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758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docx

农村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哈尔滨金融学院(专科)学生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刘武荣

指导教师:

王葳

专业:

国际金融

年级:

二OO九级

 

二O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小额贷款的发展现状1

(一)小额农贷的特点1

(二)小额贷款的现状1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1

(一)对小额信贷缺乏统一的认识1

(二)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2

(三)信用担保方式和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3

(四)信贷管理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3

(五)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农户之间存在矛盾4

(六)忽视质量,片面追求小额农贷的推广速度5

(七)小额贷款“农转非”5

三、促使我国农业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对策5

(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5

(二)提高信用社的服务质量6

(三)不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方式7

(四)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8

(五)因地制宜,分类开展8

(六)做好管理,防范风险9

参考文献10

摘要: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本着“立足社区,服务三农,城乡互动,富民强社”的办社宗旨。

小额农贷服务活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在开展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阻碍了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尤其是近一两年,部分信用社小额农贷呈现减少趋势,应当引起关注。

本文将着重分析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村金融银行信用

1、小额农贷的发展现状

(1)小额农贷的特点

1.贷款数额小,贷款周期短。

2.联户贷款,联户担保,小组内按顺序在不同时间得到贷款。

3.还款周期短,还款次数多。

4.小额农贷的参与者要有第一、第二收入来源,哪怕是少量的。

(二)小额农贷的现状

小额农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在我国扶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额农贷在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矛盾、拓宽信用社资金运营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迅猛发展,因为社会、经济、政治大环境的限制和自身的某些不足,也使它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

虽然这几年农村金融服务正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总体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比较滞后,与城市地区金融发展相比不协调,与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不适应,与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有差距。

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适应,除农村信用社外的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过少。

由于农村各类产业的盈利性低,农民的经营风险高,抵押担保方法少,不少农户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1)对小额信贷缺乏统一的认识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之初,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信用社宣传工作没有到位,许多农户根本不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真正含义,部分农户甚至误认为,拿到了贷款证就是拿到可享有在信用社贷款的权利,对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

目前,不少人仍然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手段而不是金融服务。

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信贷资金供给在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不积极,依然希望能得到国家财政的扶贫拨款;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则是想办法多贷款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扶贫,造成农户把小额农贷与赈灾款、扶贫款、救济款等混淆起来,有的农户认为小额农贷是无偿的,看到别人贷,自己也要贷,产生“不贷白不贷”的攀比心理。

(2)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

1.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缺陷

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内向农户发放的不低押、担保的贷款。

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定发放的对象是有信誉的对象。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信用社不良贷款比较高,与农户的信誉有关。

另一方面,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和经营意识,农民较为保守,担心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一般情况下都不借款。

信用社有规定原欠贷款的农户要借新贷款必须还清旧贷款本息。

这样,借款的人一般都是那部分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而那些忠厚的低收入群体缺少信贷支持,这就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目标群体选择空间,使小额信用贷款失去了开办的初衷。

2.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这对于种植瓜菜等传统农业是可行的,例如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种植,如胡椒、橡胶等长期经济作物显然不匹配,影响了小额贷款的实施效果。

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

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各信用社一般配备1-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多的达到4-5千户,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要达到400-5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责200多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的力不从心,选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发展。

(三)信用担保方式和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

1.基础工作不到位,等级评定欠真实

小额信用贷款有别于其他贷款的主要特点是无抵押担保等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在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存在工作不细、把关不严现象,少数信贷员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仅与个别村干部商讨决定农户的信用等级,极少数责任心不强的信贷员甚至将“信用登记评定”“全权委托给行政村干部,致使“信用等级评定”不够真实,与客观实际严重不符。

“信用等级评定”流于形式,为日后该类贷款的管理和清收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贷款用途难以把握,挪用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只需借款人提供身份证、贷款证即可办理,信贷员不需要进行贷前审查,因此信用社无法掌握和控制小额农贷的贷款投向,小额农户贷款被挪用现象较为严重。

而信用社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贷款营销考核任务,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被“挪用”也未引起重视。

(四)信贷管理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总体上较为灵活,在贷款发放上,手续简单,额度较小,适合生产水平和实际需要。

但是,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单笔金额较小,一些生产规模大的农户所需贷款存在着急、频、大等特点,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其要求。

此外,农村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而农户小额贷款的抵押物多为房产等,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

加之抵押手续收费过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了许多无效抵押。

目前,农户贷款的主要方式是信用贷款(占71%),但是随着担保纠纷问题的逐渐增加,农民为他人作担保也日趋谨慎,一些手续复杂、金额较大的贷款还需经上级机构审批,导致农户贷款难度加大。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的发放,降低了农民贷款的积极性。

(五)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农户之间存在矛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约36%的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不满意。

鉴于农村信用社装备程度、机构状况和人员编制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对农户提供的服务是十分有限的。

但是我们看到,随着农村信用社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农户小额贷款这种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创新的信贷服务模式,对改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虽然,在局部上农户与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整体上农户对其服务质量的认可度是呈良性态势发展的。

(六)忽视质量,片面追求小额农贷的推广速度

在广大农村信用社全面推广小额信贷工作后,农村信用社从上至下把小额农贷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确定了两个百分之百的指标(即调查面100%,评级面100%),部分信用社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图虚名,忽视小额农贷的质量,极易形成新的不良贷款。

(七)小额贷款“农转非”

因农村信用社部分工作人员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有的甚至内外勾结,导致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鱼目混珠”和“农转非”现象。

表现之一是“张冠李戴”贷款,即非农业人员借用农户的身份证件,借用农户之名骗取小额农贷。

其二是“化整为零”贷款,即非农人员冒用多人身份证件,套取小额农贷,或是同一农户多次在信用社立据贷款,形成支农资金“垒大户”。

其三是“偷梁换柱”贷款,即非农人员联系一个或多个农户,获取小额农贷后,转移贷款用途,用于非农产业。

上述现象在小额农贷到期收回时,极易产生用钱的人不还款,立据的人不认账,引发经济纠纷,悬空信用社贷款,造成信用社资金损失。

三、促使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

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征信力量,同时多元化农村征信建设的机构。

以当前情况看,信用社仍然是农村征信体系的主力军,因此其应发挥自身扎根农村的优势,弥补不足。

      首先以农村信用社为依托,加快系统程序开发,科学组织基层农村信社的财力和高层人力资源,尽快开发农村信用数据库软件程序,为加入全国网络做好准备。

      其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引进高学历的新员工,加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

      再次农村信用社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自然村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估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依据。

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也就是把朴素的、不太规范的民间信用规范化、制度化,由不太正规的制度变为正规的制度,村贷款中心相当于一种过滤假信息、提高识辩率的组织安排。

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通过长期交易对象的相互监督,农户和信用社之间的信息结构得以优化,信用社间接地有限介入农户生产过程,减少了信用社的成本。

同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通过这些民间性制度安排也得以有效防范。

 最后信用社要充分发挥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

调查一笔贷款时,一定登录征信系统进行查询,然后发放贷款。

既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率,又宣传了征信知识,使借款人增强诚信观念,积极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

同时,对已存在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实行人性化管理,对非恶性意识形成不良信用记录进行修改,使农户更加珍爱自己的信用记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 提高信用社的服务质量

1.坚持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增强发展意识

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服务的竞争却无所不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服务应赋予它的新的内涵,跳出传统服务的范畴重新加以认识。

纵观市场竞争的特点,已由初期单一的“实力型”转变为“实力+服务型”,各行各业都把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手段作为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纷纷采取一些“为民便民”措施,强化服务功能。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

       员工的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石,决定农信社服务水平的高低和竞争能力的大小。

农村信用社应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上岗、转岗、晋级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鼓励员工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

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体员工敬业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讲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不断提高信合员工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纪律严明的金融服务员工队伍,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不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方式

1.贷款期限要与贷款用途相结合

农村信用社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

根据不同的贷款用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

2.防范贷款风险

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是一个低收益的弱势产业。

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要由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建立农民信息中心,通过增加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种什么、不种什么,由农民自己来决定,不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强制农民,更不能采取垄断经营的手段侵害农民的利益。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义增收,贷款的偿还也得到保障。

同时,地方政府要从农业发展的高度和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与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险基金,以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补偿问题,确保农民增收和信用社发展。

3.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

农村信用社既要为广大分散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方便农民借贷,又要讲求经济核算观念,尽量精简人员,这就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量大,需要农村信用社一方面要减少内勤、增加外勤人员,并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并发展培养农户联络员,吸收农村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员帮助信用社发展业务,逐步形成县、乡、村、组各层次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人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4.理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外部政策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性质、职能定位,使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在法律保障下正常开展。

二是理顺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环境,对农村信用社办理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免征营业税,通过这种机制鼓励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户贷款的投放;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减少资金占压,增加支农资金供应。

(四)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

1.提高认识,转变作风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开办小额信用贷款的作用,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贷发放工作。

要改变观念,转变作风,进一步端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切实通过改进服务加强管理,更好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信贷力量,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实现信贷管理由“坐门等客”到积极营销的转变,深入农村研究市场需求和农户生产,围绕农户需求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信贷员要走村串户了解农户贷款需求,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农贷款需求调查,调查面应在辖内农户总数占50%以上。

要强化贷款营销观念,制定贷款发放责任制,实行全员营销,象抓存款一样抓农户贷款,切实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放在业务经营的第一位,转变单纯以抓存款为中心的经营行为,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2.严格执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作了明确规定,人民银行又在“关于做好当前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少浮动或不浮动。

农村信用社要严格执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在信贷工作中,采取区别利率,对农户采用《贷款证》贷款,实行贷款基准利率。

(五)因地制宜,分类开展

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对不同资信情况农户的贷款方式:

对经济实力强、信誉高、从事生产项目效益好的农户,尽量对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经济实力较差、有实干精神、从事生产经营效益一般的农户,也可小额度地发放信用贷款;对超过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者本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贷款,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对于市场前景难以把握的较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要发放有担保的贷款,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六)做好管理,防范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本于农户的信誉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虽然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办贷,但贷款风险系数较高,因此,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后,要切实深入借款农户,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贷款的真实使用情况,确保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一旦发现信用贷款转借他人、移用等不正常情况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包括取消信用户资格、强制收回贷款等,以有效控制信用贷款风险。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制,将责、权、利紧密挂钩,对基础工作扎实、小额信用贷款放得好、投得准、收得回的予以奖励;对信用评级走过场、贷款发放谋私利、贷款回收嫌麻烦以致贷款放得出、收不回的予以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避免管理风险的产生。

同时强化贷款的检查督促,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农户贷款的使用情况,严防贷款挪作它用而产生新的风险。

在中国,要解决好农民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农民致富的启动资金问题。

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正式交给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2]那洪生.黑龙江省农村信贷需求分析及对策建议[J].金融时报,2010,10(11).

[3]赵晋春.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J].晋商农网,2010,12(13).

[3]贾泽啸.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0).

[4]卢毅.浅谈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时报,2010(11).

[5]朱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西部金融,2009(12).

[6]黄忆寒.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及其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10(3).

[7]公冬梅.农村小额贷款实施的主要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39).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教师王葳老师。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王葳老师给予了我大量的指导。

她的每次指点都使我深受启迪,收获很大。

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意识都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很多老师以及资料室和图书馆许多老师的热心支持,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并同时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系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成绩记录: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