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4962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1、现代文阅读(36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

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

”——孟子的修、齐、

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

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

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

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用。

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

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

也有曲意逢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

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可见,诗仙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其实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

但是作为诗人,他是“谪仙人”。

作为政治人物,他却只是个“凡人”,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彻底的失败者。

李白的悲剧就在于他没有政治才能却总是希望在政治上大干一番,而且是至死不悟,这就必然要导致他四处碰壁,一败再败的悲剧结局。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

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名、墨、法、兵思想因此糅合。

B.李白思想体系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是儒家思想及学说。

C.李白在文学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导致其政治上惨遭失败,这又使其不平则鸣。

D.研究李白应重视其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不能远离其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了其政治悲剧产生的原因。

B.文章分析指出,李白成为政治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上的匮乏。

C.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逻辑关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李白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的原因。

D.文章指出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不是写诗,而是从政,这是受孟子思想学说影响的结

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政治上碌碌无为并惨遭失败,这或许是他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直接原因。

B.本文阐述了李白的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末段委婉指出研究李白的方向。

C.作者认为李白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其在诗歌的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及杜甫。

D.如果李白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那么他有可能在政治上实现远大抱负。

(2)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

影票房推升至58.4亿元的新高度,观影人次达1.3亿。

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14.43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5天,票房逾14亿元。

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

《流浪地球》一上映便在豆瓣网拿下8.4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

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53.34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

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

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

往前追溯20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

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

   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

但王晋康却认

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

“《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

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已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

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

“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

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

”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

(摘编自《新京报》:

《王晋康:

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

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

《流浪

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

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

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

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

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

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

过去20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C.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D.《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C.《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6.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

(6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题。

大神的审判

美国海明威

迪克·海伍德扣上厚呢短衣领子的纽扣,领子竖起到了耳朵边上。

小木屋里,壁炉上方的鹿角挂着来福枪。

迪克取下枪,戴上他厚重的毛草连指手套。

“皮埃尔,今天我要去看看朝着卢恩河的那条布阱线路。

”他说道,“天杀的,这天可真够冷。

”他扫了一眼温度计,“零下四十二度。

好了,再见,皮埃尔。

”皮埃尔只是咕哝一声作为回应。

迪克穿上雪靴,在地面上,以一种旅行家在荒地上穿着雪靴迈步的姿势,大摇大摆地出发了。

皮埃尔站在木屋的门口,看着迪克大摇大摆地往前走。

他露出一个恶毒的笑容:

“当他只能用一只脚在雪地上走,像只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这个小贼一定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寒冷。

他偷了我的钱,肯定是他。

”皮埃尔重重地甩上门,把几根柴扔到壁炉里,又爬回了自己的床上。

迪克一边大步走着,一边自言自语,像是在对“寂静地方”的旅行者说话一样。

“我很好奇,只不过是丢了些钱,皮埃尔为什么要如此光火?

我敢说,他肯定是放错了什么地方。

可现在,他只会像只乖戾的猪一样发脾气。

有时,我还能感觉到他在背后用恶毒的眼光盯着我。

如果他以为是我偷了他的钱,为什么不说出来,跟我对质!

怎么会这样!

他以前很快乐,总是乐呵呵的。

在密塞那坝,当我们一致同意要成为伙伴,来翁加瓦这里布陷阱捕猎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是个让人愉快的同伴。

可是现在,他已经一个星期没跟我说过话了,除了偶尔咕哝一声,或者用克里语①咒骂。

天气很冷,却是一种干燥、让人精神爽利的、属于北地的寒冷。

显然,迪克很享受这种干冷的空气。

很快,他就沿着布阱线路走了五英里的路。

可是,一路上他总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跟着他。

他几次停下来,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

他喃喃自语道:

“我想那应该是库兹乌兹②作怪吧。

”在北地这里,只要有人们无法解释某些事情,他们就会认为是那个“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在作怪。

然而,当他进入到一片云衫树林时,突然整个人被猛地抽起,拉向空中。

当他的脑袋从与冰冷的地面碰撞中恢复清醒后,他发现自己被系在一棵云衫树上的绳子吊在半空中。

这棵云衫树被折弯了,以充当这个陷阱所需要的弹力,一个像是捕猎兔子的陷阱。

迪克的手指根本无法碰到地面。

随着他不断的挣扎,腿上的绳子越来越紧。

这时,他见到了一直跟随他的东西。

一群瘦削的、饥饿的白毛大灰狼从这片树林里慢慢出现了。

它们慢跑着过来,围着迪克,蹲坐下来。

而在小屋里,正躺在床上的皮埃尔被头顶上传来的啃咬声吵醒了。

他懒懒地抬头望向屋梁,一只红色的小松鼠正急急地啃着他丢失的钱包的皮革。

他想到了自己给

迪克设计的陷阱,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抓起他的来福枪,来不及披上大衣或戴上手套,就冲了出去,沿着陷阱线狂奔起来。

当他跑到那片云衫林时,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快要喘不过气来。

两只乌鸦

飞走了,离开它们之前一直啄着的食物。

眼前这个不成样的东西,曾经是名叫迪克·海伍德的人。

两只乌鸦拍着翅膀,懒洋洋地飞到旁边的云衫树上。

在这片布满血丝的雪地上,印满了属于大灰狼的脚印。

当皮埃尔往前走一步时,他听到捕熊用的钢夹子合起来的叮当声。

这个陷阱一向是迪克负责照看的。

现在,这个钢夹子在他脚上合上了。

他往前倒了下去。

当他倒在雪地上时,他说道:

“这是大神的审判。

我会为这些大灰狼省一点麻烦。

于是他把手伸向了那支来复枪。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集》)

【注】①北美印第安人克里族的语言。

②克里族的一个神灵,即“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迪克和皮埃尔两条线索共同推动情节发展,两人由亲密到生分,又走向相同的结局,整个情节富有戏剧性。

B.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皮埃尔“把手伸向了那只来复枪”有多种可能,

使得小说悬念迭生。

C.天气寒冷,白雪覆盖大地,这既是客观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二人先后落入自己人设计的陷阱、身死雪地作了铺垫。

D.海明威认为:

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本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8.皮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以“大神的审判”为题,有怎样的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0-13题。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1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12.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15.本诗情感丰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走艰难叹息的句子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3)杜甫一生长年漂泊,晚年病苦孤愁,《登高》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

2、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

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

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

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亘古不灭朴素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质朴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校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的节选,其中有五处格式和内容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带着对寒假生活的美好记忆,我们又回到了宁静的校园。

对亲爱的同学来说,今天是我们辉煌的成长历程中一个新起点;对尊敬的老师来说,今天是大家又一段美好事业的开始;对可亲的学校来说,它所引领的,将是我们中学灿烂的每一天!

我代表学校对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对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我们又一次开始新的征程。

21.下面是关于“微信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表,请据此写出调查结论,并对微信用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结论和建议均不超过25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内含,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