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5487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docx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

通城一中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吴三平2011-1-15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qiān)提防(dī)忖度(cùn)埋怨(mán)

B.缜密(zhēn)伺候(cì)谛听(dī)顽劣(wán)

C.憔悴(qiáo)楔子(qì)宽恕(shù)盘缠(chán)

D.枭下(xiāo)戕害(qiāng)蟊贼(máo)山鹬(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荟萃吝啬要言不烦严惩不贷

B.砥砺淤积病入膏肓礼上往来

C.联网牟取冠冕堂皇明火执仗

D.抹煞妆扮勃然大怒急待解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

通过、经由

B.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

讨论

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求:

探寻、访问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

征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取得共识,并为防止危机再次爆发表明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

B日前制作人周亚平爆出猛料,《铁窗泪》演唱者根本就不是迟志强唱的!

这是20年来中国歌坛最大的假唱事件,歌迷竟然集体被骗了20年。

C针对索马里安全局势和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等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对所有破坏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

D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是目前世界上以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

5、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

戏剧语言指的就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即通常所说的“台词”。

B杂剧和传奇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即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C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其中,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D曹禺,我国著名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其戏剧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段短文,完成17-20题

锌与人体

在人类的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量有很大差异。

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

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

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

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

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

分析表明:

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的锌。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

有资料表明,在我国儿童中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致。

此外,由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在机体内可同锌结合面干扰肠道对锌的吸收,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易出现锌缺乏症。

Prasad等人曾经证明,中东、南美、印度等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因锌摄入不足,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等患者,病人血清锌浓度仅为正常人的2/3,而在用锌治疗后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

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但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

在口服锌剂进行治疗的成人中,也有味觉减退和味觉障碍发生者,患者告知其吃食物的感觉“味同嚼蜡”。

此时只有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这说明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

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烹调中使用醋可明显提高钙、铁、锌等的利用度。

多种微量元素的乳酸盐、氨基酸盐较易被人们吸收,因此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也是被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总之,人体缺锌时,对锌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补锌后疗效显著。

待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口服锌的服用量,最好停药而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6.对第1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锌,不过,品种不同的锌的含量也不同,各种瘦肉、动物肝脏、杏仁、可可等食物中锌含量较高。

B.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是因为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被破坏,利用锌的吸收。

C.牡砺和鲱鱼因其锌的含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而被称为“含锌食品之冠”。

D.即使是富锌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

7.对画线句子的观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饮食传统之一“食不厌精”是我国儿童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小改变饮食习惯。

B.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及一些必需微量元素会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

C.常年吃精细食物,会使人血清浓度降低,出现贫血症状,有的仅为正常人的2/3。

D.作者以小麦的精制过程为例,证明精制过程不但会使锌的含量大大降低,而且使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殆尽。

8.对有关“补锌”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奶中虽然含锌量不少,但不易吸收,而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却是补锌的良好来源。

B.补锌过量后,吃食物时的感觉会是“味同嚼蜡”,应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

C.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故烹调时可多使用醋来提高钙、铁、锌的利用度。

D.人的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当锌含量不足时,会从食物中大量摄取,一旦满足之后,又会自动停止,以保持平衡。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易于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多吃动物性食物,少吃植物性食物,以免出现锌缺乏症。

B.对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的患者,可通过用锌治疗来取得奇效。

C.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过量摄入锌也有可能损害味觉系统。

D.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度,要合理补充,儿童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量大,但最好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张耒)

《诗》不云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

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

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歛藏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

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輹、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

“惟家贫,奉命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

”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

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予问其故,秦子曰:

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

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

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余解之曰:

”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

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

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

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

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

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季:

季节,季候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零:

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介:

独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奔:

逃亡,出走

11、下了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

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

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缺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已,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六句哪两个词用得最妙?

请找出来并简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白部分。

(6分)

(1)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比黄花瘦。

(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其小就去做;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其小就不去做。

五、(18分)

乱世中的美神

①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

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③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

“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

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16.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②③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4分)

17.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

18.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

(4分)

19.(1)郑振铎曾提到过“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首这种类型的诗词句子或篇目名。

(1分)(2)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5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20.把下面这个长句改为4个语意清晰、彼此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删减或改变原意)。

(4分)

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免除王某因被诬告违反有关财经制度而被取消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的处罚的请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鲜花说:

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月亮说:

海鸥说:

太阳说:

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22.请给下面两个内容各写一句广告语。

(4分)

(1)《生活新闻报》:

(2)“以纯”服饰专卖:

 

七、作文(60分)

(23)话题作文

爱父母、爱祖国,这是情感的底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这是行为的底线;尊重别人、团结友善,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足球、篮球、羽毛球是不能让它越出场地两端的底线的;做人,更不能堕落于底线之下,在道德与法制上,是连“擦边球”也不能打的。

底线,是是非善恶的分水岭。

请以“做人的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D(A项“忖”读cǔn;B项“缜”读zhěn;“谛”读dì;C项“楔”读xiē)

2、C

3、B(论;犯罪)

4、A(B项中“演唱者……不是……唱的”主宾搭配不当;C项中无主语,成分残缺,“在”应删去;D项中全句结构混乱,主语应该是“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可在其前加一“的”字。

5、D(莎士比亚是英国人)

6、A(A中“所有事物都含有锌”与原文“几乎都含锌”不符)

7、B(A中对原因解释有误,应该是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至)

8、D(原文中无根据,且与事实不符)

9、D(A中”少吃植物性食物”无根据;B中所列症状并非都因缺锌引起,所以用锌治疗未必都有奇效。

C“有可能”不当,从第三段看,过量摄入锌损害味系统,已被证实)

10、A

11、C

12、C

13、①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

②如今都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做官也做不到。

③赏赐给他车马都推辞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14、①江水边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②“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指云天。

③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15、略

16、答:

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用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表现她的人格之美。

(引用“陆游”“王维”诗句作用各2分,如综合陈述引用两人诗句的作用也算对。

17、答:

李清照的“美”体现在:

①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对待一切决不凑合;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意思相近即可。

18、答:

李清照的“美”体现在:

①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对待一切决不凑合;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意思相近即可。

19、(1)略。

(2)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

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

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20、①李西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

②李西因被诬告而受到取消晋升一级工资的处罚。

③部门经理请示总公司免除这一处罚。

④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的请示。

21、①月亮说我无暇的心灵最坦荡②月亮说,我悬挂的夜空明亮璀璨

海鸥说我搏击的人生最激昂海鸥说,我飞翔的天空无限宽

22、①新闻改变生活

②穿“以纯”,更动人(更清纯)

《诗经》上不这样说过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万物不经受变故,则不能成材。

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

晚秋的月份,天地开始变得肃杀,寒气就要来到。

正是此时,天地之间,大凡植物,生长在春夏雨露之后,华美润泽饱满,枝叶繁茂。

等到浓霜夜降,早晨起来一看,(它们却)如战败的军队,卷旗弃鼓,带伤而逃,官兵面无人色,岂只如此而已。

于是天地闭塞而进入了冬季,被凋败摧折的植物的植物超过一半,它们经历的变故也够残酷了。

但是自此脆弱者变得坚强,虚败者变得充实,多液者变得干燥,都把精华收敛到心中,并且各显其成。

深山的树木,上指青云,下遮千人的,没有不显出疲病之态的,何况所说的蒹葭(芦苇)之类的植物呢?

但是,工匠们拿着斧头来到山林里游看,一下子全砍掉了它们,用它们来做栋梁、桷杙、车轮、輹輗,粗细软硬,无不合乎功用。

这就是所说的有损失就有增益,有失败就有成功,有苦难就有快乐了。

我的同伴秦少章,在我任太学官员时,就把他的文章送给我看,并忧伤地对我说:

“这是我家贫穷时,奉大人之命而尽力创作的科举文章。

”那时他率意而作的诗章散文,往往清丽奇伟,比那些中举者的文章强百倍。

元祐六年中举,调到临安任主簿。

举子中举后该有些快乐了,但秦少章每次见到我总是不高兴。

我问他的原因,他说:

“我是世间的一个孤傲的读书人,本性不高兴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对情意不合的官员不愿去交往。

饮食起居,行止作为,不愿勉强自己而随从他人。

今一旦为官,都失掉了自我而专去应酬他人。

少时自由自在,真后悔(中举后)灾祸跟着到来。

当时我依靠父母抚养,现在则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为官,又不能够。

从今以后,我就像涂了漆却想求得除去一样了。

”我劝解他说:

“你为官之前,(像)春夏的草木,你现在感觉困惑,就像芦苇遭受了霜冻。

大凡人的本性就是只想求得安顺。

安顺,是天下人的大患呀。

改变(贪图安乐的现状)是可贵的。

重耳不流亡在外十九年,就不能回国成就霸业;伍子胥不逃奔他国,就不能攻破郢都(复仇)。

这两个人,当羁旅他乡困窘忧患时,暗地里补益自己的短处,学会原所不会做的事情,这就不像只通过口耳所学到的那样肤浅了。

现在你想到以前的所作所为,那值得悔恨的东西可多了,那能增长见识的更多了。

反思自己而能心安理得,就能驰行天下而没有可畏惧的事情了。

能把饭食让给别人吃的人,常常是挨过饿的人;赐给的车马却推辞不坐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如果怕挨饿,怕步行,那将有苟且侥幸之心,遇到的灾难不就多了吗?

所以经霜而不变得肃杀的,是植物的灾难;安享逸乐终身的,不是世人的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