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845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下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下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下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下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复习资料2.docx

《八下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复习资料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复习资料2.docx

八下复习资料2

五十中西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做人之本

1.1自尊自爱

一、自尊自爱,健康人格

1、什么是自爱?

P5

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内心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自爱的重要性或意义(作用)P5

(1)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新的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2)自爱是高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

3.怎样才能做到自爱?

P5

(1)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

(2)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

(3)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4.什么是自尊?

P5

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

 

5、自尊的意义?

P5

(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2)自尊自信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3)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二、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

6、自尊自爱与知耻的关系P6:

自尊自爱和知耻是互为表里的。

知耻是自尊的表现,自尊源于知耻,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为。

7、知耻的内涵和表现P6

答:

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如果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就需要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知耻的表现:

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8、知耻的意义:

羞耻心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这种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三、自卑、自负与虚荣

9、自卑的含义、危害?

P6  

(1)含义:

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2)危害:

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严重的自卑导致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

8、怎样克服自卑?

P7

答:

树立自信,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9、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P7

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10、自负的含义、危害?

如何克服?

P7

(1)含义:

自负就是过度地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甚至靠自吹自擂来赢得别人的注意或者赞美。

(2)危害:

自负的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而制造出虚幻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还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他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克服:

客观看待自己,保持谦虚态度。

11、虚荣的含义和危害?

如何克服?

P7

(1)含义和表现:

虚荣心就是追求表面荣耀的心理,虚荣心膨胀,容易被夸张的言辞、华丽的外表和金钱、荣耀、排场这些东西蒙蔽双眼。

(2)危害:

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

追求虚荣使人忙于收集光环,却丢弃了”钻石”。

虚荣不仅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3)克服:

追求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12、怎样培养和维护自尊?

P5--7

(1)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克服虚荣心和自傲心理;

(2)懂得知耻,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允许他人损害自己的自尊心;(3)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和批评;(4)关心、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是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是渊源。

尊重,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

为了培养自尊的品质,七年级

(1)班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请你来参与。

活动一:

真情告白

(1)回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对自己很重要,他们给过自己哪些帮助?

你能简要概括一下吗?

他们的赞美与欣赏、呵护与关爱带给我们的心理体验是什么?

妈妈鼓励我学会走路。

高兴对自己充满信心。

活动二:

亲身体验

在活动中,同学们表演了一个小品:

在电影院,小华和小刚边吃零食,边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旁边的观众纷纷批评他们,小华和小刚觉得很没面子,竟然和旁边的观众大吵起来,后来,电影院管理员把小华和小刚请出了电影院。

(2)该小品中的主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家的尊重?

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他们没有尊重他人因此也得不到别人尊重,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活动三:

自尊的误区

校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身份的标志。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孩子的校服上画着许多图案,还有学生在校服背后书写许多网络流行语,一问才知道,学生表示,在校服上涂鸦是一种时尚的追求,这样走在校园里看到大家羡慕的眼光和评价觉得脸上有光,非常酷。

(3)请你评析一下这样的行为

①不对,虚荣表现;②虚荣危害:

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破坏正常的同学关系,不利于个人成长,容易产生忌妒心理;③怎么克服虚荣:

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对荣誉要有正确有认识,要有自知之明,不必计较别人的议论。

活动四:

自我检测

(4)在活动结束时,思想品德老师出示了下列问题,请你检测自己是否学会了自尊。

1.如果老师让我们在大会上发言,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

2.当受到别人的侮辱时,我会严辞反击,因为________。

3.有人当众叫我的外号时,我会________。

4.父母,老师当众批评我时,我会虚心接受,因为________。

答案:

1.大方得体,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人格。

3.阻止他们,要求赔礼道歉,维护自尊。

4.父母老师都是为我好,改正错误赢得自尊。

1.2明辨是非

一、铸就良知的标尺

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P14

2、什么是良知?

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3、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尺?

①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②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懂得不同的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④树立美好理想。

二、正确判断与选择

4、正确对待社会影响的重要性:

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5、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P15

①正确看待长辈亲朋的影响,要分清是非,不能盲从,如果长辈有错,应给予纠正;

②正确看待公共传媒的影响。

上网浏览,看电视,读报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

③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追随。

6、社会流行及产生原因P15--16

“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1)商业运作的背景

(2)从众心理的影响

7、社会流行的影响?

(1)社会流行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3)还会使青少年丧失自己的个性。

8、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面对社会流行,中学生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了解他们的意义和价值,避免盲目的效仿和追随。

9、从众心理的含义

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用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10、从众心理的影响

积极从众:

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有利于道德社会化,促进道德社会化,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完善。

盲目从众:

使个体失去个性、创造性,限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形成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无主见

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7、列举中学生面临的种种诱惑?

面对这些诱惑,我们怎样学会跨越障碍,做出正确选择?

P16(如何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和一)

如网络,电视,报刊,黄、赌、毒的诱惑;

①首先要战胜自已,抵制诱惑。

②必须打破情面,要坚持原则,不被动追随犯错。

③守护自己的美好理想,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当遇到下列情形时,该怎么做?

(1)红灯时一同学喊你一起横穿马路

(1)正确做法:

拒绝并劝说他一起等绿灯时再过马路。

理由:

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闯红灯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2)某明星来我市演出,同学邀你一起逃课去看演出

正确做法:

拒绝并劝他也不要去。

理由:

逃课是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权利的行为;不能盲目追星,追星要理智有度。

材料:

近两年来,网络直播流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7年6月,全国的网络直播用户共有3.43亿,占网民的45.6%。

半年中公开报道过因直播打赏引发的纠纷就有28件,涉及金额890多万元。

重庆市一名12岁男孩小龙在5秒内“打赏”了6万元礼物,徐州16岁男孩超超三个月网络直播打赏40万。

对于网络直播打赏,你校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了任务。

(1)盲目直播打赏会对青少年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学习成绩,荒废学业;容易上当受骗,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浪费钱财,危害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接触不健康信息,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对于热衷网络直播打赏的同学,你应怎样劝阻他们?

 青少年应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盲从众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理性对待网络直播。

(3)在我们在互联网上遨游冲浪时,青少年要怎样保护自己?

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拒绝不良诱惑,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明辨是非;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正确看待网上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青少年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追随。

1.3自我负责

一、做有责任感的人

1、什么是责任感?

P25

责任感是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自觉承担的态度。

2、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表现有哪些?

P25

(1)有责任感就意味着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认真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懂得修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

(2)有责任感的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

(3)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己,约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

二、了解自己的责任

3、结合中途辍学,顶撞父母,滥砍滥伐等社会现象,谈谈我们有哪些责任?

P25--26

(1)对自己负责:

努力学习,塑造自我。

(2)对他人负责:

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

(3)对集体负责:

为集体增添荣誉和力量。

(4)对社会负责:

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

中途辍学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与父母顶撞是不对他人负责任的行为。

滥砍滥伐破坏自然和环境,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三、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4、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或如何培养人的责任感?

)?

P26--27

(1)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2)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3)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4)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锻炼谨言慎行的处世态度。

(5)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造成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5、责任感的重要性:

(1)一个责任感的有和无,强与弱,是他的品德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2)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与尊重,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胜任工作,取得成就,责任感都是重要的前提

(3)有责任感得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

(4)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己,约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

6、举个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如:

鲁迅三改志愿为祖国

小亮是一个爱学习的同学,并且还善于记录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是他记载的几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探究!

 情境一:

小亮所在班级个别同学打扫卫生总是应付了事,扫一半留一半,影响班级的考核得分。

 小亮的正确做法:

提醒个别同学积极认真打扫卫生。

理由:

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情境二:

小亮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学校团委将组织同学走进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于是他建议你和他一起参加。

你应该:

立即答应,积极参与。

理由是:

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情境三:

周末,小亮和同学在小区里练球,不慎把一家住户的窗户玻璃砸碎了。

同学劝他趁没有人知道,赶紧离开。

小亮的正确做法是:

主动找到住户承认错误,赔偿损失。

理由是:

承认错误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是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单元诚实守信

2.1诚实守信

一、内存于心,外信于人

1、诚实是什么?

(诚实的含义)P34

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2、诚实的表现P34

(1)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2)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恪守诺言。

3、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诚实的重要性或诚实的重要意义)P34--35

(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品德;个人没有诚信不能立足社会,社会没有诚信不能正常生存发展;

(2)只有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的美德;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二、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4、撒谎的危害:

P35

①谎言往往象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②污染自己的人格,失去信用,失去朋友,

③会受到社会谴责、法律制裁、身败名裂,是道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5、对“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的正确理解P35--36

(1)诚实是要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

(2)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什么是善意的谎言)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不违背诚信原则,不损害他人利益,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等同。

(如何正确看待善意谎言)

三、重承诺,信用无价

6、承诺的重要性和要求P36

(1)重要性:

①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颗石子。

②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

(2)要求

①无论对大事还是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②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去承诺。

7、如何做到诚信?

⑴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观念;

⑵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⑶重视承诺,信用无价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精神和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深入推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诚信守法意识,商务部决定每年9月28日开展“信用消费进万家”主题日活动,并作为每年“诚信兴商宣传月”的一个常规活动。

材料二 2017年的中秋,阿里巴巴公司内部提供了几波网购秒杀机会,每人限购3盒月饼。

但是,4名技术人员利用系统漏洞,采用技术手段作弊,共多刷得124盒月饼,结果被开除。

而开除的原因是他们利用技术手段作弊,对其他员工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行为上不诚信,严重触及了诚信红线。

某校团委为进一步营造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开展了“诚信在我身边”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活动】请你为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

(2)【畅所欲言】活动中,有人认为阿里巴巴开除员工的做法小题大做。

请运用所学知识发表你的观点。

①诚信是做人的美德,是立身之本。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当今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③只有当人们普遍遵守诚信的原则,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才会顺利进行,良好社会风气才会形成。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多,纷纷以“做诚信的人”为主体发了一条微信,倡议大家讲诚信。

(3)【微信倡议】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微信里的内容。

做一个诚信的人,需要我们:

①诚信做人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诚实,不自欺。

还要做到对他人诚实,不欺人。

②诚信做人要求我们要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对人许诺要慎重;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兑现;在某些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③诚信做人还需具有诚信的勇气,学会诚信的智慧。

2.2平等待人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1、平等的内涵:

P44

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P44-45

(1)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

(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人格是平等的,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4、现实的差异和不平等

⑴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的观念和现象依然存在。

⑵错误态度:

抹杀差别,追求绝对平等。

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等级。

⑶正确态度:

承认差别,但不否认人格的平等,努力消除不平等现象。

二、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5、平等待人表现

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6、如何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P45--46

①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②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③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对金钱、权力庸俗崇拜的陈腐观念。

④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与人为善、将心比心

7、什么是将心比心

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8、怎样做到将心比心?

①急人所难,替人着想,体谅别人,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②成人之美,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让你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③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9、伤害他人的表现

(1)对别人的优点、成就心怀妒忌,中伤、贬低;

(2)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讽刺、挖苦;

(3)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4)在人际关系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10、为什么不能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

(1)伤害了别人,必然也伤害自己,

(2)使人远离友谊、信任、同情、理解;

(3)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内心快乐。

在思想品德课上,东东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两幅漫画,请你一起赏析。

(1)从公民层面看,漫画一、二分别倡导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漫画一:

爱国。

漫画二:

友善。

(2)请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谈谈你将如何积极响应这一倡导。

(写出三个方面即可)

漫画一:

培养爱国情操;关心国家大事,积极献计献策;勇担责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努力学习,肩负历史使命等。

漫画二: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宽容,理解他人;平等、尊重他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等。

3.3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前进的动力

1、谈谈你对竞争的理解(竞争的作用)

答:

(1)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

能激发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发掘和施展,能使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2)、竞争的消极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竞争结果,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失败者可能被挫折感所压倒,陷入自卑一蹶不振;竞争的压力可产生心情的紧张和焦虑,产生忌妒心理,甚至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情。

2、竞争的分类(举例)

答:

(1)良性竞争:

是公平合理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2)恶性竞争:

是以不正当的、卑劣或非法手段进行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破坏力量。

如:

考试作弊,以次充好、地沟油……

3、如何正确面对竞争的压力?

(谈谈你对竞争的态度)

答:

(1)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主动参与竞争,不胆怯,不逃避,迎着压力上;在竞争中客观自我定位、自我评价,坦然接受竞争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2)采取正当的方式,遵守公平竞争规则,坚守自己的人格。

(3)在竞争中要尊重对手,共同提高,达到双赢。

二、合作,发展的基础

4、什么是合作?

合作就是人们通过相互配合完成某件事情或达到某个目标。

如:

拔河、接力赛、大合唱、出黑板报、篮球赛……

5、为什么合作是发展的基础?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1)合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手段。

(2)古往今来,每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无不取决于团结合作。

6、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确立共同目标。

(2)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理解沟通与宽容。

(3)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

7、什么是团队精神?

答:

为了共同目标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名利,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为了团体的成功,每个人都能够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团队精神。

三、勇于竞争,善于合作

8、如何理解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答:

(1)竞争与合作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两者常常是不可分割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2)团体之间的竞争必然依靠团体内部的合作;个人之间的竞争,也不能缺少个人背后的社会支持力量。

(3)一个团体内部合作得好,有利于在团队的竞争中取胜…….

9、如何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如何创建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答:

我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合作中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团结合作、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某年央视直播的《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冠军争夺战在陆佳蕾和于加敏之间展开,他们都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

四个回合分不出胜负,无论是现场观众、场外的指导老师,还是电视观众,都十分紧张,但台上两个女生却似乎不像是竞争对手。

陆佳蕾写对了“珉玉”,于加敏为她鼓掌;于加敏写对了“倚徙”,陆佳蕾朝她竖起大拇指。

摄像师还捕捉到另一个镜头:

冠军虽未产生,但冠亚军无疑都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了。

该校一名指导老师忍不住在比赛现场欢呼起来,说:

“要不要打个电话给校长报喜?

”被视为夺冠热门、直到决赛第5轮才被淘汰出局的该校男生刘浥尘在一旁听到了,轻轻做了个手势,示意场上还在进行比赛。

刘浥尘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或悲或喜,他的淡定让观众印象深刻。

(1)陆佳蕾和于加敏是怎样对待竞争和竞争对手的?

敢于竞争,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竞争对手相互欣赏和激励。

(2)陆佳蕾和队友们曾经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如今却成为了争夺总冠军的对手。

这说明竞争与合作是怎样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两者常常是不可分割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3)刘浥尘的淡定启示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竞争?

①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②面对竞争压力,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人格;③在竞争中要尊重对手。

第三单元定纷止争依法有据

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1.民法调整哪些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民法作为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也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3.民法保障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其他权利。

4.人身权包括哪些权利?

①自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