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158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地位

有关时间单位和计时法的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

册数

教学内容

一下

认识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

二下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三下

了解24时计时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时、分、秒,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继续学习年、月、日,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

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三、本单元安排5课时。

 

第五单元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信息窗1: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钟表,知道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的情景,通过学生发现不曾见过的时间表示方法,引发对24时计时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

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神州”六号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这件事吗?

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播放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

谈话: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

谈话:

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58页信息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24时计时法。

⑴谈话:

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谈话: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咱们一块来研究好吗?

教师出示:

15:

00是几时?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⑶谈话:

想一想,时针指着5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呢?

时针指着8呢?

指着10呢?

怎样表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⑷小结:

人们为了计时方便,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

⑸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用24时计时法的?

2、小练习。

⑴请你说出下面时刻的实际意义。

16时21时19时

⑵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课件出示第59页三幅图)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⑶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

下面,我们来对口令,我说时刻,你来判断他用的是哪种计时并把他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

上午9时凌晨3时晚上9时14时7时

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3、简单的时间计算。

⑴谈话:

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

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方法)

⑵谈话:

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

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

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

你睡了多长时间?

⑶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总结反思

谈话:

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

课后反思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第二课时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使用了24时计时法?

(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

一、动手动脑你说我拨

1、游戏“你说我拨”。

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拨”。

请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模型钟表,同位合作,一个同学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一个时刻,同位在模型钟表上表示出这个时刻。

然后同位互换,如此3遍,开始。

(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

二、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时计时法,下面我们看看金喇叭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表(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4)

金喇叭广播电台播音时间表

第一次5:

30—7:

30

第二次11:

00—13:

30

第三次17:

30—20:

30

(1)问可以指名口答。

(2)问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提醒注意。

如:

计算三次播音时间,时、分间的进率是60。

然后集体交流。

第(3)问可先提问4:

50改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再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下面是北京时间与东京时间对照表。

(课本自主练习5)

教师应简单介绍由于地球的自转各国出现时差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来介绍给同学。

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时间表,找出变化规律,再进行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3.课件出示题目(课本自主练习6)

这道题有难度,因此可以先同位合作、讨论,分析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和船速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推算时间。

解答方法可能有多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简便合理的方法。

三、 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出示题目:

自主练习第7题。

(1)小组合作,讨论

(2)全班同学集体交流

该题的难度较大,在小组合作前脚时刻引导学生分两段计算时间。

如计算济南——北京的火车从22:

45到次日6:

37的全程运行时间时,因24:

00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可以24:

00为界分两段计算时间,然后合起来求行使全程的时间。

课后反思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信息窗2: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4页

教材简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

教材先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材还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生学会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此,认识年、月、日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

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三球运动”的动画演示,和学生一起回忆儿歌《太阳地球月亮》,引入新课“年月日”。

老师和同学一边做动作一边唱: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然后老师用课件演示并向学生解释: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同时,地球还在不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引导探索

谈话:

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师:

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31天:

1、3、5、7、8、10、12大月

30天:

4、6、9、11小月

一年有12个月

29天:

2月闰年特殊月

28天:

平年

教师应交代清楚:

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平年。

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闰年。

数一数:

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谈话:

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片,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

现在请同学们在2007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

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

再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等。

请你想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

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

如:

父母的生日、妇女节、教师节、建军节、元旦、春节、圣诞节等。

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

在此渗透情感教育。

(2)谈话: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

谁能举例说说?

谈话:

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个月呢?

一日呢?

3、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谈话: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各月的天数?

(1)左拳记忆法(尝试让学生教,再集体教)

(2)歌诀法(出示投影)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学生记忆)

师应指明:

“腊月”指的是十二月,“冬月”指的是十一月。

4、教学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观察年历卡,看看你年历卡上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同桌。

谁能说说应该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2)引导学生探究

A、谈话:

同学们通过看年历卡能判断平年、闰年,如果没有年历卡,应怎样判断呢?

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

老师不看年历卡,只要你说出年历卡上的年份,老师能很快判断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我们试试看!

(学生说年份,老师判断)

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

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不看年历卡片就能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B、请同学们观察1980——2006年二月份的天数,看看平年、闰年的出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

年份

二月的天数

年份

二月的天数

年份

二月的天数

1980年

29天

1989年

28天

1998年

28天

1981年

28天

1990年

28天

1999年

28天

1982年

28天

1991年

28天

2000年

29天

1983年

28天

1992年

29天

2001年

28天

1984年

29天

1993年

28天

2002年

28天

1985年

28天

1994年

28天

2003年

28天

1986年

28天

1995年

28天

2004年

29天

1987年

28天

1996年

29天

2005年

28天

1988年

29天

1997年

28天

2006年

28天

C、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出现跟数字4有密切的关系。

D、请你用所有的年份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分小组合作,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E、说一说:

如果给你一个年份,你想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3)考一考:

请你判断哪是平年?

哪是闰年?

1984、1990、1996、2000、1900、2008、2100

1900年是闰年吗?

看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教师应指出:

因为像1900年这样是整百年份有点特殊,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算算1900除以400有没有余数?

确定1900年是平年。

这个问题和宇宙中三个星球的运动是有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看太阳、地球、月亮在宇宙中怎样运行的?

师解说: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

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1天来,把这1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谈话:

对这方面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一下《十万个为什么》

(4)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学生相互补充)

引导学生运用歌诀记忆:

“四年一闰,一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

”(出示投影)

4、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

(1)师:

大家都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和每个月的天数,那么你能计算出全年的天数吗?

(小组讨论并计算)

(2)学生汇报:

(以平年为例)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31×7+30×4+28=365

31×12-7=365

30×12+5=365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

(3)谈话:

为什么有的年份是365天,而有的年份是366天?

(学生思考后说出原因)

三、实践应用,内化新知

1、填空。

(1)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五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北京奥运会将于()年召开,这一年是()年,有()天。

(4)今天是2月28日,离儿童节还有()天。

2、判断(学生出示反馈牌)

(1)每年都是365天。

(2)今天是9月1日,明天是国庆节。

(3)凡是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

3、想一想

小明说:

“我今年12岁,可我只过了3个生日。

”他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0分钟的课堂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愿意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大家吗?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用的年里都是科学家编制出来的。

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成为小科学家,编出合格的明年一月份的日历。

不过,请同学们编日历前先看看今年最后一天日历,明天我等着同学们的好消息!

作业:

自主练习1—3题

教学反思: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第2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年”的知识,对于“年”的知识,你们都了解了哪些?

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

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学会了这么多有用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

日)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教学教材第二个绿点。

(1)出示课件,展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进行自转。

(没有课件的其实可以借用科学教具——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谈话:

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其自身也在怎样的运动呢?

生交流后明确: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天。

师讲授: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

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1日。

1日是24时。

(板书:

1日=24时)

(2)师拿出钟表模型。

谈话:

1日是24时,钟表的时针走几圈呢?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来拨一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拨钟表时针)

学生完成后明确:

时针走两圈正好是1日。

(板书:

1日=24时时针走两圈)

(3)练习:

P63第4题(出示课件)

谈话:

看来女同学要给男同学提几个问题了。

比方说:

请一名女生读黑板上的 一日=…,请一名男生回答。

用此方法请女生读题,请男生回答。

(男生肯定也很想给女生提问题,等男生把题都做完之后,请男生仿例编题提问女生)

2、教学世纪。

谈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做得可真好!

现在呀,电脑小博士有话要说了!

(播放课件:

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还有世纪,你知道世纪是怎么回事吗?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世纪的知识。

教师适时总结:

1世纪=100年。

同学们是21世纪的新人,大家要努力学习,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发展技能

1、填一填。

(P64第5题)

5月份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呀!

大家能帮帮他吗?

先自己把你计算出的结果写在书上吧!

学生做完后,指导学生进行订正。

今天是5月22日,10天前他参加了运动会,10天前是5月几日呀?

你是怎样算的?

2、教学季度(P64第6题)

(1)同学们,这道题出现了季度,什么是季度呢?

你能从读书中找到答案吗?

请大家读书P64第6题。

(通过学生自主读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寻找答案的能力)

学生读书后找到答案并读书:

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有3个月。

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

(2)谈话:

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那第二季度包括哪几个月呢?

那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呢?

(采用学生抢答的形式,可以让全体学生更好的掌握季度这一概念)

(3)你们回答得可真好呀!

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和3月,你能算出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吗?

学生思索后,可能有的学生能首先想到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样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正确答案:

平年:

90天,闰年:

91天。

(4)我们又学了季度这样一个时间单位。

我们现在一共知道哪些时间单位了呢?

 

(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板书,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3、张健横渡渤海。

 

   2000年8月8日 7时50分,北京体育学院教师张健从旅顺(课件出示旅顺)出发,横渡渤海海峡(课件出示“渤海海峡”),8月10日10时22分在蓬莱(课件出示“蓬莱”)登陆。

他是我国第一位横渡渤海海峡的人。

他横渡渤海海峡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计算时,可引导学生分段计算:

先计算日,再计算时,后计算分,最后合起来。

也可以让学生顺着8月8日7时50分后推到8月9日7时50分是一日,再推到8月10日7时50分又是一日,再推到10时22分是2小时32分,共50小时32分。

谈话:

张健老师多棒呀!

你们会游泳吗?

你能连续游多长时间?

张健老师游了50多个小时,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只要能克服困难,不断的挑战自已,才能战胜自己!

4、知识长廊。

出示课件:

电脑博士阅读。

(一年有多少天?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攀出一天来,把这1天加在2月份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我国古代人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还多1/4天。

5、编制月历表。

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 )。

推算一下,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

根据上面的信息编制今年6月份的月历表。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谈话:

要编制六月份的月历表,必须知道什么呀?

怎么才能求出来呢?

请大家回家后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四、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学习了时间这些单位之后,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抓紧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地学习吧!

课后反思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第五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自我检测。

通过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况,为“丰收园”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

据老师所知很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又学到哪些课外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二、解决问题

1、出示第65页第1题情境图

谈话:

手工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手工制作,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有多少天?

(2)猜一猜,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

(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哪天?

……

2、解决问题。

谈话: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5月份有多少天?

你还知道哪些月份和5月份的天数一样?

这些月份叫什么

月份?

(2)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

这些月份叫什么?

你是怎么记住大小月的?

(让学生介绍儿歌、拳头等记忆方法)

(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回顾平年、

闰年的相关知识)

(4)说说你知道的节日,在年历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

(孩子们都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生日,对于父母的生日部分孩子是记不住或根本不知

道。

谈话:

同学们,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操劳,每年都会给我们过生日,从不

会忘记,可是我们却没有记住他们的生日这样应该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

表扬那些记住父母生日的同学,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们一样体谅父母,懂得感恩,

做一名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3、科技小组活动。

谈话:

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假期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出示第65页第2题的图和表格)出示问题:

(1)小刚周五坐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3:

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

(2)他周六坐公交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

如果公交车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

(3)同位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场次时间,用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准确的表达要解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如果表达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

最后让小组同学评价一下谁的表达最完整最清楚。

三、拓展活动

1、猜一猜

课件出示:

过生日的场景

小红:

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小刚:

我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第一天。

小美:

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

小明:

我的生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

小华:

我今年12岁,只过了3个生日。

根据小朋友的话,你能猜出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把你的生日也变成一句这样的话,让小组里的同学猜一猜你的生日是哪天?

2、玩一玩

每个月份出生的同学各选一名在教室按顺序站成一排。

谈话:

听老师口令,看看谁反应最快。

(1)大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小月出生的向后一步走。

(为什么有个同学没有

动呢?

(2)第一季度出生的同学挥挥手;第二季度出生的同学蹲下;第三季度出生的同

学笑一笑;第四季度出生的同学跳一跳。

(3)建军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想对解放军们说点什么?

国庆节那

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有什么话对祖国说?

母亲节、父亲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们有什么话对爸爸妈妈说?

之后可以让下面的同学出题目。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