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讲义精讲.docx
《中外教育史讲义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讲义精讲.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讲义精讲
中教育史讲义
第III
第一部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文教政策与教育宗旨(方针)
第一节
古代文教政策
一、汉代:
“独尊儒术”
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
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
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独尊儒术”的影响:
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
容。
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二、隋唐时期: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重振儒术:
第一,尊孔。
孔子在唐代的地位很显赫,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
封赠。
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
第二,整理、统一儒经。
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
撰的《五经正义》。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开成石经》。
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汉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于儒、佛、道三学,分别主次轻重地作为
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
因此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
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1)重振儒术:
尊孔、统一儒经、提高儒士的地位。
(2)兼容佛道。
(3)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
既是儒学的复兴,又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
三、宋代:
“兴文教”政策与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
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
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明清:
1、尊经崇儒
2、推崇程朱理学
3、实行文化专制:
一是文字狱。
二是改编、销毁书籍。
三是成立编书馆。
明清两代一方面把文
教事业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都得到空前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种种措
施,加强思想控制,其专制程度也是历代以来罕见的。
第二节
近代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
一、清末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拟定了一个新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前二条
是“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后三条是“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箴砭以图
振起者。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由教育部颁布实行的教育方针是: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基本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观点。
所谓“道德教育”,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所谓“实利教育”,实际上
是指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知识技能、科学技术教育,这是富国强兵、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
所
谓“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全国青年和广大人民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自卫的能
力。
所谓“美感教育”是指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封建主义的道德信条无疑是有进步意
义的。
第三节
现代教育方针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党化主义”教育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华
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
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
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
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
创造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抗战时期,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
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如:
抗战教育政
策;“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政策;“实行生产劳动”
的教育政策;“民办公助”的政策等等。
2007年题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A.国民教育第一B.群众教育第一
C.干部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
论》,全面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确定了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方针。
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
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
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
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育。
所谓“大众的”,是指新
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的教育,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
的。
第二章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
古代官学体制
一、学校萌芽的传说
在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
“庠”是传说中有虞氏时代的学校。
据《礼记·明堂位》载: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孟子认为:
“庠者,养也。
”
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特点: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
第2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2、学校类型:
大学与小学,西周的学校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与小学。
国学与
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
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中的学校,
总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
2008年题: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
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大学称为
A.庠B.辟雍C.泮宫D.乡校
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称为
A.瞽宗B.辟雍C.泮宫D.乡校
3、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
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A礼乐教育B军事教育C文化知识教育D科学知识教育
三、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1、太学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置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家经学在官方学术中的主导地位。
元朔五
年(前124年),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下诏
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这便是汉代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由此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
教育活动。
太学的教师即“博士”,选精通经学、明于古今,温故知新、兼览众书、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者
充任。
太学的学生即博士弟子,亦称诸生。
太学除了由太常在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
还选拔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好文学,敬长上”的优秀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博士传经要严格按照师法、家法,如果发
现篡改了师法、家法,皇帝就要取消其博士资格。
恪守师法家法的传授体系,是汉代经学教学的一
大特点。
太学往往有御定的统一教材。
由于解释《五经》的经说太多,每一经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至
于哪一家的经说,可以在太学中传授,必须经过《五经》博士评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如汉灵帝熹
平四年(175年)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作为官方统一
的教科书。
太学有定期的考试制度,当时称“设科射策”,意即分甲、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
按成绩等第,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
对于学习不努力的,或不能通晓一经的太学生则开除出校。
太学的建立使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制度上得到落实,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
砖”。
汉代太学的教育模式,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2、鸿都门学
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
门机构。
鸿都门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3、郡国学
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办郡学,“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文
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四、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西晋国子学:
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创立原因:
一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士庶矛盾,
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
招门阀世族子弟,
第3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限五品以上。
国子学的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2、南朝宋的“四馆”
四馆:
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
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
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
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3、南朝宋的总明观:
南朝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
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
每科学士10人。
总明观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
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五、唐代学制系统
1、“六学”、“二馆”:
“六学”属国子监,长官是祭酒,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
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书学除研
究书法外,每日习字,并学《国语》、《说文》(二年)、《字林》(一年)等;算学习《孙子》、《五曹》、
《九章》、《周髀》等,律学习律令,兼学格式法例。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前者归东宫直辖,后者归门下省直辖。
2、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封建等级性。
(2)与科举关系密切。
(3)普通学校与专门学
校兼顾,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制体系完备。
(4)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5)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
育的交流。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六、北宋“三次兴学”与宋代官学教育
1、兴学原因:
外因:
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内因:
养士与选士的矛盾。
2、兴学内容
庆历兴学:
时间是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是范仲淹。
这次兴学的重点有:
一是改革太学,推
广了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其法是设立经义斋、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
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
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
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改革科举。
其一,参加科举考试者
必须先接受一定时日的学校教育,一般考生需在学校学习300天以上才能应试,曾经应过试的,亦需
学习100天;其二,改革科举方法,提出罢帖经、墨义,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
三是令州县
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依据,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
熙宁---元丰兴学:
时间是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领导人是著名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