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4083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docx

第三章世界近代史学术动态

第三章学术动态

一、世界近代史体系研究的开拓与论争

近十年有关世界近代史体系或史观的讨论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热潮,出现了多个体系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

目前主要有五种受到广泛关注的体系和史观。

1.现代化体系

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开拓者是罗荣渠先生,他在《现代化新论》中提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准,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原始生产力、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

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时期,文明的演进大约经过四个阶段:

原始农业文明、古典农业文明、原始工业文明和发达工业义明。

按照罗先生的观点,通常所说的近代历史包括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次发展浪潮:

第一次大浪潮(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由英国工业革命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过程;第二次大浪潮(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的过程,同时在非西方世界产生强大的冲浪,拉开非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序幕。

有学者提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并进而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作者认为,我国世界史学科长期沿用的苏联体系对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曾经起过很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体系有它固有的弱点:

一是其时代性很强,而其时代背景现在已基本消失了;二是它包容性较小,容不下当代历史学所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

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现代化,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确实是现代化,这两点是以现代化为主题创建新的学科体系的时代与学术基础。

以现代化为主线,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的过程。

该五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距今约六七百年。

在此阶段西欧农业文明不断瓦解,产生现代化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资本主义也首先在西欧发生。

世界其他地区在中世纪晚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恰恰都巩固了农业文明,其发展方向与西欧正好相反。

在历史的这个分界线上,西欧已经潜在地(虽然还不是实质性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从英国革命开始,继之以大量的政治革命、解放战争、政变、战乱……都是为现代化构筑政治与社会空间。

18、19世纪,随政治革命在各国逐一进行,工业革命也全面铺开,造出一个新的生产力,引导出一种新的文明。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现代化正在欧洲国家推进时,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地区卷进一个“世界体系”,因此从一开始,现代化就是一个世界现象。

欧洲国家为争夺殖民地激烈竞争,征服与反征服又在欧洲与非欧洲之间愈演愈烈,世界形成为一个整体,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在此阶段上,整个世界都被拉进了一个新时代,历史的主流逐渐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注定要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

现代化的优势至此充分体现出来,西方显然已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世界进入全面的社会转型:

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社会表现出更多的阶级色彩:

民主化体现为以阶级为依据扩大政治参与权,经济发展体现为不同的阶级获取不同的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按阶级组建,社会意识与阶级意识息息相关。

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冲突与整合中完成的,而冲突与整合又表现出强烈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色彩。

经过种种的冲突与整合、调整与变革,“成熟的”现代社会逐渐在西方国家出现了,这个过程经历了大约两百年。

第四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

“现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与殖民侵略同时扩张,起到了为现代化做铺垫的作用,殖民主义承担了马克思所说的“双重的使命”,这个过程极其痛苦。

西方的侵略激起剧烈的反抗,非西方国家也被迫承认西方的优势,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学习西方,改造自己,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但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方向的“现代化”或称为“反现代化”,即它们出于抗拒西方的动机,自觉或不自觉地扭转现代化的方向,把“现代化”转变成一种维护传统价值和社会结构的手段,而不再是改造传统社会、创建新社会的途径。

“反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也有发生,但自19世纪中期以来,却最常在非西方国家中出现。

第五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

在此阶段,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

其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方面都已经出现“现代社会”可能发生质变的迹象。

这一主张得到许多学者支持,但也遭到质疑。

有人认为现代化不能作为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的主线,因为排除了不同道路发展模式的“社会经济”的不同性质而笼统地提现代化,很容易陷入西方学者设置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陷阱。

2.文明史体系

国内学者对文明史的史观和编纂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探讨,马克垚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史体系论著。

马克垚认为,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

但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

文明是比较稳定的人类集体,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阶段性。

根据生产力发展变化来划分文明的发展阶段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世界文明史可以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类生产主要使用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

人口增长缓慢,农民占人口中的大多数。

社会分层采取政治、法律、习俗等手段加以固定,经济上的不平等直接表现为等级分别,统治政权一般采取帝、王个人或者贵族寡头专政的形式,宗教迷信是主导意识。

工业文明时代以生产力机器的使用为标志,能源多为不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工商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支柱,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过去的社会分层逐渐消失,政治上的平等渐得实现,民主成为政治的最大诉求,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阶段。

在第一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有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酝酿时期。

工业化从西欧,尤其是从英国开始,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其中科学革命与科学思想传统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西欧之外的其他文明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遭遇到重重困难。

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

在此一百多年内,美国文明迅速崛起,俄国兴起苏维埃文明,原来落后的农业文明都在向工业文明过渡。

该文明史体系还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文明交流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时常遇到阻碍、挫折和冲突,文明的进程有时受此影响而被延缓。

有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的现代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

“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迈向现代文明(1500—1640):

1500年以前世界诸传统文明各具特色,相互隔绝、平等对峙,基督教文明的西欧脱颖而出、悄然成势,以致突破了诸传统文明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现代文明的诞生与确立(1640-1815):

西欧在科学、工业和政治领域里发生三大革命,新兴的整体世界文明开始萌生、发展;率先开展三大革命的英国,恃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大肆殖民扩张,终于在1815年基本确立了它的世界霸主地位,而俄国与美国也在此时悄悄完成了它们在北亚和北美的大陆扩张,由此大幅度地拓展了世界性的交往关系。

三、现代文明的改良与局部扩散(1815—1914):

“局部扩散”指的是现代文明诸基本原则在欧美、日本的推广以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的初步冲击,其形式不仅表现为欧美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和世界广大区域内此起彼伏的战争、起义、革命与改革浪潮,而且还表现为风起云涌于欧美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所有这些事变进程都在有力地促进着现代文明的传播,同时也在有力地推动着现代文明的改良或深化。

第四、第五两个阶段分别为:

现代文明的危机与革新(1914—1945)、现代文明的全球扩展(世界文明的产生、谋求新的平衡)(1945一当前)。

在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中有两个非常醒目的事实:

一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明显优越于传统农业文明,因而现代化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二是现代文明的早期世界扩张是由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活动推动的,而殖民主义虽然有善恶两重性,但终究还是一种反现代性的前现代因素,是现代文明无法兼容的东西。

3.全球史体系

全球史体系是一个正在迅速形成中的体系,在全球史的研究方面,国内学术界基本上与国外学术界保持同步。

学者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后现代学术的发展、东西方之间日益紧密的学术交流,是全球史产生的国际环境和学术背景。

全球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

全球史长于对“世界横向联系”的考察,可以补传统世界通史研究和编纂的不足。

学者们提出,从近代早期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就可以看出全球史的价值:

第一,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全球史学者发现,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除美洲、非洲南端和大洋洲大部以外,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着不同规模的跨文化交流和不同社会之间的互动,甚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网络,尤以环印度洋地区最为显著。

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人并非开辟了跨文化交流的网络,而是进入并利用了原有的网络,他们的作用只是使这一网络进一步延伸,进一步密集和系统化。

以欧洲人为主导的、把各个大洲都联系起来的世界性商业网络,在十五六世纪还远未形成。

第2,关于对欧洲的评价。

在对1500—1700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判断上,有学者在全面考察了当时的全球形势后指出,1750年以前亚洲的经济水平整体高于欧洲,及至1800年,欧洲经济与亚洲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以往由于对欧洲“先进”原因的刻意挖掘,导致学者们夸大了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等事件的资本主义性质。

第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1400—1800年或1500—1750年)的历史定位。

全球史学者看来,1500一1800年非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与欧洲的挑战毫无关联,而且内部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这说明近代早期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不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延伸,也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同步。

既然如此,以欧洲发展为中心为近代早期世界定性就非常不妥。

第四,关于横向联系。

按照全球史学者提供的信息,在近代早期及其以前,无论是班图人在非洲大陆内部的持续流动,还是美洲、大洋洲土著居民间的交往,都是跨文化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交往没有直接导致世界性联系的建立,但其文化融合和技术传播的作用,特别是在此过程中人们形成的交流习惯仍是不容忽视的。

全球史的研究还包括:

地理大发现以后,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大交流及其对世界人口、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欧洲和非洲到美洲的多达1600万移民所起到的文化传播作用;世界主要宗教的传布路径及在传布过程中的变形;伴随人口流动而来的疾病蔓延对全球人类构成的威胁;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对于传统社会变革的影响。

学者们也看到,全球史忽视对各个社会内部发展动力的考察,表现出理论欠缺。

全球史史学尚不能代替国别史的传统研究领域,但它开创了新的领域。

4.社会形态史体系

社会形态史体系是国内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它按照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世界近代历史属于资本主义时代。

这种观点认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把世界近代史的起点提早到16世纪,不仅不符合历史实际,而且违背了历史规律;16世纪绝对不能纳入“资本主义时代”,因为那时欧洲大陆没有一个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甚至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也尚未出现。

19世纪末、20世界初的帝国主义战争标志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应该把从16世纪到现在为止的整个时期看成一个完整的时代,不应再像原有的体系那样把这一完整的历史阶段分割为具有资本主义特性的世界近代史和具有社会主义方向的世界现代史。

新的世界史体系把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看成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把曾经发生过的社会主义革命放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框架内加以认识,并把社会主义事业的演变始终放在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来理解。

有学者不同意将世界近代史概括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认为历史时期的划分不同于社会形态的演变,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可以定在18世纪60年代,下限可以定在20世纪40年代。

刘宗绪先生认为近代是指资本主义时代,但他是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世界近代历史。

他认为,文明是人类的一切创造,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认识与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甚至是十分沉重的代价。

他还认为,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来看,近代的真正含义在于: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近代时期包括人类文明演进九个阶段中的三个:

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带有不成熟性;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将人类从农业文明带人工业文明,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成为整个19世纪人类历史演变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电气时代初期阶段(19世纪最后30年),西方先进国家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迅速向垄断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基本成型,近代历史结束。

5.整体世界史体系

整体世界史体系基于吴于庭提出的世界历史纵横发展的整体史观。

吴于摩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横向发展指的是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在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新地区的开拓、与邻近地区的交换和交往,必然不断扩大;这种扩大必然导致彼此之间闭塞状态的突破;彼此闭塞状态逐步突破的过程,就是历史逐步发展成世界历史的过程。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关于世界近代历史,吴于廑认为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资产阶级四处扩张。

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东西两岸、大洋洲都加入到以欧亚大陆为主体的文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闭关自守状态越来越彻底地被打破,世界从分散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界。

约从16世纪起,西方经过重商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化,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

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工业化地区之外,一些地区沦为殖民地,另一些地区则推倒或改造建立在农本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统治,并力图实现工业化。

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莱茵河以东迄日本列岛,各国对西欧新兴工业世界的冲击所做出的不同反应,经历了新旧制度、新旧社会阶级、新旧思想意识的批判和斗争,这是近二百年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一大主题。

体现整体世界史体系的主要著述包括吴于廑和齐世荣共同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其中世界近代史占有两卷。

二、原工业化问题

原工业化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指的是工业革命前,在广大农村出现的家庭工业,它主要为出口或为地方市场以外的需求而生产,往往是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原工业化理论和原工业化过程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原工业化的形成和特征

学者们认为,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出现,以欧洲为核心地区的世界体系逐步形成,海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猛增,欧洲以行会生产为组织的城市工业开始向农村转移,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家庭工业,这就是原工业化的开始。

此种类型的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原工业化。

其特征包括:

原工业化是农民经营的农村家庭工业,农民家庭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工业生产;原工业化是出口导向型的农业家庭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市镇商业资本向农村渗透,市镇商人以外包制的方式以及其他形式组织农民进行家庭工业生产;农村家庭工业与商品化农业的共生,在原工业化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的家庭工业生产与商品化农业生产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现象。

原工业化是在生产技术水平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仅以改变生产组织和劳动关系的方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并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原工业化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根本机制是机会劳动成本低。

2.原工业化与工业化

随着原工业化自身的发展,社会劳动成本较低的这一条件逐步消失。

原工业化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生产组织的集中化和生产方法的机械化。

这意味着原工业化必然转向工厂制的工业化。

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过渡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

原工业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为工业化准备了必需的条件,从经济要素而言,工厂制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有管理经验的早期企业家、工业化所必需的部分资本、商品化的农业。

然而,这些准备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它造成的社会层面的变化,其中包括它导致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造成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网络。

欧洲原工业化是走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但并非所有的原工业化地区后来都成功地实现了向工业化的转变。

有些曾经繁荣的原工业化地区在向工业化过渡时失败。

3.原工业化理论的价值

原工业化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为研究工业革命前的农村,为研究前工业社会里与商业有广泛联系的农村手工业提供了一个包容万象的分析框架和有一定吸引力的分析方法;

(2)原工业化研究“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更多地了解资本主义起源或近几百年来的世界性大变迁的起因;(3)推动了对第三世界国家前工业社会农村手工业的研究及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工业化理论的另一重要发展是研究东欧和非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前工业社会农村手工业,特别是研究那些与市场有广泛联系的农村手工业;(4)有助于弄清工业化前乡村手工业、农业、农民的收入,早期工人的生活、人口等许多复杂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或者说在许多问题上打破了传统的见解,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各种有关问题的认识。

4.原工业化具体过程的研究

学者们以个案研究的形式阐述了原工业化在一些地区形成和演变的具体情况。

有人分析了意大利北部原工业化,认为在意大利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商品化农业的发展满足了原工业化的需要,繁荣的商品农业在整个16世纪的意大利都保持欣欣向荣;市场需求提供了原工业化的动力;低廉而充足的劳动力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城市商人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外包制是主要组织形式;原工业化与城市的“衰落”密不可分。

也有人分析了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对英国农村人口的影响,认为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在农业部门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

这个领域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

它不以土地为主要资源,而以资本为主要资源。

而资本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它可以直接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或劳动力与资源的关系。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种面向市场、依靠工资劳动的新型生产方式发展起来,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中,雇工逐渐成为农业劳动者的主体。

劳动力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工商业部门转移。

将农业中多余的劳动转移到工商业,又为工业品创造出容量更大的国内市场。

农民将农耕与手工业相结合,生活在“二重经济”之中。

土地之外,农民能从务工经商中获得一定的收入,新兴工业区的农民比传统农业区的农民富裕。

人均产出得以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乡村工业16世纪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人口增长和土地短缺的矛盾因此而缓和。

土地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谋生之路。

人均产出随着工商业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增加,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口增加而人均产值也随之增加的局面。

还有人将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原工业化时期西欧的家庭、婚姻及日常生活的演变。

他们认为,“原工业化”中的农村家庭工业经济是以“劳动一消费平衡”原则运行的。

原工业化促使西欧的家庭、婚姻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家庭作为劳动单位组成,男女的劳动能力是婚姻的主要前提条件。

家庭的规模扩大了,家庭的劳动分工也导致家庭角色的变化,同时促使了社会的演变。

农村工业生产者在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均产生较大的改变,一种“平民文化”得到体现,产生消费“过量的”奢侈品的倾向,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这种演变最终将导致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三、文艺复兴研究

文艺复兴是广受关注的近代思想文化运动,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文艺复兴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问题。

二.文艺复兴的起源

有学者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例;从发展模式角度系统分析了起源问题,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或三个有一定先后次序的阶段来阐释文艺复兴模式的形成:

第一个层次是社会的最基本形势,即指意大利在中世纪后期那种经济最发达而封建统治很薄弱的总形势,这在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中是罕有的例外。

意大利的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农奴制瓦解皆发生得最早,并纷纷建立城市共和国,为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发展的新社会模式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层次可从模式形成前后的情况看,意大利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城市面临从封建城市向文艺复兴城市的转变,转变完成的标志就是文艺复兴发展模式的形成,佛罗伦萨是这个阶段的典型。

第三个层次主要表现为模式形成后新文化的持续高涨,显示了模式在推动新文化方面的潜力和后劲;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模式发挥最大作用的领域已移于文化方面。

模式发展还面临向民族国家模式转化的问题,但意大利未能完整实现此转化。

也有学者分析了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更直接源于文化上发展演变的因素。

首要的文化原因是中世纪文化内部存在着两种积极的文化因子:

一是在宗教内部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的能力;二是表现在世俗文化中的强调人的情感和欲望合理性。

文艺复兴的产生,还与四大馈赠(中世纪社会产生了现代城市、大学的出现、神学研究导致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宗教内部发生了变革要求)和三大机遇(黑死病发生导致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发现在此时人们面前展示出了一个新世界、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还有学者探讨了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对流行的一些误解作出了澄清,如一种误解认为,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运动,是要返回古代文明并反对基督教的一种思想运动。

他指出,中世纪的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基督教,才具有了范围很广的人文事业、活动和制度(从修道院之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到教会学校之教授“七艺”,从众多的修士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