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鉴定.docx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文化玉器鉴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物理现象)
(1)盘磨
一般来说,收藏家都会盘带古玉,而古玉也会在盘带后发生各种物理变化,有的可能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场,比如温度场、磁场、电场,从而形成一个“生物信息场”。
这个“生物信息场”会产生一种相应波谱,被称为“生物波”。
“生物波”可产生生物电,它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即光电效应。
同样,经科学仪器测试,玉石也具有这种特殊的“光电效应”,在略施加压力、切削以及精加工的打磨过程中会使这种效应聚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并放射出一种能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进而诱发人体内细胞水分子的强烈共振,使之轻微按摸,改善微循环系统,从而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和新陈代谢提升,活化细胞组织,调节经络气血的精确运转,增强快速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故有中医说:
“有的病吃药并不能医好,而经常佩带玉器却能治好”,道理或许就在于此。
我们可能说得比较玄虚了一些,但是,这种场的影响加上人体的温度、湿度以及人体气味和汗水中的物质,也会对佩带在身上的玉器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就会使玉器,特别是受沁的玉器发生颜色和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培养玉器爱好者心情的十分有效的办法,也是盘磨玉器的有效办法。
读者完全没有必要天天观察玉器的变化,往往几个月或者半年以后,玉器自会产生令人惊奇的变化,这时,你的心情一定会十分的舒畅。
所以说,养玉其实是在养人。
(2)气味
这是一个很难用文字和图案来表达的鉴定方法,但却是不少玉器收藏家经常使用的鉴定方法。
我们在这里列上一个特殊的红山文化玉龙,这是一件被沁成鸡骨白的玉龙,在其上翘的长鬃旁边还露出原先的玉色,就在这个还露出玉色的钻孔内,用鼻深呼吸,还能闻到一股呛人的土腥味,其味道,就如出土不久的陶器,喷上水所散发出的腥味一样。
另外,在下面介绍的玉璜的处理中,也就是把一些出坑不久的玉器放在水中煮,时间一长,如果玉器中散发出一种尸臭的味道,那么,这种玉器应该是一件出土的真品。
(3)吸水现象
从玉镯和玉璜这两件玉器的受沁的情况来看,几乎如出一辙,都已经沁成鸡骨白色,且表面钙化严重,呈麻状疏松,在水中煮沸半个小时之后,都会逸出难闻的尸臭味。
其中的玉璜,煮沸后取出、擦干,放在一个透明塑料盖的盒子里,一个小时以后发生一件奇异的现象。
塑料盖上出现了一个和玉璜大小一样形状的璜.仔细一看,原来这是水蒸气在塑料盖上形成的一个雾状水璜.这个现象说明,埋藏在地下五千多年以后,玉璜本身的水分已经完全被吸干,在放入水中煮沸的过程中,它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取出后,尽管表面擦干,但里面仍然吸足了水,放在塑料盒子中,由于水分的蒸发,使得透明的盖子上形成了一层薄雾,其形状和散发出水分的玉璜一模一样。
这个璜的雾影,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用这种消毒的方式,通过气味和水蒸气的蒸发这些物理现象,也可以鉴定古玉的真假。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件古玉受沁,钙化特别严重,玉质疏松。
(4)长毛现象
长期以来,对于玉器的研究,学术界和收藏界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
学术界注重玉器的出土环境,亦即玉器出土时的地层、墓葬等情况的研究,这种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为确定玉器的年代、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不同的标准器形的认识,其作用尤为重要,这是每个玉器收藏者都必须予以尊重的研究方法,而对于收藏界来说,他们手中的玉器,一般来说,都是传世品,亦即这些玉器不能保留出土或者制作时的原生态,鉴定这些玉器的真假,当然要借鉴出土或者传世的标准玉器,从此为参照物,来确定其真假。
然而,在长期的收藏过程中,收藏者也摸索了一些实践的经验,这种经验同样是一种实践的结果,其作用不应该小视,它的鉴定效果,有着特别的作用。
我们在这里讲的就是玉器收藏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长毛的玉器!
玉器会长毛?
玉器为什么会长毛?
看一看图185至187这三张图片,这是一个黑皮玉猪龙盘磨前后不同的三张照片
读者将他们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图186上的玉猪龙的内弯表面上,已经长出了一层毛茸茸的树枝状的东西,在20倍放大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细枝状的分叉。
作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玉器发现长毛以后,用清洁的白布把毛擦去,再挂在身上盘带,数个月后,那里还会长出白毛,在第三张照片上,细心的读者一定还会发现,玉猪龙的玉质渐渐地被盘了出来,成为本来的黄绿色,而被面的穿孔中,也长出了白毛,其情形就如人的耳孔中的毛茸茸现象。
我们认为,长毛是出土玉器的一种特殊现象。
也就是说,可以此来鉴定玉器的真假。
为什么玉猪龙的空中能长毛,而其表面却没有发现长毛的现象呢?
这是每一个善于思考的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在长期的盘磨过程中,我们也在思索这样的问题。
我们认为,长毛现象是出土玉器盘带的结果,而玉器带在人的身上,其表皮不断地和人的肢体发生摩擦,这种细小的毛茸就在这种摩擦中被消耗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出土玉器会长毛呢?
在阅读了有关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的著作后,我们试图作出这样的解释,不知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
出土玉器在土中长期的埋藏过程中,不仅受到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物理的化学的侵蚀,也必定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触。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侵蚀,会使玉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就是出土玉器会有各种各样沁色的原因。
而微生物的侵触,却会使玉器发生某些奥妙的生物现象。
当玉器埋藏在土壤中时,这些微生物在各种强力因素的作用下,紧紧地和玉器依附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在土中的玉器是否会发生各种生物现象,因为我们不能观察玉器在土中的情况。
但是有各种微生物的茵类和土壤一起依附在玉上,这是一个不大会有疑义的事实。
出土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这些微生物就会恢复生命的活力,从20倍放大镜下,我们观察到的玉器上长毛还会产生分叉的现象,这完全应该是孢子类微生物的特有现象,我们知道,霉菌是“具有菌丝体或孢子体的小型真菌。
主要指广布于土壤、水体、空中和霉变基物上的,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腐生菌。
“当这些霉菌类的微生物随着玉器在人的身体上盘磨时,人体的温度和湿度,一旦形成了适合他们的生长环境,于是,它们就不断地繁殖,逐渐长出毛来,有心人就会观察到这种玉器的长毛现象。
这绝不是一个孤独的例子,韩连国先生甚至发现他收藏的玉器上曾经长出一寸长的白毛。
并不是所有的出土玉器都会长毛。
但是,可以说,会长毛的玉器应该是出土的玉器!
(5)手感
手感是鉴别玉器皮壳的好办法。
当我们欣赏玉器的时候,都会把它拿在手中把玩,即使是大的摆件,也会一面抚摸,一面欣赏。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留心,用手抚摸玉器,有一种极为舒畅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手感。
不同的玉器,用手抚摸的感觉是不相同的。
同样表面看似光滑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勾云形佩,用手来回抚摸,就像抚摸小孩的肌肤一样,十分的滑腻,细密和顺畅;而对于一些仿品来说,粗看也是一样的光滑,一样的平整,但是,用手轻轻的来回抚摸,就会产生一种呆涩和生硬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要拖住你手上的皮肤,不让你往前走。
对于一些现代的玉制品,有的是十分精致的高级工艺品,它的表面尽管看上去十分细密,但是手感依然不大顺畅,而一些高古玉器,有的皮壳看上去并不平整,但是手上的感觉却一样的滑爽和细腻。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应该是数千年岁月浸润的结果。
每一个古玩收藏者都知道包浆,包浆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汇。
几乎所有的古玩表面都会有一层包浆,它可以说是一层薄薄的氧化膜,也可以说是一层可隐可现的光罩,谁要是对包浆不懂,一定会被收藏圈子笑话,,所以,收藏者都会对包浆采取一种自以为一目了然的态度,其实,它是长期以来,各种自然因素,物理的、化学的因素作用于器物表面的结果,使得器物表面的分子,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的原因,就如水和雪、冰之间的关系,它们只是分子的排列法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内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水和冰一个是液体,一个是固体,但是两者都是透明的;水和雪一个是液体,一个是固体,但是,水是透明的,而雪却是白色的;冰和雪两者都是固体,冰是透明的,而雪却是不透明的。
这三者之间的分子结构都没有发生变化。
玉器表面的分子的变化就犹如水的这种变化,又无物理的原因,是玉器表面的颜色由透明变成白色,同时,也使其表面变得温润。
应该说,玉器表面的变化,要比水的三相变化复杂的多,它不仅是有物理概念的相变,更有化学概念的质变,也就是玉器本身发生了材质的变化。
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玉器表面在盘磨后,发生颜色的变化,会出现褐色和咖啡色。
这是玉器表面铁的离子发生了变化,它从二价铁变成了三价铁,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从FeO变成了Fe2O3,从冶金学角度来说,就是从氧化铁变成了三氧化二铁,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褐铁矿。
褐铁矿,顾名思义,他表面的颜色为褐色,或者为咖啡色。
这种化学变化,不是剧烈的化学反应,而是缓慢的化学渐变,因为其缓慢,即使我们放在身上盘磨,要积数月甚至数十年之功,才能看到它们的变化,一朝一夕是不可能观察其中的变化的。
而在自然状态的数千年浸润中,这种渐变更是缓慢,使这种变化形成的皮壳十分的温润和细腻。
明白这种变化道理,读者也就明白,高古玉器的表面为什么如此的光洁和滑爽。
它的这种温润,是任何用现代机械工艺打磨,然后用酸浸蚀出来的皮壳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种用手抚摸玉器表面的鉴定功力,需要长期的摸索和体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玉器收藏者经常用手抚摸玉器的原因。
看一看图188,这样的玉鹰手感还会差吗?
7、神韵
神韵是个玄而又玄的概念。
而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来说,神韵又是必须要叙述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玉器的神韵呢?
说白了,这就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征。
艺术品的创作,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才华,艺术家不是为生计而进行艺术创作的,凡是有市场经济催生的艺术品,它生成的速度越快,其艺术生命也就越速朽。
不朽的艺术品是艺术家生命的结晶。
看一看艺术史上不朽的艺术家,不少都是生前生活潦倒,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创作,用生命的付出来追求艺术的不朽。
同样,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者,他们或者是巫师,或者是部落的头领,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雕刻这些玉器,以保证这些玉器的纯洁和神圣,因为这些玉器或者是祭祖的神器,或者是祈天的法器,他们怎么能不用虔诚的心灵来雕刻这些玉器呢?
这种没有任何杂念的创作,和作品本身的神圣性,必然保证了玉器的非凡性;同时,古人的雕刻,不受什么束缚,没有什么现存的规范,他们受天地万物的启发,和自然山水呼吸,其艺术才华在自然的呼吸中可以尽情地发挥。
这种心境,这种环境,这种场境,它所产生的艺术品一定是极具灵气极具才华的!
看一看勾云形玉佩,它是极具动感,极具灵气,如云在天际畅游,如气在地上飘缈,实实在在的神韵,虚虚幻幻的灵动。
先看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神韵?
红山文化玉器从玉器形态上来说可以分为具象的和抽象的两类;具象的玉器有玉鸟、玉鳖、玉蝉、玉鱼等等,抽象的玉器有玉龙、玉勾云形佩、玉人兽复合器等等;具象的玉器风格流畅,细部刻画细腻。
抽象的玉器变形夸张,风格质朴而豪放,极具传神特征。
从功能上来说,小型玉器为便于在宗教仪式中缀挂,钻孔往往在水平位置上,玉器大小正好;大型玉器往往是圆雕作品,造型夸张奇特,极其引人注目。
从形式上来说,有立体圆雕玉器,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平面玉器。
无论如何,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不管是它的夸张,还是它的神奇组合,都会给每一个人带来一种极其愉悦极其舒畅的艺术快感。
而仿造的玉器,包括一些臆想品,给人的感觉是别扭和生硬,呆板和拘谨。
再看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工艺特征,无论是它的圆雕、浮雕、透雕和两面雕,其总体技法是不多作修饰,多用“压地隐起”的技法而基本不用刻线的工艺,雕工简朴,风格素朗。
凸弦纹挺拔有力,瓦沟纹弯弧润滑;平面玉器往往有内厚外薄的弧度,边缘薄似有刃。
而仿造的玉器往往是想学质朴的风格却显得简陋,凸弦纹弯弯扭扭,瓦沟纹坑坑洼洼,视觉上极不舒服。
而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无论是蛇纹石还是透闪玉,要沁色,则红、黄、褐、黑、白,可谓五彩缤纷;要皮壳,则鲜艳亮丽,抚之如婴儿嫩肤,观之如少女娇艳。
收藏把玩,无不赏心悦目。
而仿制的红山文化玉器,沁色枯涩,皮壳僵硬,酸咬而斑驳,碱浸而麻洞,要多难看就多难看。
这就是我们对神韵的理解。
好的艺术品,尤其是真正的红山文化玉器珍品,它沾天地之灵气,山水之风骨,先祖之精神,实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