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1975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docx

但愿人长久教案10篇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

明亮的月亮。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

密洲两个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

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总结课文资料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齐一齐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

他们俩一齐读书,一齐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重亲情

  转念

  宽慰}通情达理

  但愿人长久教案

(二):

  一、音乐渲染,激情导入

  1、背景音乐播放《明月几时有》,屏显:

花好月圆皓月当空明月高悬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合家欢乐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一看这些词你就能想到哪个节日?

(中秋节)

  2、中秋是月圆的日子,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多美呀!

让我们试着读好每一个词,行吗?

(练读)谁读得美,谁先来

  3、读得多美呀!

一个词儿就是一幅画,一篇文章就是一段情。

这就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

  过渡:

千年以前,就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他大笔一挥,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

  揭词、读词。

  课件在原先的图+音乐上打出:

词音乐继续播放。

  (1)自己轻声读读、谁愿意读?

谁还想读?

  (2)苏轼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写出这首词的?

他的情绪前后经过了几次变化?

  二、合作探究,感悟思念

  1、我们先来看看1-3小节,他为什么心绪不宁?

(思念)擦掉第一个问号。

  2、为什么苏轼会这么思念弟弟?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一齐一齐整天形影不离又有七个年头等词的理解体会。

(实物投影圈画关键词)

  △原因之一:

手足情深,聚少离多。

  ①手足情深:

手足原先指手和脚,那里指兄弟。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小时侯一齐一齐形影不离板书。

相机理解形影不离。

)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情绪。

指名读。

  ②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还能体会到什么呢?

(兄弟间的感情十分深厚)整天

  ③引读:

但是,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就会。

  因为古人不像我们这天的人有手机、视频,能够用qq聊天等。

  各奔东西意思?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圈出又(又有,表现聚少离多板书)如此情深的弟弟又分别七年之久,怎能不令人思念!

  读读这句话,让老师感受到苏轼和苏辙的感情很好。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整天!

突出。

  △原因之二:

中秋之夜,孤身一人

  师简介:

苏轼的父母、妻子在他做此诗前相继去世,他只剩下苏辙一个亲人。

  过渡:

在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你能想象一下在这月圆之夜人们是如何共度佳节的吗?

第2节,指名读。

真是一个温馨的画面。

  但此时的苏轼却独自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异地,在哪里?

指名读第1小节。

  想一想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

  △原因之三:

触景伤情

  在这团圆之夜,他却孤身一人(板书),看到别人(圈画)欢欢喜喜品尝瓜果观赏着明月。

中秋之夜本来就倍感思念亲人,而且目睹他人的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触景伤情(板书),更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思念。

难怪他心绪不宁。

理解。

  1、此刻请你把自己想象成苏轼,在中秋之夜你孤身一人,远离故乡,远离亲人,读读1-3小节,把你的情感、你的思念表达出来。

(自由练读、分小组分段赛读)

  有感情朗读课文1-3小节。

(配置背景音乐《良宵》)

  指导:

描述明月和人们欢聚的句子用愉快的语气读。

  描述苏轼思念之情的句子用伤感的语气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西沉,远远望去,月光如水,这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窗前。

瞧,多美的一番夜晚美景呀!

(出示图片)

  2、但是,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在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却躺在床上,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他在埋怨谁?

为什么埋怨呢?

  三、感悟埋怨(精读第4小节)

  1、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苏轼在埋怨什么?

指名回答,齐读。

  2、指导感悟

  (1)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睡不着。

此情此景,就像李白在《静夜思》中所说的,引背已学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神情是怎样样的?

(眼睁睁)你会觉得他怎样?

(很孤独、很无奈,若有所思。

  (2)圈画出示: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圈画:

埋怨、无情〉

  谁来埋怨月亮?

指导读。

  你平时是怎样埋怨别人的?

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请一位小诗人上台站在电视机前试着埋怨一下。

  此时,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使他心潮起伏。

一齐再次用朗读体会埋怨的情绪。

  (3)为什么苏轼在中秋夜会觉得月亮无情?

  教师归纳:

其实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无情。

但是苏轼认为,是月亮增加了自己的烦恼和思念之苦,是月亮无情和自己作对。

花好月圆,人不圆在苏轼看来,月亮就应是有感情的,就应是有同情、仁爱之心的,不就应和诗人过不去,所以,自己和弟弟身处异地,天各一方,月亮就应同情手足兄弟的分离,不就应这么圆、这么亮。

这看似无理的埋怨和责问,实则表达了他思念弟弟的强烈感情。

原先这埋怨之情来源于思念之苦。

  (4)其实他不仅仅埋怨月亮,还在埋怨什么?

那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如果你是苏轼,此刻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这美丽的夜景,如水的月亮,会想些什么?

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5)你能带着这样的的情绪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吗?

齐读。

(注意读好反问句,怎样也让人感觉苏轼辗转难眠。

  四、感悟宽慰(精读5-6小节)

  1、过渡:

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之后为什么又宽慰了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宽慰是什么意思?

板书。

(宽解安慰。

课文中指因得到安慰而宽心。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2、他换了一种想法,他转念想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反义词。

投示: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师实物投影圈画几对反义词。

  3、师边指边述。

  4、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你是怎样理解的?

(换种说法)

  什么叫十全十美?

有句话叫做遗憾也是一种美。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5、小结:

是啊。

生活中有痛苦悲哀的时候,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刻,人生就是喜怒哀乐交集在一齐的,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也就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过渡:

苏轼仅用悲欢离合四个字概括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再读。

  6、是啊,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既然事实如此,离别在所难免,那就不必悲伤了,将思念之情藏在心底,一同欣赏这良宵美景吧!

  7、想到这些,一种完美的感情萦绕在他的心间。

正所谓继续投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水调歌头》中最有名的几句诗,其中最让人感受到苏轼豁达乐观的句子就是我们文中节选的部分,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吧!

齐读诗句。

  结合上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书本中找找这两句话的意思。

  

(2)指名答,生齐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

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重点理解人长久:

完美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

  婵娟:

完美的月色。

  (3)上面三句话的意思找一找。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并进行朗读。

  (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②指名再读意思。

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

  但愿:

只期望。

  婵娟:

美丽的月光。

  ③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8、让我们也带着这种完美的感情齐读这几句词。

配乐读、背诵。

  9、再读:

轻轻抬起头,对着这轮皎洁的明月,带着你的理解,你的感受,读读词,再读读那一段话!

  10、所以苏轼情绪宽慰了。

由此能够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热爱生活用心乐观(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我们有时也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悲伤离合。

  四、总结课文

  今年的中秋节即将到来,在中秋佳节,月圆之季,还有许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漂泊他乡。

不能与亲人团聚,让我们对他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想把这份完美的祝愿送给谁?

学生不会说的时候,师引导(解放军叔叔、海外学子、台湾同胞)

  但愿人长久教案(三):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

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

本课主要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

课文用词丰富传神,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用心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为此,我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转换主角,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主要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个性圆。

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这天,我们要一齐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

但愿人长久)

  

(二)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1)苏轼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写这首词的?

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

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抓住情感线(着重围绕第一个思考题):

  1、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2、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引导学生看板书再提问,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重点学习目标)

  (四)转换师生主角,深入探究课文:

  (学生扮演苏轼,教师充当四年级的小学生)

  1、学习13自然段:

  

(1)师:

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2)学生读书准备。

  (3)指名回答,要求:

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其间穿插多形式的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

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乡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吗!

这我已经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2)学生说(穿插读)

  (3)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你在干什么?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点读好: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点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师:

苏先生,之后你的情绪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五行我已读过,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几行词怎样能表达你的宽慰之情呢?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行吗?

  

(2)学生各自朗读后两段。

  (3)鼓励学生小组(也可同桌)交流,圈画重点句段,准备回答。

  (4)组织班级交流:

  ①指名说;②小组间相互补充;

  ③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词的意思:

  (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④师生分主角读(分词和词的意思);⑤男女学生轮读。

  (五)朗读四、五、六自然段,加深体会作者情感。

  (六)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三、板书: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思念弟弟

  埋怨:

月圆人不圆

  宽慰:

真情留人间

  但愿人长久教案(四):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资料,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

(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

你们想明白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

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

(演示课件:

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

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但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明白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

(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但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

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

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

那你此刻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

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

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

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之后为什么又宽慰了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你是怎样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那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

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

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

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

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

低声吟诵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明白词的全部吗?

  出示:

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教案(五):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

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

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

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述月的作品。

这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

  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

(阙,琼,绮)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忙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

  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

(埋怨、宽慰)

  课文一至三小节描述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

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

什么是手足情深?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

指名同学朗读。

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

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

(《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述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

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

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句段。

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后面部分抒写了诗人的情绪得到了宽慰,是什么让他得以释怀的?

指名读课文的五至七节,指名学生说说诗人得到宽慰的理由。

学生根据课文资料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诗人的情绪变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

齐读〈〈水调歌头〉〉。

  三、总结全文

  自古多情伤离别,无数诗人墨客都表达这种情绪。

苏轼也写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但最终得以解脱,不愧为大诗人、大文学家。

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齐读课文及诗词。

  但愿人长久教案(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推荐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朗读导入,简介苏轼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PPT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板块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状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PPT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板块三:

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板块四:

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旧课,夯实词语。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3指名读词组

  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