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533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7月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生产中常使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B.KNO3C.K2CO3D.CO(NH2)2

3.下列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

4.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6.下列物质中所含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NO2B.N2C.NH4ClD.HNO3

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8.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  )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9.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

11.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18%的盐酸长时间浸泡

C.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D.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波尔多液

12.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

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1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3、NaCl、KNO3B.NaC1、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D.KNO3、H2SO4、NaCl

14.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原理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B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C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阳离子不同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15.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二、填空题

16.请用氧气、酒精、甲烷、石墨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供给生物呼吸的是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

(4)用于配制乙醇汽油的是_______。

17.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在家里区分食盐水和糖水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3)在实验室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明矾、活性炭、二氧化氯等物质,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二氧化氯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2)钠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

(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失电子的是________原子。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75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t2°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充分搅拌,只有一种物质没完全溶解,则没完全溶解的物质是__。

(3)t2°C时,分别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是____。

(4)用同一种方法可以均可使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该方法是___。

20.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金属。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___.

(2)金属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

(3)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个装有铁粉的塑料小包作保鲜剂,用铁粉作保鲜剂的原理是___,仔细观察,发现脱氧剂塑料包上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作用可能是____;

21.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操作过程。

(1)该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

(2)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4)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操作,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2.“碧螺春”茶叶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请计算:

(1)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2)单宁酸中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元素。

三、流程题

2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烟道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反应③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

(3)脱硫时使用石灰石粉末比块状石灰石效果好,原理是__。

(4)脱硫后的烟气含有___,所以对环境依然有害。

四、推断题

24.已知,A、B、C、D、E、F、G、H、M、N为初中化学范围内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为红色固体;只有C、E、G为单质;D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⑧为化合反应且放热。

请推测后回答(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①③两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

③_____。

(2)写出一种区分C与E粉末状物质的操作方法:

__。

(3)写出反应⑧在实际生活中的一条应用例子:

_____。

五、实验题

25.氨气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

①是___。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__。

(3)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4)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5)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以下①~~④的操作步骤,①洗涤②烘干③过滤④溶解。

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____.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6)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将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发现装置H、K中的溶液变浑浊,I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是___。

③装置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可能含有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

Na2CO3

猜想Ⅱ:

NaOH

猜想Ⅲ:

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不成立

②在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_____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Ⅲ成立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

七、计算题

27.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食物腐烂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酒精挥发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火柴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铁器生锈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B

【详解】

A、硝酸铵是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C、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B。

3.A

【分析】

合成材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简称,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合成材料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详解】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它不是有机合成材料。

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合金是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特别容易混淆。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D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化石燃料方面的知识.

5.A

【解析】

试题分析:

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6.C

【分析】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详解】

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4;氮气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氯化铵中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3;硝酸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5;氯化铵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

故选C。

7.C

【解析】

A、酒精的挥发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热胀冷缩是由于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不是由于分子的大小改变,分子的大小是固定的,一般不会改变,故此项符合题意;D、丹桂飘香是由于花香的分子运动而使我们嗅到了花香,可以用分子是不断的运动的这条性质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9.D

【详解】

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得到的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10.A

【详解】

A、因为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选择和量筒容量接近的量筒,正确。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得气体中混有空气,不是纯净的氢气,错误。

C、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不会精确到0.01g,所以无法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错误。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不能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因为会破坏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故错误;

B、铝壶内的水垢不可用酸长时间浸泡,因为除去水垢以后的铝会与酸反应,故错误;

C、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故正确;

D、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会造成药品失效,故不能在铁桶中配置波尔多液,故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强碱弱酸盐,显碱性,与铵态氨肥混合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故C错误;

D、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导电,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A、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共存,且铁离子为黄色溶液,故A错误;

B、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溶液呈无色,故B正确;

C、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共存,故C错误;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溶液是无色时,不能有带色的离子。

14.D

【详解】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题意;

B、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题意;

C、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是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利用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将其分离,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详解】

A、(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均含有铵根离子,Ba(OH)2溶液遇铵根离子都会产生刺激性氨味,无法鉴别,错误;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因为硫酸铜是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氯化镁遇到氢氧化钠会产生白色沉淀,遇到硫酸则不会发生反应,现象各不相同,所以能够鉴别,正确;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四种溶液中无带有颜色的溶液,因此相互滴加。

Na2CO3溶液遇Ca(OH)2溶液、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遇盐酸产生气泡,可以鉴别出Na2CO3溶液和盐酸,但Ca(OH)2溶液、BaCl2溶液遇盐酸都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Ca(OH)2溶液、BaCl2溶液,错误;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稀盐酸等稀酸可以鉴别,CuO粉末与稀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溶液,炭粉于稀酸不反应,铁粉于稀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错误。

故选B。

16.O2CH4CC2H5OH

【详解】

(1)供给生物呼吸的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3)用于制铅笔芯的是石墨,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C。

(4)用于配制乙醇汽油的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

17.节约用水品尝蒸馏消毒

【详解】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食盐水有咸的味道,糖水有甜的味道,在家里区分食盐水和糖水可采取的方法是品尝。

(3)在实验室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蒸馏,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的水。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明矾、活性炭、二氧化氯等物质,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二氧化氯的作用是消毒。

18.35.45金属AB钠

【详解】

(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钠元素汉字名称中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3)核电荷数相同的为同种元素,因此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都为钠元素。

(4)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失电子的是钠原子。

19.150丙丙乙甲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分析】

本题是利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固体的质量。

【详解】

(1)t2℃时,甲固体的溶解度为50g,故将75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只能溶解50g固体,溶质的质量为50g,得到的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

(2)t2℃时,溶解度:

甲>乙>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充分搅拌,溶解固体的质量:

甲>乙>丙,若只有一种物质没完全溶解,则为溶解固体质量最少的丙;

(3)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固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甲乙溶液会析出固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析出固体的质量:

甲>乙,固体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固体,故变化后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是丙>乙>甲;

(4)固体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固体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若用同一种方法可以均可使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方法是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点睛】

在计算溶液的质量时,未溶解的物质不能算作溶质的质量。

20.硬度大、抗腐蚀4Al+3O2=2Al2O3铁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有利于铁粉与氧气和水分接触

【详解】

(1)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合金硬度大、抗腐蚀。

(2)金属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为:

4Al+3O2=2Al2O3。

(3)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个装有铁粉的塑料小包作保鲜剂,用铁粉作保鲜剂的原因是铁能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铁锈,仔细观察,发现脱氧剂塑料包上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作用可能是有利于铁粉与氧气和水分接触。

21.③②④⑤①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搅拌,加速溶解偏大

【详解】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取用固体氯化钠、称量氯化钠、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故选③②④⑤①。

(2)因为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砝码质量是一定的,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说明药品的质量不足,接下来的操作是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3)操作①是溶解,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4)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操作,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少,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2.

(1)57:

46

(2)氢

【详解】

(1)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76):

(16×46)=57:

46,故填57:

46。

(2)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76):

(1×52):

(16×46)=228:

13:

184,其中氢元素的比值最小,则单宁酸中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故填氢。

23.SO2+H2O=H2SO3氧、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CO

【分析】

【详解】

(1)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是二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了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故填:

SO2+H2O=H2SO3;

(2)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③为2CaSO3+O2=2CaSO4,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元素、硫元素;故填:

氧、硫;

(3)为更好的脱硫应使用石灰石粉末效果更好,是因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的速率;故填: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4)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烟尘等,对环境有害;故填:

CO。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燃料脱硫的原理等,注意流程分析和设计方法和理解是解答的关键。

24.3CO+Fe2O3

2Fe+3CO2Ca(OH)2+CO2=CaCO3↓+H2O用磁铁吸引(合理即可)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分析】

B是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铁、铜、红磷等,其中能与单质C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E,只有氧化铁符合,故B是氧化铁(Fe2O3),E是铁(Fe)。

单质C能将氧化铁还原成单质铁,单质C可能是碳或氢气,生成的D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可以确定D为二氧化碳(CO2),则单质C为单质碳(C)。

A也可将氧化铁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A为一氧化碳(CO)。

CO2与F可以相互转化,F可能为碳酸盐,F反应生成H,H为化合物,H与M发生化合反应且放热,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G可由铁反应产生,则G为H2,H2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水和氧化钙发生化合反应并放热。

故M为水(H2O),H为氧化钙(CaO),N为氢氧化钙[Ca(OH)2],F为碳酸钙(CaCO3)。

【详解】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反应①是CO与氧化铁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