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3600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docx

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页文档资料

第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本章要点概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从商业银行产生的那天起,就逐渐形成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理论,并发展出一系列的技术方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资产管理理论直到20世纪中叶都是占统治地位的银行管理理论。

具体包括:

为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等。

3.20世纪中叶之后,负债管理理论逐渐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导理论,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又被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所取代。

4.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主要侧重于利率风险管理,包括: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两种方法。

而对于资产负债资金的具体配置方法就有:

资金池法、资产分配法、线性规划法和比例管理法等。

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通过分析和配置对利率变动敏感的资产和负债来管理利率风险的;而持续期缺口管理则是通过计算银行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缺口来管理利率风险的。

本章主要介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管理理论的发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个产生、发展及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产生并形成了适合当时情形的管理理论。

但从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的一个发展过程。

一、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直到20世纪中叶仍然占据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统治地位。

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在银行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工具单调,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这一方面保证了社会资金的盈余只能纳入银行体系,银行资金来源稳定;但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看,资金来源渠道固定,主要是活期存款,银行进行负债管理的能动性非常小。

此外,当时企业资金的需求也比较单一,一般只是短期临时性的资金需求。

正因为如此,这就使得银行只能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资产业务上。

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按顺序主要有:

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及超货币供给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

(1)基本观点

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一般认为源自于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

该理论认为: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为了保障能随时偿付提存的需要,银行的资产必须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银行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以真实票据为凭证的具有自偿性的商业贷款。

所谓自偿性是指贷款能够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的价款来偿还。

按照这一理论,银行就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和长期设备贷款等,更不能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

(2)历史背景

①从银行外部来看,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现代的商品经济。

一般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自有资金。

只有当出现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时,才会向银行要求贷款。

这种客观的短期资金需求也就决定了银行的贷款也只能是短期的。

②从银行内部来看,当时银行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很小,其数额也不多,这就造成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大。

这种高流动性的资金来源决定了银行资金的运用也必须是高流动性的,这也就决定了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有偿性的贷款。

(3)历史作用

商业贷款理论的产生,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提出了银行资金运用受限于银行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这一原则已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运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次,它强调通过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来保障银行的安全经营,这为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次,它强调银行贷款要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这无疑适应了商品交易的发展对银行信贷的需要。

最后,该理论侧重强调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当时没有政府机构出面稳定经济的情况下,对稳定银行的经营起了积极的作用。

(4)历史局限

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

表现在:

①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贷款需求扩大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贷款需求也与日俱增。

若固守这一理论,不仅满足不了社会对银行的需求,也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

②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

银行的活期存款尽管可以随时存取,但一般总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而根据这个稳定的余额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③没有考虑到贷款自我清偿的外部条件。

银行贷款的自我清偿是要以商品能够及时销售为条件的,但在经济萧条时期,即便是短期贷款也会因为企业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我清偿。

2.资产转换理论

(1)基本观点

资产转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

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的变现能力。

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提存的需要,商业银行最好将资金购买那些可迅速出售的可转换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银行可以迅速地转化为现金,从而保证银行流动性的要求。

(2)历史背景

该理论的出笼与短期证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政府借债的需求剧增,银行持有了大量的政府债券,而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证券二级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使得银行有了一个大量吞吐其证券的场所。

从而使人们对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了一个新认识,于是资产转换理论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

(3)历史作用

资产转移理论的出现,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银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找到一个新方法。

银行不必一定要要求贷款保持高流动性的压力,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性贷款,以获得更多收益。

其次,兼顾了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双重要求。

按此理论,银行可以减少现金等非盈利性资产的占用,而将一部分现金转为有价证券,这既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又能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最后,促进了二级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扩大。

资产转换理论的产生与证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关,但反过来,资产转换理论的运用又促进了证券二级的扩大与发展。

(4)历史局限

一是过分依赖于银行之外的市场,即依赖于第三者的购买,片面强调证券的转手,而忽略证券和贷款资产的真正质量,这样一来,银行比较被动。

二是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环境的制约,一旦出现经济萧条,证券价格大跌,银行持有的证券将难以转手,资产的流动性就无法保证,银行就会因此遭受损失。

3.预期收入理论

(1)基本观点

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

银行贷款本身并不能做到自动清偿,其清偿变现是依赖于借款人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

如果一项贷款或投资的未来收入是有保证的,那么哪怕贷款期限较长,银行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一项贷款和投资其未来收入是没有保证的,那么即使期限较短,也不能保证银行贷款的到期收回,进而也就不可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

因此,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经营短期证券作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第二准备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

(2)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仅有短期的,而且也有长期的;不仅有生产的,而且有消费的。

同时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开拓业务新领域。

此外,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鼓励人们举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也开始接受这一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就开始出现了。

(3)积极作用

预期收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首先,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深化了对于贷款清偿的认识,明确提出了贷款的清偿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这是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重大进步。

其次,促进了银行贷款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商业银行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增加了,不仅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还有长期贷款;不仅有了生产性贷款,而且有了消费性贷款,使银行贷款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不足缺陷

预期收入理论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在于预期收入难以把握,或者说不好预期。

由于银行把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作为经营的标准,而借款人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正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人的经营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到时候并不一定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往往会增加银行信贷的风险。

4.超货币供给理论

(1)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

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不仅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供应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市场服务。

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来提供货币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网络服务、委托代理等方面的业务,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2)历史背景

这一新的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银行的资产运用从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提供货币的行为,但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能提供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银行在资金运用市场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摆在了银行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面前,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理论就产生了,并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发展起来。

(3)积极作用

这一理论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在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侵入商业银行经营领域的时候,该理论使银行有了与之相抗衡的武器,改善了自己的竞争地位;二是加快了商业银行在新的业务领域的发展。

(4)不足缺陷

该理论的不足缺陷也主要有两点:

一是诱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领域,导致专业化程度下降,运用效率降低;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使银行可能在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产生损失。

以上几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产管理思想的特征,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各有侧重。

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

各种理论之间的相互补充,推动了银行资产业务的不断发展。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的主张是,银行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借入资金来维持银行的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多的盈利。

其历史背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二战后西方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资金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市场需要并壮大自己;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市场争夺,出现了现代金融史上著名的“金融脱媒”现象,即存款人绕开银行,直接进行市场投资。

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

正是这种银行追求高盈利的内部动力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产生了负债管理理论,也曾盛极一时。

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包括:

存款理论、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等。

1.存款理论

存款理论曾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最主要、最正统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而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银行资金的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的沉淀余额为限,否则就会产生风险。

存款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出于保值还是盈利的动机,存款者的意向都是决定存款形成的主要因素。

存款者和银行都关心存款的安全性,存款者担心存款不能如期兑现或贬值,银行则担心存款者同时挤兑。

所以银行应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按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参考贷款的收益安排存款的利息支付。

存款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它负债资金来源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存款理论的盛行也反映出银行经营战略重点被置于资产管理方面,传统的银行家总是认为,银行的盈利来源于银行的资产,因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对于确保盈利至关重要,对资产的管理才是银行家可以采取主动措施的首要领域。

2.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的另一种负债管理理论,它与存款理论迥然不同,其基本观点是:

商业银行对存款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而是可以主动出击,主动购买外界资金。

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而且银行在负债方面的购买行为比资产方面的管理行为要更加主动、更加灵活。

因为银行购买资金的对象即资金的供应者十分广泛,除了一般公众之外,还有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上的金融机构等。

购买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购买理论产生于六、七十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由通货膨胀转为滞胀,在实业界代表着更富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的新一代银行家,他们勇于创新,主动出击,一反过去的保守传统和谨慎作风,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为购买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而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出现,也为该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购买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商业银行更加主动的吸收资金,刺激了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也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有人称此为“银行负债思想的创新”,甚至有人谓之“银行业的革命”。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它助长了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重债务危机;二是它主张采用各种手段吸收资金,助长了银行之间的盲目竞争;三是它提出银行吸收资金的最佳时机是在通货膨胀时,这无疑加剧了通货膨胀。

正因为如此,购买理论并没有取得象存款理论那样长期而稳固的正统地位。

3.销售理论

销售理论是产生于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它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在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产生的。

这种理论给银行的负债管理注入了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也说明80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互竞争和相互渗透的状况,同时还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功能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销售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商业银行就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

销售理论认为要达到上述目的,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的活动从形式上是资金的汇集与融通,而实际上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配,关系到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和银行三方面利益,而银行的利益是建立在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的利益与需求之上的,所以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客户设计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以完善服务。

银行要使金融产品销售的好,必须在销售方式上做文章。

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

服务态度、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是传递信息、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金融产品的推销中,还要注意做好配套服务。

(3)销售观念要贯穿于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

负债和资产是银行经营活动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设计金融产品时要将两方面联系起来设计;同时,在销售金融产品时,也要考虑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

总之,销售理论贯穿的是一种市场营销观念,它要求银行确认:

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银行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诉消费者银行将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如今这种观念仍然方兴未艾。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使得负债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经营的风险加大,因此单纯依靠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要求。

与此同时,西方各国的金融管制逐渐放松,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减少。

因此商业银行就由单纯的偏重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转向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

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保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协调,在谋求经营收益最大的同时,保持风险最小。

而以前无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偏向。

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实际上是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的,从而不利于鼓励银行家进取经营,促进经济的增长。

负债管理理论,虽然在新的经营环境下,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得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均衡,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使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达到均衡;只有根据当时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共同调整,通过资产负债全面统一的协调管理,才能真正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总目标。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

(1)总量平衡原则

总量平衡原则又称规模对称原则,是指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要相互对称,统一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静止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均衡。

总量平衡原则是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最基本保证。

该原则要求在动态的变化中,要保持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总量上的均衡,资产安排的资金量,必须要以负债来源的资金量为基础。

银行业务的特点是负债经营,但不能超负荷经营。

事实上,资产总量与负债总量不可能绝对平衡,其平衡的真实意义是要保证商业银行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2)结构对称原则

结构对称原则又称资产分配原则,它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指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运用长短、利息高低要以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及利率的高低来决定。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期限的结构来讲,商业银行资产的偿还期要与负债的偿还期要尽可能接近对称。

二是从成本的结构来讲,高成本负债必须与高收益资产对称,即就是高进高出。

事实上,这是一种原则上的大致对称,无论是偿还期还是成本高低,都不可能机械地一一对称。

从成本方面分析,商业银行总是积极吸收存款,并希望吸收到利率较低的存款,而在投资和放款中又往往追求利率和收益较高的资产。

从偿还期方面分析,商业银行都在进行偿还期转化和资产转化,用活期存款和短期存款沉淀的稳定余额进行长期放款。

当然这种转化是有限度的,否则,就会有安全性风险。

(3)规模适度原则

规模适度原则要求银行的经营规模必须适度,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这是因为,在一定的规模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最低,利润最大,低于或超过这一规模,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提高,利润就会下降。

特别是银行在广泛采用电子技术以后,为实现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交易总量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适度的经营规模。

但也不一定规模越大越好,规模庞大,组织机构多,特别是管理机构多,层次多,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反而会提高经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4)分散经营原则

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必须遵循风险“分散化”的原则,即商业银行在使用资金时,要尽量将贷款和证券投资的数量和种类分散,避免过于集中某种贷款投资,以及单一放款或投资项目数量过大而增加风险。

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分散原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选择一些互相独立或相关系数极小或相关系数为负的项目或证券,以此分散银行的风险,提高其安全性。

(5)协调管理原则

所谓协调管理原则,就是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注意二者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对称问题,还应考虑资产负债的组合效益问题。

按照系统工程的最优性观点,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有最优计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选择最佳的系统实施方案,达到“总体最优,各方满意”的要求。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协调:

①资产管理决策与负债管理决策必须同时进行,组织负债时,要考虑资产的不同需求,运用资金时要考虑负债的不同构成;

②运用多种手段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负债结构,以满足预期资产结构的要求;

③高成本负债的增多,必须有相应的高效益资产项目的增加作保证,资产规模最大、资金最充足的银行经营效果并不一定最好的银行;

④负债形式的多样化,应有资产的多样化相对应,负债的高风险对应于资产的低风险,这样才能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

⑤当特定时期资产负债结构难以调整,且存贷利差为负值时,银行就应该尽量缩小低收益资产规模,或缩小整个银行的经营规模,来减少损失。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资产负债外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在各国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来自银行传统业务的存贷利差收益越来越少,银行必须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技术进步、金融创新的浪潮下,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为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

立足于银行表内业务的资产负债管理显示了其局限性,于是资产负债外管理的理论就兴起了。

2.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之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应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的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力开展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务。

如进行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同时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本属于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贷款转让、存款出售等。

资产负债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