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3162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无锡惠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五”回顾

惠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于2002年2月,在“十五”规划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各项工作,积极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

动,外资民资联动,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较短的时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较大的跨越,做到了“三个基本形成”,即

“基本形成了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了一座惠山新城的雏形,基本形成了两大产业的招商特色”。

一、主要成就

㈠、具体成绩 

开发区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为基数较小,到2005年业务总收入达151亿元,GDP达1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30亿元,财政收入达5亿元。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完成150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50亿元,三产投入3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50亿元,社会事业投入20亿元;协议注册外资累计5.8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累计1.6亿美

元,吸引民资累计53亿元。

各项技经指标持续高位增长,充分显示出了惠山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势态。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十五”期间,完善了惠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形成了高标准的基础设施的框架。

累计完成高等级道路100公里,新建桥梁30多座,新增绿化种植面积

100万平方米,道路框架总体建成,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广电、天然气、蒸汽等九大管线基本到位,绿化、景点错落有致,照明、指示牌配套完备,热电厂、3座变电所、污水处理厂、自来

水厂等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形成了高标准方面,共计拆迁农户城市建设全面推进。

在区域性的行政中心全面建成的基础上,全方面的开拓服务业的领域。

一是变土地资产为土地资本,先后引进了顺驰、

绿地、复地、中建、龙仓等17家大型房产开发商。

二是加快商业的配套建设,先后正在建设华惠新世纪商业广场、天力罗马商业广场和赛维拉金融广场等。

三是加快专业市场的建立,包括高力国际汽车

文化村等。

四是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省锡中分校、惠山人民医院、高档星级宾馆及其它配套,有的已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之中。

五是努力建设“绿色惠山新城”,分别建设4个森林公园和3个绿色港湾

,加上现有的龙形景观带,全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8.26%。

产业格局基本确立。

开发区围绕建成生物制药和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制造业高地的目标,坚持走科学化、差别化、特色化招商之路,吸引了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以及全国

范围内的大量民营资本前来投资兴业。

㈡、工作回顾

准确定位。

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准确的定位。

在惠山开发区成立之初,就突破了传统的工业园区的局限,超前的提出了建设“惠山新城”的大构想,把开发区建成“三个一”,即建成一座富有江南

特色、现代化气息的惠山新城;建成一个惠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成一流的生物制药、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两大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制造基地,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接受

无锡特大城市的功能辐射,成为无锡市的一个重要城市组团。

合理规划。

开发区在建设之初就始终把园区建设与新城区整体发展的规划相结合,利用城市化的手段推动开发建设,大胆舍弃了传统开发区的“重工轻商”模式,前瞻性地提出按照“4、3、3”的开发比

例,即40%发展现代工业,30%发展社会事业,30%发展商贸房地产及现代服务业,从全局高度统筹协调行政配套、社会事业及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在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新区同时,同步建设一个以科技为先

导、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

勇于探索。

在三年来的实践中,开发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开发区建设经营的新路。

在惠山新城整体建设经营上,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开发格局。

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经营性土地的大幅增值,

使土地资源变成土地资本,积累开发建设的资金,建设招商载体;另一方面,产业化的不断形成,使城市的建设有了产业的支撑,相得益彰,这样,城市建设和产业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互动发展。

在具体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极拓宽经营思路。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开创性地利用BT等形式和上海浦东路桥、重庆路桥等上市大公司合作,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分期回购的办法,进行大面

积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分担了开发区的资金压力,又使得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了快速的改善。

以人为本。

惠山开发区利用短短三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开发区十年才走完的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精神的创新、团队的奋斗。

首先,开发区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人员构成70%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历构成90%为大专以上学历,组成了一支活力和知识密集型团队。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

才机制,做到人员能进能出、报酬能高能低、职位能上能下。

其次,开发区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员工、每个科室、每个局办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超前思考、超常规工作,把个人、团队的发展与发区的荣辱兴衰紧的捆绑在一起,在开发内形成“务实、高效、廉

洁”的健康氛围。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惠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工业水平相对滞后、资源环境趋于紧张、新城功能尚待完善、科技创新有待提升等。

㈠、工业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主要是汽车产业与传统产业,其中汽车产业主要以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与一汽客车(无锡)有限公司为代表,总体工业基础较弱。

从整体上看,集约程度不高,产出水平不强。

㈡、资源环境趋于紧张

第一,惠山经济开发区是新设立的开发区,区内行政用地、道路基础设施用地、公用配套设施用地、拆迁安置用地和产业建设用地需求量大,供地趋紧;第二,能源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受制于人;第三

,惠山经济开发区正处于成长期,建设资金短缺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大投入而收益甚小;二是银行对开发区严格控制贷款;三是解决农民的安置补偿、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急需

支付资金。

㈢、新城功能尚待完善

新城的形成是要靠时间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虽然“十五”期末,已有诸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进驻,但开工建设不够,加上新城远离无锡市,人气相对不足,服务业滞后。

㈣、科技创新有待提升

“十五”期间,惠山经济开发区建成科技孵化区1万平方米,其中软件园2500平方米,科技成果孵化区7500平方米,引进内外资研发机构2家。

但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健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投入有

待加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㈤、实际规划范围未合法化

惠山经济开发区原批准规划面积及公告的法定范围均为5.9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

东至白屈港,西至规划中的洛社路(现为南北景观大道),南至规划中的锡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北至规划中的石塘湾

路。

为合理衔接近期与远期规划,统筹城市与产业良性发展,有效整合和配置资源,惠山开发区将规划面积扩大至30平方公里,东至东环路,南至锡北运河,西至西环路,北至北环路,原批准的5.96平

方公里规划为新城功能版块,锡澄高速东规划为产业功能版块。

待开发区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并且政策条件成熟后,再有重点地做好扩容申报工作。

                                 

第二章“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时期,惠山经济开发区将从建设期逐渐向成熟期过渡,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

 

一、发展机遇

 

㈠、从国际环境分析,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以服务业转移为特征地大调整期,这将为开发区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更加广阔

的空间。

 

㈡、从国内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目前国家正实施宏观调控,特别强调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引领着我们朝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迈进,作为一个新设的省级开发区,在

推进科技新方面肩负重大使命,同时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㈢、从区域环境分析,无锡经济水平发达,惠山区又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苏南乡镇企业模式也在这里异军突起,惠山区将凭借良好的基础条件,为经济继续攀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面的挑战

 

㈠、发展要素局限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开发区将在资金、能源、土地、人才等方面受到发展要素的制约。

显而易见,这些发展要素将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后续发展,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㈡、房产新政调控

 

由于国家实施房产新政,惠山新城的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束缚时期,在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下,惠山新城的楼盘开发与销售压力与日俱增。

 

㈢、产业调整加剧

 

以汽车及汽车配件为主要产业方向的惠山开发区,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市场全线开放,将对我们构成产业上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㈣、区域竞争激烈

目前,尤其是沪宁线上均把开发区摆在重点位置优先发展,竞争态势十分激烈,对我们一个新建的开发区来讲,在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受到的压力较大。

惠山开发区面临着“不进则退、小进

慢进也将退的严峻形势,若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则无法实现在全省开发区位次的提升。

 

第三章 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惠山新城,以创新发展为主

线,以快于全区的发展速度和高于全区发展的质量,以经济、环保和社会事业三项工作为重点,实事求是,不浮夸,求和谐,提升定位,奋发有力,开创开发区工作的新局面。

 

㈡、基本原则

 

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强化自主创新、集聚产业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和谐社会”。

1、坚持协调发展,统筹二产与三产、内资与外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特色化发展,实行错位竞争,在招商领域拓展、科技能力提升、支柱产业培育、重点产品集聚等方面形成特色,争创优势。

3、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定位

 

开发区建成“三个一”,即建成一个惠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成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现代化气息的惠山新城;建成一流的生命科技、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两大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制造基地。

整体布局按照“一城、四区”实施。

一城就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惠山新;

四区是指开发区要成为:

——汽车和生物制药产业的重点集聚区。

在“十五”时期产业定位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汽车和生物制药产业的集群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申报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和汽车配件的产业基地。

——惠山区的科技研发与创业的核心孵化区。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是“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科技兴区的发展大环境下,我们将把握机遇,积极建设惠山区区域范围内的科技研发与创业的核心孵化区。

——无锡北面的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区。

随着惠山大道、342省道等主干道的建成,惠山开发区的大交通优势将十分明显。

因此应积极利用优势,以汽车文化村、医药物流中心为基点,打造无锡北面的现代生产及生活物流业的集聚区。

 

——区域性居住、商贸和商务集聚区。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导入,现代的服务业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将把惠山新城建成无锡市北面区域性的商业商务中心,满足本区域居民就地购物需要和多层次消费需

要,而且要服务于整个无锡的经济沿江发展带。

 

三、发展范围

 

惠山开发区的现状是东和锡山接壤,南被锡北运河、沪宁高速隔断,北已到江阴边界,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苦练内功,腾笼换鸟,在现有的土地范围内做足文章。

当然,在今后若干个“五年计划”中,待条件政策成熟时,也不会排除突破现在的格局,以惠山开发区为龙头,有机组合前洲、玉祁两镇的资源,实现“一体两翼”的发展规划,做到项目互动,平台共建

,携手共进。

 

四、发展方向

 

“十五”期间,惠山开发区实现了“三个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惠山开发区将实现“三个建成”。

 

㈠、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十一五”时期,惠山开发区将以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生产为途径,全面形成汽车及生物制药两大支柱产业。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

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完,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速度快、总量大、效益好、后劲足、结构新、素质高的发展特点。

到2010年末,力争年产值超10

亿元的企业发展到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0家,工业总量突破200亿。

以生命科技园为依托,着力打造生物制药产业。

重点引进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包装、卫生保健品等国内一流医药企业25家左右。

加快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生物制药产业可持

续发展提供技术平台。

以南汽小轿车与一汽客车为主,努力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产业。

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突出发展轿车工业,以南汽经济型轿车为平台,寻求与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及国外知名品牌合资合作,努力引进

中高档轿车生产项目,到“十一五”期末,轿车的生产能力达到5万辆,各类客车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辆,各类专用车年生产能力达到0.5万辆,共计年生产能力达到6.5万辆。

同时兼顾发展汽车零部件

工业,重点发展汽车空调、汽车座椅、汽车悬挂系统和汽车装饰材料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引进规模型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0家。

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培育新的增

长点,逐步建立汽车服务贸易体系,力求构建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㈡、建成初现繁荣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到2010年,将全面建成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住中心,努力形成现代商贸物流、新型居住社区和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城市格局,使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0%。

房地产业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集约化经营”的方针,以住宅建设为重点,有序开发,积极引导人流、物流向惠山新城发展。

建成住宅用房350万平方米,商业开发面积70万平方米,积聚人口20万

大力引进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完善新城服务业功能。

以三产流通企业为基础,按照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促进生产发展和消费繁荣,构建与开发区经济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

“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多个大型市场,

引进多个大型品牌超市,建成多个高档酒店及会展中心。

 

㈢、建成具备较高水准的城市配套设施

 

“十一五”期间,将按照现代化城市道路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成开发区范围内的所有骨干路网,以及与之配套的自来水、雨水、污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热力、天然气等管网以及城

市公用照明设施、交通信号灯系统、绿化景观工程,全面构建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环境美的城市基础设施格局,形成集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于一体的具备国内领先水准的现代化市政配套设施。

 

五、主要预期目标

实现“四个提升”,即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贡献份额明显提升,实力位次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提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实绩 2010年目标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减幅度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175505 600000 27.9

 2 技工贸总收入 万元 1514004 4500000 24.3

 3 工业销售收入 万元 307701 2000000 45.4

 4 服务业增加值 万元 45840 240000 39.3

 5 财政收入 万元 52610 130000 19.8

 6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26511 74000 22.8

 7 税收总额 万元 38984 122200 25.7

产业集聚 9 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百分比 70 80 2.7

 10 新批主导产业项目投资额占新批项目投资额比重 百分比 35 50 7.4

投入产出 11 新批项目每亩注册资本投入 万元/亩 160 200 4.6

 12 亩均土地GDP产出(*) 万元/亩 26 85 26.7

对外开放 13 到位注册外资 万美元 4935 20000 32.3

 14 外贸进出口额 万美元 10639 >300000 —

 15 外贸出口额 万美元 10039 >280000 —

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 16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 <1 —

 17 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重 百分比 2 >3 —

 18 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百分比 55 80 7.8

科技创新 19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百分比 1.6 >3 —

 2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百分比 32 >55 —

   六、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规划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形成有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培养开发区的核心发展能力,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㈠、生物制药产业

 

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当今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生物制药产业正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应积极抓住发展契机,有目的、有选择地招商,倾注全力,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药谷”基地。

重点发展领域如下:

1、以基因工程品种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医药产品;

2、以中药现代化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中药产业;

3、以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药理筛选、分离、纯化)发展的保健品;

4、以制剂新技术、新型制剂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制剂新品种的开发、生产;

5、心脑血管病用药、抗肿瘤药、老年病用药以及亚健康用药等;

6、家庭医疗保健工程产品,重点是小型、价廉、易用、技术含量高的家用/自我监护类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社区医疗卫生保健网产品。

 

㈡、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随着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的逐步开放,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必须加快汽车行业发展,努力形成以轿车、客车和专用车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协作配套的汽车产业格局,实现轿车生产规模化、客车生产系列化、专用车生产特色化、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国际化,基本形成无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要制造基地和配套中心,基本建成以汽车和配件销售、博览及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汽车商业区。

 

㈢、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市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开发区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有意识地引进高科技型企业,扶持一批含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认定,以此促进惠山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

重点突出“二院二中心”的建设,二院即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中国通用机械研究院无锡分院,二中心即新加坡伟泰科技创业中心、华源科技孵化中心。

 

㈣、环保产业

 

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有着非常巨大的环保设备市场。

目前开发区已引进了一批环保设备的生产企业,如惠达环保工程、苏圣科技、必达福环境技术公司等,在“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抓住当前国内外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机遇,迅速形成环保产业,抢占环保设备市场。

 

㈤、现代机械制造业

 

以蓝堡纺织机械、力马化工机械、无锡煤矿机械等规模企业为基础,积极抢占现代机械制造业市场,加快发展交通装备、内燃机动力装备、数控锻压机械装备、压力容器装备企业,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机械制造业集群。

 

七、社会事业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的社会事业要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社区管理五个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㈠、完善教育设施

 

根据惠山新城的住宅用房开发量,及时完善新城区教育配套相关设施。

进一步提升省锡中堰桥校区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力争办成全国领先水平的高级中学。

同时在惠山新城内再建高质量的民办初中及高中,利用现有及扩充的师资力量,利用惠山丰富的办学经验,力争达到全国重点中学水准,满足日益集聚的人口的普及教育需要。

 

㈡、繁荣文化市场

 

到“十一五”期末,建成初现繁荣的文化市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以吴文化公园为依托,大力宏扬吴文化,积极宣传吴文化的精华和精髓,打造惠山的文化品牌。

 

㈢、健全卫生体系

 

到“十一五”期末建成全方位的卫生保健体系,覆盖各类人群,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走医疗市场化、专业化道路,依托无锡生命科技园,建立专业的高档的医疗中心、健康中心等,宣传全新健康理念,吸引无锡市及周边城市有需求的人群。

坚持计划生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

 

㈣、丰富体育生活

 

加强惠山新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在惠山新城各个社区内设立健身设施,丰富社区居民体育生活。

在惠山新城内建大型运动场,综合及专业室内体育馆,鼓励全民健身,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多个高级的专业的健身俱乐部,倡导健身新理念、新主张,吸引无锡市的中产阶级消费。

 

㈤、强化社区管理

 

对已经形成的居住小区,要拓展服务内容,将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等方面,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

 

八、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规划

 

㈠、推进环境保护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净化环境空气、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

在招商引资中认真执行环保预审制,

确保环保审批率达100%,“三同时”执行率100%,在保证投资强度的前提下不批办重污染项目。

建立健全进园工业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转监督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100%。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开发区全面完成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并引导25%以上的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

 

㈡、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地位,改革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搞好企业法人安全生产教育,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措施,防患于未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提高保障安全生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 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以突出科技创新为抓手

 

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实现开发区“二次跨越”目标的基础。

一是力求高标准建设科研平台,在科技项目孵化、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