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048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docx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1

1.什么是植物病害?

当地主要病害的例子.P8

玉米大小斑病小麦锈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褐斑病甘薯黑斑病

2.植物病害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

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

P9

3.简述病症、病状的概念及病症、病状的类型?

p10

4.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

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P17

5.简述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防简要识别方法.p26

6.举出当地发生的病毒病害.p28

7.如何解释同一黄瓜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抗性不同?

p33

8.实际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为什么要提纯复状?

p34

9.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时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p34-40

10.病虫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p35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2

1.请说明昆虫纲的共同特征.

昆虫纲的共同特征是:

身体分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2~3个单眼和1对复眼,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由3节构成,生有3对分节的足,大部分种类有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是昆虫的生殖中心;昆虫的最外层是坚韧的外骨骼。

2.试述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前肠、中肠、后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消化和吸收(昆虫的消化作用、影响消化酶的因素、营养物质的吸收、肠液流动循环理论、营养物质的利用),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的营养需要、人工饲料),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择食过程、影响择食的因子)。

昆虫的呼吸系统:

气管系统(器官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排列、微器官和气囊、气门及其开闭机制),昆虫的呼吸方式(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和气管呼吸、寄生昆虫的呼吸方式),气管系统的呼吸机制和控制(气管的通分作用、微气管中的呼吸机制、气门开闭的调控),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相互转化。

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类型、神经节、神经),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腹神经索),昆虫的交感神经和周缘神经系统(口道神经系、中神经、周缘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在轴突上的传导、突触传导),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种类和功能;视觉器、感化器、听觉器。

3.简述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和取食方式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口器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

但基本类型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大类,吸收式口器又因吸收方式不同分为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和锉吸式等。

咀嚼式口器是比较原始的,其它口器类型都是由它演化而来。

  1.咀嚼式口器

  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图1-6)。

上唇为片状,位于口器上方,着生于唇基的前缘,具有味觉作用;上颚位于上唇下方两侧,为坚硬的齿状物,用以切断和磨碎食物;一对下颚位于上颚的后方,上生一对具有味觉作用的下颚须,是辅助上颚取食的机构;下唇片状,位于口器的底部,其上生有一对下唇须,具有味觉和托持食物的功能;舌为柔软的袋状,位于口腔中央,具有味觉和搅拌食物的作用。

咀嚼式口器适于取食固体食物,一般食量较大,对植物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

  2.刺吸式口器

  这种口器的构造特点是:

下唇延长成为喙管,上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下颚针内侧有两根槽,两下颚针合并时形成两条细管,一条是排出唾液的唾液管,一条是吸取汁液的食物管。

四根口针互相嵌合在一起,藏在喙内。

上唇很短,盖在喙基部的前方。

下颚须和下唇须均退化(图1-7)。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以喙接触植物表面,其上下颚口针交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的汁液,往往造成病理性或生理性伤害,有些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害,如蚜虫、叶蝉、飞虱等。

  3.虹吸式口器

  为鳞翅目蝶蛾类成虫的口器,这种口器的特点是:

上颚完全缺失,下颚十分发达,延长并互相嵌合成管状的喙,内部形成1个细长的食物道。

喙不用时卷曲于头部下方似钟表的发条,取食时可伸到花中吸食花蜜和外露的果汁及其他液体(图1-8)。

具这种口器的昆虫,除部分吸果夜蛾可危害果实外,一般不造成危害。

  4.锉吸式口器

  为缨翅目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这种口器的特点是:

上颚不对称,即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口针是由左上颚和一对下颚口针特化而成,取食时先以左上颚锉破植物表皮,然后以头部向下的短喙吸吮汁液。

  5.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口器类型不同,其危害特点不同,防治害虫的方法也不同。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包括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蝼蛄等,鞘翅目昆虫如天牛、叶甲等,鳞翅目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幼虫如叶蜂等。

这些害虫危害的共同特点是直接取食园林植物的叶、花、果实、茎杆,造成植物组织残缺不全或受害部位破损。

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使用触杀剂或胃毒剂进行防治。

但对蛀果、蛀杆、卷叶、潜叶危害的害虫,要在钻蛀之前施药。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包括半翅目蝽类,同翅目蚜虫、蝉、介壳虫等。

这类害虫危害的特点是刺吸植物的汁液,被害植物一般没有显著的破损,但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卷曲、黄化、皱缩或畸形,甚至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

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等,还可以传播植物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害。

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治上应使用内吸剂、触杀剂或熏蒸剂,胃毒剂一般无效。

  虹吸式口器的害虫只吸食暴露在植物表面的液体,因此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使其吸食中毒,如目前预测预报及防治上常用的糖酒醋诱杀液,可诱杀地老虎等成虫。

4.简述昆虫的主要繁殖方式及特点

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的种类不同,其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下列几种:

(1)两性繁殖:

昆虫绝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通常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产出受精卵,每个卵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又称为两性卵生,这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

(2)孤雌生殖:

雌虫不必经过交配或卵不经过受精而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又叫单性生殖。

如介壳虫、蜜蜂、蚜虫等有这种生殖现象。

单性生殖又分为永久性孤雌生殖和交替式孤雌生殖。

(3)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这种卵胎生与哺乳动物的胎生不同,卵的胚胎发育所需营养,只靠卵本身的卵黄体供给,如蚜虫的单性生殖,就是胎生的生殖方式。

卵胎生能对卵起一种保护作用,使生活史缩短,繁殖加快,因此,如果是害虫带来危害性就越大。

(4)多胚生殖:

多胚生殖为某些寄生蜂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二千个胚胎,进而发育为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

性别由所产卵是否受精而定,受精卵发育为雌虫,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虫。

因此从一个卵发育出来的个体均是同一性的,如内寄生的跳小蜂、姬蜂、茧蜂等。

5.说明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p69-3

6.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密切关系。

解剖雌成虫卵巢观察其发育情况和抱卵量,可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目前,利用不育技术防治害虫已取得很大成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杀死天敌,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用射线处理雄虫,能使生殖细胞死亡而导致昆虫节育,使用化学不育剂、激素不育和闪光不育剂也可使雄虫绝育。

另外,昆虫性器官成熟时,两性间产生的性外激素是引起雌雄昆虫交尾的主要化学物质。

应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诱集和诱杀害虫,已成为害虫测报及防治的手段之一。

此外,利用遗传工程培育一些杂交不育后代,或生理上有缺陷的品系,释放到田间,使其与正常的防治对象杂交,便可造成害虫种群的自然灭亡。

如利用害虫的“致死因子”,在害虫交配时,由于这种因子存在;使它产生“合子”,早期便可死亡。

这在研究及应用现代防治害虫新技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7.昆虫的主要习性有哪些与害虫防治有什么关系

一、趋性

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最常见的趋性有:

趋光性:

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因此,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趋化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在菜田中,你看菜粉蝶总是在甘兰菜上飞来飞去,原来它们对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芥子油有强烈的趋性。

近年来科学家们根据雄虫能在很远的地方闻到雌虫所散发出的性外激素气味的道理,研制出很多害虫的性诱剂,利用雄虫的这种趋性来引诱和消灭它们。

菜粉蝶趋化性

二、食性

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昆虫的食性可有两种不同的分法。

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的性质将它们分为:

植食性:

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这类昆虫约占全部昆虫的40~50%,如:

粘虫、棉铃虫、麦蚜等。

肉食性:

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

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腐食性:

以动物的尸体、粪便、腐败的植物为食料的昆虫,如苍蝇、屎克郎等。

杂食性:

是指象蟑螂一样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的昆虫。

粘虫棉铃虫寄生蜂屎克郎食性

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来划分,可将昆虫分为:

多食性:

可在不同科的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棉铃虫可为害几十个科的200多种植物。

寡食性:

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菜粉蝶和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单食性:

而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三、假死性

有些昆虫,例如很多甲虫,当受到震动时,立即呈麻痹状态,从树上掉到地下,这种习性叫假死性。

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将它们集中消灭。

假死性

四、群集性和迁飞性

一种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叫群集性。

昆虫群集在一起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临时性的,象舟形毛虫从卵块中刚刚孵化出来的低龄幼虫,群集生活,高龄以后四散为害。

另一种是持久性的。

例如东亚飞蝗,它们的群集性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从小到大,它们总是生活在一起。

东亚飞蝗群集性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虎

还有的昆虫,象燕子一样有规律的飞来飞去,叫迁飞性昆虫。

如粘虫,每年秋天飞到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周而复始。

在我国,许多农林害虫都具有迁飞性。

例如,为害水稻的稻纵卷叶螟,为害作物根颈的小地老虎等等。

五、保护色和拟态

昆虫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昆虫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进化了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其中的一项就是具有保护色。

在生长季节草地上的蚂蚱是绿色的,而当草叶枯黄后,蚂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成与枯草一样的枯黄色。

还有的昆虫,既有保护色,又能配合自己的体型和环境背景来保护自己。

如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竹节虫等。

蝗虫的保护色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叫警戒色。

当有敌害时,突然展开吓它一跳,可以吓跑胆小的敌人。

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拟态"。

这是一只食蚜蝇,它的外形与蜜蜂非常相像,虽然它没有螫针来保护自己,但那些领教过蜜蜂厉害的动物一见到它,马上想起了蜜蜂,远远地躲开了。

在昆虫世界中,并不是食蚜蝇有意要学蜜蜂的样子,而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自然选择下,它们朝着有利的特征发展的结果。

食蚜蝇

人们可以利用昆虫的这些习性,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并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8.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

昆虫分类都是以外部形态为依据,因为外部形态比较直观、容易操作。

在实践中,人们通常将昆虫的几个部分的形态作为分类的标准,如形态、大小、体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