垂直式。

跌水墙与消力池要用砖石砌成。

山地茶园的纵水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