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137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docx

煤炭业形势仍严峻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

2015年煤炭业形势仍严峻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

中国经济网2月21日讯(记者李雨思)2014年,煤炭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不久前公布的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报告显示,2014年前11个月,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1.6%,企业亏损面达到70%以上。

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5.2亿吨,同比下降2.1%,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脱困,成为行业关键词,救市成为政策层面的主旋律。

煤炭行业合力救市

能源国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对中国经济网表示,煤炭行业当前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国民经济告别两位数的发展速度,还有产能规划上的一些不合理,但根本问题还是市场出供求矛盾,产能严重过剩。

结构性产能过剩给行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在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大量的社会资本集中涌入煤炭产业,使得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年均30%的增速,为产能过剩重重地埋下了伏笔。

同时,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新煤矿建井和生产时间,产能增加非常快。

进口煤的冲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为此201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十大重点任务。

其中明确2014年将煤炭生产控制在38亿吨,增长2.7%,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8亿吨,增长1.6%,并优化能源结构,将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停止核准新建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和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加快关闭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随后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压缩,煤炭减量替代管理办法、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煤炭质量管理办法等措施相继出台实施。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关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当前煤炭行业脱困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认为,一是煤炭产量盲目增速势头得到控制;二是煤炭进口总量在高位有所回落;三是煤炭价格逐步趋稳并有所回升;四是企业减负问题得到重视并形成共识。

根据经济走势,岳福斌认为2015年煤炭经济还会偏冷环境下稳定运行,出现报复性的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底还在有待探索,取决于油价何去何从,以及产能过剩问题解决的程度。

新常态下煤企要有新思维

一面是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一面是产能过剩、经营困难,这将成为煤炭行业未来面临的新常态。

中国煤炭工业协发布《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情况通报(2014年度报告)》中指出,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能源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煤炭需求强度进一步降低。

同时,我国煤炭产能已经超过40亿吨,在建规模10亿吨以上,煤炭产能释放压力加大,全球煤炭市场差能过剩,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另一方面,国家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生产建设、治理不安全生产、超能力生产和限制劣质煤生产和消费,煤炭产量盲目增长势头将得到遏制。

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还难以根本性改变,企业经营的压力依然较大,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神华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建国表示,如果未来五年内,煤炭消费比重继续下降,产能过剩不能缓解,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煤炭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落后产能因此缺少竞争力,行业转型升级会加快。

对此他认为企业要有清醒的思路,转变过去只追求产量速度的观念,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在成本管控上下工夫,通过技术创新,加大两化融合力度,实现降本增效。

要努力实现绿色开采,加大煤炭的转化力度,由单纯的卖煤转变为卖清洁能源。

在宏观产业政策方面,岳福斌建议,煤炭产业管理部门应该严控已形成产能的集中过快释放,并加强科学产能的规划和形成;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方式不能简单模仿国外经验,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和能源安全考虑,加快培育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技术和产业,赢得主动权。

报告大厅摘要:

2014年以来,包括煤炭、钢铁等行业低迷,其中煤炭产销和消费量,均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其中前10个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5.2%。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1-9月份中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0.7亿吨,同比减少约5100万吨,下降1.6%。

下文是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5年我国煤炭市场发展形势预测分析。

  2014年以来,包括煤炭、钢铁等行业低迷,其中煤炭产销和消费量,均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其中前10个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5.2%。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1-9月份中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0.7亿吨,同比减少约5100万吨,下降1.6%。

下文是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5年我国煤炭市场发展形势预测分析。

  高额资本投入后,新增产能持续释放,2015年面临考验。

2012年投资5285亿元,同比增长7%。

2013年5262亿元,同比下降0.4%。

2014年截至9月固定投资3951亿元,同比下降7%。

总结而言,四年时间内煤炭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

全国总的生产能力有55亿吨,其中正常生产有37.4亿吨,改扩建新增4.4亿吨,新建已开工7亿吨,新建未开工2亿吨,规划矿井4.5亿吨。

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前3者,合计达到48.8亿吨,综合当前国内包括进口煤在内总的消费量约40亿吨左右,要消化这些过剩的8.8亿吨生产能力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进口煤炭量将同比下降,绝对量仍然较大。

由于国内近两年产能持续释放,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海外煤炭相比以往吸引力下降,因此尽管煤炭进口量仍然庞大,但进口量同比将下降。

同时恢复煤炭进口关税,限制劣质煤进口,减少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需求难堪大任,增长有限。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工业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受宏观经济影响,影响煤炭消费的重要下游行业普遍不景气,同时展望未来也难以相信下游行业会明显好转,因此我们预期煤炭消费的增长非常有限。

雾霾发生改变了煤炭消费路径,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自己的控煤限煤措施,无论执行力度如何,对煤炭消费的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短期内库存量的变动重要性已不如从前。

在煤炭供求平衡或者偏紧情况下,煤炭库存量的变化将导致价格发生明显波动,但在煤炭供应宽松情况下,库存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对价格的影响已经不明显,换言之库存量作为观察指标,其重要性已经大幅下降。

近两年来煤炭的库存量始终处于高位,过往的季节周期尽管仍然存在,但影响已经大幅下降。

2015年公司财务状况经受再次考验。

2015年煤炭销售平均价格或将低于2014年的平均价格,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和盈利能力均要面临巨大考验。

2014年前3季度,净利同比下跌程度更为惨烈,下降了65%。

煤炭价格下跌的同时,煤炭销售日益困难,为此煤炭企业放宽了对下游的信用条件,从原来预收账款变为赊销,表现在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升,未来可能会出现坏账计提增加,侵蚀企业利润。

 

煤价跌幅远超预期

2015年煤炭行业形势仍严峻

  

  2014年:

煤价跌幅远超预期煤炭消费低迷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煤炭库存高企“十一五”以来,处于黄金发展期的煤炭行业投资规模、扩张发展势头不断加快,2006年至今近9年时间里,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22万亿。

据粗略估算,包括在建产能,我国煤炭产能已超50亿吨。

随着诸多新建矿井陆续投产,煤炭产能集中释放,导致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库存激增,去库存任务艰巨。

截至11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36个月在3亿吨以上;煤炭企业存煤9100万吨,同比增长5.2%,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9763万吨,较年初增长19.7%,存煤可用天数达29天,煤炭行业实现供需平衡仍需时日。

  下游需求增长乏力煤炭消费低迷

  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煤炭等基础能源消费缺乏强力支撑,动力不足,需求整体疲软,前三季度国内煤炭产销量、消费量同比负增长,十年来尚属首次。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下游行业整体低迷。

今年,电力、钢铁、水泥等下游行业明显降温,煤炭需求下滑。

据统计,1-11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创下1999年以来新低;生铁产量同比仅增长0.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创下1991年以来新低;合成氨、尿素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9%和1.0%,而上年同期二者同比增幅分别为4.3%和8.4%。

二是清洁能源挤占市场份额。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加大,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对火电替代冲击势头明显。

据统计,截至11月末,全国水力、核能、风力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2.4%、18.3%和3.84%,而火力发电量累计同比下降0.3%。

三是自然因素抑制煤炭需求增长。

今年我国沿海地区及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降水较为充沛,降雨量高于往年同期,为水电乏力创造了自然条件,加之溪洛渡、向家坝两大水利枢纽相继投产,水电站总装机2026万千瓦,削减了火电需求。

  进口量相对减少冲击依然严重

  从近几年煤炭进口数据看,自2009年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后,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攀升。

2013年进口煤炭3.27亿吨,同比增长13.4%,再创进口量新高,对原本已处过剩状态的国内市场形成强大冲击。

今年以来,受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以及恢复煤炭进口关税等因素影响,进口煤优势减弱,进口量在经历了连续5年快速增长之后,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1-11月份煤炭进口量2.64亿吨,同比减少9.4%。

然而除8月份以外,单月进口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11月份进口量2102.75万吨,环比增长4.5%,对国内市场冲击依然不容忽视。

  煤价跌幅远超预期效益大幅下降

  2014年,煤炭价格整体延续2012年以来的持续下行走势。

12月2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525,虽比8月份的年内低点回升了9.8%,但同比仍下降16.8%,比2011年底下降35%。

随着煤价持续下滑,煤炭行业亏损范围逐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4%。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前11个月,全国共有8个省份煤炭产业整体亏损,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30家煤炭类上市公司中有23家煤企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比高达76.7%。

  脱困政策密集出台利好行业发展

  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摆脱困境、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今年8月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限产保价、调整进出口税率等政策,旨在控制煤炭供应总量,优化产业布局,促使煤炭供求重归平衡。

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推进清费立税,对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开采利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

行业“去产能”艰难亟待转型升级

  目前,在一系列煤炭脱困政策扶持下,煤炭市场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产量无序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煤价出现回升势头,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展望2015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多风险和挑战,但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国内经济走势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加之利好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将持续发力,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将稳中向好。

但“去产能”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高库存、低需求、短资金仍将伴随着2015年的煤炭市场,我国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是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摆脱困境、走出严冬的最佳出路。

  总量宽松局面仍将持续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我国煤炭产能将在2014-2015年陆续释放,甚至可能在2016年达到峰值,加之当前巨大的库存压力,市场供应体量明显缩减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虽然国家采取增收进口关税,提高准入门槛等措施限制进口煤,但全球煤炭过剩、国际煤价低位运行的状况无明显改善,煤炭进口仍保持较大规模,进一步加大供应压力。

煤炭供求失衡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转变。

  煤炭需求将低速运行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加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全国煤炭消费增长仍将低速运行。

《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净削减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300万吨、1000万吨、4000万吨和2000万吨。

随着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未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会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压缩火电对煤炭的需求。

国家能源局表示,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3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00万千瓦。

  煤炭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今年10月份以来,在煤炭供给有所回落、消费需求季节性回暖等因素作用下,煤炭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触底反弹态势,累计涨幅近一成。

后期来看,受高库存、低需求的制约,加之海运价格持续走低压缩成本,煤炭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12月26日,海运煤炭运价综合指数OCFI报收626.99点,同比下降45.3%,煤炭运输成本降低。

然而,从企业盈利状况看,煤炭价格已处于底部,加之国际煤炭供应商减产以及我国救市政策持续发力,煤炭价格继续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5年国内煤炭价格将呈低位波动态势。

预测2015年国内煤炭价格市场行情发展的六大趋势

2014年11月21日10:

17中国报告大厅() 字号:

T|T

主题词:

 煤炭

  报告大厅摘要:

随着煤炭行业脱困政策不断出台,煤企限产、进口关税恢复、清税立税等一系列煤炭救市政策。

煤炭价格逐渐企稳回调,并出现小幅上升。

专家分析认为,2015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仍然不小,预计社会库存高位和下游需求不旺仍会伴随着明年的煤炭市场,对煤炭价格形成遏制作用。

预计明年,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港口交易价会稳定在550元/吨左右的低位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现象。

  随着煤炭行业脱困政策不断出台,煤企限产、进口关税恢复、清税立税等一系列煤炭救市政策。

煤炭价格逐渐企稳回调,并出现小幅上升。

专家分析认为,2015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仍然不小,预计社会库存高位和下游需求不旺仍会伴随着明年的煤炭市场,对煤炭价格形成遏制作用。

预计明年,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港口交易价会稳定在550元/吨左右的低位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现象。

  1.经济运行平稳将影响煤炭消费数量。

  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今年,在房地产市场滑坡,内需及工业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下,下游需求未出现实质性好转,电厂耗煤保持低位,采购积极性不高,遏制煤价的上涨。

明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进行,加之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推进,全国煤炭消费增速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缓。

预计明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趋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煤炭需求预计难有较大回升,遏制煤价的大幅反弹。

  2.煤炭企业产能超前,将加大供大于求压力。

  “三西”煤炭基地产能释放,产量增加,加之前期经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的煤矿产量快速释放,大量资源被发运到港口和下游用户,市场供大于求压力还将加大。

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需求不足与产能建设超前、产量加快释放相互叠加,造成全国煤炭库存大幅增长,社会库存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其中,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接近1亿吨,可用天数高达30天。

明年的煤炭市场需要消化高位的煤炭库存,且用户采购渠道增多,并不缺少煤炭,煤炭市场供需平衡难以实现,影响煤价的上涨。

  3.水电将继续对火电保持挤压态势。

  今年水电运行良好,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为7155万千瓦,同比增长20.8%,增速同比提高16百分点,水电出力增加减轻了火电厂的负荷;预计四季度,水电运行减少的并不多。

国家能源局表示,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3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00万千瓦,预计明年,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外购电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将减少煤炭消耗。

  4.非化石能源替代作用加大。

  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抑制了煤炭需求。

今年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而火电处于零增长状态。

明年,溪洛渡-浙西、向家坝-上海、锦屏-江苏等跨区输电线路继续发力,使得四川、云南等地水电大幅输往华东华南地区,预计减少电煤消耗3000万吨以上。

国家加大环保力度,非化石发电正值爆发性增长期,跨区域送电不断大幅提高。

预计明年,各种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规模进一步加大,还将制约煤炭需求。

  5.国内对进口煤已形成常态化采购。

  虽然国家采取增收进口煤关税和提高质量准入门槛等措施限制进口煤,但随着内贸煤价格的回涨,煤炭进口数量或出现反弹,继续登陆国内市场,对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形成遏制,尤其印尼、越南等国煤炭不受关税影响,凭借低价位的优势,仍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加大供大于求压力,并遏制国内煤价的反弹。

  6.港口运能提高,运输更加宽松。

  随着曹妃甸煤二期、京唐港扩容工程等新增运输能力的投入以及神华准池铁路开通,各港口运能快速提高,堆场越来越大,存煤能力增强,库存压力也在加大。

当前,北方港口和运煤铁路的运输能力将远远超过下游实际需求水平,运输实现宽松化;秦皇岛港、唐山港与黄骅港之间,对准混、伊泰等低硫环保型煤炭的货源竞争日趋白热化。

各港口必然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沟通,全力加快卸车,增加场存,吸引用户,造成各港口存煤不断攀高,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

综上所述,预计明年煤炭社会库存将缓慢下降,煤炭价格会摆脱低位徘徊,较今年有小幅上扬,市场形势进一步趋好。

但受需求增速减缓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双重因素影响,全年煤炭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买方市场格局有可能长时间占据主导,煤价保持低位运行,沿海煤炭运输继续艰难前行。

2015年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2014-11-2013:

54中国投资咨询网A-A+

核心提示:

近期,随着煤炭行业脱困政策发挥作用,煤炭价格逐渐企稳回暖。

  近期,随着煤炭行业脱困政策发挥作用,煤炭价格逐渐企稳回暖。

笔者分析认为,明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存在,社会库存高位和下游需求不旺仍会伴随着煤炭市场,对煤炭价格上涨形成明显遏制。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依据。

  一是经济换挡期将影响煤炭消费总量。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明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继续进行,加之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全国煤炭消费增速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造成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缓。

  二是煤炭企业产能超前,市场仍呈供大于求态势。

明年,“三西”煤炭基地产能将充分释放,加之经过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的煤矿产量快速释放,促使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

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需求不足与产能建设超前、产量加快释放相互叠加,造成煤炭库存大幅增长,社会库存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

明年,煤炭用户需要消化高位的煤炭库存,采购数量继续保持低位,市场供需平衡难以实现,从而影响煤价上涨。

  三是水电将继续对火电保持挤压态势。

今年水电运行良好,溪洛渡及向家坝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宾金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正式投运,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满负荷向华东地区输电,加之今年夏季降雨频繁,利好于水电。

数据显示,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3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00万千瓦。

预计明年,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外购电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煤炭消耗。

  四是国内对进口煤已形成常态化采购。

虽然国家采取增收进口煤关税和提高质量准入门槛等措施限制进口煤,今年9月、10月,我国进口煤炭呈现降势,但随着国内煤价格的上涨,电厂采购成本增加,煤炭进口数量或将出现反弹。

尤其作为东南亚国家的印尼、越南等国煤炭不受征税的影响,必然凭借低价位的优势进入国内市场,从而抑制国内煤价反弹。

  五是港口运能提高,运输更加宽松。

明年,随着曹妃甸港煤二期、京唐港扩容工程等新增运输能力的投产以及神华准池铁路开通,各港口运能快速提高,新增运输能力会超过下游需求增量,北方港口同质化竞争会更加激烈。

各港口会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沟通,全力加快卸车,增加场存,吸引用户,造成各港口存煤不断攀高,库存压力加大,市场继续向供大于求方向发展。

  明年,预计国内煤炭库存会略有下降,煤价也会摆脱低位徘徊走势,有小幅上扬,市场形势逐步趋好。

但受需求增速减缓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双重因素影响,全年煤炭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买方市场有可能长时间占据主导格局。

我国煤炭行业将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

2015-02-2815:

59中国投资咨询网A-A+

核心提示:

“据快报,去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5.2亿吨,同比下降2.1%。

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据快报,去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5.2亿吨,同比下降2.1%。

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日前表示,在新常态下,煤炭行业也将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增强期和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期。

2015年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还难以根本性改变,企业经营的压力依然较大,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企业亏损面逾七成

  姜智敏通报2014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时指出,在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产能建设超前、进口规模依然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4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随着国家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实施,四季度以来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整个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据快报,去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5.2亿吨,同比下降2.1%。

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

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2.9亿吨,同比减少3044万吨,下降1.3%。

截至2014年年末,煤炭企业存煤约8700万吨,比年初增长2.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9455万吨,比年初增加1409万吨,增长17.1%,可用24天。

  从全国煤炭价格看,煤炭市场价格经历了去年初的大幅下滑,10月份以后小幅回升的过程。

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变化看,由年初的161.8点下降到10月10日的136.2点(年内最低点),之后小幅回升至年末的137.8点,比年内低点回升1.6点,但比年初下降24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4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4682亿元,同比下降9.5%,与“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26.7%相比回落了36.2个百分点。

  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98亿元,同比下降10.9%。

  从行业效益看,去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4万亿元,同比下降6.6%;企业利润1104.5亿元,同比减少871.9亿元,下降44.4%,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64.2%;亏损企业亏损额683亿元,同比增长61.6%;企业亏损面70%以上。

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减发、欠发工资问题突出。

  多因素耦合加剧行业困难

  分析影响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姜智敏认为,一是,主要耗煤行业消费下降,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煤炭需求减少。

随着科技进步,国家大气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国单位GDP能耗在2013年下降3.7%的基础上,2014年又下降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