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5388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docx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学案新人教A版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知识导图

学法指导

1.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与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况,对这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认识,既可以从直线与平面相交所成的角为90°的角度来讨论,又可以从已有的线线垂直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论证.

2.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有非常重要的限制条件“两条相交直线”,这既为证明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有很强的制约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体现逻辑推理的规范性.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关键是作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高考导航

1.考查线线、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解答题的某一问,分值5分.

2.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常出现在文科卷中,以解答题的一问的形式呈现,分值5分.

3.考查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如求体积、参数、比值等,分值5~6分.

 

知识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

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作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作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作垂足

画法

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如图

判定定理

文字表述: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表述:

⇒l⊥α

1.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与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

2.注意定义中“任意一条直线”与“所有直线”等同但不可说成“无数条直线”.

3.判定定理条件中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此处强调“相交”,若两条直线平行,则直线与平面不一定垂直.

 

知识点二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作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所成的角是90°.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时,它们所成的角是0°

范围

0°≤θ≤90°

画法

如图,∠PAO就是斜线AP与平面α所成的角

把握定义应注意两点:

①斜线上不同于斜足的点P的选取是任意的;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过斜足和垂足的一条直线而不是线段.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则l与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相交,可能异面,也可能平行.(  )

(2)若a∥b,a⊂α,l⊥α,则l⊥b.(  )

(3)若a⊥b,b⊥α,则a∥α.(  )

答案:

(1)× 

(2)√ (3)×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BC1垂直的平面是(  )

A.平面DD1C1C B.平面A1B1CD

C.平面A1B1C1D1D.平面A1DB

解析:

由于易证BC1⊥B1C,又CD⊥平面BCC1B1,所以CD⊥BC1.因为B1C∩CD=C,所以BC1⊥平面A1B1CD.

答案:

B

3.若三条直线OA,OB,OC两两垂直,则直线OA垂直于(  )

A.平面OABB.平面OAC

C.平面OBCD.平面ABC

解析:

∵OA⊥OB,OA⊥OC,OB∩OC=O,OB,OC⊂平面OBC,∴OA⊥平面OBC.

答案:

C

4.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l⊥α,l∥m,则m⊥αB.若l∥α,m⊂α,则l∥m

C.若l⊥m,m⊂α,则l⊥αD.若l∥α,m∥α,则l∥m

解析:

易知A正确.B项,l与m可能异面,也可能平行.C项,当l与α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时,才能判定l⊥α.D项,l与m可能平行、异面或相交.

答案:

A

 

类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理解

例1 已知平面α及α外一条直线l,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l垂直于α内两条直线,则l⊥α;②若l垂直于α内所有直线,则l⊥α;

③若l垂直于α内任意一条直线,则l⊥α;④若l垂直于α内两条平行直线,则l⊥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C.2         D.3

【解析】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②③正确,①④不正确.

【答案】 C

命题是否正确,一般先考虑能否利用定义来判断.

 

方法归纳

直线与平面垂直要求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都垂直,“任一直线”与“所有直线”表示相同的含义.但“任一直线”与“无数条直线”含义不一样.

跟踪训练1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

①三角形的两边;②梯形的两边;③圆的两条直径;④正五边形的两边.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内这两条直线必须是相交的,①③④中给定的两直线一定相交,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而②中梯形的两边可能是上、下底边,它们互相平行,不满足定理条件.

答案:

①③④

用定义判断时一定要弄清两直线是否相交.

类型二 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

例2 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C=BC,N是AB的中点.求证:

CN⊥平面ABB1A1.

【证明】 

⇒AA1⊥CN,

⇒AB⊥CN,

又AA1⊂平面ABB1A1,AB⊂平面ABB1A1,AA1∩AB=A,

所以CN⊥平面ABB1A1.

要证明CN⊥平面ABB1A1,先证明AA1⊥CN且AB⊥CN.

方法归纳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实质是由线线垂直推证线面垂直,途径是找到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推证线线垂直时注意分析几何图形,寻找隐含条件.

 

跟踪训练2 如图,已知PA⊥底面ABC,其中∠ABC=90°.求证:

BC⊥平面PAB.

证明:

∵PA⊥底面ABC,BC⊂平面ABC,∴PA⊥BC.∵∠ABC=90°,

∴AB⊥BC.

又AB∩PA=A,且AB⊂平面PAB,PA⊂平面PAB,∴BC⊥平面PAB.

本题中直接给出直角,据此可得垂直关系.

类型三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3 已知∠BOC在平面α内,OA是平面α的斜线,且∠AOB=∠AOC=60°,OA=OB=OC=1,BC=

.求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 ∵OA=OB=OC=1,∠AOB=∠AOC=60°,

∴△AOB,△AOC为正三角形,

∴AB=AC=1,又BC=

,∴AB2+AC2=BC2,∴AB⊥AC,

∴△B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B=OC=1,BC=

,∴OB2+OC2=BC2,∴OB⊥OC,

∴△B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取BC的中点H,连接AH,OH,则AH⊥BC,易得△AHB≌△AHO,∴AH⊥OH,又OH∩BC=H,OH⊂平面α,BC⊂平面α,∴AH⊥平面α,∴∠AOH即为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在Rt△AOH中,AH=

∴sin∠AOH=

∴∠AOH=45°,

即AO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

证明△AOB,△AOC为正三角形→证明△BAC,△B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BC的中点H→证明AH⊥平面α→找出直线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求角

方法归纳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步骤

(1)作:

在斜线上选取恰当的点向平面引垂线,在这一步确定垂足的位置是关键;

(2)证:

证明所找到的角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证明的主要依据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

(3)求:

一般来说是借助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求角.

跟踪训练3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点,求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析:

如图,取CD的中点F,连接EF交平面ABC1D1于O,连接AO,B1C.

由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易得B1C⊥BC1,B1C⊥D1C1,BC1∩D1C1=C1,BC1⊂平面ABC1D1,D1C1⊂平面ABC1D1,∴B1C⊥平面ABC1D1,∵E,F分别为A1B1,CD的中点,∴EF∥B1C,∴EF⊥平面AC1,即∠EAO为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

在Rt△EOA中,

EO=

EF=

B1C=

AE=

∴sin∠EAO=

.

∴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按“一作,二证,三算”的步骤计算.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已知直线l⊥α,α∥β,则(  )

A.l∥β    B.lβ

C.l⊥βD.以上均有可能

解析:

由于α∥β,则平面β内存在两条相交直线m,n分别平行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a,b,又l⊥α,则l⊥a,l⊥b,所以l⊥m,l⊥n,所以l⊥β.

答案:

C

2.直线l⊥平面α,直线m⊂α,则l与m不可能(  )

A.平行B.相交

C.异面D.垂直

解析:

若l∥m,则l⊄α,∵m⊂α,∴l∥α,这与已知l⊥α矛盾,所以直线l与m不可能平行.

答案:

A

3.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a⊥bB.

⇒b⊥α

C.

⇒a∥α或a⊂αD.

⇒a∥b

解析:

当a∥α,b∥α时,a与b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异面,即D推理错误.故选D.

答案:

D

4.ABCD-A1B1C1D1为正方体,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D∥平面CB1D1B.AC1⊥BD

C.AC1⊥平面CB1D1D.AC1⊥BD1

解析:

正方体中BD∥B1D1,可知选项A正确;

由BD⊥AC,BD⊥CC1可得BD⊥平面ACC1;

从而BD⊥AC1,即选项B正确;

由以上可得AC1⊥B1D1,同理AC1⊥D1C,

因此AC1⊥平面CB1D1,即选项C正确;

由于四边形ABC1D1不是菱形,

所以AC1⊥BD1不正确.选D.

答案:

D

5.如图所示,若斜线段AB是它在平面α上的射影BO的2倍,则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是(  )

A.60°B.45°

C.30°D.120°

解析:

∠ABO即是斜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在Rt△AOB中,AB=2BO,

所以cos∠ABO=

即∠ABO=60°.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在三棱锥P-ABC中,最多有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

解析:

不妨设PA⊥AB,PA⊥AC,则△APB,△PAC为直角三角形,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PA⊥面ABC,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PA⊥BC,若∠ABC=90°,则BC⊥AB,∴BC⊥面PAB,即∠PBC=90°,∴△ABC,△PBC为直角三角形,故直角三角形最多有4个.

答案:

4

7.有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过空间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②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和平面α,若m⊥n,m⊥α,则n∥α;③a,b,l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表示平面,若a⊂α,b⊂α,l⊥a,l⊥b,则l⊥α;④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直线a垂直于平面α.

解析:

①正确;对于②,若直线n⊂α,也可满足m⊥n,m⊥α,此时n∥α不正确;对于③,只有a,b相交时,才成立,否则不成立;④显然错误,因为不平行时可以相交,而垂直只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故只有①正确.

答案:

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

,BC=AA1=1,则BD1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B1D1,则B1D1是BD1在平面A1B1C1D1上的射影,则∠BD1B1是BD1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

在Rt△BD1B1中,

tan∠BD1B1=

则∠BD1B1=30°.

答案:

30°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求证:

SD⊥平面SAB.

证明:

∵AB∥CD,BC⊥CD,AB=BC=2,CD=1,

∴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

AD=

.

∵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SA=SB=AB=2.

又SD=1,∴AD2=SA2+SD2,

∴SD⊥SA.

连接BD,则BD=

,∴BD2=SD2+SB2,

∴SD⊥SB.

又SA∩SB=S,∴SD⊥平面SAB.

10.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且AB=4,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

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

AC.点P在圆O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D,PD=DB.

(1)求证:

CD⊥平面PAB;

(2)求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

解析:

(1)证明:

连接CO,由3AD=DB知,点D为AO的中点.

又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

AC=BC知,

∠CAB=60°,

所以△ACO为等边三角形.故CD⊥AO.

因为点P在圆O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D,所以PD⊥平面ABC,

又CD⊂平面ABC,所以PD⊥CD,

由PD⊂平面PAB,AO⊂平面PAB,且PD∩AO=D,得CD⊥平面PAB.

(2)由

(1)知∠CPD是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

又△AO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CD=

在Rt△PCD中,PD=DB=3,CD=

所以tan∠CPD=

,∠CPD=30°,

即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为30°.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2019·淮安一中月考]在四面体P-ABC中,PA=PB=PC=AB=BC=CA,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BC∥平面PDF

B.BC⊥平面PAE

C.DF⊥平面PAE

D.AE⊥平面APC

解析:

因为D,F分别为AB,AC的中点,

所以DF∥BC,故BC∥平面PDF,故A项正确.

又AB=AC,PB=PC,E为BC的中点,

所以AE⊥BC,PE⊥BC,所以BC⊥平面PAE,

又DF∥BC,所以DF⊥平面PAE,故B、C项正确.

由于AE与AP不垂直(否则,等腰三角形PAE将有两个直角),故AE与平面APC不垂直.选D.

答案:

D

12.已知点O为三棱锥P-ABC的顶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若PA=PB=PC,则O为△ABC的________心;若PA⊥BC,PB⊥AC,则O为△ABC的________心;若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都相等且点O在△ABC的内部,则O为△ABC的________心.

解析:

因为PA=PB=PC,

所以OA=OB=OC,O是△ABC的外心;

若PA⊥BC,又PO⊥平面ABC,

所以BC⊥PO.

所以BC⊥平面PAO.

所以BC⊥AO.

同理AC⊥OB.

所以O是△ABC的垂心.

若P到AB,BC边的距离相等,则易知O到AB,BC边的距离也相等,从而可判定O是△ABC的内心.

答案:

外 垂 内

1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2,BC=2

,E,F分别是AD,PC的中点.求证:

PC⊥平面BEF.

 

证明:

连接PE,EC.

∵PA⊥平面ABCD.

∴PA⊥AD,PA⊥AB.

在Rt△PAE,Rt△CDE中,

PA=AB=CD,AE=DE,

∴PE=CE,即△PEC是等腰三角形.

又F是PC的中点,∴EF⊥PC.

又BP=

=2

=BC,F是PC的中点,

∴BF⊥PC.

又BF∩EF=F,∴PC⊥平面BEF.

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PDC,AD∥BC,PD⊥PB,AD=1,BC=3,CD=4,PD=2.

(1)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证:

PD⊥平面PBC;

(3)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如图所示,由于AD∥BC,故∠DAP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的角.

因为AD⊥平面PDC,直线PD⊂平面PDC,所以AD⊥PD.

在Rt△PDA中,由已知,得AP=

故cos∠DAP=

.

所以,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2)证明:

因为AD⊥平面PDC,PD⊂平面PDC,所以AD⊥PD.

又BC∥AD,所以PD⊥BC,又PD⊥PB,BC∩PB=B,所以PD⊥平面PBC.

(3)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F,连接PF,则DF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等于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因为PD⊥平面PBC,故PF为DF在平面PBC内的射影,所以∠DFP为直线DF和平面PBC所成的角.

由于AD∥BC,DF∥AB,

故四边形DABF为平行四边形,故BF=AD=1,

由已知,得CF=BC-BF=2.

又AD⊥DC,AD∥BC,故BC⊥DC.

在Rt△DCF中,可得DF=

=2

,在Rt△DPF中,可得sin∠DFP=

.

所以,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