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3679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docx

51CTO下载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

3个著名加密算法(MD5、RSA、DES)的解析

[程序乐园]

  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Algorithm5,在90年代初由MIT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和RSADataSecurityInc发明,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MD5将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个128bit的大整数,并且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字符串变换算法,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你看到源程序和算法描述,也无法将一个MD5的值变换回原始的字符串,从数学原理上说,是因为原始的字符串有无穷多个,这有点象不存在反函数的数学函数。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

举个例子,你将一段话写在一个叫readme.txt文件中,并对这个readme.txt产生一个MD5的值并记录在案,然后你可以传播这个文件给别人,别人如果修改了文件中的任何内容,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

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MD5还广泛用于加密和解密技术上,在很多操作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值(或类似的其它算法)的方式保存的,用户Login的时候,系统是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MD5值,然后再去和系统中保存的MD5值进行比较,而系统并不“知道”用户的密码是什么。

RSA是第一个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

它易于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

算法的名字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

Ron Rivest, Adi 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

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

它经历了各种攻击,至今未被完全攻破。

 

DES算法 

美国国家标准局1973年开始研究除国防部外的其它部门的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标准,于1973年5月15日和1974年8月27日先后两次向公众发出了征求加密算法的公告。

 1977年1月,美国政府颁布:

采纳IBM公司设计的方案作为非机密数据的正式数据加密标准(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1.加密算法之MD5算法

在一些初始化处理后,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文本,每一分组又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

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它们级联形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首先填充消息使其长度恰好为一个比512位的倍数仅小64位的数。

填充方法是附一个1在消息后面,后接所要求的多个0,然后在其后附上64位的消息长度(填充前)。

这两步的作用是使消息长度恰好是512位的整数倍(算法的其余部分要求如此),同时确保不同的消息在填充后不相同。

 

四个32位变量初始化为:

 

A=0×01234567 

B=0×89abcdef 

C=0xfedcba98 

D=0×76543210 

它们称为链接变量(chaining variable) 

接着进行算法的主循环,循环的次数是消息中512位消息分组的数目。

 

将上面四个变量复制到别外的变量中:

A到a,B到b,C到c,D到d。

 

主循环有四轮(MD4只有三轮),每轮很相拟。

第一轮进行16次操作。

每次操作对a,b,c和d中的其中三个作一次非线性函数运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加上第四个变量,文本的一个子分组和一个常数。

再将所得结果向右环移一个不定的数,并加上a,b,c或d中之一。

最后用该结果取代a,b,c或d中之一。

 

以一下是每次操作中用到的四个非线性函数(每轮一个)。

 

F(X,Y,Z)=(X&Y)|((~X)&Z) 

G(X,Y,Z)=(X&Z)|(Y&(~Z)) 

H(X,Y,Z)=X^Y^Z 

I(X,Y,Z)=Y^(X|(~Z)) 

(&是与,|是或,~是非,^是异或) 

这些函数是这样设计的:

如果X、Y和Z的对应位是独立和均匀的,那么结果的每一位也应是独立和均匀的。

 

函数F是按逐位方式操作:

如果X,那么Y,否则Z。

函数H是逐位奇偶操作符。

 

设Mj表示消息的第j个子分组(从0到15),<<< s表示循环左移s位,则四种操作为:

 

FF(a,b,c,d,Mj,s,ti)表示a=b+((a+(F(b,c,d)+Mj+ti)<<< s) 

GG(a,b,c,d,Mj,s,ti)表示a=b+((a+(G(b,c,d)+Mj+ti)<<< s) 

HH(a,b,c,d,Mj,s,ti)表示a=b+((a+(H(b,c,d)+Mj+ti)<<< s) 

II(a,b,c,d,Mj,s,ti)表示a=b+((a+(I(b,c,d)+Mj+ti)<<< s) 

这四轮(64步)是:

 

第一轮 

FF(a,b,c,d,M0,7,0xd76aa478) 

FF(d,a,b,c,M1,12,0xe8c7b756) 

FF(c,d,a,b,M2,17,0×242070db) 

FF(b,c,d,a,M3,22,0xc1bdceee) 

FF(a,b,c,d,M4,7,0xf57c0faf) 

FF(d,a,b,c,M5,12,0×4787c62a) 

FF(c,d,a,b,M6,17,0xa8304613) 

FF(b,c,d,a,M7,22,0xfd469501) 

FF(a,b,c,d,M8,7,0×698098d8) 

FF(d,a,b,c,M9,12,0×8b44f7af) 

FF(c,d,a,b,M10,17,0xffff5bb1) 

FF(b,c,d,a,M11,22,0×895cd7be) 

FF(a,b,c,d,M12,7,0×6b901122) 

FF(d,a,b,c,M13,12,0xfd987193) 

FF(c,d,a,b,M14,17,0xa679438e) 

FF(b,c,d,a,M15,22,0×49b40821) 

第二轮 

GG(a,b,c,d,M1,5,0xf61e2562) 

GG(d,a,b,c,M6,9,0xc040b340) 

GG(c,d,a,b,M11,14,0×265e5a51) 

GG(b,c,d,a,M0,20,0xe9b6c7aa) 

GG(a,b,c,d,M5,5,0xd62f105d) 

GG(d,a,b,c,M10,9,0×02441453) 

GG(c,d,a,b,M15,14,0xd8a1e681) 

GG(b,c,d,a,M4,20,0xe7d3fbc8) 

GG(a,b,c,d,M9,5,0×21e1cde6) 

GG(d,a,b,c,M14,9,0xc33707d6) 

GG(c,d,a,b,M3,14,0xf4d50d87) 

GG(b,c,d,a,M8,20,0×455a14ed) 

GG(a,b,c,d,M13,5,0xa9e3e905) 

GG(d,a,b,c,M2,9,0xfcefa3f8) 

GG(c,d,a,b,M7,14,0×676f02d9) 

GG(b,c,d,a,M12,20,0×8d2a4c8a) 

第三轮 

HH(a,b,c,d,M5,4,0xfffa3942) 

HH(d,a,b,c,M8,11,0×8771f681) 

HH(c,d,a,b,M11,16,0×6d9d6122) 

HH(b,c,d,a,M14,23,0xfde5380c) 

HH(a,b,c,d,M1,4,0xa4beea44) 

HH(d,a,b,c,M4,11,0×4bdecfa9) 

HH(c,d,a,b,M7,16,0xf6bb4b60) 

HH(b,c,d,a,M10,23,0xbebfbc70) 

HH(a,b,c,d,M13,4,0×289b7ec6) 

HH(d,a,b,c,M0,11,0xeaa127fa) 

HH(c,d,a,b,M3,16,0xd4ef3085) 

HH(b,c,d,a,M6,23,0×04881d05) 

HH(a,b,c,d,M9,4,0xd9d4d039) 

HH(d,a,b,c,M12,11,0xe6db99e5) 

HH(c,d,a,b,M15,16,0×1fa27cf8) 

HH(b,c,d,a,M2,23,0xc4ac5665) 

第四轮 

II(a,b,c,d,M0,6,0xf4292244) 

II(d,a,b,c,M7,10,0×432aff97) 

II(c,d,a,b,M14,15,0xab9423a7) 

II(b,c,d,a,M5,21,0xfc93a039) 

II(a,b,c,d,M12,6,0×655b59c3) 

II(d,a,b,c,M3,10,0×8f0ccc92) 

II(c,d,a,b,M10,15,0xffeff47d) 

II(b,c,d,a,M1,21,0×85845dd1) 

II(a,b,c,d,M8,6,0×6fa87e4f) 

II(d,a,b,c,M15,10,0xfe2ce6e0) 

II(c,d,a,b,M6,15,0xa3014314) 

II(b,c,d,a,M13,21,0×4e0811a1) 

II(a,b,c,d,M4,6,0xf7537e82) 

II(d,a,b,c,M11,10,0xbd3af235) 

II(c,d,a,b,M2,15,0×2ad7d2bb) 

II(b,c,d,a,M9,21,0xeb86d391) 

常数ti可以如下选择:

 

在第i步中,ti是4294967296*abs(sin(i))的整数部分,i的单位是弧度。

 

(2的32次方) 

所有这些完成之后,将A,B,C,D分别加上a,b,c,d。

然后用下一分组数据继续运行算法,最后的输出是A,B,C和D的级联。

 

MD5的安全性 

MD5相对MD4所作的改进:

 

1.增加了第四轮. 

2.每一步均有唯一的加法常数. 

3.为减弱第二轮中函数G的对称性从(X&Y)|(X&Z)|(Y&Z)变为(X&Z)|(Y&(~Z)) 

4.第一步加上了上一步的结果,这将引起更快的雪崩效应. 

5.改变了第二轮和第三轮中访问消息子分组的次序,使其更不相似. 

6.近似优化了每一轮中的循环左移位移量以实现更快的雪崩效应.各轮的位移量互不相同.

2.加密算法之RSA算法

  它是第一个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

它易于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

算法的名字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

Ron Rivest, Adi 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

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

它经历了各种攻击,至今未被完全攻破。

 

一、RSA算法 :

 

首先, 找出三个数, p, q, r, 

其中 p, q 是两个相异的质数, r 是与 (p-1)(q-1) 互质的数…… 

p, q, r 这三个数便是 private key 

接著, 找出 m, 使得 rm == 1 mod (p-1)(q-1)….. 

这个 m 一定存在, 因为 r 与 (p-1)(q-1) 互质, 用辗转相除法就可以得到了….. 

再来, 计算 n = pq……. 

m, n 这两个数便是 public key 

编码过程是, 若资料为 a, 将其看成是一个大整数, 假设 a < n.... 

如果 a >= n 的话, 就将 a 表成 s 进位 (s <= n, 通常取 s = 2^t), 

则每一位数均小於 n, 然後分段编码…… 

接下来, 计算 b == a^m mod n, (0 <= b < n), 

b 就是编码後的资料…… 

解码的过程是, 计算 c == b^r mod pq (0 <= c < pq), 

於是乎, 解码完毕…… 等会会证明 c 和 a 其实是相等的 

如果第三者进行窃听时, 他会得到几个数:

 m, n(=pq), b…… 

他如果要解码的话, 必须想办法得到 r…… 

所以, 他必须先对 n 作质因数分解……… 

要防止他分解,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两个非常的大质数 p, q, 

使第三者作因数分解时发生困难……… 

<定理> 

若 p, q 是相异质数, rm == 1 mod (p-1)(q-1), 

a 是任意一个正整数, b == a^m mod pq, c == b^r mod pq, 

则 c == a mod pq 

证明的过程, 会用到费马小定理, 叙述如下:

 

m 是任一质数, n 是任一整数, 则 n^m == n mod m 

(换另一句话说, 如果 n 和 m 互质, 则 n^(m-1) == 1 mod m) 

运用一些基本的群论的知识, 就可以很容易地证出费马小定理的…….. 

<证明> 

因为 rm == 1 mod (p-1)(q-1), 所以 rm = k(p-1)(q-1) + 1, 其中 k 是整数 

因为在 modulo 中是 preserve 乘法的 

(x == y mod z and u == v mod z => xu == yv mod z), 

所以, c == b^r == (a^m)^r == a^(rm) == a^(k(p-1)(q-1)+1) mod pq 

1. 如果 a 不是 p 的倍数, 也不是 q 的倍数时, 

则 a^(p-1) == 1 mod p (费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p 

a^(q-1) == 1 mod q (费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q 

所以 p, q 均能整除 a^(k(p-1)(q-1)) - 1 => pq | a^(k(p-1)(q-1)) - 1 

即 a^(k(p-1)(q-1)) == 1 mod pq 

=> c == a^(k(p-1)(q-1)+1) == a mod pq 

2. 如果 a 是 p 的倍数, 但不是 q 的倍数时, 

则 a^(q-1) == 1 mod q (费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q 

=> c == a^(k(p-1)(q-1)+1) == a mod q 

=> q | c - a 

因 p | a 

=> c == a^(k(p-1)(q-1)+1) == 0 mod p 

=> p | c - a 

所以, pq | c - a => c == a mod pq 

3. 如果 a 是 q 的倍数, 但不是 p 的倍数时, 证明同上 

4. 如果 a 同时是 p 和 q 的倍数时, 

则 pq | a 

=> c == a^(k(p-1)(q-1)+1) == 0 mod pq 

=> pq | c - a 

=> c == a mod pq 

Q.E.D. 

这个定理说明 a 经过编码为 b 再经过解码为 c 时, a == c mod n (n = pq)…. 

但我们在做编码解码时, 限制 0 <= a < n, 0 <= c < n, 

所以这就是说 a 等於 c, 所以这个过程确实能做到编码解码的功能….. 

二、RSA 的安全性 

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但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没有证明破解 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

假设存在一种无须分解大数的算法,那它肯定可以修改成为大数分解算法。

目前, RSA 的一些变种算法已被证明等价于大数分解。

不管怎样,分解n是最显然的攻击方法。

现在,人们已能分解多个十进制位的大素数。

因此,模数n 必须选大一些,因具体适用情况而定。

 

三、RSA的速度 

由于进行的都是大数计算,使得RSA最快的情况也比DES慢上倍,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实现。

速度一直是RSA的缺陷。

一般来说只用于少量数据加密。

 

四、RSA的选择密文攻击 

RSA在选择密文攻击面前很脆弱。

一般攻击者是将某一信息作一下伪装( Blind),让拥有私钥的实体签署。

然后,经过计算就可得到它所想要的信息。

实际上,攻击利用的都是同一个弱点,即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乘幂保留了输入的乘法结构:

 

( XM )^d = X^d *M^d mod n 

前面已经提到,这个固有的问题来自于公钥密码系统的最有用的特征–每个人都能使用公钥。

但从算法上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措施有两条:

一条是采用好的公钥协议,保证工作过程中实体不对其他实体任意产生的信息解密,不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信息签名;另一条是决不对陌生人送来的随机文档签名,签名时首先使用One-Way HashFunction 对文档作HASH处理,或同时使用不同的签名算法。

在中提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攻击方法。

 

五、RSA的公共模数攻击 

若系统中共有一个模数,只是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e和d,系统将是危险的。

最普遍的情况是同一信息用不同的公钥加密,这些公钥共模而且互质,那末该信息无需私钥就可得到恢复。

设P为信息明文,两个加密密钥为e1和e2,公共模数是n,则:

 

C1 = P^e1 mod n 

C2 = P^e2 mod n 

密码分析者知道n、e1、e2、C1和C2,就能得到P。

 

因为e1和e2互质,故用Euclidean算法能找到r和s,满足:

 

r * e1 + s * e2 = 1 

假设r为负数,需再用Euclidean算法计算C1^(-1),则 

( C1^(-1) )^(-r) * C2^s = P mod n 

另外,还有其它几种利用公共模数攻击的方法。

总之,如果知道给定模数的一对e和d,一是有利于攻击者分解模数,一是有利于攻击者计算出其它成对的e’和d’,而无需分解模数。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共享模数n。

 

RSA的小指数攻击。

 有一种提高 RSA速度的建议是使公钥e取较小的值,这样会使加密变得易于实现,速度有 

所提高。

但这样作是不安全的,对付办法就是e和d都取较大的值。

 

RSA算法是第一个能同时用于加密和数字签名的算法,也易于理解和操作。

RSA是被研究得最广泛的公钥算法,从提出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经历了各种攻击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接受,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

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的因子分解,但并没有从理论上证明破译RSA的难度与大数分解难度等价。

即RSA的重大缺陷是无法从理论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码学界多数人士倾向于因子分解不是NPC问题。

 RSA的缺点主要有:

A)产生密钥很麻烦,受到素数产生技术的限制,因而难以做到一次一密。

B)分组长度太大,为保证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运算代价很高,尤其是速度较慢,较对称密码算法慢几个数量级;且随着大数分解技术的发展,这个长度还在增加,不利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目前,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协议中要求CA采用比特长的密钥,其他实体使用比特的密钥。

3.加密算法之DES算法

一、DES算法 

  美国国家标准局1973年开始研究除国防部外的其它部门的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标准,于1973年5月15日和1974年8月27日先后两次向公众发出了征求加密算法的公告。

加密算法要达到的目的(通常称为DES 密码算法要求)主要为以下四点: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护,防止数据XX的泄露和未被察觉的修改; 

☆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使得破译的开销超过可能获得的利益,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和掌握; 

☆DES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应该不依赖于算法的保密,其安全性仅以加密密钥的保密为基础; 

☆实现经济,运行有效,并且适用于多种完全不同的应用。

 

1977年1月,美国政府颁布:

采纳IBM公司设计的方案作为非机密数据的正式数据加密标准(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目前在国内,随着三金工程尤其是金卡工程的启动,DES算法在POS、ATM、磁卡及智能卡(IC卡)、加油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以此来实现关键数据的保密,如信用卡持卡人的PIN的加密传输,IC卡与POS间的双向认证、金融交易数据包的MAC校验等,均用到DES算法。

 

  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三个:

Key、Data、Mode。

其中Key为8个字节共64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Data也为8个字节64位,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数据;Mode为DES的工作方式,有两种:

加密或解密。

 

  DES算法是这样工作的:

如Mode为加密,则用Key 去把数据Data进行加密, 生成Data的密码形式(64位)作为DES的输出结果;如Mode为解密,则用Key去把密码形式的数据Data解密,还原为Data的明码形式(64位)作为DES的输出结果。

在通信网络的两端,双方约定一致的Key,在通信的源点用Key对核心数据进行DES加密,然后以密码形式在公共通信网(如电话网)中传输到通信网络的终点,数据到达目的地后,用同样的Key对密码数据进行解密,便再现了明码形式的核心数据。

这样,便保证了核心数据(如PIN、MAC等)在公共通信网中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在通信网络的源端和目的端同时改用新的Key,便能更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这正是现在金融交易网络的流行做法。

 

  DES算法详述 

  DES算法把64位的明文输入块变为64位的密文输出块,它所使用的密钥也是64位,整个算法的主流程图如下:

 

其功能是把输入的64位数据块按位重新组合,并把输出分为L0、R0两部分,每部分各长32位,其置换规则见下表:

 

58,50,12,34,26,18,10,2,60,52,44,36,28,20,12,4, 

  62,54,46,38,30,22,14,6,64,56,48,40,32,24,16,8, 

  57,49,41,33,25,17, 9,1,59,51,43,35,27,19,11,3, 

  61,53,45,37,29,21,13,5,63,55,47,39,31,23,15,7, 

  即将输入的第58位换到第一位,第50位换到第2位,…,依此类推,最后一位是原来的第7位。

L0、R0则是换位输出后的两部分,L0是输出的左32位,R0 是右32位,例:

设置换前的输入值为D1D2D3……D64,则经过初始置换后的结果为:

L0=D58D50…D8;R0=D57D49…D7。

 

  经过16次迭代运算后。

得到L16、R16,将此作为输入,进行逆置换,即得到密文输出。

逆置换正好是初始置的逆运算,例如,第1位经过初始置换后,处于第40位,而通过逆置换,又将第40位换回到第1位,其逆置换规则如下表所示:

 

  40,8,48,16,56,24,64,32,39,7,47,15,55,23,63,31, 

  38,6,46,14,54,22,62,30,37,5,45,13,53,21,61,29, 

  36,4,44,12,52,20,60,28,35,3,43,11,51,19,59,27, 

  34,2,42,10,50,18,58 26,33,1,41, 9,49,17,57,25, 

放大换位表 

  32, 1, 2, 3, 4, 5, 4, 5, 6, 7, 8, 9, 8, 9, 10,11, 

  12,13,12,13,14,15,16,17,16,17,18,19,20,21,20,21, 

  22,23,24,25,24,25,26,27,28,29,28,29,30,31,32, 1, 

单纯换位表 

  16,7,20,21,29,12,28,17, 1,15,2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