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1976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docx

德意志第三帝国二十七位元帅2

6、李斯特 

    出生时间:

1880晋升元帅时间:

1940.7.19免职时间:

1942最后职位:

A集团军总司令(东战场) 

    李斯特1880年5月14日出生在上基尔赫堡的一个医生家庭。

1898年中学毕业后参军,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工兵第3营服役。

当他在炮兵与工兵学校毕业之后,就当上了工兵第1营副官,并于1908年晋升中尉。

三年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参加了因戈尔施塔特的要塞构筑工程。

一年后派往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服务中心,以后调参谋本部任职。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李斯特已升为上尉,在巴伐利亚第2军任参谋官并参加战斗,转战于洛林、佛兰德斯、亚眠以及马斯河一带。

1915年冬,他患重病,病愈后被调回巴伐利亚的战争部服务。

1916年夏任施特朗茨军团参谋官,次年调往第8预备师首席参谋官。

1918年元月晋升少校,不久就任巴伐利亚战争部的科长。

战争结束后,最初服务于第4集团军司令部,1920年至22年任第7步兵指挥官埃普将军的参谋官,后来任山地步兵营营长。

  自1924年起,李斯特主持第7军区指挥助理人员训练队。

以后晋升中校,并于1926年调任国防部陆军教育司司长。

1930年任德雷斯顿步兵学校校长,三年后破格晋升中将。

1935年任第4军区司令时晋升为步兵将军,后调任第4军军长。

 

  李斯特对国家社会Z義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如果许多将军一样,他一方面相信XTL的统治不会长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服从XTL的指挥。

1939年春,李斯特晋升上将。

波兰战役开始时,他因指挥第14集团军有功而于1939年9月30日获骑士十字勋章。

在法国战役中,他指挥第12集团军在色当-梅齐埃尔附近突破马奇诺防线,越过朗格勒高原向瑞士边境突进。

第12集团军在歼灭法国陆军的战斗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0年7月19日李斯特晋升元帅,他的部队在巴尔干战役中消灭了南斯拉夫军队,突破了保加利亚与希腊边境上的美塔萨四防线,击溃了由英国派遣军加强的希腊部队的主力。

1941年4月27日,德军部队进入雅典。

克里特岛战役结束之后,李斯特被任命为驻雅典的国防军东南方面军总司令。

 

  1941年10月,李斯特因病动手术。

病愈后于次年三月奉XTL之命前往挪威进行了一次考察旅行。

1942年夏天,他被任命为由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之一部编成的A集团军总司令,受命攻占黑海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区。

当时德军既要攻取斯大林格勒,又要向高加索发起攻势,兵力明显不足。

 

  8月底,李斯特在乌克兰的文尼察领袖行营向XTL陈述反对分散兵力的理由。

而XTL固执己见。

结果,李斯特因未能击败敌人的顽强抵抗而奉命辞职。

A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由XTL兼任。

  1945年,李斯特被美国人逮捕,并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被判处无期徒刑。

1952年12月24日,他因病被释放出狱

7、克卢格 

    出生时间:

1882晋升元帅时间:

1940.7.19免职时间:

1944.8最后职位:

西线总司令。

死亡时间:

1944.8.19自殺。

 

    同大多数德国陆军指挥官一样,克卢格也是出身于军人世家,并以效忠君王与祖国为最高目标。

他于1882年10月3日出生在波森,父亲曾被封为贵族并晋升中将。

克卢格曾在普鲁士军官学校受过训,曾因舍身救人而获得一枚奥尔登堡救生奖章。

他学业优良,被同学们称为“聪明的汉斯”。

 

  1901年,克卢格晋升少尉,在沃尔芬比特尔的下萨克森野战炮兵第46团任营副官。

后来,他毕业于军事学院并调到总参谋部任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是上尉的克卢格随第21军参战,因作战有功而获双剑霍亨索伦皇家勋章。

后调任步兵第236师首席参谋官,并在1917至1918年的阿图瓦和佛兰德的两次会战中浴血奋战。

10月,在凡尔登身负重伤。

 

  战争失败后,克卢格于1919年被国防军录用而任职于第3军区的步兵指挥部。

1921年晋升少校,3年后调往国防部陆军训练司。

1926年任驻萨冈的炮兵第3团第3营营长,1927年晋升中校,次年调任驻法兰克福的骑兵第1师参谋长。

1930年任炮兵第2团上校团长,两年后被任命为第3军区第3师炮兵指挥官。

1933年晋升少将并被任命为通信兵监察员。

1934年晋升中将,先后任第6师师长和第6军军长,后兼任驻蒙斯特的第6军区司令。

1936年晋升炮兵将军,1938年任新编第6集团军总司令。

  对波兰的战争开始,克卢格指挥的第4集团军,与屈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同属鲍克所指挥的北方集团军。

  第4集团军于1939年9月1日从东波美尔的各集结地发起攻击,与配属的古德里安装甲军一同突过走廊地带而切断了波兰部队的退路并重创波军。

第4集团军在土黑尔原野几乎全部消灭了波军残部,于9月4日占领了魏克塞尔河的库尔姆,并于9月7日渡过德累温茨河直逼华沙东北面的莫德林要塞。

华沙于9月27日陷落,对波兰的闪击战至此结束,克卢格晋升为上将。

 

  西方战役伊始,德军战果辉煌。

继突破比利时警戒部队之后,5月25日,第4集团军突入并分割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致使比利时于28日投降。

利用一次由东向西的突击,第6和第4集团军在里尔包围了法国的两个军。

 

  德军重新部署,克卢格成为B集团军的右翼。

顿刻尔克战火未息,B集团军就于6月5日发起攻击。

随着霍特的装甲军突穿法军阵地,第4集团军跟踪突入,于6月8日到达靠近塞纳河的鲁昂。

法军第10军残部在德军装甲部队压迫下溃败,两个英国师在勒阿弗尔乘船逃回英国。

 

  6月14日,第4集团军尾随第18集团军沿巴黎两侧紧追敌军,紧接着占领布列塔尼半岛。

十天之后战役结束。

克卢格和其他陆军高级将领于1940年7月19日一同晋升为元帅。

  1941年6月22日晨,当德苏友好关系在隆隆炮声中断绝后,第4集团军在装甲部队前导下突破边境向前推进。

霍特的坦克在苏瓦乌基突破苏军防线,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则向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攻击。

随之而来的第4和第9集团军则在比亚韦斯托克围歼强大的苏军,这两支装甲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把已逃脱的苏军在明斯克第二次加以围歼。

7月16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此时,德军统帅部发生意见分歧,XTL不断改变其攻击目标。

到9月底,XTL才决定向莫斯科进攻。

10月3日,第4集团军在第9集团军协同下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包围苏军60余万人并直逼莫斯科,但苏军的抵K日益顽强,加之寒冬提前到来,德军进攻陷于停顿。

  1941年12月19日,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因同XTL意见发生分歧而称病辞职,XTL自任陆军总司令。

并派克卢格元帅接替离职的鲍克,担任中央集团军总司令。

 

  克卢格当时的参谋长是格赖芬贝格,作战部长为特雷斯考上校。

后者在1941年以前是一个狂热崇拜XTL的人,又是XTL的副官施蒙特的好友。

到1941年底,他才改变观点而成为对国家社会Z義深恶痛绝的人。

他认为只有杀掉XTL才能挽救德国的命运,而只有国防军--主要是陆军,才能除掉XTL。

他曾不遗余力地想把鲍克元帅拉入反对派的行列。

他还想说服克卢格,使之认识反抗的必要性。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使特雷斯考相信自己策反克卢格必成。

他抓住克卢格曾得到XTL赠予的25万马克生日礼金一事向克卢格作工作,说只有起来参加反抗运动才能洗刷这种不光彩行为。

但克卢格犹豫不决,他怕担当不忠的骂名。

 

  苏军的强大攻势迫使克卢格一共把中央战线后撤了150公里。

在伊尔门湖南方苏军突入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接合部并包围了第9和第4集团军。

游击队的频繁袭扰、破坏铁路、阻断后勤补给也给德军带来极大威胁。

  克卢格向XTL求援撤出苏军包围圈,被XTL拒绝。

2月26日,克卢格不顾XTL的反对,命令部队突围并取得成功。

不但缩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泞开始之时,中央集团军群已位于构筑良好的阵地上。

 

  1943年7月11日,苏军优势兵力南北夹攻奥廖尔的德军阵地,迫使莫德尔上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向布良斯克附近撤退。

这时,东线已发生动摆,失败的厄运威胁着整个战线。

 

  1943年7月25日,德国莱比锡市长戈德勒博士致函克卢格,鼓动他起来谋反,“以力量和理智去维护德国的利益”;在特雷斯考的活动下,贝克等德军将领也在设法争取克卢格。

前线的败局和对抗力量的策反,促使克卢格于1943年11月同戈德勒博士会晤并下决心除掉XTL。

他们决定,设法让XTL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视察时趁机打死他。

然而XTL并未上钩。

后来,克卢格因车祸负伤离职,谋杀之事暂时作罢。

 

  半年之后,克卢格奉召前往最高统帅部。

此时,他又屈服于XTL的影响之下,无力摆脱这个混世魔王的诱惑。

他对能否谋杀成功发生动摇,反而认为效忠是他的本分。

于是,他从一个反抗运动的赞助者又转而成为XTL的宠儿,不久,他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

 

  1944年7月3日,克卢格到了法国,并访问了隆美尔元帅,两人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这真是一次奇怪的会见:

隆美尔原为XTL的信徒,当时则为XTL的敌人;而克卢格则正好相反,两人在争论“领袖”的指挥问题上当然是针锋相对了。

 

  在经过一番前线视察后,克卢格自己也感到战局毫无希望了。

  7月17日,隆美尔因重伤离职回国。

两天之后,XTL把诺曼底正面的指挥权授予克卢格元帅。

  7月20日,发生了施陶芬贝格上校企图用炸药炸死XTL的事件。

  当时,反对派组织的联络员向克卢格元帅请求道:

“我以德意志民族的名义向您请愿!

请您效法隆美尔,脱离XTL,担任西方自由运动的领导人!

请您结束战争,开始谈判,以结束这种杀人流血的勾当!

”克卢格出神良久,耸耸肩膀说:

“诸位,这一次行刺已经失败了!

”事后他向他的参谋长说:

“我已不再抱有希望了,因为一切目的都不会达到。

XTL是民众崇拜的偶像,只要他活着,一切都毫无办法……”。

 

  在巴黎的反抗运动也被克卢格的安抚手段所平息。

克卢格还按照参谋长布卢默尔特里特将军的建议,向XTL发了一封效忠电报。

 

  西线的状况日益恶化,克卢格早已失去信心。

但他仍违心地执行XTL不许撤退的命令,并于8月7日发动了最后一次失败的反击。

此时,克卢格不顾XTL的命令而撤退部队,于是被XTL撤职。

  克卢格把总司令的职务交给了莫德尔,并上书XTL。

在信中,他一方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并妄称西线的败局是由于他有意采取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另一方面,最后一次劝XTL下决心停止战争。

他在信中说:

“德意志民族已经受够了这种难言的痛苦,现在已经到了结束这种惊恐的时候!

” 

  1944年8月18日,克卢格在返国途中服毒自殺。

8、雷德尔 

    出生时间:

1876晋升元帅时间:

1938.4.20免职时间:

1945最后职位:

海军总司令。

死亡日期:

1960.11.5死于基尔

    雷德尔(Raeder)翻看昔日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及博士的个人档案,第一页上记载着他的个人身世。

第二页上记的是他所担任过的十三个职务:

从1895年的海军见习军官到1943年的元帅。

第三页记的是三十六个舰上职称:

从在“施托施”号舰上当见习军官到1928年9月海军秋季大演习时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舰上担任审判官。

  第四页上注明:

 

  1895年5月30日为海军见习军官。

 

  1897年10月25日,海军军官考试成绩特优,并获毕业证书。

  1926年5月31日,获基尔大学哲学系荣誉博士学位。

以下记载的是他获得的一些国家的高级勋章。

最后记载着他所参加过的各次海战的情况。

  

  雷德尔1876年4月24日出生于汉堡的万茨贝克镇,父亲为西里西亚省格隆堡高级中学校长。

他于1894年毕业于父亲的学校并考取基尔的海军军官学校,6个星期的陆上严格训练之后登上了“施托施”号练习舰,接受航海的基础训练,参加过前往西印度群岛的航行训练。

 

  1895年五月升为见习军官,派到“格纳森诺”号上见习。

在下一个训练年度里,他开始学习舰炮学、水雷学和鱼雷学。

1897年10月在海军军官考试中获得最优成绩。

海军向现代化迈步,雷德尔被派到装甲战舰“萨克森”号和装甲战舰“德意志”号担任通信官。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一个强国,势必同英国抗衡,因为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

德皇威廉二世和海军上将提尔匹茨促成了海军的发展。

能在皇家海军服役,成为当时莫大的荣幸。

青年海军军官们充满了优越感和爱国的热情。

  1897年,当一个德国舰队占领了Z国的胶州湾和青岛,并于1年后由德国政F租借了该地区之后,又有第二个巡洋舰队在皇太子海里希指挥下开到了东亚。

装甲战舰“德意志”号则为他的旗舰,雷德尔就在上面担任通信官,同时担任舰上军乐队的指挥。

他不仅发挥了自己的音乐天赋,而且发现了他的写作能力,他写的《菲律宾的叛乱》一书特别受到皇太子海里希的赏识。

 

  1900年4月,雷德尔晋升中尉,并调任水兵第1大队副官,一年之后又调任“蟋蟀”号舰上的第一航海官。

在因膝盖受伤的几周休养期间,他写了一片题为《关于克里米亚战争中陆海军的协同问题》的研究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这在以后攻占挪威的战役中他作了很好的尝试。

以后,雷德尔被派往战舰“威廉大帝”号担任警卫官。

  1903年10月至1905年6月被派往基尔海军学院受训。

由于父亲的教育,雷德尔通晓英法语言。

在受训期间,他又选修了俄语,自学了西班牙语,还到俄国进修了三个月。

1905年4月,雷德尔晋升海军上尉,并于海军学院毕业后被派往波罗的海预备舰队的“福里特约夫”号海岸装甲舰上任航海官。

 

  1906年4月调任驻柏林的海军部情报处第一科科长。

他的职责是搜集和研究外国的新闻报道,主编《海军观察》和《航海》杂志。

他所担任的工作使他有机会经常接近提尔匹茨上将和作家罗尔巴赫博士,甚至接触过德皇威廉二世。

后者还赠予过雷德尔四等红鹰勋章,以鼓励其写作的成就。

这样一个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人竟然不问政治而一心致力于军事,这也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弱点吧。

 

  从1909年10月到1910年3月期间,雷德尔先在“霍亨索伦”号舰上任航海官,后来在皇帝游艇上服务。

这位青年上尉同皇帝有了较多的接触。

威廉二世很赏识他,当航行途经利萨岛时,让他作了一次专题报告,讲评1866年奥国海军在特格霍夫海军上将指挥下战胜意大利人的海战情况。

这位喜欢探讨学术问题的皇帝也曾召见过雷德尔。

1911年4月,雷德尔少校调任巡逻舰队司令希佩尔上将处任首席参谋官,以后先后服务于“约克”号舰和旗舰“塞德利茨”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914年11月3日,德国巡洋舰首次攻击亚茅斯,“塞德利茨”号担任了攻击的主力。

以后在同英国海军的激烈战斗中,“塞德利茨”受了重伤。

“布鲁切尔”号则被击沉,而英国旗舰“狮”号也被轰击得失去战斗力。

雷德尔因战功而获一等铁十字勋章。

经过长时间的休整,新任舰队司令舍尔上将指挥了一次向斯卡格拉克的突进, 

  1916年5月31日,在那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海战。

战斗舰“吕措夫”号击沉了英国巡洋舰“常胜”号,但自己也受了重创,不得不在敌火下换乘另一艘巡洋舰“毛奇”号。

二月初,帝国政F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雷德尔参加了掩护各进击港口的潜艇的安全工作。

  1917年,他晋升海军中校。

9个月后,他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担任了一艘新的小型巡洋舰“科隆”号的舰长,被派往北海执行巡逻任务。

当时的德国,反帝制的运到日益高涨,加之给养不够,海军士兵普遍不愿打仗。

 

  1917年8月,远洋舰队第4大队军事法庭以煽动叛乱罪判处5个反帝制的水兵死刑。

不到一年,德意志的帝制终被推翻。

雷德尔在战争结束一年之后晋升海军上校,并于1920年7月被派往柏林的海军档案处工作,整理官方的海战资料。

1922年和23年先后出版了他所编写的两本书。

 

  第一本书记述从巡洋舰的出征到“施佩伯爵”号沉没这一段历史‘第二本叙述各小型巡洋舰的作战和航海经过。

在海军档案处工作期间,雷德尔利用业余时间就读于柏林大学。

当他准备考取博士之时,他被提升为海军少将,并就任海军教育监的监督,掌管各海军学校的教育工作以及两艘训练用舰。

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设立参谋本部和海军大学,雷德尔建立了秘密的指挥和参谋人员训练班,同时也成立了海军各类专科学校。

  1924年,雷德尔接任北海轻舰队司令,以巡洋舰“汉堡”号为旗舰。

次年二月,他被调回基尔,同时晋升海军中将,担任波罗的海军区司令。

在1926年5月31日斯卡格拉克海战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基尔大学哲学院授予雷德尔名誉博士的学位。

两年后,雷德尔升任海军总司令。

最初,他同顶头上司国防部长罗纳意见不合,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改善。

  自此以后,他就专心致力于德国海军的重建工作。

他主张建造重型军舰,并在“塞维拉”航空公司招牌的掩护下建立了半军事性的海军航空兵。

雷德尔虽然不问政治,但他头脑清醒。

1933年之后,德国海军未被卷入XTL国家社会Z義运到的漩涡,完全是雷德尔的功劳。

  1933年2月,XTL首次召见雷德尔,并对他说,他绝不会同英国、日本或意大利交战。

海军舰队的建立只用于防卫欧洲大陆。

而且他建议同英国舰队维持35:

100的实力比例。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XTL成为他的继任者和三军最高统帅。

次年3月16日,XTL宣布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无效。

英国人对此提出抗议,并派外JD臣艾登去德国。

6月18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海军协定。

 

  这时雷德尔交给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邓尼茨海军中校一个任务,要他组建新的潜艇部队。

邓尼茨主张建造供“集群战术”用的中型潜艇。

他认为,建造中型潜既符合德英海军协定中关于舰艇吨位的限制,又能建造数量较多的潜艇。

雷德尔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有一个可靠的参谋班子。

此外,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独立性。

这就使雷德尔能够在1935年完成两艘装甲战舰、两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和二十三艘潜水艇的下水的工作。

 

  到9月27日,邓尼茨已经可以把第一批的六艘潜水艇编为一个潜艇小队了。

虽然雷德尔竭力提防N粹党对于海军建设的任何干涉,他同元首之间的关系还是友好的。

XTL对于雷德尔的一切建议都表示采纳,从不干预。

当雷德尔于1939年4月晋升海军元帅时,一切迹象都表明战争在日益迫近。

雷德尔曾一再警告XTL,不要介入国际纠纷,特别应当避免同英国发生战争。

他和海军总部的军官都一致认为,德国的海军要想同英国海军作战力量是不够的。

在他同伯姆和邓尼茨两位海军将军的一次会晤时,他曾断言:

“德国舰队除了战斗和光荣地沉没之外,不可能有别的作为。

”但他又说,德国海军利用潜艇来破坏大英帝国的海上联络,兴许能获得成功。

  当朗斯多夫上校于1939年12月17日成功地出击,重创并最后炸沉了英国的装甲战舰之后,雷德尔和XTL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从那以后,XTL开始把他的党的意志强加在海军身上。

 

  1940年4月,海军接到攻占挪威的任务。

雷德尔最初认为,对于德国来说,中立的挪威比之被占领的挪威更为重要。

后来,当他获悉英法军队也在进行占领挪威的矿砂港口钠尔维克的准备之后,才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他建议以鱼雷快艇实施登陆,陆海军密切协同。

占领挪威一仗,招致了海军的重大损失,但陆海军的协同动作还是比较顺利的。

西方战役之后,雷德尔奉命对英国本土进行登陆作准备,雷德尔当即申诉意见,应把争夺制空权列为登陆的先决条件。

要使英国的空军,甚至海军都无法制止登陆行动。

此外,还须开设一个没有水雷的区域,两侧更要布雷警戒,并准备必要的运输船只。

XTL也曾答应,在1940年8月15日以前将一切准备齐全。

但这种准备竟拖延到9月15日。

到了10月,XTL竟又下令停止“海狮计划”。

尽管如此,海军作战的重点仍然是英国。

  在大西洋上的最后一次大海战发生在1941年5月21日。

战列舰“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的装甲战舰“胡德”号,还把“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击成重伤。

然而,“俾斯麦”号也同归于尽。

至此,重型舰只的作战停止了,潜艇部队开始担任海战的主角。

德国潜艇在敌人周密的反潜措施下也曾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水面舰只和潜水艇以及飞机相互配合对敌人在北冰洋护航船队所实施的攻击也是十分成功的。

1942年秋季,德国巡洋舰队司令在一个薄暮时分停止了对敌人一个警戒周密的护航船队的攻击。

XTL对此十分不满。

 

  次年元月6日,他又在一次会议上提及此事,并指斥和侮辱了雷德尔元帅,致使后者愤而辞职。

XTL批准了雷德尔的辞呈,于元月30日任命邓尼茨元帅为海军总司令。

德国战败之后,雷德尔被苏军俘虏,并与其夫人一同被押解莫斯科。

 

  1945年11月20日,他和邓尼茨以及其他20名政F官员都站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

当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时,也是毫无惧色,他甚至请求盟军的检查委员会枪决他。

  

  1947年7月18日,雷德尔被关进施潘道监狱。

1955年9月获释出狱。

他最后定居于基尔,并在1957年出版了他的回忆录。

 

  雷德尔死于1960年。

9、赖歇瑙 

    出生时间:

1884晋升元帅时间:

1940.7.19免职时间:

1942.1南集团军总司令(东战场)死亡时间:

1942.1.17 

    赖歇瑙1884年出生于卡尔斯鲁厄,父亲也是军人,最后升至将军。

1903年,赖歇瑙开始在驻柏林的近卫野战炮兵第1团服役,次年即晋升少尉。

在青年时期,他就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报国热情。

他爱好体育运动,以近卫军官的身份参加过柏林体育协会,尤其擅长投掷标枪和铁饼,因成绩优异而名噪一时。

  1912年他从军事学院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部队,两年后晋升中尉副官,并随团参加前线作战。

他参加过马苏里湖、立陶宛、佛兰德等地的作战,战斗中表现突出。

 

  德意志帝国于1918年崩溃,担任骑兵第7师参谋官的赖歇瑙随部队开往西里西亚执行边防勤务。

1920年加入陆军,四年后晋升少校,并调到第3师司令部工作。

1927年调任驻柏林的第1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官,一年后调任驻斯图加特第5通信营营长。

1929年升任通信兵部中校参谋长、两年后晋升上校,并调任驻东普鲁士的第1师参谋长。

 

  赖歇瑙在XTL执政之前就已最新于国家社会Z義及其政治获得,并对他的上司、第1师师长勃洛姆堡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933年,赖歇瑙任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直接参加新国防军的建军工作。

他毫不隐瞒地自命为XTL的忠实信徒。

1934年8月2日,年迈的兴登堡总统逝世。

24小时之后,陆军总司令弗里契即命令国防军向XTL宣誓效忠。

这一效忠誓词就是由赖歇瑙口授,另一名少校笔录的。

这一誓词是违背当时仍然有效的魏玛宪法的。

 

  当时,很多军官都预料到了它将产生的恶果。

当时任军队办公室主任的贝克将军就把这一天称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1935年10月,赖歇瑙晋升中将,并接任驻慕尼黑的第7军军长,一年之后升为炮兵将军。

  赖歇瑙忠于N粹党的立场,在国防军中无人不晓。

他被认为是个投机分子。

当勃洛姆堡被免去陆军部长职务,而赖歇瑙被提名为新任陆军总司令时,当时的第1集团军司令龙德施泰特上将曾亲自去见XTL,表示强烈的反对。

XTL只得任命勃劳希奇上将为勃洛姆堡的继任者。

  

  1938年2月4日调任赖歇瑙为第4集团军司令。

同日,XTL召集内阁会议,以莫须有的罪名宣布免去陆军总司令弗里契的职务,并送交军事法庭审讯。

将以前的“防卫厅”改为“国防军统帅部”,直接归XTL领导。

任命凯特尔将军为统帅部部长级参谋长。

 

  赖歇瑙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谈判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而在XTL策划侵占捷克的过程中,赖歇瑙更是充当了他的忠实顾问。

  早在1938年4月,XTL就命令国防军统帅部草拟了侵犯捷克的计划。

陆军参谋长贝克上将在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的支持下,曾劝告XTL不要挑起国际冲突,以免酿成灾难。

8月4日,在国防军统帅部举行了一次会议。

在会上,贝克再次提出德国必须采取避免战争的政策,勃劳希奇随即请求XTL撤销武力解决捷克问题的命令。

除两名将领之外,所有在场的将领都同意贝克的意见。

这两名将领就是布施和赖歇瑙。

  9月,德军开进苏台德区,其中就有赖歇瑙的部队。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