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14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毛概复习题.docx

期末毛概复习题

毛概第7----12章复习题(16年5月18日)

本次考试有四种题型:

即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6、要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

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基本目标

8、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9、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0、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简答题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159—160)

(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

(P152—160)

意义: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简要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P158—159)

(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三、论述题

1、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P163—159)

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要以开放促发展;

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祖国安全。

2、如何理解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P161---163)

(1)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P161—162D1)

(2)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3)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4)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思想。

(P151)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3)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八章

二、简答题

1、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P178—179D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适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简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P171)

(1)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

(2)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P193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1.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5、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三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三、论述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材无答案)

(1)从理论上讲,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同样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所以我党才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2)现实意义:

可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来分析。

我国发展中曾经产生的重快轻好、重GDB轻民生、重眼前轻长远、重财富轻环境、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思想道德协调推进的偏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问题和矛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现象。

(答案略)(P174D3—175)

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原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措施:

规范收入秩序,调整分配格局

  ①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整过高收入⑤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3、什么是和谐社会?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该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一份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和谐社会就是: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贡献:

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构建和谐校园,须从我做起,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来,这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能更努力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第一,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第二,具有自我发展的行动;第三,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第四、我们要有当代大学生的觉悟,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何重要性、紧迫性(P202D6)?

结合当前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付出一份努力、贡献一份力量(P203D1、2、3、4)。

(答案略)

重要性: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的深刻把握,对推进生态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迫切性: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求。

贡献: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尊重自然:

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3.顺应自然:

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4.保护自然:

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

第九章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P217?

答:

(1)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2)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攻武备”的总方略;(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4)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5)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6)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重大的意义具: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P209—210)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P212—216)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的“邓六条”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充实、具体化

1985年3月,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十章

二、简答题

1.怎么理解和平发展道路。

四点(P235D2)

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

(1)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4)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请完整的表述和平外交五原则。

(已知识抢答)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是什么?

三点(P235D5---236D2、3)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论述题

1.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P242D5---236D2、3)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新”在合作共赢。

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四点(P243D2—245D1)

1.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3.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4.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四点(P241D2、3、4、5)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是什么?

P237D4、5、6)

(1)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第十一章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P249D4、5、6)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体现;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P260D3)

1.必须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2.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3.必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努力使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达到新的团结和联合。

3、为了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主要需要哪些制度来作保证?

四点(P268D1)

1.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2.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3.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4.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三、论述题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P259D3---260D1)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

2、新世纪新阶段,如何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五点P261D2)

新世纪新阶段,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1.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进—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要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3.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和宗教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鼓励新的社会阶层继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5.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3、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做到哪几个方面?

(四个必须、二个方面P264D1、2)

1.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展宗教界人士作用。

2.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要要求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范围内活动。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2.加快新型力量建设;3.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

 

第十二章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点(p275末段---276D1)

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为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其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其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2、简要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四点(P278D4)

第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第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第3、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的领导;

第4、应对国际复杂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3、简述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P283—285)

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三、论述题

1、试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P287D4—288D1)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了、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壁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

2、请试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P277D5—278D2)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主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

人民群众之所以新人、选择、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

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3、请试论党的作风建设。

(P295D5—296D1、2、3、4)

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一、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二、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三、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第四、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

4、请试述如何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P296D5-----297D2、3、4、5)

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

3.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4.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主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其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