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x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第七单元
本单元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是综合训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他家做客的故事。
《乌塔》讲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明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3、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4、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
5、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6、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案一
学生:
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
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
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
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
“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
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
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
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
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
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
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
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
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
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六、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布阵
妇女受洋人欺侮
修身立志
疑惑——感受——立志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
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
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
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教案二
相关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课件出示)简介周恩来
有这样一个人,在国家处于混难之际,他力挽狂澜,让贫瘠的土地开满了鲜花;
有这样一个人,他让国民子孙满堂,富贵安康,而他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后人,没有留下一分钱的存款;
有这样一个人,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千百万民众自发涌上十里长街,联合国第一次降下高傲的旗帜,倾诉无尽的哀思;
有这样一个人,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心脏和脉搏,在人民的躯体里从没有停止过跳动。
他就是把毕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我们人生的楷模——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从小志气高,在他十二岁时就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理想,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齐读课题,理解“崛起”,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既是对周恩来的简介,又是对周恩来的缅怀,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文本。
)
出示学习目标:
1、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生字生词。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解生词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立下这样的志向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生字和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同桌。
2、检查生字词:
指名读,读后学生评价、正音。
吵嚷 惩处 巡警 轧死 撑腰 训斥模范帝国
振兴中华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3、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4、词语填充练习。
(课件出示)
5、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
中华不振,齐读)
(设计意图:
遵循阅读的规律,以读为本,从整体感知入手。
解题后,初读课文时,在学生自学生字词的同时思考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同时通过练习,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
当堂测试:
1、听写生词
2、检查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那个不堪的年代,看一看“不振的中华”(播放历史短片)落后的中华,倍受欺凌的中华!
让我们再读这个词——中华不振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
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设计意图:
在学生较充分的感知后,通过“课文中有一个词能说明,能找出来吗?
”引导学生抓住了“中华不振”这个词,最后又让学生再读课文,自读自悟,划出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并说说从这些词句哪些方面看出“中华不振”。
)
二、深入研读,感悟“中华不振”。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中华不振”,用笔划一划,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
2、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
从整体感知的初读到自读自悟的再读,再读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了不同读的方式,既关注了读的层次,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感知文本的读的时间,给深入悟读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和情感准备,又便于教师以学导教,顺学而导。
)
3、重点研读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
指名读。
伯父心情复杂,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此时此刻伯父的心情?
★可能会说:
——“担心”——担心什么?
——请把伯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无奈”——为什么?
——请把伯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愤怒”——怎么愤怒?
-——用愤怒的心情读。
——“沉重”——为什么?
——读出沉重
……
重点指导读出无奈的感情:
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有着外国租界地,读——
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没处说理去,读——
师:
那是为什么呀?
(中华不振。
)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生自评,互评,师评。
③师配乐读,生评。
④导读句子:
同学们,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请再读本句——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
这位妇女的亲人如果也是你的亲人,你肝肠寸断,读——
○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指名说。
(设计意图:
体会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
因此,首先,我通过导语创设情境引读,采用多种方法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出无奈、担心、愤怒、沉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帝国主义和中国巡警的愤怒,再以“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
○老师深深地理解大家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也许光用语言来形容你们的愤怒与冲动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那就让我们在朗读中尽情宣泄我们的情感!
(设计意图:
深入重点研读,进行语文实践。
对这么多的内容,我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而是引领学生进行聚焦,重点引导学生研读了伯父的话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两部分内容。
特别是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是本文的重点,它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这样处理,点线面结合,既有线上的“序”,面上的“广”,也有点上的“深”。
)
○是的!
中华不振啊!
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不只是这一件,两件啊――请同学们看这段文章:
课件出示补充材料: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
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
一天,虹口医院的几位医生想进入公园游玩,却被巡警强硬阻挡,不准他们进入。
为此,他们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
几天后,租界当局回了一封信,只见上面冷冷地写道:
“我们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公园的权利”许多中国人被激怒了,他们联名写信向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洋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政策,但上海的租界当局根本不把中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依然强硬地答复“不准备给予中国人这项权利。
”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
“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
○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这块牌子,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居然如此猖狂,这是为什么?
——生齐答:
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
及时补充“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典型历史资料,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加深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愤怒)
○从租界回来,周恩来陷入了沉思,当校长问起“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这是周恩来从小树立的理想,女生读——
这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男生读——
这是周恩来终身奋斗的目标,齐读——
(设计意图:
反复诵读,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
四、拓展
同学们,你们是中华崛起的希望,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指名说。
听到同学们铿锵有力的话语,我万分激动,特别为大家献上一首小诗——《理想》(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
同学们,让我们乘着理想的风帆,去创造祖国明天的辉煌!
(设计意图:
诵读小诗,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紧紧扣住“中华不振”,层层理解。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
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教学,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但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在课堂上既要落实一些词语,又要读通全文,还要体会“中华不振”,可时间是不够的。
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
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像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二、抓住重点、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从句段中领悟“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因此,我把第九自然段作为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段,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
课堂上我让学生读,边读边思考:
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
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先小组交流。
然后全班流,教师不失时机地追问:
为什么中国妇女的遭遇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洋人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
此时此刻,他可能在想什么?
同学们,如果现在你就是围观的中国人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怎么做?
这时学生思维被打开,个个说得十分动情,有的学生愤怒之火已被燃起。
三、结合实际,注重情感,更加深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于“中华不振”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
学生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感到钦佩,从而让学生知到自已读书是为了什么?
从心底深处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才真正达到目标。
所以结合实际,注重情感更加深化,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