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1816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docx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卷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教综知识考前密押卷

(一)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这些知识属于(   )。

2.A.学生发展知识B.教育教学知识   

3.C.通识性知识D.学科知识

4.2.理科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其目的是为了( )。

5.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的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6.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使用计算技能

7.3.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是(  )。

8.A课程目标  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      D课程目的

9.4.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10.A杜威     B凯洛夫C陈鹤琴     D陶行知

11.5.最近发展区由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

12.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维果茨基    D洛克

13.6.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14.A 感觉、知觉和记忆B 知、情、意、行过程  

15.C 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 能力、气质和性格

16.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  )实现的。

17.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18.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19.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    D班级授课制

20.9.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21.A课堂规范    B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      D课堂纪律

22.10.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  )。

    

23.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C 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24.11.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伙伴,虽然叫不出名字,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25.A重现    B保持C回忆     D 再认

26.12.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

     

27.A《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8.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9.13.人们为什么要采用启发式策略(  )。

30.A提高记忆容量B保证问题解决的正确

31.C缩短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时间 D提高想象力

32.14."头脑风暴法"是由(  )提出来的。

33.A卢钦斯     B邓克尔 C西蒙     D奥斯本

34.15.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

35.A注意的动摇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36.16.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  )。

37.A希波克拉底    B柏拉图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38.1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39.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

40.18.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

这样的课程称为(  )。

41.A结构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C本位型课程     D专业型课程

42.19.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43.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44.20.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45.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46.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47.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48.2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49.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构建理论

50.23.“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现象。

51.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52.24.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

   

53.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54.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5.25.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

56.A建设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具体方法 D工作程序

57.26.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58.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59.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60.2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61.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62.28.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63.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同性原则

64.29.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65.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66.30.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67.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68.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

69.

7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2、A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B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C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D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4、2、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  )。

5、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6、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哪几种?

(  )

7、A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B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8、C直线式与螺旋式D逆向组织和顺向组织

9、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积极提倡目标教学,认为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   )

10、A 美感领域      B 认知领域C 运动技能领域    D 情感领域

11、5、下列学习属于发现学习的是(  )。

12、A 某科研项目人员研究应用于航空技术的新材料B 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解决问题

13、C 大学生听艺术讲座D 学生做实验探究某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

14、

15、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6、1.动机的强度越强,活动效率越高。

17、 

18、 

 

2.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

 

 

 

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现代学制改革趋势的是什么?

 

 

2.记忆的过程包括几个环节,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3.如何备课教学生?

 

 

4.简述新课改的学生观。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

父亲易任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对儿子易男抱有很高的期望。

因此对其管教十分严厉,稍有不从即予以重罚。

但是其母亲却对儿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长此以往,易男从小就学会了“阳奉阴违”。

在父亲面前他表现的很温顺,对人有礼貌,一旦父亲出门在外,则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之后,易男对生母的依恋使得对继母异常怨恨,他经常以逃学上网吧或故意夜不归家予以报复。

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交朋友、货物贸易、行侠仗义,甚至随心所欲的“杀人越货”。

对此,父亲易任及其继母除了简单的打骂之外无他。

最终,易男离开了学校,离开家庭,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了一个多次伤害他人的少年抢劫犯。

1.试根据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就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2.俄国作家契诃夫讲过一个他叔叔养猫的故事,契诃夫的叔叔希望他的猫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捕鼠高手,所以在它很小的时候就在猫笼里放了一只老鼠,小猫的捕鼠本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它只是好奇地观察那只老鼠,不带任何敌意。

叔叔想教育小猫认敌为友是不对的,所以他对小猫一顿鞭打责备,还羞辱它,甚至把它赶出去。

第二天,那只老鼠又被带到小猫面前,这次,小猫心生恐惧,更没有任何攻击的意向了。

于是叔叔又是一顿打骂羞辱。

如此的管教一天一天地重复。

一段时间下来,只要这只猫见到或是嗅到老鼠,它就会惊叫起来,吓得往墙上爬。

事已至此,叔叔终于失去耐心,只好把猫送人,说它太笨了,什么也学不会。

结合相关理论判断叔叔作为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请指出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3.李华同学很聪明,但平时较贪玩,考试总是心存侥幸,碰运气,他认为考得好,要看运气。

(1)李华将学习归因为什么?

对他以后有什么影响?

(2)正确的归因应该如何?

(3)正确的归因有何意义?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教综知识考前密押卷参考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C【名师解析】 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这些知识属于通识性知识。

2.B【名师解析】 “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表明是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3.D【名师解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目标)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课程管理。

4.D【名师解析】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5.C【名师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6.D【名师解析】这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本质的、稳定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构成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性格是核心内容。

7.B【名师解析】学生通过学习“间接经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8.B【名师解析】道尔顿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学辅导”。

教师不是通过上课向学生讲授教材,而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问才由老师辅导。

9.B 【名师解析】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0.D【名师解析】这是一种感觉对比现象,但感觉对比又可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即一先一后)。

选择题应该选最准确的一项,所以选D。

而感觉适应的概念可以抓住关键词“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

感觉对比和感觉适应都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

11.D【名师解析】回忆有两种水平:

再认和重现,两者概念容易混淆。

再认是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的过程;重现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12.C 略

13.C

14.D【名师解析】“头脑风暴法”由奥斯本提出,注意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对人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立即评价,需要评价延迟

15.A【名师解析】这题考查注意动摇的概念。

注意动摇又叫注意的起伏,是注意稳定性的一个方面,指的是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在间歇的加强或减弱,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比如听钟表的滴答声,时有时无。

B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相反面。

16.D【名师解析】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17.D  略

18.B 【名师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拓展”。

19.D 【名师解析】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20.A略

21.A【名师解析】这一句话表明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习兴趣属于内部动机。

22.B【名师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23.A 【名师解析】由“杯弓蛇影”的意思可知,体现的是刺激泛华现象。

24.B【名师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

25.A  略

26.D 【名师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7.C【名师解析】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28.A【名师解析】 题干中“通过学生观察”是关键词。

通过学生观察进行学习,遵行了直观性原则。

29.D  

30.B 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ABCD【名师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四个选项都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2.ABCD【名师解析】教育法的功能指的是教育法的属性、内容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教育法的潜在效用。

它是教育法具有生命力的内在依据。

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强制功能。

3.ABC【名师解析】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3)直线式与螺旋式。

4.BCD【名师解析】 教学目标不包括美感领域

5.ABD【名师解析】发现学习是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只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发现的步骤获得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选ABD,C选项属于接受学习。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名师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会降低。

2.【名师解析】错误。

学习迁移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命题概念混淆。

负迁移和逆向迁移是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学习迁移类型。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是正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指的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正迁移也可以是负迁移。

3.【名师解析】错误。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时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名师解析】

(1)幼、小、中、大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2)重视早期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融合;(4)高等教育类型日趋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广泛认同。

2.【名师解析】

(1)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编码、储存、提取)。

(2)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识记也就无所谓保持和回忆;

保持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储存和巩固;

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提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3.【名师解析】要根据:

(1)学科的认知特点、规律;

(2)学生的知识基础;(3)经验、思想和生活;(4)能力;(5)情感;(6)身心特点。

4.【名师解析】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五、材料分析题:

1.答:

1.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家长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当,家庭缺乏亲情所致。

其父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其母过分溺爱。

此外,学校生活的封闭、单调与网吧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的淡漠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缺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6分)

2.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成长的第一站,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地说,家庭的结构特点、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行为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父母的威信、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6分)

(2)家长应当在充分考虑以上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①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②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教育。

③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④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8分)

(注:

只要言之有理,论述有据,说明充分,均可酌情得分)

2.【考察要点】本题是对教师教学的考察

  【名师解析】 叔叔作为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不妥之处主要有:

(1)叔叔不是教学专家,没有站在“猫”的角度进行施教。

(2)不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规律,不懂小猫的捕鼠能力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3)认识不到“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之间的关系,显性教学:

教育小猫不得认敌为友;隐形教学:

老鼠出现=小猫挨打。

(4)缺乏“反思”能力,在教学中失去耐心,羞辱小猫,认为是“笨猫”。

3.【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归因理论的考查

   【名师解析】

(1)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因素,这样就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学习动机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

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学习成功。

(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作用。

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